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有三不說,事有兩不做」,農村白事的這些講究,你知道幾種?

2020-12-19 神鳥知訊視界

在農村,紅白喜事是家家戶戶的大事,其中也少不了很多的講究,就辦白事而言,其中就有很多約定俗成的規矩,即使是一些很小的細節,如果不加注意,就有可能引發不小的誤會,甚至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受到影響,因此對農村的朋友來說,弄清楚這些禁忌十分重要,在這方面,部分農村流傳得最廣的是「話有三不說,事有兩不做」的說法,它們具體是指什麼呢?

給人報信不能說「死」

在農村通訊不發達的時候,如果誰家有人不幸去世,通常需要挨家挨戶地通知親戚朋友,而按照農村的規矩,在給人報信時並不能直接說死字,而應該用走了或者過世這樣委婉的說法替代,這樣的做法主要是為了照顧親人的心情,也是出於對死者的尊重,就算如今已經變為電話通知,這種規矩也仍然適用。

抬棺時不能說「重」

我國的大部分農村地區都實行土葬,出喪的時候通常會請8個人抬棺,受力不均加上山路顛簸,總有人覺得難以承受,不過這時候抬棺的人千萬不能說重,按照農村老人的說法,這樣說不僅會導致擔子越來越重,還有可能招來一些不吉利的東西。

聞到異味不能說「臭」

與城市相比,農村的喪葬條件還比較落後,要是有人在夏天過世,大多數人家都沒有條件租用冰棺,經過幾天幾夜之後,遺體極有可能會散發出意味發生腐爛變質,但和抬棺的道理類似,即使聞到了異味,也不能直接說臭。

至於「事有兩不做」,其中一方面就是指喪事期間不能串門。農村一直有守孝的規矩,在喪事期間,子女等近親都應該守在靈堂,如果在這期間去別家串門,不僅會被他人看作不孝,而且也很遭人忌諱。

另外農村在出殯之前有摔孝盆子的習俗,按照農村的規矩,如果孝子沒有一次性將盆摔碎,一定不能重新摔第二次,為了討個吉利,一般會有後面抬棺的人將它踩碎。

「話有三不說,事有兩不做」的說法實際上只包含了農村喪事的部分規矩,畢竟喪事作為農村家庭最看重的大事之一,其中的講究和禁忌不在少數,雖說這些規矩有部分封建迷信的因素,但經過長時間的傳承,也已經成為喪葬文化的一部分,關於白事的這些講究,你都知道幾種?如果你還有其它了解,也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相關焦點

  • 白事中的話有三不說、事有兩不做,指的是什麼?有哪些講究
    在農村葬禮上,講究比較多,尤其偏遠地區農村,傳統葬禮習俗更加備受推崇。接下來小編給大家談一下,農村白事中的「話有三不說、事有兩不做」分別指代的是什麼。【話有三不說】第一個不說是「報喪不說死」。現在偏遠的農村地區,依然有盛行土葬的習俗。而土葬就是把逝者靈柩抬到地裡進行下葬。在整個抬棺的過程中,抬棺的槓夫是不能說棺材「重」的,因為這樣對逝者不敬。第三個不說是「聞屍不說臭」。現在的人去世,家屬會把遺體放入冰棺中,以便更好地舉行告別儀式。
  • 農村辦喪事講究:「話有三不說,事有兩不做」,是什麼意思?
    文/玉濁清農村辦喪事講究:「話有三不說,事有兩不做」,是什麼意思?農村有很多的文化遺留,同還有很多的文化風俗,在不同的地方,當然風俗也是不一樣的,關於農村辦紅白喜事都有很多的講究,農民們也特別的重視,他們在遇到這種事情的時候,還有一定的忌諱。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的一句俗語:話有三不說,事有兩不做。
  • 農村白事,「三不說,兩不做」一定得知道,別因不懂規矩被人嫌棄
    在農村,無論紅事還是白事,都是大事,講究也是非常多的,比如說辦白事的時候,自古以來就有很多約定俗成的規定,有一些是很小的細節,但如果不注意的話,可能會引起不必要的誤會,甚至還會影響到彼此之間的關係。對於農村人來說搞清楚白事上的一些忌諱是很有必要的,比如說「三不說,兩不做」, 到底是哪三不說?哪兩不做?
  • 俗語「三不說,兩不做」,三不說是什麼,喪禮上什麼事不能做呢?
    文章俗語「三不說,兩不做」,三不說是什麼,喪禮上什麼事不能做呢?系文逗趣史原創,未經允許,抄襲必究。而這些俗語裡有些又是暗含了老一輩的規矩和道理,他們將這些經驗總結起來,漸漸匯聚成了大家口耳先傳的俗語。而今天要說的俗語就是「三不說,兩不做」,那麼這裡的三不說是指什麼,關於喪禮上什麼事情是不能做的呢?
  • 農民請注意,農村「白事」,這3件事不要做,有講究!
    說到農村,在在乎的就是兩件事,紅白喜事,,紅事當然怎麼熱鬧怎麼來,白事就比較重要了,還有很多講究,農民請注意,農村「白事」,這3件事不要做,有講究!小編今天就帶大家來看看農村白事有什麼是不能做的,以下3件事是絕對不能做的。
  • 在農村有老人去世,白事的講究很多,你知道的有多少呢?
    在農村,有很多的規矩也是從很早的時候就開始傳承下來了,在農村裡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婚喪嫁娶了,這些也是農村裡比較重要的事情,尤其是農村裡的喪事也是最為重要的,不管在什麼時候,村裡的喪事也是一種墨守成規的事情,一旦有人去世了,那麼可以說是有來往的或者是能說上話的都會去幫忙,這個就是農村的一個規矩
  • 農村「白事」有3件事情需要注意,千萬不要做,其中有講究
    文/隨風飄散農村「白事」有3件事情需要注意,千萬不要做,其中有講究相信從農村長大的人都應該知道農村在很多事情上都是有講究的,比如說蓋房子結婚等等,這裡面的講究都是非常多的,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說一說農村在白事上的就將
  • 農村人為什麼紅事不請,白事不請自來,有什麼講究嗎
    農村人為什麼紅事不請,白事不請自來,有什麼講究嗎,在過年期間可以說是紅白喜事都是比較多的,很多新人都趁著過年時間大家都有時間辦理喜酒,而農村人過年吃多了或者是冷到了都會導致過世,這也造成了過年期間紅白喜事都是比較多的,不過農村人說到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到的說法,這是為什麼呢?
  • 在農村參加白事,這3件事很忌諱,一定不能做,免得惹主人不高興
    要說農民最在意的事情,那麼除了紅事應該就是白事了,紅事指的就是結婚一類的喜慶事,在農村這樣的事情講究的就是一個熱鬧。而白事指的就是喪事,這樣的事情就要特別的顯示其莊重性,在農村,辦理白事的時候有著非常多的規矩,也有很多的禁忌。
  • 農村怪現象,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是有什麼講究嗎?
    農村怪現象,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是有什麼講究嗎?文/秦嶺農哥農村紅白喜事都特別重要,一般都會大操大辦過得非常的隆重。基本上裡裡外外的都需要人幫忙,光自家人肯定是不夠的。但是對於這兩件事情通常有一個區別,總結起來是一句話,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明明都是給人幫忙,卻有這麼大的區別呢?先說紅事不請不到。在農村紅事指的是兒子結婚、嫁女兒也就是喜事,屬於是非常開心的一件事情。
  • 農村辦白事有多講究?出喪下葬擇日深度解讀
    尤其是農村,比如我家前陣子搬家,開門的時間精確到時辰,不單是幾號,還要分幾點幾時,可見農民們對擇日是有多講究? 今天就打算來和大家細細的說說,農村辦白事的時候,非常重要的擇日,即出喪下葬的時間選擇上,有何講究?感興趣的不妨往下看哦!
  • 農村怪現象,紅事不幫忙,白事多遠都要趕回去,是有什麼講究麼?
    在農村鄰裡之間最講究互相幫助了,一般是一家有難,街坊四鄰都來幫忙,尤其是紅白事。而在農村裡有一個習俗,那就是紅喜事不主動去幫忙,而白喜事只要受到邀請,那就算是離家再遠也要趕回去幫忙,這是為什麼呢?首先,紅事不幫忙的主要原因是,大多家庭辦喜事都去飯店定桌了,沒有必要那麼多人幫忙了,況且,對於喜事,人不到禮到了就可以說的過去。但是白事是很突然之間發生的,在家人去世後人們還沒從悲痛中走出來就要忙著辦喪事,根本也沒有精力去想著找誰幫忙,並且,孝子要守靈,不能離開棺槨周圍,外邊的需要很多人幫忙。
  • 農村辦喜事規矩「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啥意思?有啥講究
    農村辦喜事規矩「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啥意思?有啥講究?文/農夫也瘋狂俗話說「人逢喜事精神爽」,遇到高興的喜事了,就要和親朋好友目前們一起分享,並慶祝一下,所以在古代就有了辦喜事的習俗了,並且一直流傳至今。而說到辦喜事主要可以分為兩類:紅喜事和白喜事。其中紅喜事指的就是一些比較喜慶的事情,像婚嫁、過壽、周歲、喬遷等。而白喜事則主要是指家中有親人去世了。
  • 農村辦「白事」最忌諱這三件事,千萬不能做這些事,一定要記清楚
    在農村有兩件大事,一件是「紅事」,另一件是「白事」,農民認為「白事」比「紅事」更重要,這是人一生最後一件事,往往「白事」場面辦的比「紅事」還盛大,幾乎全村的人都要參加。因此農村在辦「白事」的時候都十分慎重,每個人都十分注重自己的言行,下面的三件事情是最忌諱的,千萬不能做這些事,否則後果很嚴重,大家一定要記清楚。
  • 農村辦「白事」,從一碗大鍋菜變成了酒席,這些年到底發生了什麼
    農村辦「白事」,從一碗大鍋菜變成了酒席,這些年到底發生了什麼若論人情世故,農村人絕對是比較講究的。在農村人與人之間利益關係很少,而人情關係卻錯綜複雜。因為生活群體固定,生活環境也比較穩定,鄰裡之間要麼沾親帶故,要麼日久生情。
  • 「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農村這些講究你知道多少?有道理嗎
    農村有不少看不見摸不著的規矩,這些規矩有些非常有道理,有的現在看來則非常無稽,雖然有些非常無稽,但由於各種原因導致了這些規矩的流傳,形成了口頭語讓人們能簡單直接記住,於是就誕生了俗話這類東西。像是這句「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我們初看這句話時都會會心一笑,因為這句話裡的講究幾乎是全國性的,特別是正月不理髮,幾乎所有地方都有這個規矩。那麼我們就會奇怪,為啥會有這種規矩?這句話是怎麼來的?有沒有道理呢?黑嫂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 農村人講究「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這是為啥?看完懂了
    每年在入冬後,農村的紅白喜事會增多,對於一個家庭來說,紅白事事人的一生中十分重要的事情,所以也特別受農民的重視。農村人最講究「遠親不如近鄰」,所以當別人家有紅白事的時候,人們都會去幫忙,等到自己家中有事情需要別人來幫忙時,其他人也會來自家幫忙。
  • 為什麼農村有「紅事不幫忙,白事多遠都回去」的說法
    喜事叫,白事到。這是農村的一個習俗,一個村就那麼大,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裡,抬頭不見低頭見,就即使關係不好,家裡有白事他也必須去,因為你也有老的那一天,你不到別人也不會到。這就是農民的情意。近年來,從農村到了縣城,對此深有體會,紅白事對待程度確實大不同。每每遇到家裡有事,都要一番打點安排,能去的就去,實在去不了只能是捎個禮,一般都是紅事不去,白事再難也要去。家有一萬事,緊事第一件。紅事人去不去不打緊,禮到就行。
  • 農村俗語「紅事不請不來,白事不請自來」是什麼道理
    農村俗語」紅事不請不來,白事不請自來「是什麼道理農村有喜事是很喜慶的事情,要結婚的人家會在整個村子裡面貼上一個小正方形的紅色紙片,討個喜慶。但是這種大喜的日子有些老農其實是不願意去的。但是當村子裡有了白事的時候又出現一種更奇怪的現象,村子裡的人不用請都會自己過來,這又是為什麼呢?紅事不請不來其實農村裡面的紅事首先都是請自己的親戚家,其次是請自己一個宗族的人,我們都是知道農村釐米有很多家都是同姓的,這些人有很多都是一個宗族的,是本家,所以這些人是必須要請的,其次才是村裡面的人。
  • 農村習俗:「紅事不幫忙,白事多遠都回去」,這是為啥?
    不過在農村也有「紅事禮到心意到,白事禮到人不收」的說法,也就是說,紅事如果抽不開身,可以將禮錢送過去,主家不會介意,改天主家會邀約客人再喝上一場酒。白事就不行了,如果你和主家的關係近,卻沒回家幫忙,主家就會記恨於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