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樹的丁香花欲說還休,搖擺的風鈴起舞翩躚。輕輕念著你的名字,在歲月裡淡淡一笑,便是默許,便是等待。在你日夜的思念中,在我無際的繾綣裡。誰是你今生的紅顏,誰是我無悔的愛戀?——皛玊題記
深的話要淺淺的說,遠的路要慢慢的走。相思雖切天涯遠,別忘了,要溫柔;別忘了,要快樂。
《踏莎行·相思天涯遠》
夢碎春殘,酒醒身軟,巫山雲雨何曾見。
杯沿未飲化唇紅,青絲卻被霜花染。
串淚為珠,擰眉成線,相思雖切天涯遠。
鴛鴦棒喝燕分飛,蒼天不管誰來管?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月下,何處相思徹?點滴落寞,拂了一身還滿。
《踏莎行·醉月人何處》
指染春秋,魚書尺素,相思總是愁無數。
曉風清淺蘸流年,寒煙向晚瀟瀟暮。
寂寞難消,薄涼早悟,悲歡碎語與誰訴。
芙蓉鏡裡黛眉惆,惜花醉月人何處。
佛曰,執著如淚,是滴入心中的破碎,破碎而飛散。溫柔落成殤,回眸時前塵已難認。
《踏莎行·難把前塵認》
夜雨梧桐,聲聲滴恨。愁腸一寸昏燈襯。
殘詞佐酒落眉梢,千般心事無人問。
綠意消殘,紅情莫論。枝頭已是香飄盡。
溫柔憶處落成殤,回眸難把前塵認。
疊疊思緒山水外,一重心事幾層樓,層層思悠悠。不是無情,難比多情,莫遣紅顏老!
《踏莎行·莫遣紅顏老》
月淡星疏,蟬無雁渺,沉香院落秋風早。
寒霜冷露寂空帷,枝藤葉落無啼鳥。
錦瑟空閒,娥眉不掃,菱花鏡裡纖腰小。
湘簾半卷欲黃昏,相思莫遣紅顏老!
有一些人活在記憶裡,刻骨銘心;有一些人活在身邊,卻很遙遠。寂寞流年,莫負紅顏。
《踏莎行·輕把紅顏負》
花謝花開,日升日暮,深閨寂寞流年度。
落紅滿徑嘆春歸,黃昏幾陣梅時雨。
邂逅芳郊,相別古渡,西風哪管人獨佇。
相依繾綣夢難成,恨君輕把紅顏負。
所有繁華落盡,想必到頭來都成煙雨,君可知,攢眉千度只為你而相思?
《踏莎行·繾綣與卿共》
春入香閨,心馳夢境,南園小徑桃花映。
樓臺蝶夢詠千年,青衫素袂人相併。
粉面櫻唇,新臨妝鏡,星瞳似水天何幸!
梨花帶雨一枝春,紅塵繾綣與卿共。
花已謝,月半彎,咫尺天涯,我寂寞如煙,你獨坐如蓮。紅顏彈指過,思念已成灰。
《踏莎行·愛恨幾人解》
紫陌紅塵,滄桑歲月,情愁愛恨幾人解。
斷橋佳話釋前緣,銀河遙望痴心切。
桃李逢春,楊花飄雪,為誰綻放為誰謝。
消愁何用酒千杯,為君常拜窗前月。
詩詞寫作小常識:踏莎行,詞牌名,又名「踏雪行」、「踏雲行」、「柳長春」、「惜餘春」、「轉調踏莎行」等。以晏殊《踏莎行·細草愁煙》為正體,雙調五十八字,前後段各五句、三仄。另有雙調六十六字,前後段各六句、四仄韻;雙調六十四字,前後段各六句、四仄韻變體。
「莎」(suō):莎草,是一種常見的野草,又叫「香附」,夏季開花。踏草是唐宋時期廣為流行的活動,又叫踏青,北方一般在清明時節前後。所以,「踏莎行」調名本意即詠古代民間盛行的春天踏青活動。
此調為重頭曲,前後段相同;每段由兩個四字句和三個七字句組成,第三句與第五句相同,為「平平仄仄平平仄」式,因而奇句與偶句較為協調。上下片起句,即每段開頭兩個四字句,以對偶為上。踏莎行的三個相連的七字句,在寫作上就要注意,三個七字句的句式儘量不要相同,要有一定的變化,這樣才能避免呆板,使句式明快活潑起來。
文中使用部分圖片和文字均來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