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90期「有機生活*愛的希望」臺灣公益班的第二天。在濛濛細雨中,我們開始了今天的有機遊學之旅。
上午的第一站,是位於桃園市龍潭的肯納有機農園,佔地20多畝。這個有機農園在經過2年的土壤轉換期後(臺灣的有機認證規定蔬菜是2年轉換期,其他農作物是3年轉換期),現在是正式經營的第1年零8個月。農園的有機蔬菜主要供給國中、小學的營養午餐,以及一些團購渠道。目前基本可以自我造血,保持運營。
別看這個農園面積不算大,時間也不算長,但是卻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專門為自閉症、身心障礙兒童設計活動(桃園市人口總數180萬,其中身心障礙兒童有8萬)。農園每個周六都專門為自閉症、身心障礙兒童準備了育苗活動。
現在農園的蔬菜種植、日常維護和採摘環節由工作人員來做;育苗、包裝環節是父母陪伴的自閉症、身心障礙兒童,由義工輔導來做。農園的有機種植負責人王先生說,經過幾個月的時間,他看到了自閉症兒童的變化——從一開始不願意進農園的大門、不能跟人互動,到現在跟義工見面能打招呼;並且通過耐心育苗的過程,也逐漸一點點增強了專注力。這就是原本大自然土壤的能量!
有機農園的朋友孫明月老師,上午還給我們帶來了美食驚喜!孫老師在昨天得知胡老師的公益班有機遊學團隊今天要來農園參觀,昨晚到家已經11點多了,仍然特意為我們趕製做了有機酸奶。
今天的美食驚喜就是有機酸奶配孫老師自製的桑葚醬。做桑葚醬的糖也特意選用了甘蔗熬出來的原色冰糖,沒有任何添加劑,營養和美味天然而成。
就連品嘗酸奶的20多套餐具,都是孫老師昨晚特意準備好,今天從家裡搬來的。在場的每個人心裡都是滿滿的溫暖和感動!雖然我們與孫明月老師、農園的王先生之間隔著一條長長的臺灣海峽,但是隔不斷我們同為有機熱愛者的天然情誼!香甜的桑葚醬配著濃醇的酸奶,美味與營養完美融合,每一個人都把碗裡刮的乾乾淨淨。
屋外的雨稍微小了一些,王先生帶著大家雨中參觀農園。王先生告訴我們,育苗的土壤是德國進口的。在育苗室裡,我們見到了自閉症兒童撥下的種子長成的小苗,每一個小坑裡只撒一粒種子,確實需要耐心細緻。
看到一粒粒小種子破土而出,讓我們似乎又重新體會到了久違的生命的力量。帶著王先生贈送的有機蔬菜,我們來到了第二站——王明勇老師的自然法則生活館。
一進生活館,熱情的王老師和生活館工作人員早已等候多時,親切問候之後,王老師帶大家簡單參觀了一樓琳琅滿目的有機產品陳列區,之後帶大家來到二樓的餐飲區,開始了今天的生活館有機午餐。
有機午餐不僅顏值吸引眼球,營養均衡豐富,味道更是一級棒!
餐前甜點是巴德維療法的亞麻籽油、有機百香果果醬配有機酸奶,不僅滋味賽過添加劑勾兌的酸奶飲品,更重要的是還能幫助清理血液垃圾,真是口感健康兩不誤。飲品是酵素水。接下來是涼菜:發酵蔬菜梅子酸甜開胃,豆皮包著蔬菜也鮮香爽脆,滿滿的酵素包含在裡面,胃腸虛弱的人也不必擔心會消化不良。
接下來是熱菜,菌菇香滑青菜鮮脆、蔬菜卷有嚼勁,配上軟糯的三米飯(藜麥、發芽糙米、小米)、加了當歸枸杞等滋補食材的百菇湯。
最後還有剛出爐的餐後甜點,有機水果,有機咖啡、有機茶。這一餐吃的每一個人都腸胃舒服,笑逐顏開。
吃好午餐,王老師帶大家參觀了生活館三樓的瑜伽室,講了他走上有機之路的初心——其實每人每天都有三次機會改善健康與環境。把握好自己的一日三餐,選擇有機,支持當地的有機農業,就能達成「食用者好,生產者好,環境更好」的三好局面。
接下來,下午是大家期待的王明勇老師的健康分享。王老師從疾病原因;我們日常養生從哪些方面入手;在食材選擇、烹飪方法上給予了大家實用的指導,滿滿的乾貨。
比如,日常每天如何做到營養充足均衡,不必非要計算各種食物營養素含量、盯著電子秤稱量食材。只要把握住「少量多樣」的原則,一日三餐吃夠根莖花果葉五個植物的部分,吃齊青赤黃白黑五種顏色,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植化素這些營養素,就不怕有遺漏啦。
王老師還有一個養生口訣,也分享給大家:
湯湯水水五分飽
生鮮蔬果不可少
少量多樣營養高
清蒸水煮原味道
好油烹調少爆炒
菜肉菜飯順序好
慢慢品嘗七分飽健康快樂活到老!
王老師下午兩個多小時的分享讓我們收穫滿滿,對健康有了更全面的認知。而且王老師還非常有耐心,一一滿足了大家希望籤名、合影的心願。最後大家和王老師開心地集體合影留念之後,在王老師的祝福中,告別了新竹「自然法則」有機生活館。
晚上吃過導遊阿山哥精心安排的客家菜之後,大家在歡聲笑語中抵達了臺中的酒店。
明天上午我們將到味噌文化館,體驗一把味噌釀造的過程;中午去生態村親近自然;下午參觀有機水果醋工廠;之後是到美麗的日月潭遊湖。
想要了解這次臺灣有機之行的朋友們,可以識別二維碼看胡刪老師的直播回放。歡迎和我們共享充實愉快的有機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