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珍貴樹種 探訪中國林科院熱帶林業實驗中心

2020-12-13 中國園林網
    中國園林網

12月18日消息:初冬的南國邊陲憑祥,一場久違的大雨把她洗刷一新,因大旱原本有些乾枯的樹木花草又顯現蓬勃生機。

    近日,記者來到中國林科院熱帶林實驗中心,在該中心的「南方國家林木種苗示範基地」裡看到兩棵奇特的桉樹,它們高將近20米,胸徑約20釐米的桉樹,從樹高、粗細,甚至是模樣都極為相似。「它們是一對雙胞胎,都5歲了。」該中心高級

工程

師諶紅輝的話解開了記者的疑惑。他告訴記者,這是他們幾年來利用「組培」技術,也就是現今人們關注的「克隆」技術創造出的成果。

    於是,諶紅輝把記者領進了基地的「組培樓」。這是一棟極為普通的小樓,卻讓記者近距離接觸優良珍貴樹種培育尖端「克隆」技術。

    「組培樓」裡,接種室的技術人員正在精心選擇採集回來的樹芽,然後將一節一節約兩釐米長的樹芽放進實驗瓶中。「我們將優良珍貴樹種中最好最健康的組織(芽)採集回來,進行培養。」諶紅輝介紹。接下來在培養室裡,展示著幾年來科研「結晶」:一座座鐵架上排放著密密麻麻的瓶子,瓶子裡「長」著一根根芽,瓶的表面貼著「綠巨人」、「

蘭花

」、「南洋楹」、「光皮樺」、「西楠樺」、「相思」等十幾個的標籤。技術人員在這裡觀察,記錄,收集數據。

    諶紅輝告訴記者,速生桉、紅椎、西楠樺、火力楠、米老排等等樹種都是優良珍貴樹種,生長快,材質不錯,倍受市場看好,但原種或體弱多病或受季節制約,大面積繁育幾乎不可能。因此,把木材材質較好、生長速度快、商品利用價值高、市場前景廣且適合我區種植的樹種「克隆」出來一直是該中心科技工作者的願望。如何取這些樹種的「精華」去其「糟粕」,培育出健康的樹種廣泛運用到實際生產中,成為熱林中心科技攻關項目。他們成立項目攻關小組,在資金和技術力量給予全力支持。

    2001年以來,技術人員從採集樹種到溫室培養,從苗圃到實驗林再到林地,做了無數次的試驗,終於有了可喜的成績:傳統育苗是6個月才能出圃,而「組培」技術縮短了一半的時間,且抗病能力強,投入造林後,20年生蓄積量一畝可以達到20立方米,比傳統高出一倍。

    通過「組培」技術,每年可以做10次繁育,而傳統繁育技術每年只有一次而已,且「組培」技術不受季節、數量限制。尤其是西楠樺和光皮樺的「組培」技術是在全國領先的。一些「組培」的樹種在廣西百色和福建的永安投入造林,十幾萬畝林地長勢良好,抗病力強,受到當地林業部門的青睞。國家林科院首席科學家盛煒彤評價說,熱林中心「組培」的優良珍貴品種「實用價值高」。

相關焦點

  • 2018中國林科院亞熱帶林業實驗中心護林員招聘10人公告(江西)
    【導讀】2018中國林科院亞熱帶林業實驗中心護林員招聘10人公告(江西)已公布,報名時間截止到2018年6月28日20:00時。   江西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未知招聘信息:2018中國林科院亞熱帶林業實驗中心護林員招聘10人公告(江西),報名時間:,請考生多加關注。
  • 「南方主要珍貴用材樹種高效培育技術研究」項目啟動實施
    為深入推進林業資源培育及高效利用技術創新重點專項實施,11月12日,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在廣州組織召開 「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南方主要珍貴用材樹種高效培育技術研究」項目啟動會,來自國家林業局科技司
  • 省林科院發揮科普基地作用 推動林業科普宣傳
    省林科院建有科學試驗基地(試驗林場)18000餘畝,其中有珍貴樹種樹木園610畝(收集物種91科200屬630餘種),蘭花種質資源繁育中心(收集蘭花150餘種),竹類植物園40畝(收集竹類17屬55種),馬尾松種子園900畝(入園無性系171個)。
  • 科學網—白楊派樹種克隆繁殖特性被破解
    本報訊(記者彭科峰)8月27日,記者從中國林科院獲悉,該院林業研究所承擔的「額爾齊斯河天然楊樹種群遺傳多樣性研究」通過了國家林業局科技司組織的驗收
  • 中國林科院助力沉香鑑定中心專業化運營
    作為一種重要的林產品,沉香已涵蓋林業、藥用、觀賞、收藏與食用等多個領域。2005年1月起,沉香屬所有樹種均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II管制,沉香的國際貿易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林科院木材工業研究所充分發揮科技引領作用,為沉香產業的創新和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 中國林科院森環森保所在撫育對熱帶低地雨林次生林生態修復影響...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12月11日訊 熱帶次生林在保護生物多樣性和提供生態系統功能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次生林恢復速度緩慢,而且演替軌跡與老齡林存在較大差異。撫育是提高森林恢復和木材生產速度的重要營林措施,同時也能夠為珍稀瀕危物種保護創造重要的環境。
  • 海南省林科院領導到花梨之鄉調研降真香生產
    海南省林科院領導到花梨之鄉調研降真香生產人民網海南11月26日電 11月25日,為了加速推進海南省香島建設步伐,促進東方市為國家珍貴樹種培育示範市(花梨之鄉)的組織實施。海南省林業科學研究院院長楊眾養、黨委副書記王利堂等一行專家小組在省降真香協會會長劉宏智和東方市林科所所長符天雲陪同下,到東方花梨之鄉開發有限公司的珍稀樹種培育基地調研降真香產業化落實情況。前不久,海南省林科院還與省降真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的框架協議。
  • 大青山上林青青 _中國綠色時報電子報
    這裡,生長著罕見的211科926屬近2000種熱帶植物,美麗而神奇,令人嘆為觀止。           這幅大自然的絢麗畫圖,是中國林科院大青山熱帶林業實驗中心千餘名科技人員幾十年辛勤耕耘結出的碩果。           來到大青山,我們首先聽到的是一個關於尋找珍貴樹種米老排的故事。
  • 攻關南方主要珍貴用材樹種高效培育技術
    本報訊 記者王建蘭 通訊員於彬報導 「南方主要珍貴用材樹種高效培育技術研究」獲科技部「十三五」計劃首批立項,項目由中國林科院熱帶林業研究所主持,下設降香黃檀高效培育技術研究、柚木高效培育技術研究、楠木高效培育技術研究、西南樺高效培育技術研究、樟樹等高效培育技術研究和紅錐椿木等高效培育技術研究6個課題,將由16家科研院所和4所高校共同完成。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南方主要珍貴用材樹種高效培育技術研究」2020...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12月16日訊12月9日,由中國林科院熱林所主持的「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南方主要珍貴用材樹種高效培育技術研究」2020年度項目進展會議在海南省海口市召開。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農業科技處處長盧兵友出席會議。
  • 中國林科院舉行建院60周年植樹活動 _中國綠色時報電子報
    本報訊  記者宋平 王建蘭報導  6月4日,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建院60周年紀念林植樹活動在北京九龍山自然保護區舉行,共栽植白皮松60株。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彭有冬參加活動,與中國林科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守攻等一同為紀念林石碑揭彩。  張守攻指出,白皮松是我國的特有樹種,樹形優美,蒼翠挺拔,是名貴的觀賞品種,常被選做我國外交友誼林的栽植樹種。
  • 林草科技|中國林科院發現並命名石斛蘭新種
    林草科技|中國林科院發現並命名石斛蘭新種 2020-03-13 22: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五屆梁希林業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
    一等獎 縣級森林火災撲救應急指揮系統研發與應用  中國林科院森環森保所、西南林業大學、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北京林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等單位歷經17年,依託國家「九五」攻關、「十五」攻關、「十一五」支撐課題以及國家重大基礎研究973課題,針對縣級單位森林火災的控制和撲救方面最緊迫的關鍵技術問題進行聯合攻關,形成了「縣級森林火災撲救應急指揮系統研發與應用
  • 「太空旅行」實驗種子回到廣東
    廣東省林業局 供圖中新網廣州6月16日電 (程景偉 林蔭)據廣東省林業局16日消息,珍貴樹種與木本花卉航天搭載實驗種子交接儀式近日在廣州舉行。本次交接的種子有珍貴樹種與生態造林樹種種子5份和木本花卉種子4份。
  • 省林科院、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調研組在信豐金盆山林場調研指導...
    省林科院、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調研組在信豐金盆山林場調研指導珍稀珍貴樹種苗木繁育工作 發布日期:2019-11-21 15:59  來源:  發布部門:市林業局  字體:[大 中 小]
  • 廣西千萬珍貴樹種送農家:家有珍貴樹 子孫有得富
    今年10月,自治區決定開展「千萬珍貴樹種送農家」活動,免費贈送珍貴樹種苗木給農民在村屯「四旁」和房前屋後種植,全區每年在1萬個村屯種植珍貴樹種2000萬株,明年起連續安排5年,累計種植1億株,平均每個廣西人擁有兩株。 珍貴樹種價比天高樹種珍貴,首先貴在售價——目前的珍貴木料行情一年高過一年。
  • 走進國家公園 探訪熱帶雨林 | 尋訪海南吊羅山、尖峰嶺、百花嶺裡的「高壽」珍貴樹種
    尋訪海南吊羅山、尖峰嶺、百花嶺裡的「高壽」珍貴樹種——雨林古樹育傳奇海南日報記者 李天平 攝■ 海南日報記者 曾毓慧 於偉慧千百年來,海南熱帶雨林裡的氤氳水汽,將連綿群山滋養得鬱鬱蔥蔥。據統計,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內已記錄有野生維管植物3577種,隸屬220科1142屬,有各類保護植物432種,其中不乏一批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樹種。
  • 大葉紅檀——熱帶非洲珍貴樹種(1)
    名稱 大葉紅檀是中國木材市場所流行的「奇異名稱」,紅檀既指代一類地板用熱帶硬木材,也指多種深色名貴硬木家具用木材
  • 中國林科院團隊發現新植物種「尖峰水玉杯」
    科技日報北京3月15日電 (記者馬愛平)15日,從中國林科院熱帶林業研究所獲悉,該所專家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新近發現的一個新的植物種類:尖峰水玉杯。專家指出,尖峰水玉杯目前發現的植株數量極少,根據世界自然資源保護聯盟對物種瀕危程度的劃分標準,建議將該種列入漸危級甚至瀕危級加以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