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角錢也是愛」移動網際網路讓公益流行大學校園

2020-12-12 中國青年報

  在湖南省隆回縣三閣司鎮石筍小學,支教志願者為孩子們帶來了特殊的「希望工程一堂課」——VR體驗課。學校裡的留守兒童戴上VR眼鏡,置身氣勢恢弘的北京故宮和奇妙神秘的海洋世界,感受外面世界的精彩。視覺中國供圖

  製圖:李師荀

  因為參加公益,湘潭大學的95後大學生戴月婷覺得自己有了兩次很大的改變。

  第一次是3年前參加愛心支教活動,在和小朋友相處一個學期後,她不再是父母和同學口中的「嬌慣小公主」「辦事時總畏畏縮縮」,她會給父母買禮物,變得更獨立、更懂事;第二次是不久前迷上QQ運動和螞蟻森林,網際網路公益讓她覺得有一種神秘的力量。「從最開始幫助他人到改變自己,最後深深愛上公益」。

  近日,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面向全國高校參與過公益活動的大學生發出調查問卷,並做了隨機採訪,結果顯示,很多95後大學生認為參與公益活動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提升了自己。不僅如此,移動網際網路更是掀起了大學生參與公益的熱情。

  參與公益幫助別人,提升自我

  當湘潭大學青年志願服務部發出通知招募愛心支教隊員的時候,剛上大一的戴月婷鼓起勇氣報了名。從此,她跟團隊的小夥伴開始了為期一個學期的支教。每周二下午,支教隊員都會去湘潭大學附近一所師資力量較為薄弱、學生多是留守兒童的中學,輔導參加興趣班、特長班的孩子。

  戴月婷負責輔導3個孩子學語文,她跟孩子一起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教他們什麼是「思維導圖」,幫他們拓寬思路,提高作文寫作水平。放學後,還需要送她輔導的學生回家。

  「我教的孩子都住在山上,每次送他們回家後再返回學校,基本都得晚上9點多。」戴月婷說,雖然支教活動很辛苦,但她在幫助別人的同時自己也成長了很多,「這些孩子真的特別懂事,回到家後就會幫爺爺奶奶做飯、幹家務,他們也是我的老師」。

  在浙江科技學院的學生許齊純看來,「公益的意義在於力所能及地幫助他人,同時也是對自我的一種提升。」她一直記得自己第一次參與公益時那種微妙的體驗。

  那是2017年上學期期末,許齊純正在緊張備考期末考試,偶然在支付寶App看到「圓夢大學·高考報考公益計劃」活動正面向全國高校招募大學生志願者,經過統一培訓後給高三學子提供免費的高考報考指導。

  回憶起自己高考填報志願時的迷茫和不知所措,許齊純馬上聯繫了一位高中同學一起報名。很快,在主辦方的協調分配下,又一名高中校友與他們取得聯繫,三人一起建立和管理著一個QQ群,邀請母校的學弟學妹們進群,輪流為他們答疑解惑。

  「我們主要會公布一些本省的高考填報新政策、分數線,告訴考生怎麼填寫可以更大程度地防止志願滑檔,什麼情況下需要填寫補錄,考得不理想時到底是選擇復讀還是上大學,等等。」許齊純回憶,那時群裡接近200人,找她私聊的學弟學妹大概有40人,她每天白天複習和考試,晚上抽出兩個小時與他們交流,認識了很多有趣的學弟學妹。「因為經歷過,我可以理解他們當時的心境,很榮幸可以力所能及地給予他們適當的建議,也感覺到自己的責任十分重大,對他們說的每一句話、每一個細節都很重視,擔心自己的失誤會影響他們的選擇。」

  中國礦業大學的大三學生黃道東覺得,現在大學生參與公益的積極性很高,很多人都有公益心。「我們班八成以上的同學都或多或少地參加過公益活動。」他說,最明顯的例子是,學校的青年志願者協會不定期發布一些志願活動,如去敬老院、特殊學校等,學生需要搶著報名才能入選。雖然也有一部分同學是為了獲得志願服務時長以評優和畢業,但也有很多人是真心想做公益的。

  「微公益」流行校園

  近期,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面向全國高校參與過公益活動的大學生發出調查問卷,收到1278份有效答卷。在問及大學生組織或參加過何種類型的公益活動(多選)時,59.8%的受訪者選擇了社區服務,48.8%的受訪者選擇了愛心募捐,43.3%的受訪者選擇了義務支教,41.5%的受訪者選擇了環保行動,35.3%的受訪者選擇了理念宣傳(公益傳播),25.2%的受訪者選擇了社會援助,11.5%的受訪者選擇了扶貧救災。另外,還有7%的受訪者選擇了其他選項,認為螞蟻森林、網絡公益傳播、圖書漂流、義務獻血、賽事活動志願者、流浪動物救助等都屬於公益活動。

  塔裡木大學的學生張錦(化名)曾參加過學院組織的「三下鄉」活動,去四川雅安一所小學義務支教半個月。他覺得,現在一說到(大學生)公益,很多人想到的就是支教,而且很多公益組織也這麼認為,「其實在公益這方面,應該有更多的項目」。

  他舉例,QQ運動可以捐步數換取商家出資捐助愛心項目,支付寶有捐獻愛心活動,這些線上的公益活動很簡單,所捐項目清晰透明,而且活動本身的娛樂性也可以調動年輕人參與的積極性。

  其實,近兩年,在移動互聯科技力量的助推下,線上公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讓公眾隨時隨地參與公益行動成為可能。

  許齊純告訴記者,她已經通過支付寶的螞蟻森林種了3棵樹,第四棵樹也快長成。「以前,我們整個寢室每天起床的動力,就是趕在別人能量收掉之前去偷別人的能量,想起來依舊覺得這一段經歷很美妙。」她說。

  根據有關介紹,螞蟻森林的用戶可以通過步行、地鐵出行、在線繳納水電煤氣費、網上繳交通罰款、網絡掛號、網絡購票等行為減少相應的碳排放量,可以用來在App裡養一棵虛擬的樹。等這棵樹長大後,公益組織、環保企業等可以買走用戶的「樹」,在現實中某個地方種下一棵真實的樹。

  湘潭大學教授劉建平經常被學校的公益聯盟邀請去參加活動。他說,自己在上世紀80年代上大學的時候,參加的公益活動多是植樹、打掃公共衛生、學雷鋒做好事等,強調的是當無名英雄,無私奉獻,為人民服務。而現在的大學生,做公益的類型很多樣,參與的積極性高,這是社會進步的表現。「他們有自己的思想和行為,通過服務社會彰顯自己的價值,傳遞正能量,學校和社會應該鼓勵和提倡」。

  線下+線上,校園公益活動模式創新任重道遠

  1角錢能幹什麼?在戴月婷眼裡,「1角錢也是愛」,積少成多也可以做公益。從大一下學期開始,她加入了學校的公益聯盟,並逐漸成為一名骨幹。志願者們開展「微力量」公益文化月,宣傳「善行100·溫暖行動」為貧困地區的小學生捐贈愛心包裹,號召各班同學積攢「愛心一角錢」,每學期收一次為希望工程捐款。

  在組織、參與過眾多校園公益活動後,戴月婷較為明顯地感覺到,通過班級通知方式來招募志願者的執行力要高於網絡平臺招募,線下舉辦活動也更具感染力,效果更好。

  「有一次,我在上課途中看到許多同學在為一位得白血病的學姐募捐。當時下著雨,同學們都沒有打傘,每人抱一個募捐箱站在道路兩旁喊口號為學姐加油。等我上完兩小時的課回來,同樣的一群人還站在那裡喊,我一下就淚流滿面,捐了111元,希望學姐能一生一世走下去。」戴月婷說,公益同盟的一位志願者的家人在工地受了重傷,大家通過網絡平臺為他籌款,有100多名同學幫他實名證明事情的真實性,也籌到數萬元。

  黃道東目前在一個學生創業團隊工作,該團隊曾與學校的一個支教團隊合作,面向全校開展公益支教跑。活動一共7天,第一天是組織同學線下跑步,之後6天則是線上活動,大家通過App加入跑團,共吸引100多名同學參與,累計總跑量2000多公裡。創業團隊捐贈2000多元給支教團隊,支持同學暑期支教。黃道東說,這樣線下+線上的活動方式非常便捷,同學們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空閒時間選擇參與活動。但是因為第一次辦線上活動,經驗不足,沒能把活動的影響力做出來。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問卷調查數據顯示,320名受訪的校園公益活動的組織者會選擇以下方式招募志願者(多選):校園公告/海報(72.81%)、QQ(72.5%)、微信(58.13%)、校外網站(6.25%)、飛信(2.5%)等。

  而在選擇用何種志願服務平臺招募志願者時(多選),65.31%的受訪組織者表示從沒使用過,其他選項分別是:志願中國/支援匯(17.19%)、活動行(4.38%)、金數據(6.25%)等。

  「其實,網際網路+志願服務,能極大提升志願服務的效率,延伸志願服務工作的手臂,促進志願公益的形態多樣化、便捷化、趣味化、生活化。」志願中國信息系統負責人王躍軍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從前期招募到後期總結與評選,通過網際網路都有「據」可循,同時通過網際網路也豐富了志願服務活動的類型,吸引更多的人來參與。

  「但是,通過網際網路容易忽略線下的志願服務活動細節,對於線下開展的具體情況無法實時掌握。」王躍軍表示,為了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到志願服務隊伍中來,最新版的志願中國信息系統的手機端志願匯加入了H5小遊戲種植沙棘、親青籌、公益帳單、公益小課堂等,2017年還聯動全國2000餘所高校開展「最熱公益校園」評選活動,在各地聚焦公益熱點。

  目前,高校校園已經被90後、95後「霸佔」,並初步展現出他們對校園公益越來越多元化的需求。未來,公益活動如何才能俘獲他們的心,還需要更多探索。

  作者:李師荀(李博晶、王曉蓉對本文亦有貢獻)

相關焦點

  • 網際網路的公益探索 WiFi萬能鑰匙助力山區校園連接網絡世界
    自2017年WiFi萬能鑰匙與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免費午餐基金聯合發起的「夢想鑰匙」公益行動,提供免費網絡接入後,聖水泉小學的課堂教學變得既生動又有趣。2015年,WiFi萬能鑰匙與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免費午餐基金聯合發起了「夢想鑰匙」公益行動,通過為中國山區學校提供無線寬帶上網服務,幫助山區的兒童通過網際網路來認識世界,推動鄉村教育發展。
  • 【網際網路公益文化節】志願公益·讓愛傳遞
    【網際網路公益文化節】志願公益·讓愛傳遞 2020-12-21 17: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網際網路+校園文印印萌自助列印助推校園傳統文印行業的發展
    在當今網際網路+時代的大背景下,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等技術的快速發展,移動智能設備的普及正在逐漸取代PC的位置,很多信息的交換都依賴於通訊設備。網際網路+校園文印,這種智能雲印體驗一改傳統印刷方式,變成移動端操作、移動端支付,從而實現智能辦公、智能校園、智能生活,讓「網際網路+」的優越性在校園生活環境中得到最好發揮。列印的不便捷性,列印店遠、工作效率低、排隊時間長,這些都是學生在面對校園傳統文印行業的困擾。
  • 大學校園「殭屍車」變身公益自行車·都市快報
    每到畢業季,大學校園裡都會出現大量被遺棄的自行車。近日,福建師範大學協和學院的學生們,決定「復活」這些「殭屍車」。收集整理,重新修整、噴漆,送至校園公益自行車站,供師生們免費借用。 「快閃」求婚風靡日本 近年來,「快閃」求婚在日本日漸流行,甚至還催生了舞蹈培訓、專業策劃等服務機構。
  • 「科舉制度在臺灣」校園公益巡展在臺南大學舉辦
    人民網訊 10月22日上午,由北京市臺聯和臺灣臺南大學共同主辦的「科舉制度在臺灣——臺灣進士專題校園公益巡展」在臺南大學文薈樓展出。本次校園公益巡展主要介紹科舉制度在臺灣的設立和發展、知名臺灣進士生平以及科舉制度對臺灣社會所產生的深遠影響。
  • 傳遞青年正能量 「一元錢」手繪公益明信片聚愛心
    近日,浙江財經大學文化長廊外掛滿了學生的手繪明信片。一張張簡單的水彩人物畫,繪出生活中大家互相幫助的故事,輔以一句句或激勵或感動的話語,傳遞著濃濃的溫情。  這是浙江財經大學的志願者們協力舉辦的新一期「一元錢工程」愛心捐款活動。  浙江財經大學「一元錢」工程基金成立於2010年4月,以一月一期募集款項的形式在師生當中開展。
  • 臺灣交通大學推出校園QR Code行動支付系統
    交通大學26日宣布推出校園掃碼支付系統,併集結街口支付、Line Pay、橘子支付、支付寶等多元支付方式,數量領先臺灣大專院校;從線上的行動支付繳費網,到實體的電力卡儲值機及文件申請暨自動繳費機,都可以支持掃碼支付。
  • 河北移動與河北農業大學共建「5G +智慧校園」
    河北日報訊(記者方素菊)近日,河北移動與河北農業大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正式啟動「5G+智慧校園」建設,雙方將利用優質的移動5G網絡推動教育改革創新,共同打造省內「5G+智慧校園」的合作樣板。
  • 百度百科「螢火蟲計劃」啟動一周年:集結校園精英開闢知識公益
    日前,2017年百度百科「激揚五載、燃夢青春」校園夏令營在京圓滿落下帷幕,百餘名高校學子在此次夏令營中度過了不一樣的旅程。百度百科夏令營去年發布了「螢火蟲公益計劃」,計劃通過一系列百科校園用戶主導的公益活動,以傳播知識的維度,覆蓋百科所有的公益項目,計劃實施一年來成果豐碩。
  • 校園一角——升旗臺
    校園一角——升旗臺開州區白泉鄉平安希望中心小學   四年級1班      鄧德勇     指導教師:唐蜜蜜    說起校園一角,我還是最喜歡升旗臺了。    升旗臺中間,豎立著一根筆直的旗杆。旗杆上,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它是那樣的紅,像是熊熊燃燒著的火焰。
  • 移動網際網路之於中小企業 既是毒藥也是解藥
    文/郭靜和快速發展的移動網際網路不同的是,中小企業們對於移動網際網路的襲擊遠遠並不夠敏感,畢竟他們和苦逼的網際網路公司們不同,它們有著很直接的現金流移動網際網路引領了新的一波浪潮,這裡面既有BAT等原PC端的巨頭,亦有新的小巨頭,如滴滴打車、WiFi萬能鑰匙等。率先在這波潮流中享受紅利的,要麼是創新者,要麼,是原來的網際網路公司怕市場份額被侵襲,所以及時轉型面對新潮流。
  • 分期平臺愛學貸校園招聘火熱進行 深挖校園人才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愛學貸最新資訊 > 正文 分期平臺愛學貸校園招聘火熱進行 深挖校園人才
  • 動感地帶潮酷回歸,廣東移動5G特權玩轉校園
    動感地帶潮酷回歸,廣東移動5G特權玩轉校園) 輕輕地揮一揮手告別了高考後的漫長暑假金秋九月,即將迎來元氣滿滿的大學新生活青春回憶殺來襲,廣東移動動感地帶強勢回歸為大學萌新們帶來一份別致的大禮
  • 泰安移動5G進校園,大學師生搶「鮮」體驗
    移動5G要來我們學校了!」「移動5G來了,有沒有最新的科技體驗?」近期,這些關於移動5G的探討已成為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師生們熱議的話題。連日來,泰安移動聯合山東農業大學、山東第一醫科大學(泰安校區)、泰山學院等7所駐泰院校開展校園抖音「泰安移動5G dou校聯盟」話題活動。
  • 為何臺灣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遠遠落後於大陸?
    儘管臺灣名嘴描述大陸移動網際網路驚人成就略顯誇張,但不可否認,曾錯過PC時代的臺灣,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已被大陸猛甩N條街,而且不可逆轉,使習慣貶低大陸落後的臺灣人錯愕不已。 兩個細節足以說明一切。 同時,大陸創業者拿著商業計劃書說服投資人拿到一筆啟動資金,然後迅速招人、做出產品,並根據市場反饋改變策略,錢燒完之前再融下一筆資金,這在臺灣幾乎無法想像,折射出臺灣創業風險投資普及程度不高,與製造業大佬沒有形成天使投資的風氣密切相關,而且即便其投資,也更青睞獲利較快的企業級產品,而不看好大眾級產品,資本不待見網際網路行業為創業者發展蒙上一層陰影。
  • 中國移動甘肅分公司2016年春季校園招聘公告
    中國移動甘肅分公司2016年春季校園招聘公告 2016年三大通信運營商校園招聘課程【面授】甘肅移動2016年春季校園招聘正式啟動,省、市、縣大量職位虛位以待,誠邀應屆優秀大學畢業生加盟,詳情如下:中國移動通信甘肅有限公司是隸屬於中國移動的全資子公司
  • 「公益之申-2019年度上海公益榜」揭曉 年度公益數據發布
    人民網上海9月22日電 (記者 曹玲娟)由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社會組織管理局)、上海公益新媒體中心、SMG融媒體中心、SMG東方廣播中心、SMG技術運營中心共同主辦的2019「公益盛典」昨晚在滬舉行,本年度上海「十佳公益機構」「十佳公益項目」「十佳公益故事」「十佳公益夥伴企業」「十佳校園公益」「十佳公益基地」等六大公益先進榜單最終揭曉。
  • 浙江大學校園遊記
    夏天,第一次赴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我聽說紫金港新校區環境優美,學風嚴謹,我總是想去購物。這是在浙大的新大門前拍攝的,這扇門真是美輪美奐,這也是很多網友推薦打卡的地方。近年來,浙江大學名氣越來越大,吸引了無數年輕人報考,培養了一批人才,造福了社會和國家。
  • 愛有道•教有方丨洞頭區家庭教育公益學堂進校園,今天開課!
    愛有道•教有方丨洞頭區家庭教育公益學堂進校園,今天開課! 為深入貫徹《浙江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不斷提升我區家庭教育工作水平,12月20日上午,區婦聯聯合區教育局舉辦「愛有道
  • 網際網路大病籌款平臺的軟肋:公益行為不能嫁接在流量變現這棵大樹上
    這個成就不可為不輝煌,這也是許多網友在此次事件爆發後,為水滴籌叫屈的原因。然而在操作過程中,水滴籌「志願者」在超過40個城市的醫院掃樓,引導病患使用水滴籌產品。「每單最高提成150元,月入過萬,末位淘汰……」部分地推人員與患者「合謀」,募捐金額隨意填寫,對求助者財產狀況不加審核甚至有所隱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