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城重慶的「母城」渝中區,在一座座高聳入雲的摩天大樓環抱下,矗立著一座「人民解放紀念碑」,簡稱解放碑。
國慶長假期間,這座地標式建築周圍擠滿了海內外慕名而來的遊客。解放碑兩旁的街道上是一幅幅國際名牌的巨幅廣告,一面面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為這個國際化的繁華商圈增添了靚麗的「中國紅」。
70年來,從抗戰「精神堡壘」到如今每年創造數百億元GDP的中央商務區,從「母城」最高的地標式建築到如今最矮的建築,解放碑一直見證著歷史,講述著變遷。
↑重慶渝中區解放碑商圈。記者 王全超 攝
豐碑:歷史的見證
解放碑是一座豐碑,它是抗戰勝利和重慶解放的歷史見證。
抗戰時期,戰時首都重慶曾遭受日軍長達六年零十個月的無差別轟炸。史料記載,重慶被炸時,整個城市一片火海,大火幾天幾夜蔓延不止,交織著被擠散的親人急切的呼喊、跌倒的孩子號啕大哭、受傷的人悲慘的叫聲……
權威數據顯示,抗戰期間重慶的平民居住區、學校、醫院、外國使領館等均遭到日軍轟炸,僅1938年10月到1941年8月期間,就有3585架次日機空襲重慶城區,投彈9877枚,共造成逾3.2萬人直接傷亡。
1941年12月,日軍多次轟炸過的重慶市中區,一座七丈七尺高的碑形建築「精神堡壘」拔地而起,寓意七七抗戰,旨在激發全民族的抗戰決心,樹立堅決抗戰的精神。
當時,中國的大城市幾乎淪陷殆盡,重慶聚集著當時中國的經濟、文化命脈,一旦失守不堪設想。然而,這座倔強的城市不但抵擋住侵略者的瘋狂攻擊,還向前線輸送了96萬名官兵,成為與倫敦、莫斯科齊名的二戰英雄城市。
抗戰勝利後,時任美國總統羅斯福贈給重慶市的《致重慶市民的紀念狀》,向重慶人民致以崇高敬意。重慶市在原「精神堡壘」的舊址上,建起高27.5米的「抗戰勝利紀功碑」。
1949年重慶解放後,「抗戰勝利紀功碑」改名為「人民解放紀念碑」,重慶人稱之為「解放碑」。作為抗戰勝利和重慶解放的歷史見證,解放碑在重慶人心中更是一個象徵、一種力量、一份情結。
直至1982年,解放碑一直保持著其所在區域的「第一高度」,俯視著重慶「母城」。
口碑:商業的傳奇
解放碑也是重慶人的口碑,它形成了繁華的商圈,締造了「西部第一條商業步行街」的傳奇。
新中國成立之後,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解放碑區域的商業潛質日益凸顯。不只是國營商場,民營經濟也迅速發展,以解放碑為中心的區域逐漸形成了繁華的商業圈。
「那時候去解放碑叫『進城』,城就是以解放碑為中心的區域。」在重慶生活了近50年的徐晴梅說,以前人們要買上檔次的東西,都要到解放碑,解放碑的東西質量好、檔次高是有口皆碑的。
解放碑商貿業的迅猛發展,最顯著的變化就是「解放碑變矮了」。幾十年來首次突破解放碑高度的建築,是建成於1982年的會仙樓,共15層、高54米的會仙樓一躍成為當時的「重慶第一高樓」。
「我們小時候,花9毛錢坐電梯到會仙樓14層的屋頂花園喝汽水、吃點心,那是高檔生活的標誌。」 徐晴梅回憶說。
更大的變化始於1997年。那一年,重慶成為中央直轄市,以解放碑為中心建起了西部第一條商業步行街——解放碑中心購物廣場。
從那時起,路燈下圍著解放碑滑滑板、溜旱冰的少年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沿街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樓不斷刷新著城市的「高度」。
截至2018年底,解放碑約1平方公裡的核心區域共有各類樓宇100餘幢,總建築面積超過800萬平方米,億元稅收樓宇18幢,其中包括當時西部第一高樓——339米的重慶環球金融中心。如今的重慶環球金融中心,就是2009年會仙樓拆除後,在其原址上建成的。2017年,位於重慶環球金融中心73、74層的360度觀景臺對外開放,命名為「會仙樓觀景臺」。站在「會仙樓觀景臺」上,奔湧的長江、嘉陵江,以及高樓林立的渝中半島盡收眼底。
高樓改變的不只是城市天際線。解放碑商圈數十年的商貿之變也在其中。
重慶解放碑中央商務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李楊介紹,2018年,解放碑中央商務區創造的GDP從2007年的140億元增至717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132億元增至570億元,解放碑中央商務區創造的GDP約佔渝中區的2/3。
裡程碑:轉型的足跡
解放碑更是一座裡程碑,它見證著這個老牌商圈轉型發展的足跡。
如今,重慶主城區多個繁華商圈崛起,解放碑已不是購物的唯一選擇。但在年輕一代眼中,解放碑有了新的吸引力。
「現在解放碑不是購物的唯一選擇了,但這裡有老重慶的歷史底蘊,我們還是喜歡帶朋友來這裡打卡。」25歲的重慶人張小慶說。
網紅,已成為解放碑乃至整個渝中半島的新名片。來到重慶,去解放碑商圈打卡是絕大多數外地遊客的選擇,商圈中的朝天門、洪崖洞、魯祖廟、十八梯等景點更成了網紅打卡地。
2018年底,解放碑步行街躋身全國首批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之一,成為傳統商圈轉型的先行軍。文商旅融合,是解放碑區域新的發展方向。
「我們計劃將解放碑與朝天門連接成一條旅遊線來打造,這條線路將沿線多個山水景觀、知名景點聯結起來,這將吸引更多人到解放碑區域旅遊或購物。」李楊說。
解放碑中央商務區地處西部,但是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一帶一路」倡議、長江經濟帶建設的實施,中國西部地區逐漸被越來越多的外資看好,這裡也成了重慶對外開放的窗口。
李楊說,解放碑已匯集外資企業700餘家,駐渝總領事館10家,國際商會組織10多個。「未來,我們將在現代金融、專業服務、高端商貿三大傳統支柱產業之外,大力培植科創產業、文化旅遊、健康產業等新興產業,增強區域吸引力和競爭力。」
70年來,解放碑的鐘聲從未間斷。它像一位默默無言的記錄者,記錄著解放碑的歷史和此時此刻的繁華,也將記錄著解放碑未來的每時每刻。(記者 吳燕霞 趙宇飛 重慶報導)
編輯:於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