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四公局四平地下綜合管廊:修建管廊"裡子" 扮靚城市"面子"

2020-12-26 中國網

四平紫氣大路管廊工程施工現場。

(原標題:喜迎十九大公路交通發展巡禮丨中交四公局四平地下綜合管廊項目:修建管廊「裡子」 扮靚城市「面子」)

中國網訊(文/圖 李玲 李國生 張淑恩 張雲山)吉林四平,因「四戰四平」,而享有「英雄城」之美譽。

如今,四平利用地處松遼平原中部腹地這一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已發展成為吉林省第三大城市。高樓林立、綠草如茵是人們進入四平的第一印象。

然而,在漂亮的「面子」之下,四平正承受著城市快速擴張帶來的「病痛」——大雨內澇、馬路拉鏈、管線外露、路面塌陷……脆弱的「裡子」,抹淡了發展的榮光,城市建設亟待破題。

2013年以來,國家多次要求加強城市地下管網建設,計劃在36個大中城市開展試點,用10年時間建成較為完善的城市地下管線體系(又稱地下綜合管廊)。

2015年4月10日,李克強總理在吉林省視察時指出:城市地下建設是外邊看不見的「裡子」工程,但「裡子」做好了,城市才真正有「面子」。

建設地下綜合管廊,打造城市新「裡子」,成為四平解決「城市病」、拉動投資、提高城鎮化發展質量、提升人民幸福指數的有效途徑。

為此,2015年7月,四平抓住吉林省成為全國城市綜合管廊建設試點省的機遇,率先在全省啟動管廊建設,拉開了轟轟烈烈的「地下攻堅戰」。

狹路相逢勇者勝。在如火如荼的四平地下綜合管廊建設中,有一支隊伍的表現格外耀眼。

「品質好、速度快,他們起到了『排頭兵』的作用!」四平市地下綜合管廊管理辦公室負責人王利君說。「能打硬仗,有他們在,我們放心!」吉林省嘉源建築工程諮詢有限公司項目總監理工程師喬文杰表示。

業主和監理口中的「他們」,就是中交四公局。

成立於2006年的中交四公局,隸屬於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交建),是近年來在國內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大放異彩的一支隊伍。

從2015年大膽嘗試中標四平地下綜合管廊一期項目,到2016年以牽頭聯合體的身份中標四平地下綜合管廊PPP工程(也是中國交建首個PPP地下綜合管廊項目),短短兩年多,中交四公局在四平不僅實現了以管廊業務為代表的多個領域「開花結果」,其創造的管廊建設「四平模式」「中交速度」「中交品質」也在陝西漢中、海南三亞、內蒙古赤峰等多個省區的多個城市得到推廣運用,並引領行業發展。

    轉型 企業發展注入新活力

夜幕下的四平,氣候一改白天的溫和,突然颳起了五六級的大風。

在地處鐵東經濟開發區的中交四公局四平地下綜合管廊項目部駐地,用彩鋼板搭起的藍白色活動板房,穩穩地立在大風中,給人一種安心、踏實的感覺。

「四平地處風口,我們都習慣『吹風』了。」具體負責吉林四平片區項目管理開發和建設的中交四公局一公司副總經理、第一區域經理賈樹林說,來到四平兩年多了,項目所有員工已經完全適應了這裡的環境,就像他這樣瘦弱的身板,也能承受凜冽的寒風。

賈樹林是中交四公局最早進入四平市場的「開路先鋒」。正是他以一場漂亮的「棚改戰役」,打響了中交四公局的品牌名聲,拉開了中交四公局在四平大展身手的序幕。

回憶那一次經歷,賈樹林稱之為一次「冒險」。2014年在全國其他省份基建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由封閉走向開放的東北市場,對於所有企業來說,都是一塊誘人的「蛋糕」。但想吃下這塊「蛋糕」,並沒有想像的那樣容易。尤其是對於以公路等傳統項目為主打品牌的一公司來說,他們面臨的是傳統之外、從未接觸過的棚改項目。

「接手這一項目,意味著我們需要有『摸著石頭過河』的勇氣。如果放棄了,我們可能再也進不了四平甚至整個東北市場。」幾番權衡,賈樹林還是頂住壓力,吃下了這塊「蛋糕」。

2014年8月6日,中交四公局成功中標四平市棚戶區改造18號地塊工程,標誌著中交四公局正式進入吉林市場。這個7.5萬平方米的房建工程,合同額1.43億元,也成為一公司參建的最大規模的房建項目。建設過程中,一公司抽調精兵強將,在賈樹林的帶領下,秉承「務實高效、開拓創新」的特色企業文化,攻克了徵地拆遷遲緩等一道道難題,最終贏得了四平市政府的高度認可,並讓當地老百姓對中交四公局刮目相看。他們說:「中交四公局建的棚改房比外面賣的商品房還要好。」

 

廊內採用的智控系統。

  首戰完美開局,中交四公局又相繼承建四平棚改18號地塊B區工程、18號-4-2地塊工程、18號-4-3及18號-4-5至8一期總承包工程等4個項目,不僅實現了一公司在房建領域的重大突破,為企業多元化發展開啟了一個良好開端,也為企業進軍四平其他業務領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15年,國務院作出開展綜合管廊建設的部署,形勢大好,四平市政府積極啟動實施地下綜合管廊建設。中交四公局又瞄準這一新領域,積極參與投標,並大膽嘗試,最終憑藉在棚改項目中積攢的信譽及業績,相繼中標了四平地下綜合管廊一期、四平地下綜合管廊PPP工程。

截至目前,除了棚改和管廊項目外,中交四公局還承建了包括四平文化藝術中心、四平市委黨校異地建設項目在內的房建項目,以紫氣大路引橋為代表的市政項目及旅遊公路項目等7種類型業務,不僅實現了以現場保市場,還藉助四平市場,積極外延,拓展了長春等周邊市場。

「從進入四平,到深耕四平,這是我們落實中國交建『做政府與經濟社會發展急所的責任分擔者、區域經濟發展的深度參與者、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優質提供者』理念的體現,也是落實中交四公局董事長趙雲提出的打造『3.0升級版四公局』,加快『轉產、轉商、轉場』『深耕地級市』戰略,努力調整產業結構,逐步向多元化結構發展,積極推進公司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之一。」中交四公局一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王碩告訴記者,四平已成為公司的一個重要市場,也是公司貫徹四公局「深耕地級市」戰略的生動體現。

如今,走進四平的街頭巷尾,隨處可見帶有中國交建企業文化氣息的宣傳標識。據悉,為了更好地做好已進入區域的深度發展,中交四公局還與四平市政府籤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書》,目前雙方合作的項目投資總規模已達到200億元。

對管廊暗挖洞口採用標準化文明施工。

    創新 可推廣可複製的四平模式

記者打開四平市地下綜合管廊工程規劃圖(2015—2030),這張圖紙上的四平中心城區被一條環狀的地下管廊包圍,中心城區內部,地下管廊縱向橫向的建設規劃已初步形成。

王利君告訴記者,根據近、中、遠三期規劃,截至2030年,四平將建設管廊165公裡,基本能夠滿足331平方公裡中心城區的需要。管廊艙室容納給水、熱力、中水、電力、通信、蒸汽、燃氣、汙水8類管線。同時,結合低碳城市建設,預留了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專用電纜,並在相應位置預留了引出孔。

大規模的建設是對地方財政的一大考驗。與國內同類規模城市相比,四平的經濟實力還比較薄弱,資金從何而來?

記者了解到,按照2015至2018年的四平市管廊建設近期規劃目標,四平市地下管廊建設總裡程為61.5公裡,項目總投資為56.28億元。經過測算,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總造價每公裡達1億多元。

中交四公局獲四平市「優秀企業」榮譽稱號,這也是該市唯一一家獲此殊譽的外埠央企和建築施工企業。

四平是幸運的。2015年9月,四平市管廊項目進入財政部第二批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示範項目目錄。也就是說,四平可以通過引入社會資本,運用PPP模式,解決綜合管廊投資難題。

這也為立志在地下綜合管廊領域大展身手的中交四公局提供了一次難得的機遇。2016年,由中交四公局牽頭的聯合體,成功中標總投資63億元的四平地下綜合管廊PPP工程,這也是中國交建首個PPP地下綜合管廊項目。

該項目在具體操作中,通過招投標,由四平市住建局下屬城投公司代表市政府與中選的社會投資人籤署PPP合同,並成立項目公司,負責管廊的投融資、建設、運營、維護,並以「使用者付費+政府可行性缺口補貼」模式,獲取合理投資回報,當特許經營期滿後,項目公司將管廊移交給政府指定機構。

據悉,這種以「社會資本+政府合作」模式,成立項目公司,通過發行企業債券、中期票據、項目收益債券等市場化方式融資,為管廊建設提供了多重資金保障。以四平管廊PPP項目為例,項目前期註冊資本金為11.25億元,政府融資平臺僅需承擔2.4億元,大大減輕了政府的財政壓力。

「這個項目的成功運作,開創了管廊建設運營的『四平模式』。」王碩告訴記者,該模式為中國交建管廊PPP項目的投標、實施、建設、運營提供了可行性範本,為企業全面拓展管廊業務積累了信譽、資源和路徑。王碩介紹,目前參考該模式,中交四公局又陸續在漢中、三亞、赤峰、臨江等地承接了多個管廊項目,成為管廊建設領域的領跑者。

握指成拳,互惠互利。在各方合力最大化的支撐下,四平地下綜合管廊PPP工程各項工作進展順利。2016年4月,在全國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競爭性評審中,四平市喜獲第三名。而中國交建也收到了來自四平市政府發來的感謝信,感謝中交四公局為四平市綜合管廊建設作出的重要貢獻。

中交四公局承建的四平棚改項目,為其進軍四平其他業務領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品質 誠信履約用心澆注

走進由中交四公局承建的興紅路地下綜合管廊施工現場,這段長2.2公裡、採用明挖法施工的工程呈現在記者眼前:十幾位工人正在進行頂板防水施工;另一邊,多臺挖掘機正按照設計圖紙逐層開挖……

如今,在四平城區的地下,由中交四公局施工的管廊項目還有很多。從2015年7月進場施工的第一條管廊項目——四平市接融大街段管廊起,目前中交四公局已先後完成了包括接融大街、紫氣大路、北迎賓街、康平街在內的4條管廊建設,總長度達12.87公裡。同時,以興紅路為代表的6條管廊正在建設之中。

與傳統的公路項目相比,通常來說,地下綜合管廊項目採用兩艙和三艙斷面形式,底板距離地面5至8米,整體為一個高3.8米左右、寬7至9.5米的長方體結構,內部空間相當於一層樓高,可容一輛卡車通過。為了打造「良心」工程,中交四公局在沒有現成經驗可以借鑑的條件下,精耕細作做好「裡子」。

接融大街管廊工程的熱力艙。

項目經理王海利仍清晰地記得剛進入管廊項目後,為加快建設進度,項目部發起的「百日會戰」:2015年6月30日,項目進場;7月5日,管廊基坑明挖正式開始;7月6日,駐地建設完成,120名管理人員入駐;7月20日,啟動「百日會戰」;8月2日,第一段30米管廊主體澆築成型;9月21日,外防水施工開始;9月24日,管廊暗挖正式開始;9月28日,管廊主體開始回填;11月12日,兩段暗挖同時貫通;11月20日,7.6公裡管廊主體回填完成……

在短短的百天內,中交四公局通過合理規劃、倒排工期,實現了10天推進一公裡的中交速度,最終提前一個月完成了吉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及四平市政府下達的主體及回填施工任務。這為推進四平市成為吉林省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試點市打下了堅實基礎,被省市領導多次讚譽為「中交四公局速度」。

讓人驚嘆的中交速度離不開「內實外美」的中交品質作為擔保,「雖然是地下工程,但越是裡面的工程,越能考驗我們的質量和品質。」王海利告訴記者,「我們對模板的要求很高,確保構造物表面光滑;暗挖段鋼結構支撐嚴格按照設計要求施工,並在路面上鋪設厚鋼板,確保路面無塌陷、裂痕。」工程部裡,工區技術員們常常探討管廊施工細節到深夜。

為確保暗挖段順利貫通,項目嚴格執行「管超前、嚴注漿、強支護、短開挖、早封閉、勤測量」的施工原則。在接融2號管廊暗挖段和紫氣大路10號暗挖段施工中,針對作業空間較小、無法使用機械的情況,項目部全部採用人工挖土,實行24小時施工。施工期間未發生一起質量和安全事故。

為加快明挖段的施工進度,項目總工程師胡浩方帶領團隊發明了一種地下綜合管廊襯砌臺車。該臺車採用槽鋼和鋼管組成多層方形骨架,通過絲杆和頂託來控制臺車的高度和寬度以及移動,在卷揚機牽引下拉動整個襯砌臺車前進。施工過程中,臺車定位、模板固定、臺車行走均方便易行,大大降低了工人數量,被大家稱為「管廊掘進的盾構」。

在建設過程中,中交四公局還引入無人機、機器人、BIM、三維雷射掃描技術等國內前沿技術。「無人機在空中全方位立體考察現場施工情況、安全狀況等,反映到終端,由專業技術人員監控。三維雷射掃描儀,則可以將管廊施工中前後150米內的情況清晰記錄下來,從而校準工程設計所出現的紕漏。」喬文杰告訴記者,項目採用的這一系列創新舉措,讓她對這支隊伍做的工程不僅滿意,而且放心。

記者還了解到,進入四平市場以來,中交四公局積極履行央企責任,嚴格執行安全文明標準化施工,同時不忘回饋社會,積極開展了如關愛基層農民工、助力高考、慰問敬老院、精準定點扶貧、植樹造林等公益活動,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在今年4月27日舉辦的四平市「中國夢·勞動美」頒獎活動上,中交四公局憑藉突出的業績、良好的信譽,被四平市委、市政府、市總工會聯合授予四平市「優秀企業」榮譽稱號,這也是唯一一家獲此殊譽的外埠央企和建築施工企業。

「『誠信履約,用心澆注您的滿意』,是我們企業一直所秉承的服務理念,在四平這座『英雄城』,我們絕不當慫兵。」對於四平地下綜合管廊項目建設及未來的發展,王碩信心滿滿。

工人正在進行管廊頂板防水施工。

 

相關焦點

  • 成都 城市的「裡子」也出彩 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更好滿足民生之需
    電力、通信、燃氣、廣播電視……城市管線布設,時常面臨兩難:架在空中,街道上方是難看的「蜘蛛網」;埋入地下,易腐蝕,維修不便,還常常會因施工被挖斷。如今,隨著地下綜合管廊的建設,難題正在逐步被破解。從四川成都高新區一處隧道階梯步行而下,到達地下近20米深處,一條寬11米、高2米的地下管廊呈現眼前。這裡集中了自來水管、通信光纖、高壓電纜等近百條管線,同處一「廊」,井然有序——地下管廊這一城市「裡子」,跟高樓大廈的城市「面子」同樣整潔。
  • 綜合管廊激活烏魯木齊市地下「生命線」
    其實在我們的城市,有著「地上」、「地下」兩張地圖――目之所及,是地上的城市建築;看不見的「地下」,還有一個龐大的世界,裡面遍布各種管線。如今我們的腳下正在進行一場變革――綜合管廊建設正悄然改變烏魯木齊地下的「生命線」,讓城市的發展既有「面子」也有「裡子」。黨的十八大以來,重大工程的惠民腳步越來越快,惠民之路越來越寬。
  • [分享]完工的城市地下綜合管廊資料下載
    有什麼意義?有償使用如何收費? 地下綜合管廊是建設在城市地下,用於集中敷設電力、通信、廣播電視、給水等市政管線的公共隧道。地下綜合管廊可有效杜絕「拉鏈馬路」現象,讓技術人員無需反覆開挖路面,在管廊中就可對各類管線進行搶修、維護、擴容改造等;同時大大縮減管線搶修時間。
  • 【瓣瓣同心 攜手共進】探訪河北雄安新區綜合管廊:讓城市既有面子...
    記者孔思遠攝  河北新聞網12月13日訊(記者孔思遠)蜘蛛網式線纜不見了,「馬路拉鏈」銷聲匿跡,這些都得益於地下管廊建設,而雄安地下綜合管廊的作用遠不只於此。今天上午,「瓣瓣同心·攜手共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來到雄安新區容東片區綜合管廊RDSG-4標段項目,實地了解雄安新區地下管廊的建設情況。
  • 5G讓雄安新區地下管廊煥發生機
    中國雄安集團基礎建設有限公司容東片區項目部負責人馬永君介紹,該標段項目有5條地面幹路,全長約9.3公裡;兩條市政綜合管廊,總長2.49公裡,此外還擁有8座橋梁,1座預應力混凝土橋梁,7座空心板預製梁以及排水管網等,「項目截止到11月底,管廊主體結構已經完成100%。」雄安新區容東管廊地下運輸通道。
  • 新餘新宜吉合作示範區地下綜合管廊幹線實現貫通,這是一項什麼工程?
    ▲管廊截面效果圖 地下綜合管廊構築層次化、骨架化、網絡化的綜合管廊系統,推動城市開發建設的進程,逐步形成和城市規劃相協調,城市道路下部空間得到合理
  • 我國城市地下管廊「搭積木」建設取得技術突破
    新華社武漢1月17日電(記者李勁峰)在工廠預製好管廊結構、施工現場邊掘進邊施工,複雜的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也將像「搭積木」一樣地施工。在四川成都建設的一條地下綜合管廊,在國內首次採用分片預製、掘進機裝配一體化施工,標誌著我國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有望步入模塊化階段。
  • 【瓣瓣同心 攜手共進】探訪河北雄安新區綜合管廊:讓城市既有面子...
    記者孔思遠攝  河北新聞網12月13日訊(記者孔思遠)蜘蛛網式線纜不見了,「馬路拉鏈」銷聲匿跡,這些都得益於地下管廊建設,而雄安地下綜合管廊的作用遠不只於此。今天上午,「瓣瓣同心·攜手共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來到雄安新區容東片區綜合管廊RDSG-4標段項目,實地了解雄安新區地下管廊的建設情況。
  • 基於BIM+GIS 的城市地下綜合管廊運維管理平臺架構研究
    地下綜合管廊將電力、通信、給水、排水,燃氣等管線統一規劃集中鋪設,提高了地下空間利用率,可是一旦在運營維護階段發生故障和災害事故,就會產生連鎖效應和衍生災害,直接威脅整個城市的公共安全,造成重大影響。為進一步實現對城市綜合管廊及入廊管線全生命周期高效的運維管理,需要建立一套經濟、實用、科學、安全標準化的綜合管廊運維管理平臺。
  • 地下綜合管廊將還赤峰街道一派清爽-新華網
    本報赤峰6月28日電這幾天,在赤峰中心城區綜合管廊PPP項目八家西組團區域施工現場,吊臂高懸,工人往來穿梭,一座堅固的地下「堡壘」正在逐漸成形。作為補齊城市地下基礎設施短板、支撐城市風貌的「裡子」工程,中心城區綜合管廊PPP項目正加緊建設步伐。
  • 北京年內推城市綜合管廊標準 地下管廊集納18種管線
    昨天,市住建委、市規土委和市城管委召開北京市城市綜合管廊工程標準體系建設專題會,記者從會上獲悉,北京年內將編制完成綜合管廊的5套標準,到2020年,全市將建成地下綜合管廊150公裡至200公裡。昨天,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綜合管廊亮相,集納了排水、通風、電氣等一系列功能。
  • [分享]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分倉施工資料下載
    綜合管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個隧道空間,將電力、通信、燃氣、供熱、給排水等各種工程管線集於一體,設有專門的檢修口、吊裝口和監測系統,實施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建設和管理,是保障城市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和「生命線」。石家莊市作為省內唯一一個全國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計劃建設18個地下綜合管廊試點項目,共45公裡。 在匯明路地下綜合管廊施工現場,控制中心的大樓輪廓已經顯現,主體結構正在加緊施工中。
  • 【瓣瓣同心·攜手共進】5G讓雄安新區地下管廊煥發生機
    中國雄安集團基礎建設有限公司容東片區項目部負責人馬永君介紹,該標段項目有5條地面幹路,全長約9.3公裡;兩條市政綜合管廊,總長2.49公裡,此外還擁有8座橋梁,1座預應力混凝土橋梁,7座空心板預製梁以及排水管網等,「項目截止到11月底,管廊主體結構已經完成100%。」
  • 精訊暢通「城市地下綜合管廊解決方案」,打造現代化城市地下王國
    地上的迷宮大家都玩過,那麼地下迷宮你們走過嗎? 那就是位於你腳下的城市地下綜合管廊了。 早在1833年,世界上第一條地下綜合管廊就在巴黎建成,將城市能源供給轉移到了地下。
  • 改善「拉鏈路」問題 呼和浩特市兩新區力爭開建地下綜合管廊
    同年的3月17日,呼和浩特市政府出臺《呼和浩特市城市規劃區地下綜合管廊管理暫行辦法》,對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有更加細緻要求。當一個新的名詞不斷閃現在市民腦海中時,「什麼是地下綜合管廊?與現在地下管網相比有什麼先進之處?綜合地下管廊內部是什麼樣子?今年呼市將在哪些地方建設?新建城區與老城區該如何對待?」帶著市民諸多疑問,內蒙古晨報全媒體記者採訪多個部門,對這些問題進行解析。
  • 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全國啟動 破解「拉鏈馬路」問題
    人民網北京4月13日電(賈興鵬)人民財經從住建部獲悉,日前,住房城鄉建設部在廣東省珠海市召開全國城市地下綜合管廊規劃建設培訓班,此舉意味著,全國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全面啟動,中國將告別過去那種在地下亂拉亂設的狀況。
  • 網絡名人參觀正定新區地下綜合管廊
    圖為工作人員為來自全國各地的網絡名人介紹正定新區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和使用情況。記者孔思遠攝河北新聞網10月17日訊(記者孔思遠)今天下午,「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網絡名人走進燕趙大地」活動走進正定新區,來自全國的十餘位網絡名人參觀了正定新區地下綜合管廊。圖為網絡名人參觀正定新區地下綜合管廊監控中心。
  • 白銀市地下綜合管廊項目獲得魯班獎
    白銀市地下綜合管廊項目獲得魯班獎 20-12-03 14:51
  • 《南通市地下綜合管廊專項規劃》進入公示期
    中國江蘇網訊 南通城市裡的地下大動脈如何布局?正在向社會公示的《南通市地下綜合管廊專項規劃(2016-2020)》給出了答案。依據城市發展方向及適建區域分析,結合綜合管廊特性、功能等因素,我市規劃到2020年建設綜合管廊22.4公裡,其中幹支線管廊8.0公裡,支線管廊14.4公裡。
  • 銀川固原分別入選全國地下綜合管廊、海綿城市試點
    銀川   綜合管廊,就是在城市地下建造一個隧道空間,將電力、通訊,燃氣、供熱、給排水等各種工程管線集於一體,設有專門的檢修口、吊裝口和監測系統。實施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建設和管理。綜合管廊被譽為保障城市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和「生命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