-
西鐵時光故事:鐵路發展與變遷見證中國「滄桑巨變」
在陝西省「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大型主題採訪活動中,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深入挖掘新聞線索、主動對接新聞主管部門和媒體,邀請記者進站上車、深入一線,採寫「鐵路與共和國共成長」的發展故事。
-
【共和國發展成就巡禮】廣東:跨珠江口大橋見證70年巨變
【共和國發展成就巡禮】廣東:跨珠江口大橋見證70年巨變 原標題: 央廣網北京8月20日消息(記者彭小毛 郭翔宇)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廣東創造了一系列的發展奇蹟,
-
阿西阿呷:堅守彝族鄉親的幸福線 慢火車上見證大涼山巨變
11月18日,國新辦舉行鐵路扶貧幹部和典型代表中外記者見面會,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成都客運段列車長阿西阿呷分享了自己的故事。1971年,她的父親從部隊轉業,分配到成昆鐵路白石巖站,從此車站成了她的家。1996年,21歲的阿西阿呷來到鐵路,開始了自己的鐵路客運生涯。這趟「慢火車」自1970年成昆鐵路開通時開始運營,全程353公裡,沿線是我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因為沿線一些小站交通不便,是當地與外界溝通的唯一橋梁,20多年來票價不變,最低2元。彝族老鄉親切地稱這趟火車是「趕集車」「致富車」「求學車」。
-
70年|從憑票供應到應有盡有 購物方式見證商業巨變
(記者 王國青)從「票證時代」的物資短缺、品種單一,到今天的商品琳琅滿目、新品迭出,從單一業態到多元發展。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市商業飛速發展,市場形勢由賣方向買方轉變,商圈不斷繁榮,城市品位進一步提升。
-
芬蘭人眼中的中國70年巨變
【70年:世界看中國】 芬蘭人眼中的中國70年巨變——訪芬中協會主席溥明睿光明日報記者 張智勇 「中國和芬蘭中間只隔著一個俄羅斯」,有文人如此幽默地形容中國與芬蘭相距並不遙遠。
-
壯麗70年,中山巨變!這裡有中山人共同的記憶!
70年披荊斬棘, 70年風雨兼程。 70年的巨變,就發生在每個人身邊 城市建設: 這條路見證了中山70年的巨變
-
「地評線」徽喜鵲漫評:「慢火車」架起精準扶貧「幸福橋梁」
這是一趟慢火車,從上個世紀70年代就開始運行,穿梭在重慶和遵義之間,沿途經過許多貧困地區,停靠的站點也基本在深山裡。火車雖然速度不快,但全程的硬座票價只要23.5元,不僅方便了沿線村民出行,不少貧困地區的老鄉還常常乘著這趟車,往城裡運貨做買賣。在追求速度和效益的今天,深山裡的「慢火車」是一種特別的存在。
-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我們共同見證邢臺的交通變化!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我們共同見證邢臺的交通變化!周年,70年砥礪奮進,我們的國家和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為展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偉大曆程和成就,讓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特推出點點說新聞熱烈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特別專題報導《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
-
紅山的變遷見證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滄桑巨變」
回望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滄桑巨變,我們可以著眼於從祖國西北角新疆省烏魯木齊市內這座小小的山,依山而建的公園中,可以由此窺知一二。紅山公園,位於新疆省烏魯木齊市水磨溝區紅山路北一巷40號,是一座集旅遊觀光、古典特色、人文內涵、體育健身為一體的綜合性自然山體公園,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也是烏魯木齊市新十景之一。紅山公園,因地處紅山而得名。而紅山之名,則緣於其山體。
-
《壯麗70年 時間都知道》收官 憶70年徵程話美好未來
10月22日,由中共中央宣傳部理論局、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廣播電視臺聯合策劃的大型通俗理論電視節目《壯麗70年 時間都知道》在北京衛視播出《中國文化何以自信》、《遇見一個更好的中國》兩個篇章,帶領觀眾從文化、社會兩個維度共同探訪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來的恢弘巨變。
-
大涼山「慢火車」成彝族老鄉「致富車」,她見證了這24年的變化
「無論時代的進程多麼快,高鐵的發展有多快,我們這一趟『慢火車』,依然是彝族鄉親的幸福線,我會一直堅守。」阿西阿呷說。資料圖 新華社發 胡仲平 攝阿西阿呷是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成都客運段5633/5634次「慢火車」列車長,值乘的「慢火車」途經大涼山彝族聚居地,交通條件極為不便。
-
壯麗70年:「中國速度」的演變
70年滄桑巨變,有一種奇蹟,叫「中國速度」。過去幾十年來,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讓世界矚目,被稱為「中國速度」。如今,隨著中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中國速度」也有了新的含義。blistering: ['blstr] adj.
-
《壯麗70年 時間都知道》開播 追尋時代記憶
(記者 金力維)21日至23日,北京衛視開播六集大型通俗理論電視節目《壯麗70年 時間都知道》。這檔節目從經濟、民主、文化、民生、生態和中國道路六個維度出發,全方位展示並回顧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取得的偉大成就,帶觀眾「親歷」現場,感受巨變。
-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三代火車司機見證鐵路提速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三代火車司機見證鐵路提速薪火傳承,祖孫三代參觀蒸汽火車。回顧往昔,祖孫三代走過一臺已經「退休」的內燃機車。1992年,張利民從父親手中接過「接力棒」,也「開上了」蒸汽火車。隨著中國鐵路快速發展,機車型號迅速更新換代,到了1994年,他「開上了」內燃機車。「冬天有暖氣,夏天有風扇。」張利民說,「火車越跑越快,原來父親要用十多個小時跑完的200餘公裡路程,我只需一半時間就可以完成。」中國鐵路「加速度」發展。
-
跨時代的慢火車吹響山區發展號角
作為山東省內唯一的公益性「慢火車」,淄博至泰安7053/7054次列車被眾多網友稱為「最美『慢火車』」。開行46年來,它始終踐行著「人民鐵路為人民」的宗旨,用責任與擔當唱響助力沿線經濟社會發展的幸福之歌。 快時代的慢火車徐徐開行,傳遞的是民生關懷的暖暖溫情。
-
壯麗70年|一條微信帶你看遂寧70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展
今(9月30)日「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遂寧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展在遂寧市文化中心博物館二樓書畫館亮相。展覽有哪些內容呢?遂寧發布今天一條微信帶你看!壯麗七十年 奮鬥新時代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華民族走進發展新紀元。
-
重慶解放碑:見證城市70年滄桑巨變
解放碑兩旁的街道上是一幅幅國際名牌的巨幅廣告,一面面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為這個國際化的繁華商圈增添了靚麗的「中國紅」。70年來,從抗戰「精神堡壘」到如今每年創造數百億元GDP的中央商務區,從「母城」最高的地標式建築到如今最矮的建築,解放碑一直見證著歷史,講述著變遷。↑重慶渝中區解放碑商圈。
-
高鐵開進沂蒙山見證革命老區發展巨變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據媒體報導:7月22日上午,中宣部「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活動採訪團乘坐高鐵G5567次列車到達臨沂,見證了沂蒙人民邁進高鐵時代,在高鐵的帶動下,這裡的經濟快速發展,百姓個個喜笑開顏,當地居民奔向致富路的所見所聞
-
70年巨變 中國書寫經濟發展奇蹟
不久之後,中國人又在大都市上海見證了另一個奇觀——1990年4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宣布開發開放上海浦東。大橋、隧道、電視塔、摩天大樓……一座現代化城市在這片曾經密布著農田和工廠的「處女地」上拔地而起。2008年8月1日上午,一列高速列車從新建成的北京南站,以超過每小時300公裡的速度,駛向120公裡以外的天津。至此,中國不僅迎來了「奧運時代」,也迎來了「高鐵時代」。
-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 鬥轉星移看變化——70年來這條路】「鐵公...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 鬥轉星移看變化——70年來這條路】「鐵公機」構建隴原立體交通網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甘肅公路總裡程由實際能通行汽車的3200多公裡,發展為目前逾14.32萬公裡,全省公路通車總裡程增加44倍。同時,鐵路、民航建設也齊頭並進,到2018年,我省鐵路運營裡程已經超過5000公裡,高速公路4000公裡,全省14個市州已經有9個民用機場,開通了國內國際航線200多條,通達的城市100多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