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製造業優先,也要發展現代農業,肇慶市長分析城市未來如何發展

2020-12-25 騰訊網

一手抓製造業,一手抓現代農業,肇慶如何爭當「灣區新秀」? 1月16日上午9點半,廣東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舉行第二場記者會,肇慶市市長呂玉印就未來發展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呂玉印說,肇慶作為灣區珠三角九個城市之一,跟兄弟城市相比,無論是經濟規模還是產業發展上,都還是比較小,相對來說還是處於追趕階段。隨著大灣區的建設,特別是「雙區驅動」、「雙核聯動」的發展,可以說這樣的戰略布局對肇慶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肇慶既可以接受像香港、廣州、深圳、佛山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同時可以享受到廣佛珠城市圈的發展紅利。

呂玉印指出,中心城市集聚度非常高,無論是在產業、科技還是創新各方面都有外溢的需求,作為灣區的城市之一,肇慶具有承接這些中心城市產業外溢的重大的優勢,可以說是產業外溢一個良好的承載地和拓展區。在此基礎上,肇慶正在搶抓「雙區驅動」、「雙核聯動」重大歷史機遇,提出了製造業優先的口號,即招商優先、供地優先、政策配套優先、服務優先、跟蹤落地優先,而且要引得進、接得住、發展好。

而在推動當地的現代農業發展方面,呂玉印指出,肇慶在大灣區九個城市當中發展農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和條件,更有良好的基礎。據統計,柑橘的產量在全省排第一,糧食的產量排第三,家禽的出欄量排第三,水產養殖也排第三,蔬菜的種植排第六,可以說已經形成了以糧食、水果、蔬菜、畜禽、水產和南藥六大主導產業,同時還有茶葉、林業、花卉等經濟作物作為補充的發展布局。

在此基礎上,肇慶目標搶抓機遇,錯位發展,發揮好農業優勢,推進農業向深加工高附加值發展,為大灣區提供高標準、高品質的農產品,從而成為真正的「菜籃子」和中央廚房。

採寫:南都記者 傅靜怡

攝影:南都記者 馮宙峰

相關焦點

  • 珠海市長喊話廣州加強連接 「地鐵18號線今年要動起來」
    ,強化基礎設施的硬聯通和制度規範的軟聯通,大力發展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共同構建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肇慶市市長呂玉印:一手抓製造業 一手抓現代農業一手抓製造業,一手抓現代農業,肇慶如何爭當「灣區新秀」?肇慶市市長呂玉印說,肇慶作為大灣區珠三角九個城市之一,跟兄弟城市相比,無論是經濟規模還是產業發展上,都還是比較小,相對來說還是處於追趕階段。
  • 肇慶市市長呂玉印:改善營商環境,當好企業發展的服務員
    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等9市市長或分管副市長到場接受記者們提問。肇慶市市長呂玉印在記者會上表示,隨著大灣區的建設,「雙區驅動」「雙核聯動」的戰略發展布局為肇慶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由於其區位優勢,肇慶既可以接受像廣州、深圳等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同時又可以享受到廣佛珠城市圈的發展紅利。
  • 未來城市如何規劃發展?這裡有場關於「杭州路徑」的討論
    為此,《杭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徑,並就目前實際問題給出解決路徑,如面對科技創新轉化能力不足,實體經濟帶動性偏弱的問題,規劃指出要構建「全球科技-杭州孵化-杭州中試-都市圈製造」供應鏈布局,並給出產業鏈集聚布局圖。在「住房難」的當下,規劃也把「提供多樣化、可供選擇的住宅」納入重點內容。
  • 第十屆中國縣域現代農業發展高層會議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舉行
    11月14日,由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政府主辦,北京市通州區農業農村局、中國農業大學農業規劃科學研究所、北京中農富通園藝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的「第十屆中國縣域現代農業發展高層會議(以下簡稱第十屆縣域會)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舉行。
  • 2020-2026年中國現代農業市場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報告
    進入新世紀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從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和統籌城鄉工農的角度出發,提出了建設現代農業的重大任務。**年以來,中央每年印發1號文件,就如何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做出了一系列部署。近幾年來,相關政策更是密集出臺,**年**月,《全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年)》正式發布,隨後商務部《網際網路+流通行動計劃》將電子商務進農村確定為第一大目標以來,政府各個部門也相繼發聲。
  • 北部灣城市將共建中國濱海度假旅遊目的地和現代農業產業發展集聚區
    李康華 攝        人民網茂名11月22日電(李語)11月22日,北部灣經濟合作組織第十一次成員大會暨城市合作組織第三次大會在茂名舉行。會上,北部灣城市籤署共建中國濱海度假旅遊目的地合作框架協議、共建現代農業產業發展集聚區合作協議等。
  • 肇慶廣寧聚焦現代農業和旅遊產業發展
    日前,在裕輝農牧公司現代農業綜合體五和鎮屠宰基地施工現場,機器轟鳴,數十名施工人員佩戴口罩在工地上加緊施工。作為廣寧縣參與大灣區建設的頭號項目,該項目總投資26億元,計劃建成年產30萬頭生豬標準化生態養殖場,形成養殖、屠宰、深加工全產業鏈條,打造具有廣寧特色的產業集群,該項目預計年創稅2.16億元。  108萬畝竹林面積,82.8%的森林覆蓋率是廣寧縣最大的優勢。
  • 遼寧與東部沿海省份現代農業發展比較分析
    建設現代農業的過程,就是改造傳統農業、不斷發展農村生產力的過程,就是轉變農業增長方式、促進農業又好又快發展的過程。發展現代農業,就是要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農業,用現代產業體系提升農業,用現代經營形式推進農業,用現代發展理念引領農業,用新型農民發展農業。
  • 協調服務業與製造業關係 發展現代產業體系
    與此同時,《建議》還明確提出「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由於服務業和製造業增加值佔據了GDP的大部分(2019年我國二者之和佔GDP比重為81%),那麼,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與穩定製造業比重之間是否矛盾呢?分析和回答以上兩個問題,有助於為協調服務業與製造業的關係、促進我國現代產業體系發展提供理論依據和參考。
  • 優先發展農業農村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三農」工作,始終把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作為「國之大者」裝在心中、扛在肩上、落到實處。我們要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讓每一寸耕地都成為豐收的沃土,讓每一片田野都充滿著希望。
  • 中國縣域現代農業發展高層會議在北京召開
    11月14日,由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政府主辦,北京市通州區農業農村局、中國農業大學農業規劃科學研究所、北京中農富通園藝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的「第十屆中國縣域現代農業發展高層會議(以下簡稱第十屆縣域會)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召開。本屆大會以「內外循環·科技創新·綠色發展·鄉村振興」為主題,採用「大會現場直播」的方式在線同步召開。
  • 臺灣現代農業發展的體會和啟示
    多方培養高素質農民,臺灣農業職業教育與實際結合緊密,以傳授農業生產、經營、銷售技能為主,農業事務的骨幹普遍都具有大專以上學歷,掌握了農業新技術、新品種繁育技術,促進了農業科技向生產力的轉化。  主要啟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現代農業的發展要向科技要動力、向人才要支撐。只有加大農業科技的推廣力度和農民的職業教育,才能為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提供支撐與引領。
  • 【生態優先 綠色發展】開魯縣:綠色築底 現代農業啟新程
    ,深化與高等院校合作,組織開展肉牛種子工程、玉米品種培育」……2020年,通遼市委、市政府再一次為現代農業發展明確了方向。近年來,開魯縣以高效節水為切入點,以農牧民增收為立足點,以龍頭帶動為著力點,在發展現代農牧業這一領域深耕細作,現已建成230萬畝農業高效節水工程。2020年,開魯縣玉米標準化種植160萬畝、小麥標準化種植10萬畝。紅幹椒規模化種植60萬畝、蔬菜規模化種植40萬畝、雜糧雜豆規模化種植10萬畝、青貯規模化種植40萬畝。以綠色發展為導向的現代農業在開魯縣蓬勃發展。
  • 澤華書記參加央視《對話》節目,暢談肇慶文旅新發展
    四川省政協副主席、涼山州委書記林書成,湖北省政協副主席、十堰市委書記張維國,廣東省肇慶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賴澤華,茂名市市長許志暉,遼寧省撫順市市長楊維參加錄製,圍繞「文化旅遊的中國時刻」主題,推介各地文化旅遊資源,交流對文化旅遊發展的思考和看法。
  • 肇慶即將全面爆發,未來發展要逆天了!
    (信息來源於肇慶樓市)      灣區西部華僑城落戶肇慶新區,為大灣區發展持續賦能。灣區西部華僑城總投資390億元,是國內首個「休閒商業+高科技遊樂+文化創意產業」相融合的文旅航母項目,囊括卡樂星球文化科技體驗區、卡樂產業基地、嶺南水街商業綜合體等多元業態。(信息來源於肇慶新區發布)      雅居樂首進肇慶建設香港城,對深化港肇兩地合作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 我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調查與建議
    一、我市有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良好態勢1。農業增產,農民人均收入增高。至2018年底,開工建設高標準農田4.37萬畝。全市糧食種植面積、糧食總產量穩定在180萬畝73萬噸左右,實現「十五年豐」。農民人均收入16100元,增長8.8%。2。農業產業結構增優。
  • 2020年中國現代農業市場現狀調查與未來發展前景趨勢報告
    進入新世紀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從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和統籌城鄉工農的角度出發,提出了建設現代農業的重大任務。**年以來,中央每年印發1號文件,就如何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做出了一系列部署。近幾年來,相關政策更是密集出臺,**年**月,《全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年)》正式發布,隨後商務部《網際網路+流通行動計劃》將電子商務進農村確定為第一大目標以來,政府各個部門也相繼發聲。
  • 廣東省大灣區辦及9市市長縱論大灣區建設
    1月16日上午,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舉行第二場記者會,省大灣區辦負責人,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等9市市長或分管副市長接受境內外媒體密集採訪,就圍繞推進大灣區發展等內容回答記者提問。   各市如何結合實際、發揮比較優勢、推進大灣區建設?
  • 江門、中山、肇慶等城市,未來5年經濟發展蓄勢待發,後勁十足!
    摘要:珠三角第三梯隊的江門、中山、肇慶等3個城市未來5年經濟發展蓄勢待發,後勁十足,將有望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最有前途的投資地。其實,珠三角城市群中自然而然分為3個梯隊,第一梯隊就是GDP達到萬億俱樂部以上3個城市深圳、廣州、佛山;第二梯隊就是GDP排在中等的東莞、惠州、珠海等3個城市;第三梯隊就是末尾的江門、中山、肇慶等3個城市。今天,小編重點介紹江門、中山、肇慶等城市,其實這3個城市未來5年經濟發展蓄勢待發,後勁十足!
  • 廣東省揭陽市惠來縣搶抓機遇推動農業農村優先發展
    石培璋 林少麗 魯利韋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羅勉    日前,記者從惠來縣了解到,該縣去年以來牢牢抓住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機遇,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深入推進「五村共建」,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