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日報客戶端:泰國政府民眾聯絡廳17時發布最新消息,普吉遊船傾覆事故已造成41人遇難,尚有15人失蹤。
今日(7日)中午,中泰雙方代表就「7月5日中國遊客遇難」事件,在普吉島查龍碼頭舉行發布會。
發布會現場。南都記者 張志韜 攝
發布會查龍碼頭位於普吉島東南,從這裡出發的船主要前往珊瑚島和皇帝島。事故發生前,這裡每天都要迎來送往大量出海遊客。不過,受7月5日事故影響,今天的查龍碼頭格外蕭條。圖為一艘艘船隻散亂停泊在港口裡。南都記者 毛淑傑 攝
沉沒的鳳凰號
仍在72小時黃金救援時間內
目前,救援工作還在72小時黃金救援時間內。從事故發生到現在已經過了一天半左右,進入了一個非常關鍵的時刻。
搜救人員已根據聲納定位系統成功定位「鳳凰」號沉船的位置,沉船距離海面的距離約為30米。
有專家表示,如果落船者在遊船的機艙或者底艙位置,生還可能性較大。根據救援人員的定位,鳳凰號當時是側翻在海床上,夜間風浪大能見度低,不太適合搜救。相對來說,白天適合搜救,但如果白天風浪太大,也不利於救援團隊的蛙人進行定位和救援。
事發海域附近停著的軍艦,直升機在附近巡邏。南都記者 張志韜 攝
搜救現場,蛙人正在水下作業。南都記者 張志韜 攝
滿載中國遊客的鳳凰潛水號遊船沉沒
最後影像視頻曝光
↓↓↓
救援:潛水員隱約看見船艙內的遇難者
普吉府府尹諾拉帕在指揮中心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軍方和民間都出動船隻展開全面搜索。6日,泰方共出動十幾艘大船、5架直升機和70多名海軍士兵參與救援,空軍也安排多名飛行員待命。「在6日的搜救活動中,我們救起了兩名倖存者,其中一名是中國人。」
「一艘船沉沒在海底44米深的地方。」在救援現場,來自民間的普吉藍海救援隊成員「牛仔」對記者說,這裡的海底結構較為複雜,他們先後兩次下水,終於在第二次下水時發現了沉船,並隱約在封閉的船艙內看到了遇難者,由於海水太深,「我們正在商量下一步行動」。
親歷者講述驚魂時刻
那時候人都往一個方向跑,導致船傾斜的更厲害了。
船進水,然後倒立起來。
水灌進去,人又被衝到裡面去。
在外面有的人爬到船上面去,有的直接跳出去。
我們準備回程還沒上船的時候,烏雲已經來了。
船一直開了一個多小時,那時候浪已經很大,有樓那麼高,我們都很害怕。
我上二樓的時候,二樓已經全部進滿水。一樓因為有玻璃罩著,所以沒有水。
在海中央我們根本什麼辦法都沒有,導遊說,裡面的人穿好救生衣就趕緊出來,但那時很多人已經開始哭和尖叫了。
我是沉到水裡後來才出來的,全部都亂套了。當時船已經豎起來,我朋友抓著最頂上的欄杆,整個人是懸空的。
在海上漂了好久,海風也好冷。雨水打在身上整個人都是顫抖的。
新婚夫婦泰國蜜月
李冠男(音)和妻子霍菲(音)今年6月29日剛結婚,於7月1日去泰國度蜜月。兩人先在曼谷遊玩兩天後再來到普吉島,7月5號乘船出海,誰知這一去,就是陰陽兩隔。
據紅星新聞記者了解,遇難者名叫李冠男(音),今年26歲,來自北京,是中國石油大學研究生,畢業剛工作一年。李冠男和妻子霍菲(音)是本科和研究生同學,相戀7年。
李冠男大姨介紹,7月5日發生事故後,李冠男的妻子霍菲被救起,但受傷嚴重,在送往醫院之後,和家人通了一個視頻電話,遠在北京的家人才知道發生了船隻傾覆事故。
家人向記者確認李冠男已經遇難。
阿里員工一家5口去普吉
4人遇難只剩老人一個
在瓦其拉醫院,錢江晚報記者遇到了遇難的杭州阿里員工的家屬。他們一家5口到泰國旅遊,遇到這次事故,現在已有4人遇難,老人的夫人、兒子兒媳和孩子,都沒了,只剩下老人一個。
老人坐在那裡,手一直按著自己的胸口,心痛到無法言語。
從杭州來普吉的鄭蘭慶,其實早在4年前就來過這裡,覺得「沒什麼意思」,但女兒精心策劃了這次旅行,於是,一家五口,在這個七月來到直飛航程5個小時開外可以抵達的熱情海島。
7月5日下午,鄭蘭慶感到筋疲力盡。早上出海時,天氣晴朗,碧濤無限,但船像一條橫衝直撞的魚,隨著海浪顛簸。
從不暈船的鄭蘭慶,吐得七葷八素,還不會說話的孩子欣欣(化名),小臉也透著不適。
爸爸媽媽把她抱上二樓,那裡有個KTV,冷氣很足,欣欣可以睡上一覺。很多孩子也都隨著自己的媽媽,在這裡暫時歇息。
下午四時左右,鄭蘭慶眼看天色驟變,墨色的烏雲在海平線邊際翻滾,他沒有在意,因為普吉島的天氣是如此變化無常;他甚至也沒察覺出船的顛簸不同尋常,以為是駕駛員「技術不好」,直到他看到妻子的手機,定位的紅點還停留在一小時前的位置,才覺得有點慌神,按照原計劃,再過半小時,結束遊覽的他們將能抵達岸邊,回到陸地。
蕭山導遊小韓也曾在今年6月下旬,突如其來的暴風雨肆虐之時,置身遊艇,她發了條朋友圈:「誰來救救我啊。」
鄭蘭慶說,停留了二三十分鐘後,才有船員來到已經被浪打得忽高忽低的船艙內,向乘客拋擲救生圈。
劇烈的顛簸將鄭蘭慶和妻子像一袋麵粉一樣地,在一樓的地面「甩」來「甩」去,鄭蘭慶此時真正預感到,大難將至,他對妻子說,如果雨停了,我們就得救了,如果天不亮,我們可能真的遇到麻煩了。妻子則有點生氣,她埋怨一直緊緊拉著她的鄭蘭慶:「你快把我的手都拉出血了,」她腳撞傷了,蹲在地上揉著流血的傷口。顧不得分辨,鄭蘭慶聽到一聲呼喊「快到外面來」!他拉著妻子跑到門邊一看,一艘小皮艇在浪中像指南針一樣搖擺,擺到哪裡,靠近的人就從船艙上跳過去。鄭蘭慶看到一絲希望,尤其當他看到一個相識的瘦瘦的船員已經在皮艇上時,他還開了個玩笑:「現在輪到我了吧。」
「你不要拉我!」妻子想讓鄭蘭慶先跳過去,先顧好自己——這成為她留下的最後一句話:巨大的翻覆力將他們原本緊緊牽著的手分開,鄭蘭慶使盡全身力氣試著抓住皮艇的纜繩之時,妻子隨著「頭尾整個掉了個」的船,沉入海底。
那是鄭蘭慶生命中最絕望的時刻:他好不容易爬上打開的救生艇,躺在只容納了二三十人的空間時,鹹鹹的海風讓他感到寒冷。
鄭蘭慶再也沒有力氣呼喊,甚至來不及思索可能到來的最殘酷的結局。
多位倖存者說,事發當時,很多躲在二樓KTV的孩子沒能跑出來,因為沒有人通知他們及時撤離。一位遇難者的家屬邊流淚邊說,「我接送了這孩子四年啊!」
鄭蘭慶成為整條船上,最後一個獲救的人。
6日下午5點,妻子遺體的照片最先被傳過來,9點,女兒一家三口的照片陸續傳來,「難看得不成樣子,」鄭蘭慶說,感覺自己的眼淚都流幹了。
鄭蘭慶緩緩展開手中的大號塑膠袋,一一翻出成套的衣服:一套是穿舊的連衣裙,上面還留著妻子的氣息;一套條紋T恤衫和米色短褲,是女兒的,裡面還有套乾淨的內衣;一套POLO衫和休閒皮帶,屬於女婿;鄭蘭慶最終翻出一套小小的衣服,色彩活潑的印花裙,裡面還有一片日本品牌的紙尿褲,昂貴而柔軟,這是他外孫女的欣欣的,鄭蘭慶哭出聲來。
「我們一家五口在船上,剩下我一個也成了遇難者,」鄭蘭慶說。
江蘇小夫妻不幸遇難本打算回國後要小寶寶江蘇揚州高郵的胡女士,她的弟弟和弟媳在這次事故中確認遇難,家人正在辦理護照準備前往泰國處理後續事宜。
胡女士向現代快報記者表示,弟弟小呂今年 29 歲,是銀行職員,弟媳是中學老師,兩個人工作都很穩定。家裡老人不需要他們照顧,所以只要有假期,兩個人基本都會出去旅遊。
這次兩個人是在7月2日前後出發到泰國旅遊的," 本來7日就該退酒店回來了。" 胡女士說,按照小兩口的規劃,兩人旅遊回來就打算要寶寶了,家裡的老人也準備著當爺爺奶奶了,結果卻發生了不幸。
廣東一高考生失聯
4人死裡逃生
有的人依然消失在海裡。來自廣東肇慶的周宇燊今年18歲,剛剛參加完高考。他的家屬告訴記者,這次是和朋友一行4人前往普吉島遊玩。
翻船事件發生後,截至7月6日20:45,幾位同伴均已確認安全,小周依然沒有消息。其中,事故中獲救的林宏政、張家偉、何彬涇、趙文杰等四人來自端州中學,失蹤的周宇燊來自肇慶六中。
圖中五個男孩,均來自廣東肇慶,他們剛剛參加完高考,來到泰國進行畢業旅行。其中,事故中獲救的林宏政、張家偉、何彬涇、趙文杰等四人來自端州中學,失蹤的周宇燊(右一)來自肇慶六中。受訪者供圖
上海遊客有7人下落不明
截至目前,據相關部門初步核實,在此次遊船傾覆事故中,共有8名上海遊客獲救,7名上海遊客失蹤。
上海有關區和部門正迅速開展落實工作,持續關注事故處置進展,積極配合做好上海遊客相關救助工作,全力協助善後處置,並對城市運行安全、交通消防安全、旅遊安全及防汛等工作,認真組織安全檢查,著力消除安全隱患。
事故發生前,中國遊客手機拍攝的事發海域
7月6日,在泰國普吉,救援隊伍從碼頭出發前往事發海域。 新華社 圖
7月6日晚,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泰國國家旅遊局上海辦事處獲悉,泰國國家旅遊局(TAT)公布了有關在普吉島南部安達曼海域發生的船隻事故的消息。該消息稱,泰國政府已採取一切措施來協助在此次事故中受傷的外國公民,同時搜救行動將繼續進行,直到找到每個失蹤者。
泰國旅遊和體育部宣布,對本次海難中遇難的遊客給予每人300000泰銖(約合人民幣6萬元)的賠償。對於受傷人員,醫療費用可根據實際支出報銷,但不超過500000泰銖(約合人民幣10萬元)。
對於事發原因和責任,泰國官方將此歸咎於「鳳凰號」船長和船隻所有者的違規操作。
一名在泰國當地從事旅遊業的華人對澎湃新聞表示,近幾日確實有發布颱風預警,5日上午一直到下午2、3點,事發海域豔陽高照,下午4點左右風雲突變,出現了極為惡劣的天氣情況。事發之後,普吉當地華人有不少來到查龍港口協助翻譯和救援。
一位在事發船隻後面一艘船上的目擊者告訴澎湃新聞,當地遊船都是旅遊機構和碼頭合作,出海人數直接和船員的收入有關係。
「聊天時候發現很多船員往往都是家裡的頂梁柱,其收入往往要支撐一整個家庭,所以對於出海他們往往是鋌而走險,不太考慮很多氣候因素。」這位目擊者告訴澎湃新聞,他目擊了「鳳凰號」翻船的前後,但覺得過程太慘烈而不願意多說。
在普吉島長住的加拿大自由撰稿人韋洛克(Lana Willocks)看來,由於海洋管理措施較松,普吉島的遊船事故時有發生。他提醒道,在乘遊船前,需要確認船上有足夠的救生衣。在天氣狀況看上去不理想的時候,不要總是相信旅遊公司所說的是否能夠安全出遊。
「我問他們為什麼(無視警告)堅持出海,他們稱,出海時並沒有強風。」泰國副總理巴威6日下午說道。
6月-8月是溺水案發率最高的3個月份,案件數佔到全年的50%,主要因為恰逢是旅遊高峰期,另外一個原因,是由於夏天雷雨、颱風等惡劣天氣頻發。
在泰國,若有風暴或複雜情況,工作人員會在海灘插紅旗或危險標示,若不聽警告堅持下海,則易導致溺亡事故。
出海前應密切注意當地海灘發布的公告及警示:黃旗表示海面有風浪,下水存在危險;紅旗則表示海面風浪大,禁止下水。目前,東南亞一些海域已進入雨季,天氣多變。旅遊者注意關注天氣狀況,遇風高浪急等惡劣天氣或海灘插有紅旗警示時,切勿冒險下海或乘船出海。
大部分人的遊泳經驗限於無風無浪的泳池,到了大海撐不過1分鐘。不要以為翻船是一個緩慢平穩的過程,可以出事後慢慢穿救生衣。你坐的只是小遊艇,不是巨型遊輪。你以為翻船是有人高喊「要翻船了,快跳海」,然後大家再穿救生衣,跑到船舷,撲騰撲騰跳到海裡。手腳劃呀劃的,看著船慢慢沉入海。不存在的!
意外發生時可能有劇烈晃動,迅速翻側。你可能根本還沒反應過來已經飛出船外,重重拍到水面,造成暈眩、受傷,甚至昏迷,無法做划水動作而溺斃。即便沒有飛出,你也可能在晃動中受傷、昏迷。非長時間漂浮的海難死者,大部分是受傷導致溺斃的!
首先,你一定要冷靜!冷靜!冷靜!不能驚慌失措,聽從船上工作人員的指揮。若船已翻沉,不要擠作一團,應分散撤離船隻,遊向岸邊、島上或其他救生物(救援船艇等)。
若在海上遇險,勿喝海水。
船隻遇險時,在情況允許的條件下,到開闊的甲板上了解船隻情況。如果船沉沒很快,相對來說,跳海生還可能性大一些;如果沉沒不那麼快,往往是留在船上的乘客堅持到了最後。
跳水一定要遠離船邊,跳船的正確位置應該是船尾,並儘可能跳得遠一些,不然船下沉時渦流會把人吸進船底下。跳水時應迎著風向跳,以免下水後遭漂浮物的撞擊。
跳水時雙臂交疊在胸前,壓住救生衣,雙手捂住口鼻,以防跳下時嗆水。眼睛望前方,雙腿併攏伸直,腳先下水。不要向下望,否則身體會向前撲摔進水裡,容易受傷。如果跳法正確,並深屏一口氣,救生衣會使人在幾秒鐘之內浮出水面,如果救生衣上有防濺兜帽,應該解開套在頭上。
最後,一定要樹立求生信心,這點非常重要,遇險人員之間要互相鼓勵。
願逝者安息
失聯同胞平安歸來!
來源:新聞晨報、澎湃新聞、南方都市報、新華社、錢江晚報
統籌:小丹;編輯: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