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徐州日報》頭版
推出邳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系列報導之二
【做靚「面子」 做實「裡子」
邳州加快補齊民生短板辦好為民實事】
▼
■ 讓生活更美好,讓城市更美麗,讓市民享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是邳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 文明城市創建不僅體現在基礎設施建設、園林景觀、市容市貌等「面子」的更新升級,也蘊涵於背街小巷、老舊小區的熱點難點等「裡子」的凝練升華。
■ 「面子」光鮮靚麗,「裡子」豈能藏汙納垢?在創文過程中,邳州「內外兼修」,讓「面子」「裡子」一起美,全市上下一起打造整潔有序、賞心悅目的城市環境。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不僅是城市奪金牌,更是群眾得實惠。我們正在加快補齊民生短板,辦好為民實事。」邳州市委書記吳衛東說。
設施完善
城市「面子」光鮮靚麗
初到邳州的人會發現,一條條幹道寬闊整潔,一幢幢綜合體拔地而起,一座座公園花紅柳綠……邳州城的「面子」光鮮靚麗,讓人心曠神怡。
完善的城市基礎設施、精緻的園林景觀、整潔的市容環境,不僅是一座城市的「面子」,也是市民的「面子」。扮靚「面子」,不僅可以改善環境和形象,還可增強市民的歸屬感和幸福感。
邳州市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中,加大交通、水利、園林、文教衛體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投入,著力解決市民所需所盼的問題,讓市民擁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因臨城環水、春滿桃花而得名的桃花島公園是徐州十大最美地標,是邳州市民最喜歡的娛樂休閒去處之一。桃花島公園位於邳州市城區東部,瀕臨六保河,是一座集自然風光、風土民俗、休閒娛樂、科普教育於一體的生態型園林。
「天上飛來桃花島」,點出了邳州人民對桃花島公園的獨特情感。
完善的道路路網,是城市交通健康運行的「骨架」。
走在邳州全長2600多米的珠江西路上,清澈碧綠的珠江大溝水波蕩漾,雙向4車道、寬闊平坦的珠江西路綿延伸展,濱河景觀綠化帶裝點著它的美麗,盞盞路燈將夜色點綴得令人陶醉。
已經具備通車條件的揚州路北起湖州街,南接青島路,全長522米,雙向四車道,通車後連通銀杏大道與湖州街,為周邊居民出行提供更大的便利。「揚州路修得好,把周邊的斷頭路全部都連接起來了,老百姓出行更方便了。」市民趙德友說。
除揚州路外,今年邳州還在城區建設昆明街、泰州路南延、長春路等6條道路,進一步完善路網,優化城市空間格局。
為保證鎮西片區安全度汛,邳州市啟動鎮西片區防汛應急排水工程,在高鐵14米保護線外側鋪設新管線,新建臨時泵站,抽排片區積水。
為進一步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優化功能配套、補齊民生短板,今年邳州市重大基礎設施及城市建設「2030工程」計劃實施81個子項,涵蓋道路交通工程、水利工程、園林景觀工程、文教衛體工程等8大類,年度計劃投資134.24億元。
邳州堅持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財力優先向民生集中、政策優先向民生傾斜、服務優先向民生覆蓋,一項項溫暖人心的政策相繼出臺,一件件得民心順民意的實事落到實處,讓每個生活在邳州的人,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變化。
補齊短板
老舊小區面貌煥然一新
如果說主幹道、綜合體、公園等是城市的「面子」和「主動脈」,那麼延伸到城市細枝末節的老舊小區、背街小巷則是「裡子」和「毛細血管」。
「要聚焦短板弱項,注重創建的精準性,通過高質量的創建,推動社會治理的『精細化』。」邳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曹智說。
老舊小區和背街小巷面貌如何,直接體現著城市的文明水平、和諧宜居程度。
邳州市高度重視城市老舊社區、背街小巷「血脈不暢」「疤痕」等容貌不佳問題。四套班子領導率先垂範,包掛重點、統籌協調解決城區問題最多、難度最大的94個老舊小區和背街小巷,每周至少現場辦公兩次,不僅鼓舞了全城創文的士氣,還堅定了全民創文的信心。
乾淨整潔、兩側牆麵粉刷一新,露天排水溝變成了暗埋的地下排水管,一條3米寬的水泥路面躍然眼前。5月26日,記者在邳州壩頭社區四院片區整治現場看到,該片區整治正在進行最後牆面清理掃尾。
四院片區是老舊小區,私搭亂建、隨手亂倒的垃圾堆長期阻斷了道路通行,蓋板式下水溝一下雨汙水就會外溢,主通道僅能容納一輛電動車通行,給居住在這個片區的106戶居民造成極大不便。
「以前回到家,從來不下樓,出行不方便,亂搭亂建隨處可見、汙水橫流。」家住四院宿舍樓小區1單元70歲吳宗美老人說,「現在好了,小巷子變成水泥路,私搭亂建沒有了,出行方便了,心情舒坦了!」
新安裝的太陽能路燈、新鋪的水泥路、新建設的車棚和充電樁、蓋板排水溝換成地下排水管網、節氣文化牆……民主一巷自改造後環境整潔有序,面貌煥然一新。
「以前各種線纜亂七八糟,垂在空中,看見挺害怕的,路過時沒有安全感,現在這種擔心沒有了。」市民王珉說。
邳州聚焦解決民生關注重點難點問題,對老舊小區、城鄉接合部等區域弱電線路無序、空中「蜘蛛網」現象加快治理。
邳州檢察院片區是一個老小區,涉及5家單位宿舍,有500戶居民,小區密如蛛網的「飛線」成為重大安全隱患。記者走進小區看到,工人們正在整理雜亂的線纜,經過綑紮,原來「蜘蛛網」般的「飛線」不見了,樓道上空一片清朗。
文明城市創建,全民共建共享,一個個各具特色和亮點的新小區、新街巷躍然而出。
控違拆違
騰出公共空間還利於民
亂搭亂建違法建築,不僅侵佔了城市公共空間,還擾亂了城市總體規劃,損害了社會公平正義。
控違拆違順應民意,勢在必行。4月1日,邳州市打響了拆違攻堅戰。
邳州市運平路小學南側曾違建連片,近30間違建將道路擠到僅有3米寬,過往市民和接送孩子的家長常常被堵在路上,通行不暢。
時隔一個月,記者再次來到這裡,發現路南側違建已被一條8米寬的水泥路取代,即使到了上學放學高峰期,也沒有擁堵現象。
違建拆除後騰出的空間如何利用?邳州強化規劃管理,充分利用拆後空間,拓路添綠、完善基礎設施等,提升人居環境,切實做到還利於民。
「水上公園」是老一輩邳州人的時代記憶,尤其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裡面有水上划船、摩天輪等娛樂設施,還有花鳥市場,是當時人們休閒娛樂的首選之地。但不知何時起,這裡漸漸被違規建房、搭建亭棚、圈地為園,只剩下那老舊破損的涼亭還殘存著往日的熱鬧氣息。
據統計,自拆違攻堅戰打響以來,邳州市共拆除了違建300多戶,總面積兩萬多平方米……「違建全部拆除後,我們對原有的涼亭進行了修復,栽植花草樹木,安裝公共健身設施、路燈及長椅,現在這裡又成了居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邳州市住建局房屋徵收辦副主任劉志國說。
邳州在老舊小區和背街小巷改造整治中,修復的不僅僅是道路、車棚、消防栓,也是黨和人民之間相濡以沫的魚水之情;拆除的不僅僅是私搭亂建,也是幹部與群眾之間的堵心牆;疏通的不僅僅是長期不暢的下水道,也是社區和居民之間的連心橋;新建充電樁充的也不僅僅是電量,更是滿滿的正能量。
創文大決戰,群眾怎麼看?記者在採訪中聽到的兩種聲音最多最響亮,一個是「贊」,稱讚邳州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和前所未有的工作力度;一個是「盼」,期盼邳州城市建設更加美好,文明內涵更加豐盈。
「面子」「裡子」一起淨一起美
一個內外兼修表裡如一的
新邳州正迎面而來
來源:邳州銀杏甲天下
原標題:《做靚「面子」 ,做實「裡子」!《徐州日報》頭版這樣看邳州創文》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