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從0入門③:押韻,一文讀懂詩詞押韻、步韻、出韻等知識點

2020-12-20 青樓詩社

詩詞從0入門第三課:押韻

前節回顧前面的兩節內容,我們主要講了詩詞中的四種聲調、106部《平水韻》表,以及平仄的定義與使用。這些內容是詩詞的基礎,非常簡單今天,我們主要來講另一個詩詞的重要基礎——押韻,簡單且重要的知識點。

押韻是什麼

押韻,是在詩詞、歌、曲中常用到的寫作手法,具體做法,是將韻部相同的字,放在詩詞或歌曲中的特定位置,一般是在句末,從而使文字讀起來順口、舒暢,並且有一種音樂感。這種手法,就叫做押韻,也叫壓韻,或諧韻。

寫格律詩(絕句、律詩),是非常講究押韻的,甚至可以說,押韻是寫詩的第一要素。

押韻押的是什麼韻?

在古代,有專門負責管理聲樂的官方部門,會有專職的人員頒布指導押韻的手冊,各朝各代都有不同,使用度和認可度最高的是《平水韻》,這是後人歷經數代,以唐人用韻為基礎,整理而成,共106個韻部,具體可查看之前關於平水韻的章節。

什麼詩需要押韻

我們在開篇中講過,詩分為古體詩、近體詩、現代詩。

古體詩是隋唐以前不拘格律、不限長短的古風,如詩經、楚辭、漢樂府以及魏晉大部分詩詞,其實從詩經開始,老祖先們就已經有了押韻的概念,知道將同韻的字放在不同句的末尾,讀起來或者唱起來會有一種不一樣的韻味,如:

關關雎,在河之窈窕淑女,君子好

這個類型的詩詞,還沒有形成統一的押韻規則,所以押韻相對寬鬆,可以押鄰韻,就是相鄰相似韻部。並且一首長詩可以換不同的韻,如白居易的《長恨歌》,雖創作於盛唐時期,但是風格並非絕句和律詩,屬於樂府類型,是古風,中間更換了幾次韻腳。

近體詩(律詩,絕句)有嚴格的押韻標準,不能脫離既定的規則,否則,就不能說自己所寫的是一首格律詩(今人學習的詩,主要是格律詩)。

押韻的規則

一、首句,可以押,也可以不押韻

一般來說,絕句和律詩的第一句,都是可押可不押韻,不過也有一些業內習慣,常見的是五言詩首句不入韻,七言詩首句入韻,不過這個沒有明確規定,首句押韻不押韻,都可以。

舉例:

首句入韻

涼州詞.其一王之渙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這裡我們可以看出,「間、山、關」三個字,是屬於同一個韻部,【上平十五刪】,第三句的「柳」字不押韻。

首句不入韻

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這首詩一三句,不押韻,二四句押韻,不過有個點需要解釋一下,「流」和「樓」這兩個字,在今天的發音中,是不同韻的,但是在《平水韻》中,都屬於【下平十一尤】,是押韻的。

二、偶句必押韻

絕句的二四句,律詩的二四六八句,必須要押韻,無論首句是否押韻,偶數句最後一字必須押韻。

絕句舉例: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這首七言絕句,一二四句押韻,【下平二蕭】

相關焦點

  • 詩詞寫作入門:幾分鐘教你搞懂格律詩的押韻,寫詩就是這麼簡單
    大家好,歡迎來到一號詩巷,這是我們《詩詞聯寫作精講,帶你快速入門》 課程的第十一章內容。寫詩方法總結:記住這些要領,任何格律詩你都能輕鬆上手今天這一章我們來講解格律詩的押韻及其有關要領總結我們在前面章節中就說過,格律詩能夠讀起來朗朗上口,主要就是因為遵循了一定的平仄和押韻規律。在格律方面,句內、句間的平仄是格律詩的第一大硬體,那麼第二大硬體就是我們接下來要講的押韻。
  • 抑揚頓挫:詩歌押韻的規則是什麼?
    什麼是押韻 押韻,就是把韻母相同或接近的字,按一定的規律排列在句子的末尾,這叫韻腳或韻字。一般來說,詩詞的雙數句子的末尾,必須押韻。
  • 詩詞從0入門:關於四聲,古詩發音與普通話的區別
    這是一個讓初學者從0入門,學習寫古詩的專欄,共15個章節,由淺入深講解,歡迎收藏在前一篇開題文章中,我們講到,詩的分類大致可以按照時間節點來分:唐朝以前,那種不拘長短,不限平仄,無需押韻的詩詞,統稱為:
  • ang押韻的字,ang押韻的成語,ang押韻的詩詞
    ang押韻的字:溏 , 囊 , 腸 , 癀 , 黃 , 狂 , 粱 , 穰 , 瓤 , 鸏 , 茫 , 椋 , 遑 , 糖 , 洋 , 鍠 , 榔 , 徨 , 萇 , 饢 , 檣 , 床 , 行 , 郎
  • 為什麼讀唐詩宋詞還押韻呢?
    —阿諾德 這個問題估計很多人想到過:用普通話讀古詩,為什麼會押韻?古代漢語跟現在的普通話不是有很大的差別嗎? 古人的文字,我們學習過以後,至今能看懂;古人的文章,大部分我們幾乎也能讀下來。 所以,古詩詞,我們能夠讀懂,並不奇怪。
  • 如果是詩為什麼讀起來不押韻?
    我們中國人大多從小學習過詩詞,有這樣一首詩和《靜夜思》、《詠鵝》一樣家喻戶曉,但是這首詩為什麼讀起來好像有點彆扭呢?仔細分析,原來是因為前幾句讀起來不押韻,那麼這首詩為什麼前面讀起來不押韻呢?不押韻的還叫作詩嗎?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 是蘇軾不會押韻,還是我們在用滯後的《詞林正韻》去看宋詞
    真是蘇軾不會押韻嗎?那是我們在用滯後的韻書去看宋詞文|鄭萬才經常有詩友問我,如何看待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韻腳「壁」字出韻的問題。甚至有人以此為由,說蘇軾的這首詞就出韻。那麼,真的是蘇軾不懂得押韻,連出韻都不知道嗎?
  • 10分鐘搞明白詩詞唱和 什麼是依韻、用韻、次韻、步韻?
    問題:詩詞的「唱和」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形式?.......一、唱和的本意唱和原意是歌唱時此唱彼和,一方歌唱一方和,例如詞牌《竹枝》中特別標出了「和聲。」芙蓉並蒂(竹枝),一心連(女兒)。○○●●,●○△。
  • 告訴孩子:為什麼這些古詩詞不押韻
    這是我們上學時候經常產生的疑惑,為什麼這些詩詞讀起來不舒服?但很多老師並沒給我們答案,起碼小編當時就沒得到答案(小編其實比較自閉,根本沒問過!!)後來我們知道不舒服的原因是不押韻,但為什麼會這樣呢?押韻不是古詩詞必須的嗎?雖說格律詩源於唐代,被稱為「近體詩」,以區別於古體詩,但實際上古體詩對字音也是有要求的,押韻是必須的。
  • 古詩詞的押韻方法
    構成詩歌的兩個重要因素,一個是字的四聲和平仄,另一個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押韻。不論是古體詩或近體詩,都要求押韻,"無韻不成詩"。漢字每一字一音。每一個音都隸屬於不同的韻,也就是屬於今天漢語拼音的韻母。這種同韻母(或相近)韻母的字在一首詩中用於一部分句子的末尾,就叫做"押韻"。押韻的字都在句子的末尾,所以又叫"韻腳"。先看一下盧照鄰的《曲池荷》浮香繞曲岸,(仄)圓影覆華池。
  • 10個有趣的詩詞小遊戲
    接龍聯詩模仿接龍遊戲,由教師起頭,先出第一句,然後學生在短時間內判斷格律,接著寫出主題扣合、平仄和諧、押韻正確的詩句,最後通過接龍詩句的長短和意境判斷學生的詩詞寫作能力。2. 詩詞唱和詩詞唱和包括酬答唱和、依韻唱和、步韻唱和等,一方作詩贈送後,另一方要根據對方詩詞的韻部或主題,現場寫詩回贈。
  • 《青花瓷》到底押韻了嗎?押韻到底是什麼?有很多人都搞錯了!
    這也牽涉到很多人都搞不清楚的一個問題:是不是押韻了的歌詞或其他體裁的文學作品就是好作品,不押韻的就不是好作品了呢?想一想為什麼一些現代詩歌沒有押韻,其內容卻可以感動千萬人,其寫法令一些專家嘖嘖稱奇呢?所以說,文學作品的好壞,應該是從它本身所達成的藝術效果來考量,而不是從押韻的角度來進行最終判定的。最後,匯總一下本文所涉及的和押韻有關的知識點,併科普一些相關內容:第一 ,歌詞的押韻和音樂本身並沒有必然聯繫。
  • 韻母e押韻的字、成語、詞組、詩詞、歌詞
    e 押韻的字:鷓 , 鶚 , 鉻 , 涉 , 銫 , 測 , 勒 , 特 , 撤 , 澈 , 緙 , 氪 , 懾 , 卻 , 堊 , 鍔 , 粵 , 坼 , 惡 , 樂 , 苊 , 澀 , 鶴 , 冊 ,
  • 詩詞是什麼,詩歌又是什麼
    關於詩詞,我的印象讀起來是押韻就好,對仗能工整的是好詩,不能對仗的,沒有必要強湊而破壞了整詩的意境美。詞也一樣,寫詞的意境和時空轉換很快很多,字句比較自由,當然,我指的是寫詞,寫自己的意境,不是按詞牌名去填詞。那個填詞,要看文筆功夫了。
  • 竹韻書院詩詞講座——袁培根
    說說詩詞我在前面說過,先有古體詩,後有格律詩。我們學詩,建議從古體詩開始。為什麼這樣建議呢?因為古體詩自由度大一些,不受字數、句數、字聲平仄格律、對仗等方面的局限,只要有詩意、能押韻,就行,學起來比較方便。
  • 要寫好中國古詩詞,如何押韻?
    所以,押韻是寫詩的基本條件。這一點無論對古詩還是現代詩都是一樣的,但是現代詩由於各種新興文化的衝擊,有很多認識和看法與古詩不同。我們講押韻還是以古詩為主。而中國古詩詞又分為古體詩、近體詩、詞牌、散曲等等。押韻這個大的概念針對每一種小的分類又有區別。包括使用的韻書也有不同。
  • 何為押韻?詩歌的韻腳一般都在這裡
    我們閱讀詩詞,可以發現,幾乎每首詩都有一個韻腳,從最早期的古體詩《詩經》開始到近體詩幾乎都能找到詩的韻腳,詩有韻腳讓人讀起來更加朗朗上口。韻是一首詩的基本要素之一,詩人在詩中使用韻,我們叫做押韻,也可稱為協韻或者叶韻(葉通協)。
  • 英語啟蒙:美國小學生自然拼讀之押韻訓練
    說起押韻,人們自然會想到唐詩宋詞,特別是是那句膾炙人口的《靜夜思》: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在這首詩歌,「霜」和「鄉」兩字就屬於押韻。所謂押韻,是指把同韻的字有規律地配置在詩詞等韻文的句尾。各句押韻的字叫做韻腳或韻字。
  • 喜歡詩詞創作的你,寫過關於愛情的原創詩詞嗎?
    前言昨天看到一個問題:寫過描寫愛情的原創詩詞嗎?男女之間的情感,是古詩詞中最常見的題材,每個學習詩詞的人,都會有這種內容的習作。老街也找出自己的幾首錄於此處,歡迎詩友們指正。一、絕句這一首是五言絕句:攀柳眺南浦,登樓遙憶君,千帆皆不是,數盡過江雲。這首詩,可以和後面的《菩薩蠻》與《南鄉子》對比著看,和這兩首詞的前半部分一樣,寫的是思婦。
  • 推薦10本學詩詞必讀書本,讓你更懂詩詞寫作
    然而,也有很多人喜歡詩歌,但詩歌押韻的概念卻很模糊。本文介紹了十本詩歌朗誦和創作的書籍,旨在揭示詩韻之謎,旨在引導廣大熱愛詩歌文學的朋友,真正領悟詩歌的魅力,為詩歌的鑑賞和寫作打下一定的基礎。(文末有彩蛋,不要錯過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