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結束了日本旅遊,在日本短短的四天觀覽,接觸到一點點日本生活,有稍許淺薄的感性認識,覺得還是從遊記中拿出來獨立說,可能更集中一點,更清晰一點。
我們第一站是日本大阪,在關西機場降落。
當夜幕籠罩著關西機場時,我們已乘接站的旅遊巴士離開了機場。
路上,張導(來自北京,定居東京)告訴我們,剛才我們是從海底機場出來的。我們都有些吃驚,不知何時走進過海底。
張導說,關西機場,是日本花了180億美元填海建造,沙石是在中國青島買的。機場的安全耐用度可達100年。
這更讓我驚奇不小,從海裡生生填出這麼大一個機場,而且結實耐用,付出的精力和才思,怎能用語言表達。
要說日本人的生活,就得說細節,日本人就是從每一個細節開始他們的認真生活和好好活著的。
在日本,滿大街跑的是日本自產車。皇冠計程車很多,我們坐的旅遊大巴自然也產自日本。
我們的大巴
從大巴的座椅上就能看到細節的方便之處。
座椅靠背上設有三個小東西,方便實用。
一是抓手,站立在過道上抓著它站得更穩。
二是放水杯的小架子,不用時合上,用時拉開。
三是小掛鈎,可以掛各種不太重的袋子。
我們大巴的每一層臺階上都始終鋪著乾淨的布墊,如雨雪天腳上帶有泥土,首先在這幾塊布上就蹭得差不多了。
師傅每天開車的間歇,都要擦一擦輪轂,擦得如鏡子一般的明亮。
師傅感冒了,很自覺地戴著口罩以免傳染給別人。
日本人感冒或花粉過敏,都自覺戴口罩,不給別人造成隱患。更看不見滿大街吐痰的。張導還調侃地告訴我們:如果你們在街上吐了痰被逮著,就說自己是韓國人。別給中國人丟臉。
張導的話讓我想起在澳大利亞徐導教給我們的,如隨地吐了痰被逮著,就告訴人家你是日本人。
想想都感到丟人。我們還需要用別人的臉來掩蓋自己的醜陋。
所有公共衛生間——我說的所有,指的是只要有衛生間的地方,都放著兩卷以上的衛生紙。他們的衛生紙是用牛奶盒加工的,用著綿軟,扔進水裡,60秒之內就能完全化開,不用擔心會堵塞馬桶。因此所有衛生間都貼有特別告知外國人注意:將用過的衛生紙扔進馬桶。
衛生間馬桶的坐墊自然加溫,坐上去暖暖的,沒有一絲涼意,很舒服。坐墊旁還有便後用水衝洗的不同標誌可供選用。衝洗的水是溫的。這樣的經常衝洗,可以防止痔瘡,解決便秘。
大阪賓館的餐廳在二樓,電梯門即是餐廳門,乘電梯下到二樓即走進了餐廳,方便得不能再方便了。
針對手機等一些有輻射的家電,他們發明了一種防輻射小貼膜,貼在有輻射的電器上可以阻隔輻射。
熟板慄配有一個小巧的開殼器,包裝在一個帶說明的小塑膠袋中,顯得溫馨、體貼,精緻。
帶放大鏡的指甲剪,專為老人設計的;帶光照的挖耳勺,不用愁耳朵深處看不見了。
打火機設計得孩子打不動,只有成年人的力量才能打動,保證了打火機在孩子手裡是安全的。日本特別強調火災,故意縱火是死罪。
電梯間都設有方便殘疾人使用的按鍵;公共場所很多地方如停車位都給殘疾人留著專位。不是他們殘疾人多,而是充分考慮到更需要關注的少數群體。
垃圾嚴格分袋裝,我們的大巴每天結束行程時,由領隊和地導分別拿兩個塑膠袋分裝垃圾。公共場所有垃圾箱的,也是嚴格分放,日本人已經習慣了這樣分投垃圾的習慣。
有意思的是,在日本非常難見到垃圾箱,街上沒有,公園沒有,日本人在這些地方都不產生垃圾。我們看到在公園鋪著大地席的幾十人甚至上百人聚會,周圍都是乾乾淨淨的,垃圾自己裝著帶走。
在街上,我看到一個年輕人把喝完的一個空奶盒隨手裝進自己的挎包裡,習慣到了自然。
這就再次讓我想起第十二屆亞運會在日本廣島結束時,六萬人的會場上竟沒有一張廢紙絕不是危言聳聽。二十年前的日本就有這樣的意識,怎不令當時全世界的報紙為之驚嘆。
大阪心齋橋購物一條街,除了一些賣食品的地方設有紙箱扔用過的一次性餐盒外,其他也沒見到垃圾箱。看到購物街頭有兩位清潔工在不停的掃遊客(這些遊客都不是本國人)腳下偶掉的廢物。地面始終保持著如無人走過一樣的乾淨。
安裝下水管道,在街頭貼有宣傳圖之類的告示,有詳細的說明,尊重市民的知情權與監督權。
在日本購物,不用操心準備零錢,你即使錢包裡有零錢不想給,付一萬元大鈔買幾十元的東西,賣家一樣很耐心地找給你零錢。他們不會探著頭看你的錢包然後指著說:不是有零錢嗎?即使他們看到你有零錢,也不會讓你一定給他零錢,找零錢對他們來說,就是他們的職責。
誠信在日本人的生活中也處處可見。住的賓館在結帳時,不檢查房間有無丟失東西,只在電腦中查有無看付費電視。
大阪心齋橋的藥店類似自選小超市,地面一層,地下一層。地面一層,我只看到一個收銀員和兩個忙碌的供貨人員在不停地往貨架上擺放物品,其他再無工作人員看著你拿什麼東西。你選到合適藥品,就自動去收銀臺結帳。他們相信顧客不會偷拿藥品,如果真的偷拿了,也就拿了。
張導說,日本沒有小偷,大概因為他們覺得小偷是一個不光彩不體面有失尊嚴的職業,所以沒人選擇這個職業。
(若干年後看到的日本電影《小偷家族》大概是虛構的吧。發文時注。)
用餐時你在座位前的餐桌上放一個手機,或錢包,或提包,以示這已經有人了,等你取食物回來,你放的東西依然在,不是自己的東西,沒有人會拿走。張導曾落一個包在地鐵上,哪節車廂不記得了,當他想起時,地鐵已經開走了。等他再坐這輛地鐵穿車廂找自己的包時,看到包還掛在那。
日本人對本國的貨幣也很尊重,都是展展的放在錢包裡,沒有折得亂七八糟的。有一次張導打完球收拾東西準備回家時,發現打球的短褲口袋裡惟一一張一萬日元沒了,這就是說他沒辦法坐車回家。於是他返回去找丟的日元,有一打球的人問他是什麼樣的,他說:我裝在褲口袋裡,剛才打球應該都汗溼了。那人說見到了,便拿出自己的一個本子,張導看到那張溼溼的有些折的日幣夾在那人的本子裡已經展展的了。很是感慨。
誠信在日本是互相的,你相信我,我相信你,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顯得很輕鬆。
在日本老百姓的生活中,打架是不會出現的,因為他們有互相謙讓和道歉的前提。比如不小心碰到對方,會馬上哈哈腰說對不起,被碰到的人也謙恭的哈腰說對不起,他會這麼想:因為自己擋了道或其他什麼原因,才讓別人碰到自己。如此謙恭,自然就沒有怨氣,架吵不起來,更打不起來。
張導問我們,如果乘電梯時,你剛到電梯口,電梯門正在關上,有日本人從電梯裡把門重新打開,你會對他說什麼?我們很多遊客說:謝謝。張導說,不是,應該說對不起。按我們的貫常思維,不免會有些疑惑。張導解釋,在日本人看來,你幫到我,是為我浪費了時間,因此,只有一個謝謝是太不夠了,所以他們通常會說對不起,更深的內涵是:我耽誤了你的時間,實在對不起。
日本有變態之人,稱「鹹豬手」,在擁擠的公共運輸車上騷擾女性。為此,在乘車的高峰期,專門闢出女性專用車廂,男人不準上。
日本的牛奶不僅口感好,還含有DHN,孩子喝了眼睛亮,且聰明,小學每天上午都免費加一次牛奶餐。他們沒有二惡英。
張導說,為了本國人民高質量的生活,日本限制六萬多種農藥和獸藥不許用。相比之下,中國香港限制是六千多種,中國大陸限制六百多種。
東京面積只有北京的零頭,人口卻佔北京的一半,不敢說人人有汽車,作為交通工具,家家有汽車是沒說的。在這不大的面積上,奔跑著那麼多汽車,沒有堵車現象,不知人家是怎樣做到的。
日本人對每一件事都善於琢磨,對每一件生活中的小事都考慮到最人性化的細微,怎麼對人的生活有利怎麼設計,他們保證自己的國民生活得最健康,最安全,最無憂無慮。他們的聰明才智可謂一點都沒浪費。
日本是一個長壽國家,平均每4個人中就有一個65歲以上的老人,他們活得健康,有不少還在工作。女性平均壽命87歲,男性78歲,最長壽的是衝繩,他們多愛吃紅燒肉。
日本人喝涼奶(熱奶破壞奶質),沒有胃寒之說;從小就讓孩子在冬天有意凍著鍛鍊自己,卻沒有關節溼寒疼痛的。很少有老年人得中風之類的病。札幌一位叫三蒲的老人,他分別在70、75和80歲三次登上過中國的珠峰。完全是靠自己的力量登上去的,其身體之健康由此可見一斑。
在日本用餐,餐後都是自己把餐盤送到指定處,還要把自己用餐的桌面擦淨,椅子放進桌下,方便下位客人使用。吃火鍋除外。
大阪關空賓館房間非常小,如同日本大多數民房面積不大一樣。他們認為東西夠用就成,沒必要浪費,這就是思維方式不同的結果了。
衛生間一隅擱置著這麼一個比巴掌大一點的小筒,看說明得知,不是讓扔衛生紙的,當然,大一點的廢物也擱不進去。
日本婚禮選擇日子和中國完全不一樣,他們以奇數為吉日,如1、3、5、7、9等依此類推。寓意:不可二除,永不分開。
在大阪城公園碰巧看到了舉行婚禮,新郎新娘穿著傳統服裝。
日本也有小三,如果男人在外面找女人被妻子發現,妻子也跟蹤,她跟蹤的目的不是打架,而是去找丈夫被外面女人吸引的原因,看看那個女人與自己有什麼不同,然後改變自己。如丈夫因此事被帶到警局,妻子去領人時也是先承認自己不好,對丈夫沒有盡到責任,而不怪丈夫。據張導說,他們的女人有自己的考慮,至少有一半是考慮到丈夫的財產。
韓國女人是做臉,日本女人是化臉。從18歲開始,日本女人就開始化妝,一直化到老。化妝是為了自己的丈夫,晚上不管丈夫多晚回來,是否喝醉,都要化好妝等著。
日本泡溫泉如洗澡般淨身入池,這叫作:赤誠相待,沒有隱瞞。但不能像在澡塘一樣搓泥,就是泡一泡。男女分開的。
日本東京都廳是日本東京都政府的總部所在地,對外開放,遊人隨便進,在45層觀光風景,電梯到45層用時不到一分鐘。電梯性能好,平穩,你沒有任何頭暈等不適感覺就到了。
清潔工不停地在清潔地面
東京都廳官員
45層觀光廳來自各國遊人,包括本國市民。
這塊指示牌上標註的大概是看到的主要建築是什麼地方
日本的重工業都在沿海,汙染容易釋放。
食品沒有任何汙染。水果甚至不洗就可以直接吃。
日本百姓的生活,只是小窺一斑,一個面而已。了解別國的長處,對我們沒有壞處,如果我們也能從細節入手,還有什麼不可戰勝。
2014年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