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財不進急門,福不入偏門"想發財,就注意這兩個"門"
文/小玖
我們的老祖宗流傳下來很多俗語,而這些俗語,絕大部分放在現代也一樣適用,甚至有些準確的"可怕",是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接下來我們就來舉兩個例子。
比如「一年兩頭春,餓壞老農民。」「一年打兩春,豆子貴如金。」這兩句俗語,意思是如果一年有兩個立春的話,農民會挨餓,豆子都會變得昂貴。真實原因是有兩個立春的春天會比較長,那麼莊稼收穫的時間就會推遲,農民的糧食會不夠吃。
「穀雨前後,種瓜點豆。」這句俗語想必大家也十分熟悉,是告訴農民朋友們在穀雨的時候,溫度適宜,非常適合種植瓜類豆類。
再為大家普及幾句俗語,"財不進急門,福不入偏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兩句話。當然,這句俗語很直白,就算沒有聽過,也一看就知道意思,但可能不知道"福門"和"偏門"的意思。其實簡單來說,這個「門「字就是我們常說的「方法「。」」
接下來就為大家講解一下這句俗語到底是什麼意思,又有什麼樣的用意,古人又想告訴我們什麼呢?
曾經有人做過一項針對投資者進行的心理剖析實驗。實驗結果顯示,那些勝利者無論虧損多少,無論當時處於怎樣的困境,他們在心態上都能做到巋然不動!
相反那些失敗的投資者往往在投資過程中產生了急躁心理,失誤連連。結果當然不言而喻。
財不入急門,意思是想要發財,必須首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欲速則不達,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只有把心態擺正了,財富才會真正的願意接近你。
如果你心太急,妄圖走捷徑,往往會與財富擦肩而過。心態決定命運,還有我們生活中的不少普通人,總想著有朝一日天上會掉餡兒餅,自己就能一夜暴富。這樣急躁空想的人是發不了財的。
真正的成功人士,都是那些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一分一分地努力的人。
接下來再講講"福不入偏門"寓意什麼。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就認為福氣是隨著人的品德,也就是通俗的好人有好報,惡人有惡報。
然而生活中肯定不止好人,有的人利用旁門左道發了財,比如依靠賭、毒和假幣等禁品發了家致了富,然而這種行為是不為社會所容忍的。
這種不為老百姓所接受的辦法發財的人,是不能長久的!等到哪一天東窗事發,可能命可能都要搭上,更談不到福氣了,所以才有福不入偏門的說法。
俗語說,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只有靠堂堂正正的誠實勞動和付出努力富起來的人,福氣才會綿延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