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7 14:40 |永康日報 |記者 徐敏 編輯 應桃蕊
文明,可以讓一座城市發生蝶變。自「創文」以來,我市迎來了一場場扮靚「面子」夯實「裡子」的幸福洗禮,不斷席捲著麗州大地,衝刷出這座城市百姓的幸福底色,讓成果看得見摸得著。
走在經濟開發區的大街小巷,乾淨整潔的路面、整齊停放的車輛、規範有序的交通……點點滴滴的細節彰顯了文明水平的提高,匯聚成強大能量,內化為城市發展的基因,無聲地滋養著、改變著開發區人,逐漸在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紮根,浸潤著人的心田。
「創文」路上,開發區人是擦亮幸福底色的見證者、參與者,更是受益者。
乾淨的村莊環境
提升顏值,人居環境日漸改善
環境更宜人了,停車更方便了,市場更乾淨了,交通更有序了……連日來,開發區群眾切身感受到了「創文」帶來的環境變化,用他們的話來講,生活在開發區越來越舒心了。
環境乾淨整潔是一個城市文明程度最接地氣的體現。為全力以赴推進「創文」工作,提升轄區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開發區立足主戰場、打好主動戰,自上而下層層動員、層層部署,對照測評體系一條條、一步步、一項項對標對表,從細微之處入手,從群眾身邊的最突出問題改起,從啃下最基礎、最薄弱、最難啃的硬骨頭幹起,依託網格化管理的「包幹」機制,以每周開展網格攻堅戰為重點,對症下藥根除頑疾,全力以赴扮靚園區環境,提升顏值。
「髒亂差、亂堆亂放、停車難曾是我們小區的『標籤』,但現在小區門口設置了崗亭,小區內的公共區域都畫了停車位,小區內的『陳年積垢』也被全面清理整治,環境面貌得到大大改善,到處都乾乾淨淨的,我們也住得更加安心了。這一切都是『創文』帶來的變化。」談及「創文」帶給小區生活環境的變化,朱先生掩飾不住心頭的喜悅。
秩序井然的菜市場
涵養「裡子」,文明新風沁人心脾
感受一座城市的內涵,不妨從公益廣告開始。行走在開發區的街頭巷尾、廣場公園、主幹道路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文明樹新風、關愛未成年人等內容的公益廣告隨處可見,公益廣告將文明新風吹進了開發區人的心裡。
在開發區杜山頭村,村民周女士從家裡出門到村裡的菜市場買菜,菜市場附近路邊一塊以「法」為主題的宣傳廣告牌吸引了她的注意。「現在在村裡,到處都有圖文並茂的法治宣傳廣告、公益廣告,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大家遵紀守法、做文明人說文明話。」周女士說。
雙目所及都是價值觀、滿心都是正能量。自「創文」以來,開發區充分利用文化禮堂等各種宣傳文化陣地,認真宣傳和貫徹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精心組織向不文明行為說「不」主題活動,引導市民群眾自覺摒棄各種不文明行為,做文明的實踐者,讓精神文明之花遍布開發區大地。
不久前,記者行車至科源路和文溪路交叉口時發現,一名小女孩向減速禮讓行人的車輛點頭致謝,小女孩和過往車主的行為不僅為開發區注入了新風,更體現了開發區的溫度。
這是文明浸潤人心的真實寫照,如今,在開發區,越來越多的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將自覺遵守交通規則變成行動自覺。
精神文明的力量是無窮的,道德榜樣的力量也是無窮的。感受一座城市的氣質,不妨從思想道德開始。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開發區蘭街村的李愛姿累計捐出了12.8萬隻KN95口罩和5萬隻一次性口罩,大愛無疆的她入選了「中國好人榜」,成了開發區人的榜樣。開發區婦聯牽頭成立的民間公益調解組織——「和事嫂」調解團,充分發揮婦女做調解工作溫婉和耐心的優勢,必要時用「婆婆嘴、媽媽心」細心調處糾紛,化解矛盾,為助力園區和諧穩定注入有溫度的「她力量」。就在重陽節到來之際,來自開發區一家理髮形象設計工作室的一群90後理髮師自發組成愛心義剪團,深入園區荊頂村和夏溪村,暖心為老人義務理髮,讓孝老敬老之風吹拂開發區大地。
規範有序的停車位
創建為民,長效管理久久為功
「創文」的最終目的是讓老百姓真正受益,只有常態化推進才會取得長效。
近日,記者在開發區蘭街村看到,施工人員在村裡公共區域畫停車位。
「我們村是開發區最早在村裡畫停車位的村莊之一,2017年就已在村裡的公共區域畫了停車位。剛開始部分人認為這是『多此一舉』。但這三年,隨著村裡網格黨建機制的推行,不僅村民養成了垃圾「隨手分」的習慣,在停車時也會自覺停在車位上。」蘭街村黨支部書記李巖敏說。
事實上,蘭街村的網格黨建機制是開發區創建為民,久久為功落實長效管理的一個縮影。
不論是村莊事務、企業管理還是「創文」工作,「有事找網格員」已成了越來越多新老開發區人的口頭禪。開發區的網格員身穿紅馬甲穿梭於自己負責的網格之中,活躍於街頭巷尾、走村入戶、深入企業,用腳步丈量、為群眾辦事,在攜手共赴文明之約的新徵程中一遍遍耕耘,編織成一張覆蓋全區的文明創建大網,努力讓共創、共建、共享的文明幸福果實飛入尋常百姓家。
1606459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