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山公園景區,位於新疆烏魯木齊水磨溝區,是新疆烏魯木齊的特色景區之一。回望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滄桑巨變,我們可以著眼於從祖國西北角新疆省烏魯木齊市內這座小小的山,依山而建的公園中,可以由此窺知一二。
紅山公園,位於新疆省烏魯木齊市水磨溝區紅山路北一巷40號,是一座集旅遊觀光、古典特色、人文內涵、體育健身為一體的綜合性自然山體公園,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也是烏魯木齊市新十景之一。紅山公園,因地處紅山而得名。而紅山之名,則緣於其山體。紅山山體由紫色砂礫巖構成,呈赭紅色,故名「紅山」。雖然紅山海拔僅910.6米,相對高度僅60米,但卻是烏魯木齊市的標誌和象徵。
圖1 紅山公園紅山塔
自1956年起,烏魯木齊市動員各族市民開始綠化原來什麼顏色都沒有的「紅」山。經過幾十年的不斷努力,也伴隨著新疆經濟的飛速發展,原先光禿禿的紅山已經變成了紅亭綠樹、青塔赤巖,別有風姿的紅山公園。
黃定琪老人,今年80歲,當年親自參與過紅山的綠化建設工程。如今,他還經常到紅山公園看自己當年親手栽種的樹。
1961年,當黃定琪老人還在部隊上工作:「我所在的部隊也參加了綠化紅山的活動,當時山上都是巖石,土層很薄,我們就用十字鎬、鋼釺,在巖石上挖坑,再從山下把土背上來,一棵棵樹苗就這樣種下去了。」1988年,黃定琪從部隊轉業到紅山公園任黨支部書記。黃定琪說:「紅山是烏魯木齊幹部群眾綠化的第一座荒山,前期綠化栽種的主要是榆樹。為了讓紅山更漂亮,我們引進了樟子松、雲杉等四季常青的樹種,對公園進行美化建設。」
圖2 烏魯木齊群眾綠化紅山(1959年)
在紅山開始建設50年後,紅山公園於2006年升級成為國家4A級景區,並成為烏魯木齊新10大景點,現在每年接待遊客達400萬人次。許多到疆旅遊過的遊客,都會保留著屬於他們那一份的紅山記憶。紅山公園不僅僅是國家級景區,它更代表著一種紅山文化,文化中既有著市民踴躍建設新疆的愛疆情懷,又有著見證新疆歷史變化的記憶碎片的屬性。
圖3 紅山全景(2010年)
紅山公園的建立之日已無法考證,但從其綠化工程算起,已有60多年的歷史,可以說是陪著我們的祖國走過自建國以來的70年。從1949到2019,新中國成立70年,新疆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祖國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954年10月,組建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1955年10月1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1962年底蘭新鐵路建成;1974年8月,天山獨庫公路開始動工興建,10年之後,獨庫公路建成,被稱為「中國最美公路」;1982年8月22日,隨著改革開放的全面推進,紅其拉甫口岸正式開放;1995年10月4日,塔裡木沙漠公路全線貫通,是目前世界上在流動沙漠中修建的最長的公路;2000年以後的發展更是飛速的:奎屯高速公路通車、獨山子千萬噸煉油百萬噸乙烯工程開工建設、喀什經濟開發區闢為國家第六個經濟特區,成為中國內陸第一個經濟特區……
圖4 獨庫公路
圖5 喀什經濟開發區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1951年的西藏和平解放;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的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1978年底,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1982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87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1992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 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2003年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2008年8月8日,成功舉辦第二十九屆奧運會;2010年 成功舉辦上海世博會……
圖6 新中國成立
圖7 2008年北京奧運會(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紅山這六七十年的變化,是祖國發生「滄桑巨變」的一個見證,前往新疆旅遊的人們越來越多,人們的出行越來越方便,從紙質票到電子票、從綠皮火車到高鐵動車……都是祖國成立70年以來取得的成果,人們的認同感、幸福感也隨著祖國的「滄桑巨變」而提高。相信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祖國都會是華夏兒女越來越堅固的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