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暑假,我來到了昌黎的黃金海岸。初到此地,聽說距這裡不遠的地方,最近新增闢了一個獨特而又刺激的遊樂運動一一滑沙。青年人的好奇心不覺油然而生。正當遊人在海中擊水,浪激飛舟的時候,我和幾個同伴卻坐上了小舢板,出海去滑沙了。
船行大約不到一小時,來到了一個名叫翡翠島的地方,跳下船來,我們直奔滑沙場。滑沙場的沙丘高達五十多米(約有十五層樓高),我們扛著形似雪扒犁的沙舟,深一腳,淺一腳,步履蹣跚地向沙山上爬去,如同電影中攀登雪山的運動員。一步三歇,大口大口地喘著氣。在這美好的時光裡,我們盡情地發揮著想像,想像別人告訴我們的從沙山上 滑下來的各種感覺和樂趣:象向下俯衝的飛機,象自由落體從高空墜下;像坐上了模擬火箭....正想著,一不小心,我的雙腳陷進了沙窩中,費了好一番力氣才拔出腳來。上得山來,派山海風光盡收眼底:蜿蜒的沙丘好象巨大的黃龍俯伏在我們腳下;遠處,白雲朵朵,海天一色。綠色的自然防風林帶綿亙於金黃的沙丘間,使這裡的環境和空氣顯得更加靜謐和清新。五顏六色的充氣帳篷點綴其間,宛如綠海中揚起的彩帆,五彩斑斕,煞是好看。
沙丘的坡度大約在六十到四十多度之間,「從這沙山上滑下去大約只需十幾秒鐘,大有從高樓上跳下去的感覺」。經服務員同志這麼一講,可真有點把我們給唬住了。不是嗎,從這麼又高又陡的沙坡上滑下去,萬一有個....但是探險的好奇心又高漲了起來,「我先滑"。我搶上前去,謹小慎微地坐上了沙舟。所謂沙舟,就是用來滑沙的工具,其大小約是成,人身高的三分之二。其形狀有兩種:一為船形,當然比船小得多,僅能容一人平坐或略躺。沙舟中間有一粗布帶可供滑沙者拉握。舟底是用平整而光滑的寬竹片排列成的。另一種似應稱之為滑沙板,它主要用化學樹脂合成板製成,形如兩個滑雪板拼連成的那樣。我坐上沙舟後屏住呼吸,雙目圓睜,咬緊了牙關,從牙縫中哼了聲:「放。」剎時,只覺兩耳生風,陣陣的細沙打到了我的臉上,怪癢酥酥的。我正暗自慶幸「美哉」!可一下:「唷,不好! 騰空了」,還沒容我想一下「完了」,飛起來的沙舟已滑行到了平灘上停下了。「好傢夥,真險!也真夠刺激的。」我自語著,從沙舟上爬了起來,呼出了那口深深屏住的氣。山上的夥伴為我歡呼起來。爭先恐後的沙舟飛翔起來了。原來,我的沙舟在下滑時經過了一個小沙包,由於慣性的緣故,沙舟飛了起來,不錯,還真有點凌空俯衝的味道呢。
休息之餘,我們和這裡的服務員聊了起來。這裡的滑沙,是利用翡翠島獨特的自然條件發展起來的新穎的遊樂運動,這種滑沙遊樂在當今世界上據說僅有兩處呢。除了此地,另一個是非洲南部的納米比亞。而這裡的條件和環境要比納米比亞的滑沙場好得多。「可是,如果遊人增多,時間一長,會不會把這裡的沙山給滑平了呢?」我提出了疑問。服務員告訴我們,這裡因為有著獨特的季風性氣候和獨特的地貌,海風幾乎每天都會把沙丘底部的細沙吹回到頂端的一定高度。而且這裡的沙山既不升高,也不降低已有百餘年的歷史了。十年、八年是滑不平的。我們坐在返程的小舢板上,隨著海浪的律動一起一伏。心中還在回味著獨特、刺激的滑沙所給予我們的無窮歡樂。
昌黎縣位於河北省境內,北戴河之南。是近年來新發展起來的避暑遊覽地。這裡,夏季日照充足,生態及自然環境多年來一直未受到人為的破壞,形成了連綿近百華裡的沙丘與防風林帶,黃金海岸也就由此而得名了。在這裡,清晨可觀朝霞日出;夜晚,海上升明月的奇觀往往使遊人流連忘返。現在,黃金海岸與翡翠滑沙遊樂區已基本上連成一體。昌黎縣的交通及遊覽設施正在完善和加緊建設中。
那麼你們對此怎麼看?歡迎留言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