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新聞6月11日電(記者 陳靜)日前,一場集結自然筆記愛好者現場創作的年度盛會在虹口和平公園舉行。公眾在現場交流野生動植物科普知識,切磋自然筆記創作方法,在溝通中相互學習,在筆記中提升自然感悟。
本次大賽由上海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主辦,上海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虹口區綠化管理事務中心承辦,並得到了《十萬個為什麼》雜誌、上海市動物學會、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聯合會、和平公園的大力支持。近有100名公眾報名參加,活動分為少兒組及成人組,共10支隊伍,分別設置了最佳自然觀察獎、最佳自然記錄獎、優秀指導教師獎等獎項。參賽隊伍由經驗豐富的自然導賞員及「自然筆記」培訓資深講師現場輔導帶隊。活動中參賽隊員先聆聽了《自然筆記》作者芮東莉博士對「自然筆記」的深度講解,隨後參賽人員深入公園認真觀察,詳細記錄,時不時為發現的一個自然小秘密歡呼雀躍,並各自創作完成了自然筆記作品。最後,專家對獲獎作品進行了點評。
大賽現場氣氛熱烈且輕鬆,既體現了集體探討式的自然觀察效果,又展現了自然筆記這種適合各個年齡層次、自主易行的自然觀察體驗方式。我們期待更多的市民加入自然筆記的創作行列,只要有一顆熱愛自然的心、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就能發現身邊精彩的自然野趣,感受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妙,感悟保護自然生態的重要。
相關連結:
自然筆記,簡單來說,就是用圖畫、文字等形式來為大自然寫日記,記錄下我們與大自然之間的故事,記錄下大自然留給我們印象最深刻的那部分內容。
上海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上海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於2011年10月就啟動了上海市青少年「自然筆記 生態足跡」活動,拉開「自然筆記」活動序幕。迄今為止,全市累計參加活動的中小學生達120萬人次,涉及學校200多所,並在全市開設了5個「自然筆記工作室」。經過多年的推廣,一批優秀的「自然筆記」指導教師脫穎而出,許多中小學的自然筆記特色活動也層出不窮,如開設「自然觸碰角」、組織「自然筆記」主題班會活動、製作「自然筆記」展示牆、「自然筆記」海報欄等,營造了良好的宣傳教育氛圍。同時,上海市教委也已將「自然筆記」納入六年級、七年級的暑期生活教學內容中。「自然筆記」活動的自然教育成果已引起媒體及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成為市民尤其是青少年親近自然、認知自然、開展自然觀察的有效活動載體。
本屆「自然筆記大賽」講師介紹:
芮東莉, 語言學博士、野生環保志願者,深受由世界知名的自然觀察家、藝術家克萊爾與查爾斯合著的《筆記大自然》一書的影響,於2006年前走上「自然筆記體驗之旅」,開始用兩種筆尖藝術——繪畫和書寫,記錄自己觀察到的自然界裡的花草木蟲,著有《自然筆記》成果之作,經中信出版社推出,便被稱為「國內第一本原創自然筆記」。
註: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註明出處! 編輯: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