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記者進百村丨辣椒紅了 日子火了

2020-12-19 大河報網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王綠揚

9月24日清晨,許昌市建安區五女店鎮冶莊村村民冶紅現戴上草帽,騎上小三輪,來到自家8畝辣椒地裡。站在田埂上望去,鮮紅的辣椒在綠葉的襯託下煞是誘人。

「西頭有幾棵苗生了臭蟲,前天剛打了一遍藥。」下了車,冶紅現緩步走向那幾棵生病的辣椒苗,彎腰查看長勢。

▲寬闊平坦的村道兩側,家家戶戶門前都種上了果樹

辣椒地東頭緊挨著冶莊村村室。駐村第一書記武書鋒剛上班,就看到了在地裡忙活的紅現:「紅現家能脫貧,可真不容易!」

49歲的冶紅現原先家裡有5口人,他和妻子在廣東靠打工養活常年患病的父親和一雙兒女。2014年,妻子突發腦溢血導致半身不遂,他自己患上雙側股骨頭壞死,本就不殷實的家底迅速被掏空,無奈之下,一家人只得回到老家,成了貧困戶。

▲每月召開的「四講三說一家親」

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但紅現回村後卻偷偷抹過兩次眼淚。「頭一次是剛回來,看到家裡的房子成了危房,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這個從不在家人面前流淚的「頂梁柱」,半夜跑到地裡哭了一場。

第二次則是喜極而泣。「回來沒多久,村裡幫俺家申請了低保、殘疾人補貼、大病救助和上學補貼,還給蓋了新房。」2017年6月,通過危房改造,冶紅現家蓋起120平方米三室一廳的平房。「搬進去的第一天,我和媳婦拉著手哭,高興得一夜沒合眼。」

▲幸福院中,冶莊村為70歲以上的老人過集體生日

然而,隨著各種幫扶措施的完善,冶紅現的思想也發生了一些變化。「有家愛心企業到他家送助學金,他還不高興,覺得自己家有兩個孩子,理應比別家多拿些。」看到紅現有了「偷懶」的苗頭,幫扶人五女店鎮黨委書記張二鋒著了急,「當時,有這樣想法的貧困戶不在少數。」

在一次「四講三說一家親」活動上,這件事令大家打開了話匣子。「村『兩委』給我們講政策、講幫扶措施,我們說說自己享受了哪些幫扶、下一步打算。俺家享受到的幫扶最多,再躺倒不幹,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想起當時的場景,冶紅現羞紅了臉。

▲冶紅現和妻子站在自家小院中

張二鋒說,每月一次的「四講三說一家親」,就是要鼓勵貧困戶摒棄「等靠要」思想。「補貼為啥給這家不給那家?為啥你家多我家少?把這些群眾最關心的事情攤開了、講明了,大家相互鼓勁兒,工作也容易做了。」

「靠幫扶只能脫貧,想致富還得自己幹。」想通了這個道理,腦子靈活的冶紅現種上了辣椒,去年還在家門口開了家火鍋店,全家脫了貧,總是皺著眉頭的他漸漸有了笑容。

▲冶紅現為辣椒「去頭」

冶紅現說,自己剛剛申請了一筆5萬元的扶貧貸款,準備再承包40畝地種辣椒。「再過幾天,辣椒就熟了,到時候請你到家裡來吃飯!」田壟間,他笑著與記者約好下次見面的時間,笑眼中,滿懷著對未來的希望。

採訪手記

「貧困不是問題,讓貧困戶樹立起生活的信心,充滿奮鬥的動力,這才是永遠不走的工作隊應該考慮的。」離開冶莊村時,回望夕陽下整齊的村落,武書鋒這句話在記者的腦海裡揮之不去。

採訪中,記者在冶莊村貧困戶身上看到的一個共同點,就是勤勞。他們沒有不切實際的幻想,而是腳踏實地地努力,對生活充滿希望。這些從精神上已經脫貧的人們,想必在經濟上致富,也不會太遠了。

▲冶莊村的花木大棚

鄉村名片

許昌市建安區五女店鎮冶莊村位於許昌市區東部,緊鄰鄢陵縣,下轄2個自然村,有506戶2069人。全村共有3200餘畝耕地,以花木、辣椒種植為主。2014年被認定為省級貧困村,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45戶901人。2016年整村脫貧,目前已脫貧243戶898人。

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 編輯:李春梅

相關焦點

  • 百名記者進百村|協心村的民宿為啥這麼火
    民宿「一房難求」,火到「沒朋友」。靜水山居民宿負責人常石寶既喜悅又無奈:「好多朋友打招呼來住,真是一間都沒有。」 遊客咋恁多?擱幾年前誰也想不到,現在,村民心裡都有答案。 山裡天亮得晚,5點窗外還是漆黑一片,這是6月24日清晨。
  • 百名記者進百村趙老屯的幸福「椒」「香」樂
    百名記者進百村趙老屯的幸福「椒」「香」樂 2020-09-25 18: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百名記者進百村丨於樓是個瓜果園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竇曉雪龔鳴  彩虹西瓜、多味辣椒、巧克力番茄、青春之歌黃園果……臺前縣夾河鄉於樓村的村民們巧手種出了各種高顏值的稀罕瓜果,架起了五彩的脫貧致富之路。9月25日,於樓村黨支部書記於兆武介紹,彩虹西瓜妙就妙在瓜瓤黃裡透紅,看著跟彩虹似的,一個三四斤的西瓜在超市裡能賣100元。  「有了彩虹西瓜真是好啊!以前出去給別人打工,出大力累不說,也掙不了多少錢。如今包下大棚,咱也是小老闆了,幹活更有勁兒了。」村民董方娥說。
  • 百名記者進百村|「網紅村」養成記
    村名叫止方,本來名不見經傳,今年卻成了「網紅村」,日均接待遊客5000多人次,每周末都有上萬人來「打卡」。由默默無聞到大紅大紫,這期間到底發生了什麼?養在深閨人未識林州市黃華鎮止方村位於太行山半山腰,紅旗渠穿村而過。
  • 百名記者進百村|「玫瑰」下出「幸福蛋」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孟向東 司馬連竹10月4日早上6點,天色破曉,地處深山的淅川縣毛堂鄉銀杏樹溝村仍然籠罩在一片朦朧中。伴著此起彼伏的雞鳴聲,39歲的肖永福開始忙碌:配雞食、掃雞舍、撿雞蛋、添水,他在養雞場內穿行,不時抹去額頭的汗珠。新的一天開始了。
  • 百名記者進百村|走進射洪市瞿河鎮中皇村
    脫貧致富經射洪市瞿河鎮中皇村依託「文創+文旅」產業脫貧村民自拍抖音 金絲皇菊成「網紅」1月27日,當「百名記者進百村」採訪組記者來到射洪市瞿河鎮中皇村,不免被眼前的景象震撼村民出得去,業主進得來,發展有了更大的希望。而改變從來不只局限一處,與之相應的還有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如今的中皇村,在村道路兩側隨處可見太陽能路燈,各個主要路口還增設雪亮工程監控探頭,嶄新的集中安置聚集點錯落有致,衛生室、文化室應有盡有,不僅讓村民出行更加安心,也讓村民的生活更加舒心。
  • 百名記者進百村丨程崗村的「木」字訣
    程崗村現有3家規模較大的板材加工廠、十幾家中小規模加工廠和幾十家「一臺機器就是一個加工點」的作坊。「俺村的幹部和駐村書記可能著哩!」村民任保中笑眯眯地說。程崗村「兩委」班子成員家家都有板材加工廠,他們不僅自己發展,還鼓勵村民自主創業,從產到銷,一路傳幫帶。在駐村第一書記的幫助下,村「兩委」積極招商引資、搭建訂單式生產平臺。前年,程崗村與許昌智能電控有限公司結成幫扶對子,成立盛業包裝公司,訂單生產,產品直供許昌智能。
  • 百名記者進百村|趙老屯的幸福「椒」「香」樂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祁道鵬 李昊如果幸福有旋律,那麼,宜陽縣香鹿山鎮趙老屯村的幸福,一定是一曲別致的「椒」「香」樂。對,你沒看錯,不是交響,是「椒」「香」——花椒與迷迭香。遠眺趙老屯村新居 李昊攝9月20日,記者探訪趙老屯村,一到村口,就嗅到一股異香,越往裡走,香味越濃。放眼望去,北側階梯狀田中迷迭香遍布,枝蔓青翠、葉子細長,微風過處送來淡淡清香;南邊則是層層疊疊的花椒樹,今年才採摘過果實,但還能隱隱聞到麻香。
  • 百名記者進百村丨東山底下「金黃河」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但是,新安縣石井鎮東山底村人說:「俺們有金山金河。」為啥呢?7月31日一大早,鄭州市民和鑫早早起了床,和朋友一起漫步在東山底村的小路上,蔥蘢的黛眉山就在眼前,山腳下,晨光中的黃河金光閃閃,深呼吸,享受負氧離子帶來的滿足感。「這裡既能喚回老家的記憶,又能看到黃河的另一面。」和鑫覺得不虛此行。
  • 百名記者進百村|安居區西眉鎮新寧村:酸檸檬麻藤椒種出 「甜」日子
    「這是我們村的『金疙瘩』,一定要精心管護好。」12月15日,記者走進新寧村檸檬種植基地,村民嚴華碧正忙著為檸檬剪枝。 路過範庭芬家時,記者被熱情地拽進院裡。指著設施齊全的新房,範庭芬忍不住向記者「炫耀」:「土地入了合作社,每年可以分紅,還享受了國家很多優惠政策,每年收入1萬多元,我一個人夠花了。」 酸酸的檸檬、麻麻的藤椒,讓新寧村的日子一天更比一天甜。
  • 河南日報「百名記者進百村」走進沁陽九渡
    第二任駐村第一書記楊波、第三任駐村第一書記常紅虎來了。兩人先後幫助村集體成立了丹峽旅遊建設有限公司、沁丹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開發茵陳茶、蒲公英茶、連翹飲等產品,為深山裡的「寶貝」找到了「好婆家」。2020年年初,第四任駐村第一書記程鑫進村了,半年多時間裡,他帶領全村發展「供銷社+旅遊」「水磨坊+旅遊」,在脫貧道路上走得堅定自信。
  • 百名記者進百村|竹園築園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沈劍奇閒暇時,52歲的荊毛旦總要到「老家」看一看。搬出來不過三年,「老家」已全然換了模樣。站在山上新修的高速路旁向下望,河谷中曾經熟悉的宅子巷子成了磚瓦廢墟,一座高壩築起,將門前淌過的北汝河攔腰截斷,高峽平湖躍然眼前。
  • 百名記者進百村·遂寧全媒體大型採訪活動在射洪市沱牌鎮啟動
    8月1日上午,聚焦脫貧攻堅收官戰 記錄全面小康新生活——百名記者進百村·遂寧全媒體大型採訪活動出發儀式在射洪市沱牌鎮金舜村舉行,標誌著採訪活動正式啟動。
  • 百名記者進百村 | 三彩陶山守黃河
    陶山村一角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胡舒彤攝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胡舒彤成利軍  王屋山下,黃河岸邊,陶山村一座鄉村酒吧,掩映在灌木叢中,格外顯眼。陶山村駐村第一書記劉召喚說。  當年陶山村的鄉村遊,雖然賺了不少人氣,但暴露的問題也不少。遊客來了,車沒地方停,飯沒地方吃,就連廁所都不好找。  基礎設施跟不上,鄉村遊沒法遊!怎麼辦?  「挖山砍樹開賓館、飯店?」  「村裡本來就多林地、溝地,南部相當一部分區域又在黃河生態保護紅線以內,可不敢隨意上項目,搞開發。」
  • 百名記者進百村丨欒川陶灣:五個「老夥計」共建四合院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趙文心 周鴻斌山裡民宿千千萬,如何辦出新意、辦出特色,吸引更多遊客?地處伏牛山深處的欒川縣陶灣鎮西溝村,聯合臨近4個村進行了一場嘗試,5個村共同出資建起5座別具一格的四合院。西溝村村委會主任張文彥告訴記者:「我們這5個村同處伊河源頭,分布在一道縱深20公裡長的溝域內,森林覆蓋率高達92%,林茂、水清、石奇、山秀。可曾經,5個村中有4個是貧困村。」元居花拾民宿的接待間布置得自然溫馨。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周鴻斌 攝脫貧攻堅戰全面打響後,豫西溝域經濟探索起步。鄉親們靠著「綠水青山」吃上「旅遊飯」,摘了窮帽。
  • 百名記者進百村丨欒川陶灣:五個「老夥計」共建四合院
    西溝村村委會主任張文彥告訴記者:「我們這5個村同處伊河源頭,分布在一道縱深20公裡長的溝域內,森林覆蓋率高達92%,林茂、水清、石奇、山秀。可曾經,5個村中有4個是貧困村。」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周鴻斌 攝脫貧攻堅戰全面打響後,豫西溝域經濟探索起步。鄉親們靠著「綠水青山」吃上「旅遊飯」,摘了窮帽。2018年,5個村被納入省市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試點,並分別獲得百餘萬元的政策引導資金。每村100多萬元,上大項目杯水車薪,投小項目後續抗風險能力不足。
  • 百名記者進百村丨欒川陶灣:五個「老夥計」 共建四合院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趙文心 周鴻斌山裡民宿千千萬,如何辦出新意、辦出特色,吸引更多遊客?地處伏牛山深處的欒川縣陶灣鎮西溝村,聯合臨近4個村進行了一場嘗試,5個村共同出資建起5座別具一格的四合院。西溝村村委會主任張文彥告訴記者:「我們這5個村同處伊河源頭,分布在一道縱深20公裡長的溝域內,森林覆蓋率高達92%,林茂、水清、石奇、山秀。可曾經,5個村中有4個是貧困村。」
  • 徹底火了!百名網紅主播雲集!
    徹底火了!百名網紅主播雲集!全國百名網紅主播雲集見證奮進中的日照直播美景!10月23日上午,由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指導、日照市政府主辦、中國傳媒大學培訓學院提供教學支持、北京微播視界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直播學院第三期主播培訓班在我市開班。直播學院山東外國語職業技術大學培訓基地同期揭牌。
  • 百名記者進百村|「轆轤把灣」進化史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宋敏 劉嬋「是劉書記嗎?俺給你開門。」一陣窸窸窣窣後,楊三妞從屋裡趕出來迎劉許增,一把攥住他的手腕。冒雨走來的劉許增內心湧出一股暖意,「有一種到家的感覺」。來自河南廣播電視大學的劉許增,到孟津縣橫水鎮長嶺村當駐村第一書記940多天了。
  • 百名記者進百村丨射洪市復興鎮九聖村:產業振興「富口袋」鄉風文明...
    村黨支部堅持開展「領導幹部進村講、村組幹部進社講、幫扶幹部進戶講、人民群眾進夜講」的「四進四講」感恩奮進教育。同時,表彰感恩奮進之星、農民夜校星級學員、四好戶以及「好媳婦」「好公公」「好婆婆」「熱心公益好人」等身邊好人,持續弘揚九聖村民風淳樸、和諧友善的優良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