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北碚區縉雲山,林智謀帶領小朋友認識大自然。 記者 鄒飛實習生 蔣興宇 攝
林智謀在給小朋友講授自然知識 記者 鄒飛 實習生 蔣興宇攝
小朋友在野外現場寫生 記者 鄒飛 實習生 蔣興宇 攝
作者 芮東莉
作者 蟲蟲
小朋友們在用放大鏡觀察植物 記者 鄒飛 實習生 蔣興宇攝
商報記者 羅永攀
重慶商報訊 昨日上午,北碚縉雲山上的叢林裡,來了一群手拿放大鏡、一邊思考一邊用彩色畫筆寫寫畫畫的孩子和家長。在濛濛細雨中,他們專注地在叢林中尋找著什麼。其實,他們並不是專業的科考人員,只是來給大自然寫日記的孩子。
昨日,市委宣傳部、市林業局、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市科委、市環保局、團市委、市科協、重慶市生態文化協會主辦,少年先鋒報社、重慶縉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重慶兩江志願服務發展中心、華龍網承辦的「首屆重慶市夢想課堂自然筆記大賽」在縉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拉開帷幕。即日起到4月25日,所有公眾,特別面向3-18歲青少年兒童,都可以憑自己的大自然筆記報名參賽。
走進叢林
家長和孩子探索自然
在活動現場,來自臺灣荒野協會的林智謀、「自然之友」胡卉哲、馬拉野生動物保護基金會主席星巴等眾多環境保護、生態教育界的明星和少年先鋒報主持人雪姐姐一起,帶領20組親子家庭共同體驗了奇妙的自然探索之旅。
拿出紙筆在森林中坐下來,仔細觀察一片樹葉、一隻甲蟲、一朵小花,媽媽和孩子分別拿著本子細心的描繪出自己看到的自然物的一半,然後交換,看看誰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對方繪畫的自然物並把另一半完成。這場小小的合作和競賽並存的活動,讓每個家庭都把目光聚焦到自然界那些最細微的變化裡——這片葉子綠色中有一點點紅;一隻毛毛蟲在上面啃了個小洞;柔嫩的蕨菜像個伸懶腰的小娃娃握緊了拳頭;布穀鳥原來不僅會叫布穀、布穀,還會說豌豆包穀。家長們第一次發現,孩子還有這樣豐富的語言。孩子們第一次體驗到,自然界還這麼有趣。
大賽有請
用筆記打開自然之門
給大自然寫日記,並不是只有在縉雲山才行。記者從「龍湖紫雲臺·首屆重慶市夢想課堂自然筆記大賽」主辦方了解到,即日起,到4月25日前,所有公眾,特別面向3-18歲青少年兒童,都可以憑自己的大自然筆記報名參賽。
拿起筆為自己和身邊的自然寫日記,假如你看見一朵花開,畫下它的樣子和你看見它的心情;假如你發現葉子背面,一群螞蟻在放牧蚜蟲,畫下它們的樣子,記錄下它們的故事……筆記大自然,就這麼簡單。主辦方介紹,一支筆,一頁紙,一顆痴迷於自然的心,只要帶著這三樣東西,我們就可以通過繪畫和文字的方式打開自然的神秘之門。
主辦方負責人介紹,大賽組委會將通過自然筆記作品徵集、自然筆記沙龍、自然筆記進校園講座、親子自然筆記活動、Bioblitz探究活動(生物多樣性限時尋活動)、自然野趣DIY等主題活動,邀請社會公眾參與。徵集作品通過初選後將在重慶科技周活動現場展示,並邀請評審專家、市民現場或網絡投票,評選出獲獎作品。並在世界環境日前後,選擇市內公園舉行簡樸自然的頒獎儀式,邀請國內外自然教育專家帶領獲獎選手和市民代表進行自然體驗活動。主辦方還將把參賽的作品編寫成夢想課堂精品課程讀物《愛物知恩·自然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