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體育項目受熱捧 舞龍舞獅武術融入大課間

2020-12-25 大洋網

瑤臺小學的學生舞龍舞獅像模像樣。攝影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廖藝(除署名外)

大洋網訊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把學校體育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文件中提到了「推廣中華傳統體育項目」,認真梳理武術、摔跤、棋類、射藝、龍舟、毽球、五禽操、舞龍舞獅等中華傳統體育項目,因地制宜開展傳統體育教學、訓練、競賽活動,並融入學校體育教學、訓練、競賽機制,形成中華傳統體育項目競賽體系,並針對此提出了「增強文化自信」,深入開展「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示活動」,讓中華傳統體育項目在校園綻放光彩。

特色

龍獅項目興趣課堂一席難求

說起「一校一品」之舞龍舞獅,廣州市越秀區瑤臺小學聲名顯赫,該校融入了洪拳武術操、嶺南醒獅基礎動作等的大課間不僅在評比中遙遙領先,更重要的是,每個學生都會舞獅的武術動作,套個獅子頭就能有模有樣地舞上兩把,學生要經過選拔才能進入學校龍獅隊,入選之後要參與嚴格的訓練,而龍獅項目在「430」興趣課堂的名額更是一席難求,最近一次一二年級的報名人數就超過40人,達到了兩個年級總人數的1/6。

瑤臺小學校長黃妙賢笑著透露有同行稱她做「村姑」,這是對她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辦校理念的褒獎,同時,黃妙賢還是廣州市家庭教育研究促進會專家,特別注重教育的家校結合。

廣州市瑤臺村一直有習武的傳統,歷史悠久的醒獅文化一直傳承至今,「瑤臺醒獅」很有名氣,每年元宵等傳統節日,村裡的龍獅遊行都會進入瑤臺小學與學生互動,舞龍舞獅正是該校根植於瑤臺地域傳統文化的特色課程,他們還邀請了村裡的老前輩教授醒獅和武術,瑤臺小學更被評為「越秀區廣府文化特色項目學校」,瑤臺小獅隊曾在兩屆廣府廟會上進行醒獅表演。

與瑤臺小學一樣,廣州市越秀區建設六馬路小學在「體教融合」方面的表現同樣突出。武術是該校6大項目之一,歷史悠久。該校在越秀區中小學生武術比賽中基本鎖定團體冠軍,在廣州市的比賽中也是名列前茅。武術操每年都會編排入學校大課間,武術作為校本課程是全體學生都掌握,學校的武術隊周一到周六都在相對固定的時間進行訓練,由該校老師、廣東省武術隊的退役運動員林曦擔任武術隊主教練。同時,學校還通過「430」興趣課堂以及周末的培訓班進行武術普及,並從中挑選優秀苗子進入校隊。

建設六馬路小學的學生在進行武術訓練。(建設六馬路小學供圖)

意義

傳統文化的激活與傳承

談到推廣中華傳統體育項目,黃妙賢坦言「早就應該如此」。當年,瑤臺小學成功組建女子舞龍隊時便譜寫過「小龍女」的佳話,這些女孩當中不乏「女承父業」的故事,這就是傳統文化激活與傳承的好例子;同時,現在瑤臺小學裡不僅有村裡土生土長的學生,還有40%是外地學生,正是通過舞龍舞獅,他們及其家長認同、融入嶺南文化並參與其中,舞龍舞獅作為民族民間體育的精品項目,通過體育教育展現了它獨特的藝術魅力。

同時,推廣中華傳統體育項目也是文化傳承、藝術鑑賞的推手之一。像醒獅這樣的項目,既可以強身健體、培養團體協作、傳承文化自信,還涉及到美育藝術,因為它還有龍、獅、人等的形象及服裝的美學設計,還有鑼鼓等傳統民樂等,學生覺得好玩,學校也鼓勵師生從各個方面積極參與,讓大家一起為學校這個特色平臺做出努力並感到自豪。

同樣,林曦也表示,其實一般人都知道習武先講「武德」,武術本身就擁有豐富的文化素養,建六小學的武術隊每次進館訓練,隊友都會行「抱拳禮」,隊員之間互敬互愛,不會看不起人,師兄弟之間講究傳幫帶等,武術成為學校教育文化傳承的重要途徑和手段,武術的教育令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培養他們不怕吃苦、堅韌不拔、尊師重道、誠實守信等優良品質。

瓶頸

良性競爭有利於創新發展

談到學校發展中華傳統體育項目的瓶頸,大家不約而同都談到了「出口」的問題,他們需要一些「激勵的機制」。這些項目的特長生都需要一個「上升通道」,讓他們升學之後可以繼續練習,因為很多同學上了中學,特別是高中之後,都因為學業等問題停步,開展這些項目的初高中太少了。

作為舞龍舞獅的「窗口學校」,瑤臺小學雖然特色鮮明,但黃妙賢坦言「太寂寞」,學生需要比賽,她希望有更多學校共同開展這個項目,形成學校之間的良性競爭,「一枝獨秀」只會停滯不前,他們也需要外力來推動自身的創新發展。黃妙賢認為,其實每個地方都有自己傳統的文化特色,都應該好好挖掘其生命力,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國際的,同時不應該局限在「城中村」,越是處在現代化城市的學校越應該重視。

相對而言,武術比舞龍舞獅要普及得多,開展也較容易,很多幼兒園基本上都有開展,幼兒武術表演是常態,應該說,武俠小說、電影電視的「功夫」還是影響深遠的。不過,林曦認為武術也有自己的需求,因為中國武術博大精深,有時也花多眼亂,如果能更單一統一的話,應該能發展得更快更好,而且不妨增加團體化,例如武術操之類的競賽,喜慶宏大的表演氣氛也很重要。

觀點

用更廣闊視野看待「體育強國」

看過瑤臺小學和建六小學在這方面的心得,我們發現,與「加強學校體育工作」文件同時下發的還有一份關於「加強學校美育工作」的文件,而我們似乎也能夠從「推廣中華傳統體育項目」中發現當中的融合點,或許我們應該跳出狹隘的「體教融合」概念,用更高更廣闊的視野來看待「體育強國」的問題。

以更長遠的眼光來看,「體教融合」難道僅僅是為了身體強壯,為了競技體育嗎?學校是文化發動機,教育要「五育並舉」,「德智體美勞」全面協調發展,培養出來的高素質複合型人才,他們的需求也必然是多元化的。假如說,通過教育,每個人都養成了每天進行體育鍛鍊的習慣,運動變得跟吃飯睡覺一樣不可或缺,如此一來,我們的社會經濟生活將發生怎樣的變化?運動的裝備、營養、傷病防護、培訓、場館、活動、比賽等將帶動巨大的體育消費產業鏈,那才是真正強大的體育產業。同樣的,假如每位學生還都要至少掌握一門樂器,「琴棋書畫」總有一門拿手、總有一門興趣,長大了就愛看展覽、看歌劇等,那麼美育造就的將是更難以估量的文化藝術市場,然後我們還可以以此類推……這樣,我們或者就能領會上述文件的初心,回頭來再檢討教育現狀的巨大缺失,也就能明白,過去的很多理念真的需要改變了。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周婉琪)

相關焦點

  • 舞龍舞獅 鼓舞精神
    各具特色的民俗表演和非遺項目的展示,吸引眾多市民前來觀看。在色彩鮮豔的各種演出道具襯託下,現場充滿著濃鬱的傳統文化氛圍。  活動現場最引人注目的是舞龍表演,長度達到18米的巨龍,在舞龍隊員們的手中上下翻滾,氣勢恢宏,場面宏偉。同時,氣勢磅礴的龍鼓演奏配合中國傳統鼓上舞,剛柔相濟、盪氣迴腸。而來自素有「武術之鄉」美稱的河北滄州舞獅團,為大家上演了難度極高的武術舞獅——梅花樁舞獅。
  • 我市學校開展多樣化體育美育課程 武術醒獅入校園 京劇影視進課堂
    其中,關於學校體育工作,文件提出,推廣中華傳統體育項目,認真梳理武術、摔跤、棋類、射藝、龍舟、毽球、五禽操、舞龍舞獅等中華傳統體育項目,融入學校體育教學、訓練、競賽機制,讓中華傳統體育在校園綻放光彩。關於美育工作,文件提出,義務教育階段豐富藝術課程內容,在開好音樂、美術、書法課程的基礎上,逐步開設舞蹈、戲劇、影視等藝術課程。
  • 舞龍舞獅為節日添喜慶
    舞獅也是我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同樣會以舞獅來助興。舞獅有南北之分,南方以廣東的舞獅表演最為有名。表演者在鑼鼓音樂下,裝扮成獅子的樣子,做出獅子的各種形態動作。舞龍舞獅都是中國傳統體育項目,通過人體的穿,騰,躍,翻,滾等動作和套路,來充分展示龍獅精,氣,神,韻等內容。
  • 舞龍舞獅「耍」進廣州校園,一周有四節課孩子可以這樣玩……
    火熱的民間舞獅技藝,每周都在北京師範大學廣州實驗學校(簡稱北師大廣實)裡上演。自從2016年起,舞龍舞獅便正式引入校園,每周一至周三,周五下午四點四十分後,鑼鼓伴奏,龍隨樂舞的壯觀場面成為學校偌大一個操場的獨特風景線。在校園裡,龍獅運動,已經從民間文體活動演變成一項集武術、雜技、藝術為一體的體育文化運動,處處顯示著這個古老的健身娛樂項目的時代新魅力。
  • 元宵節傳統體育項目日趨復興,漸成體育旅遊萬億規模新載體
    體育大生意第2072期,歡迎關注領先的體育產業信息平臺文|付政浩體育大生意記者作為中國最喜慶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十五元宵節雖然起源的時間和來歷多種多樣(比如漢文帝剷除呂氏宗族說、東方朔夢圓「元宵2017年1月中辦和國辦聯合印發的明確《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 指出:「深入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實施中國傳統節日振興工程,豐富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文化內涵,推動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整理研究和保護傳承;發展傳統體育,搶救瀕危傳統體育項目, 把傳統體育項目納入全民健身工程」。
  • 大學生上課舞龍
    近日,在四川農業大學操場上,一群大學生練習起了舞龍,引起同學們的關注。「好特別的體育課!」「我也想學舞龍!」操場上見此狀況的同學紛紛表示羨慕。原來,這是該校體育課教學內容之一,已連續7年將傳統民俗舞龍融入體育教學中,而且成為《民俗體育》課程核心教學內容。
  • 曲江陽光大課間成校園最美風景線
    「陽光大課間」成為校園最美風景線。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馮煒 攝活力無限的籃球操、整齊優美的旗操、全員參與的柔力球、中華傳統武術操……記者12月15日獲悉,在曲江新區各校園,如今的課間操已經突破了傳統模式,籃球、舞蹈甚至武術等元素都被融入其中。
  • 第三屆《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節目項目」旨在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以及《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等相關文件要求,深入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實施中國傳統節日振興工程,把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
  • 體育作業安排上!海口長濱小學推出課間「三字經武術操」
    性相近,習相遠……」10月22日上午,海口長濱小學操場上迴蕩起響亮的誦讀聲,同學們邊背《三字經》,邊做出衝拳、勾手、砍掌、馬步的武術動作。現場誦讀聲洪亮整齊,武術動作整齊劃一,非常壯觀。  長濱小學校長王先雲介紹,為了讓學生在鍛鍊身體的同時,學習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該校體育老師譚婷婷、陳文冠等特別編排了這套「三字經武術操」。
  • 華東政法大學舉辦首屆中華傳統體育大會
    周立志致開幕辭指出,《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學校要不斷深化教學改革,推廣中華傳統體育項目,並進一步強調要把學校體育工作擺在更加突出位置,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學校體育部堅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牽頭籌備此次中華傳統體育大會。大會涵蓋射藝和八段錦兩個項目。
  • 新寧的民間舞龍與舞獅,傳統文化源遠流長!
    舞 獅  舞獅,又稱「獅子舞」、「舞獅子」、「獅燈」,我們新寧又俗稱「耍獅子」。舞獅是中國優秀傳統民間藝術,民俗傳統認為,舞獅可以驅邪闢鬼,進財納福。所以舊時在元宵前後和紅白喜事活動中都要「耍獅子」以求平安吉利。
  • 玩接力遊戲 練武術操 跑「八卦陣」……課間操成了快樂總動員
    在很多人印象中,課間操就是廣播體操,橫平豎直的隊列和整齊劃一的動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如今,在中小學操場上,課間操以花樣方式「打開」:熱舞、團隊遊戲、跑「八卦陣」、練武術等,這些不一樣的課間操得到了孩子們發自內心的喜愛,「讓體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 潛江龍蝦開捕儀式,懂了舞龍舞獅就懂了中國人
    儀式活動上,鑼鼓喧天,喜慶的舞龍舞獅格外引人注目。此次的龍獅表演由潛江市非遺傳承傳習基地(浩口鎮)承擔,在疫情期間的舞龍舞獅,畫風是這樣的。 舞龍隊的隊員,鑼鼓手們都戴著口罩,絲毫不減舞龍舞獅的威武、熱鬧。 中國人為什麼愛舞龍舞獅
  • 深圳春節廟會燈會、舞龍舞獅活動盤點!
    事實上春節期間深圳有很多活動花市、廟會、燈會……還有舞龍舞獅等表演小編這就為大家盤點深圳春節廟會、燈會、舞龍、舞獅的活動讓大家一起在深圳過一個年味十足的快樂年長達70米的彩燈長廊、以5G為主題的水上彩燈,「西遊記故事」、「清明上河圖」、生肖主題彩燈,傳統美德故事彩燈,特色民俗美食、舞臺演出、MR、VR遊戲、親子沙灘遊藝等互動項目。
  • TOP前五:珠海形容舞龍舞獅表演的詞語
    珠海形容舞龍舞獅表演的詞語關於以上兩則記載,人們的看法不同。有人認為這僅僅是一種「土龍」。然而一些體育史學家們認為這是商代先民作「土龍」 求雨的風俗, 「龍」字和「作」字連在一起的記載,被認為有可能是*早的舞龍記錄之一。因為「把15個人與龍連在一起,就使人想到那一長排人,將龍形舞起來的形象。學者王克芳認為:商代『求雨時跳的主要是龍舞』。
  • 緬甸仰光舉行舞龍舞獅爭霸賽
    新華社仰光2月8日電(記者莊北寧 盧樹群)為迎接2018年中國農曆新年,緬甸仰光從7日起舉行第四屆JUNCTION舞龍舞獅爭霸賽。來自緬甸各地的17支舞獅隊和12支舞龍隊參加為期8天的比賽,其中包括2017年的「獅王」天龍隊和「龍王」甘馬育健德隊。根據賽事安排,7日和8日為「龍王」爭霸賽,9日至13日為「獅王」爭霸預賽和複賽,4支舞獅優勝隊參加14日的「獅王」決賽。
  • 春節特輯:舞龍舞獅是每逢重要節慶必備的民俗文化活動
    舞龍舞獅是中國最有名的傳統舞蹈,至今仍是華人地區每逢重要節慶必備的民俗文化活動之一,以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並有趨吉避兇、消災降福的意義。舞龍又稱耍龍燈、 龍燈舞。最早可回溯到漢代,是為了祈求甘雨降臨而衍生的儀式;到了唐宋,舞龍已經是逢年過節,常見的節目。
  • 校園運動會開幕式 創意連連 以體育智 以體育心
    東南網記者 張立慶 攝 東南網11月19日訊(本網記者 張立慶 通訊員 宋巧文 林響 劉娜)今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意見》指出,學校體育是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基礎性工程。
  • 體育總局武術中心:武術項目四步走,爭取進入2036年奧運會!
    近日,為貫徹落實《體育強國建設綱要》文件精神,按照國家體育總局《關於落實<體育強國建設綱要>任務分工》整體部署和要求,總局武術中心制定了《體育總局武術中心貫徹落實<體育強國建設綱要>實施方案》。
  • 5G+VR直播 舞龍+五禽操
    記者發現,各所學校的開幕式各具特色,有中華傳統文化的展示,也有現代科技的加入,讓校運會成為一場盛大「嘉年華」。  開幕式上展示  中華傳統體育項目  舞龍、武術、五禽戲……日前,黃埔區東薈花園小學舉行校運會,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其中,以期激勵全校師生心懷報國志,勵志當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