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遼闊漾清波——遼河流域生態封育見聞

2020-12-21 澎湃新聞

開欄的話

2018年9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東北三省考察後,主持召開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總書記站在國家發展大局的高度,深刻闡釋東北振興的重大意義,著眼「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目標任務,強調要認真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黨中央關於東北振興的一系列決策部署,堅持新發展理念,解放思想、銳意進取,深化改革、破解矛盾,以新氣象新擔當新作為推進東北振興。

總書記的講話,如時代的燈塔,照亮前進的航程。落實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鐵嶺態度堅決,思路清晰,目標明確。

即日起,本報推出「東北振興的鐵嶺篇章——落實習近平總書記9·28重要講話系列報導」,用我們的筆和鏡頭,全方位展示總書記9·28講話兩年來市委市政府帶領全市305萬人民攻堅克難、砥礪奮進,把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在鐵嶺落地生根的生動實踐,全景展示鐵嶺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新篇章。

東北振興的鐵嶺篇章

落實習近平總書記9·28重要講話系列報導

媒體集中採訪遼河生態景觀建設

遼河幹流在鐵嶺境內全長208.03公裡,流經昌圖縣、開原市、鐵嶺縣、銀州區4個縣(市)區及市農墾集團有限公司,共有16條一級支流和117條二級支流。近年來,我市將遼河(鐵嶺段)生態治理工作擺在至關重要位置,舉全市之力全面推進此項工作,提出了建設遼河百裡生態長廊,打造多彩遼河、水美鐵嶺的治理目標。幾年間,遼河幹流生態治理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通過開展遼河防洪治理工程、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遼河幹流自然封育工程、推進防洪提升工程、完成遼河幹流河道管理範圍劃定等工作,達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力爭用3到5年時間,把遼河治理好、保護好、利用好」的總體目標。

我市境內遼河幹流原有封育面積18.2萬畝,遼河支流原有封育面積1.3萬畝。2020年,按照《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遼河流域生態修復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市對遼河及其部分一級支流河口以及東遼河、條子河、牤牛南河、小梨樹河等,除水田、護堤林、防風固沙林以外河灘地實施生態封育,新增封育面積14.3萬畝。目前,封育面積確認、地塊上圖、協議籤訂、建檔立卡、資金發放各階段工作已基本完成,遼河開原段、東遼河、條子河、小梨樹河、牤牛南河封育圍欄和防護溝建設任務已全部完成,遼河昌圖段23公裡防護溝已開挖完畢。

媒體記者了解遼河文化

經過本輪生態封育後,我市遼河流域封育總面積達到33.8萬畝。通過自然封育可減少耕地殘留化肥農藥流入河道,拓展野生動植物生存空間,遼河流域生態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保護了母親河粼粼清波,讓沿岸百姓安居樂業。

生態封育換來清澈遼河源

昌圖縣長發鎮王子村福德店是東遼河、西遼河的交匯處,東西遼河在這裡匯成遼河幹流。如今,通過多年的綜合治理,這裡的水質得到極大提升。「你看這水,清澈透亮,甚至都可以直接入口。」前來巡河的昌圖縣人大代表張兵邊說著,邊用雙手捧起一汪水向記者展示。

亮子河河口溼地

據昌圖縣水利事務服務中心副主任李雲龍介紹,昌圖境內遼河幹流流經長發、後窯、大四家子、通江口4個鎮,沿岸居民約2.6萬戶、10.26萬人。近年來,昌圖縣不斷加大對遼河的保護力度,遼河保護區昌圖段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野生動物、植物種類明顯增多,遼河幹流生態帶已經形成,優美的自然景觀環境,吸引了大批遊客到遼河沿岸遊玩,遼河源地區2015年被國家林業局評為「國家溼地公園」。

2020年,昌圖縣在原封育基礎上,增加封育面積2.65萬畝,全面暢通防洪生態廊道。遼河幹流昌圖段河灘地植被覆蓋率達到100%,灘地草原已經形成,為治理面源汙染、防風固沙、涵養水源、改善遼河水質、恢復生物多樣性和動物的多樣性起到重要作用。

昌圖縣在遼河治理保護工作中,注重治理保護,實施了19項工程,共完成投資7760萬元。包括福德店潛壩清淤工程、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防洪治理工程、河岸帶修復與貫通工程、遼河管理路水毀修復工程、後窯鎮太平山古渡口工程、遼河源景區垂釣園旅遊開發項目及源頭區生態綜合治理項目等。同時,每年都對堤防及管理路等基礎設施進行維修養護。通過一系列治理保護工作,水中汙染物有較大的削減,極大地促進了水環境、水生態改善。今年,為加快改善河道生態環境,昌圖縣積極開展河道綠化工作,實施了「千畝花海」「 千畝綠洲」「 十裡長廊」等河道綠化項目,累計完成河道綠化面積4475畝,超額完成任務。

為加強保護區管理,昌圖縣還強化依法管理,明確管理職責,制定實施了《昌圖縣遼河保護區目標責任制管理考評辦法》《昌圖縣遼河保護區巡護員工作制度》《昌圖縣遼河保護區管理局環境監察與綜合執法網格化體系建設實施方案》,形成了「網格化」長效機制。通過各項管理措施,鞏固了治理保護成果,保障了遼河保護區生態安全、水質安全、行洪安全。

昔日灘地光禿禿 今日景美水鳥鳴

9月17日,記者在位於新調線生態示範區內的橡膠壩處看到,水波清澈,山青草綠,水鳥的鳴叫聲時時傳來,到處是宜人風景。開展封育工作後,這裡已成為遠近聞名的旅遊景點。

「過去,這裡只有光禿禿的河灘地。通過開展封育工作,建設了橡膠壩抬高水位,建設了人工溼地,栽植了多種親水的水生植物、蘆葦等。通過幾年的保護性發展,給鳥類提供了棲息地,現在這裡的鳥類和魚類都增加了。」市水利事務服務中心阿吉巡護站負責人對記者說。

清河口封育區

在遼河封育工作中,我市開展了遼河幹流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建設了新調線生態示範區。這個示範區位於凡河新區至調兵山市的新調線大橋上下遊,左岸是鐵嶺縣凡河鎮高強村,右岸是鐵嶺縣蔡牛鎮華家村,覆蓋總長約6公裡的左岸灘地區域。

這個綜合整治工程根據河道現狀,沿主河槽左部灘地布設8處人工溼地,自上而下貫通連接。溼地根據現狀修築了溼地島和微地形,擴大水生植物種植面積給鳥類提供了棲身場所。通過工程以及植物措施,達到淨化水質的目標;通過荒灘灌木種植等植被恢復措施,增加植被覆蓋率,涵養水分,達到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恢復區域生物多樣性的目的。

工程利用新調線橡膠壩抬高河道水位並適當降灘建設溼地,工程規模1970畝,其中,栽植植物1550畝,形成水面420畝。工程概算總投資為4728.50萬元。其中,橡膠壩工程總投資1300萬元。新調線橡膠壩的建成蓄水使遼河幹流重要河段在枯水期形成穩定的生態水面,對於改善河道內生態環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保證了上遊鐵嶺縣蔡牛鎮1.5萬畝水田灌溉供水,解決了上遊灌溉用水短缺問題。

發展產業讓封育後農民收入不減

在我市遼河流域生態封育工作實施過程中,昌圖縣大四家子鎮有6個村涉及到封育徵地。為此,大四家子鎮積極鼓勵這些村發展產業,讓農民在土地減少後,能就近「有去處」,保持收入不減。

9月18日,記者在昌圖縣大四家子鎮方家船口村的蔬菜大棚裡看到,草莓苗的移栽正在緊張地進行,村民孟麗正在其中來回忙碌著。遼河流域生態封育開始後,孟麗家的土地涉及到徵地。土地減少了,她卻在村裡擴建的合作社找到了一份工作。最近一段時間,她每天收入都能達到80元。「每天七八十元,一個月2000多元,一年下來2萬多元。」孟麗高興地說。「除了孟麗,能夠在大棚裡賺到這麼多收入的還有20多人。這20多人屬於村裡合作社的長期用工,合作社用工高峰時,用工人數達到50多人。」昌圖縣大四家子鎮方家船口村黨支部書記王開朗對記者說。

太平古渡封育區鮮花開放

據王開朗介紹,方家船口村共有2700畝土地在遼河封育區域內。開展遼河封育後,村裡的地少了,很多村民又因為各種原因無法外出打工。為此,村裡擴建合作社,給村民提供賺取工資收入的崗位。

早在2017年,村裡就以村社合一的形式,成立了昌圖縣久勝果木蔬菜專業合作社,當時僅有4個大棚,每個佔地2畝。開展遼河封育後,村裡為解決徵地後農民的就近就業問題,又新建了9個同樣規模的大棚。現在,合作社已經有了綠色產品標識,建立了全程溯源系統,經營得很是紅火。「現在,這些大棚裡種植的都是草莓和小柿子,這些作物90天左右能夠上市,正好趕上元旦。」王開朗說,「下一步,村裡還打算創新形式,把大棚租給村民經營,提高農民收入,實現致富。」

昌圖縣大四家子鎮封育土地總面積為18000畝,涉及到6個村。現在,大四家子鎮通過發展產業的形式,讓農民在獲得每畝600元封育補貼的同時,還能在本鎮的合作社務工,又增加了一份收入。很多農民在開展封育後,收入非常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很多。

遼河水一天比一天清澈

張兵是昌圖縣後窯鎮趙家村黨支部書記,也是市人大代表。作為人大代表,張兵每周都到遼河岸邊巡河一次。「眼看著遼河水一天比一天清澈,我心裡就特別高興。」張兵對記者說。

張兵告訴記者,遼河封育是保護遼河、做好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作為村幹部,他按照昌圖縣生態封育工作時間節點,全程參與了本區域從入戶宣傳,到確定封育邊界,再到籤訂合同等工作,保證了封育各項工作的順利完成。作為人大代表,他認真開展巡河工作,用腳丈量沿河土地,用心守護封育區。

封育區綠樹成蔭

在平時的巡河過程中,張兵總要沿著河岸走一走、看一看。遇到感覺有問題的地方,他就拿出本子記下來,用手機拍下來,一有機會就反饋給相關部門。封育區的管理、村民對河流是否愛護等情況,都是張兵關心關注的問題。「我認為,遼河封育區要保護好,不僅在於短期的建設工作,更在於長期的管理工作。所以,只要我有時間,就要去河邊走一走、看一看,盡到一名人大代表的職責。」張兵說。

張兵在巡河過程中,還經常向遼河封育區域的沿河居民宣傳遼河保護的重大意義和相關知識,主動徵詢群眾的建議和意見。張兵認為,作為人大代表就要做好保護遼河的宣傳員,帶頭向群眾宣傳保護遼河的重大意義,提升群眾的意識,提高群眾愛河護河的自覺性。同時,還要當好監督員,充分發揮人大代表的職責,督促遼河保護工作做細做實。

記者 ▏董震 王賽 圖片 ▏李江 視頻 ▏李江 王賽

原標題:《大河遼闊漾清波——遼河流域生態封育見聞》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遼河生態景觀建設① 遼河生態封育近10年 封育區植被覆蓋率 由13.9...
    從今天起,本報記者將跟隨遼河生態景觀 建設報導團,走進鐵嶺、瀋陽、鞍山、盤錦、營口 五市,實地採訪報導我省遼河生態封育工作所 取得的成果。全省封育區植被覆蓋率 由 13.9% 提高到 90.2%2010 年,遼寧省政府劃定遼河保護區,並劃 定主行洪保護區,進行自然生態修復。
  • 各地林草頭條丨遼寧加強遼河流域溼地保護 呵護「地球之腎」
    各地林草頭條丨遼寧加強遼河流域溼地保護 呵護「地球之腎」 2020-09-30 12: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河強音」生態篇:渾水變清波 景美人安樂
    >「大河強音」生態篇:渾水變清波 景美人安樂「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一周年特別報導三門峽市民賀紅梅笑容滿面地說,「這條生態廊道就是我們的幸福大道。」 發源於青藏高原的黃河,流經9個省區,全長5464公裡,是我國僅次於長江的第二大河。這條浩蕩雄渾的中華母親河,從巴顏喀拉山支脈呈「幾字形」蜿蜒而來,自西向東,一路長風高浪飛灑。全國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在這片流域生息繁衍。
  • 吉林省自然資源廳遼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實施方案...
    吉林省自然資源廳遼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實施方案單一來源採購公示一、項目信息採購人:吉林省自然資源廳項目名稱:遼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實施方案擬採購的貨物或服務的說明:為落實習總書記對遼河流域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結合2020年7月2日自然資源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中央重點生態保護修復資金項目儲備庫入庫指南(2020年)的通知》(自然資辦函[2020]1209號)的有關要求,省自然資源廳組織謀劃《遼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
  • 遼河生態景觀:鞍山臺安——遼河文化旅遊區展現天人合一絕美畫卷
    作為遼河流域四個生態文明示範區之一,遼寧省鞍山市臺安遼河文化旅遊區已逐漸成為「東有千山、西有遼河」的鞍山全域旅遊發展的新景點,千畝花海花浪翻湧,萬畝森林一派生機。十幾年來,鞍山市、臺安縣兩級黨委和政府把維護遼河流域生態系統功能放在治河的首要位置,以「河」為本,還河於自然,治河以策略。憑藉著多年努力,在40平方公裡的文旅區內,有著35.6公裡高標準堤頂路路網、1000畝的溼地公園、7800畝的「森林浴場」與1700畝的花海,不僅突出了遼河文明的特點,更再現了遼河發展歷程,為遼河注入了無限生機與活力。
  • 遼河生態景觀建設:鞍山臺安——遼河文化旅遊區展現天人合一絕美畫卷
    作為遼河流域四個生態文明示範區之一,遼寧省鞍山市臺安遼河文化旅遊區已逐漸成為「東有千山、西有遼河」的鞍山全域旅遊發展的新景點,千畝花海花浪翻湧,萬畝森林一派生機。十幾年來,鞍山市、臺安縣兩級黨委和政府把維護遼河流域生態系統功能放在治河的首要位置,以「河」為本,還河於自然,治河以策略。憑藉著多年努力,在40平方公裡的文旅區內,有著35.6公裡高標準堤頂路路網、1000畝的溼地公園、7800畝的「森林浴場」與1700畝的花海,不僅突出了遼河文明的特點,更再現了遼河發展歷程,為遼河注入了無限生機與活力。
  • 遼河生態景觀建設:鞍山臺安——遼河文化旅遊區展現天人合一絕美畫卷
    作為遼河流域四個生態文明示範區之一,遼寧省鞍山市臺安遼河文化旅遊區已逐漸成為「東有千山、西有遼河」的鞍山全域旅遊發展的新景點,千畝花海花浪翻湧,萬畝森林一派生機。鞍山臺安遼河文化旅遊區總體規劃面積40平方公裡,以遼河張荒地大橋為軸,上下遊各5公裡範圍內涵蓋了臺安境內新開河鎮金馬村、沙陀村、張荒地村、高力村,黃沙坨鎮劉家村、大張村、鐵匠爐村,共計兩鎮七村面積。十幾年來,鞍山市、臺安縣兩級黨委和政府把維護遼河流域生態系統功能放在治河的首要位置,以「河」為本,還河於自然,治河以策略。
  • 遼河•行記① 遼河幹流之源,天晴草青水清清
    秋日如火,波光粼粼,東遼河、西遼河從分別自東、自西打著滾兒奔湧而來,在昌圖縣長發鎮王子村福德店相遇,匯合之處,被稱為遼河幹流之源。「這些年生態好了,鳥也見得多了,還能看到天鵝、東方白鸛,每年都會吸引不少攝影愛好者到這拍鳥。」 可十年前,遼河幹流之源魚蝦絕跡,沿河都被老百姓種上了農作物,春天裸露的地表沒少讓周邊村民遭罪:「春天一起風,對面十米內的人都看不著,夏天一發水,河灘地的莊稼都絕收。」
  • 海河、遼河、松花江和錢塘江流域將實施禁漁期制度
    據農業農村部網站消息,為養護水生生物資源、保護生物多樣性、促進漁業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有關規定和《中國水生生物資源養護行動綱要》要求,農業農村部決定自2019年起實行海河、遼河、松花江和錢塘江等4個流域禁漁期制度。
  • 溼地保護|遼寧:加強遼河流域溼地保護 呵護「地球之腎」
    獾子洞是遼河流域的一塊重要溼地。近幾年,獾子洞國家溼地公園大力開展退耕還溼和溼地植被恢復工作,栽植河柳9萬餘株,白鶴食物三江藨草140畝,水生植物蘆葦180畝,有效改善了溼地生態環境,為野生鳥類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
  • 遼寧首次實施遼河流域禁漁期專項執法檢查
    央廣網葫蘆島7月1日消息(記者張靜 通訊員馮玉興)近日,遼寧葫蘆島市行政執法中心漁業行政執法支隊聯合各縣(市)區漁業執法部門對建昌縣六股河中華鱉省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六股河流域以及宮山咀水庫、烏金塘水庫等淡水漁業的重要產區進行了聯合執法檢查,嚴厲打擊禁漁期涉漁違法違規行為。
  • 遼河生態景觀建設:古韻遼河 毓秀七星——生物多樣植被茂盛
    在遼寧省瀋陽市瀋北新區境內,有一處遼河自然保護地——遼寧瀋北七星國家溼地公園,2013 年批准成為國家試點溼地公園,2019年10月通過國家林業和草原驗收成為國家溼地公園。這裡動物資源豐富,既是重要的生物棲息地和生態廊道,也是我國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上的重要停歇處。其中鳥類(包括在此停歇種類)57 種、兩棲動物5 種、爬行動物6 種。
  • 遼河生態景觀建設:遼河臺安文化旅遊區——構建城市休閒後花園
    遼河生態景觀建設:遼河臺安文化旅遊區——構建城市休閒後花園為維護遼河流域生態系統功能,展現遼河發展歷程及遼河文明特點,鞍山市臺安縣將自然景觀、人文傳承、農旅特色與生態文明融合,打造了古渡與花海景點,成為臺安最靚的生態景觀帶。
  • 遼河生態景觀建設:遼河臺安文化旅遊區——構建城市休閒後花園
    為維護遼河流域生態系統功能,展現遼河發展歷程及遼河文明特點,鞍山市臺安縣將自然景觀、人文傳承、農旅特色與生態文明融合,打造了古渡與花海景點,成為臺安最靚的生態景觀帶。張荒古渡張荒古渡位於新開河鎮張荒村的東南,是遼河臺安文化旅遊區重點打造的文化元素景點,距張荒地遼河大橋600
  • 遼河生態景觀建設:來瀋北聽水觀瀾、稻浪泛舟
    遼河是遼寧的母親河,是我國七大水系之一。2020年遼河瀋陽段實現了全線生態封育,瀋陽段 307公裡長生態廊道全線貫通,遼河幹流及主要支流河上溯區域總面積490平方公裡河流灘地全部進入生態恢復階段。通過實施綜合治理,遼河瀋陽段已經形成溼地水網和疏林草地,生態好轉,生物多樣性恢復。
  • 全球史連載11:大河流域的興起
    這些早期大型農業聚落衰敗的根本原因是原始農業屬於「刀耕火種」,這種種植方法對生態破壞極大,許多年后土地糧食產量會越來越低,逐漸種不出糧食。等到周邊的土地都開墾完畢,多餘的人口就只好移居出去,如果正好遇到乾旱降臨,那麼像加泰土丘、耶利哥等大型聚落將免不了走向衰落。
  • 共論大河文明 全球15個大河流域代表達成武漢宣言
    宣言指出,世界大河流域資源的管理關係到人類文明的可持續發展,大河生態環境保護、大河資源利用等變得日益重要。  根據宣言,大河流域各界將通過若干措施保護大河流域的文化和自然遺產,促進文化與自然、生命之源與城市社會之間的和諧。
  • 講座預告:聽阿城講述遼河流域支提的故事
    2019年8月,為《盛事支提——遼河流域支提巡禮》講座,阿城沿遼河流域開啟了為期九天的行程,對大大小小近四十餘座支提進行實地考察與研究。本次講座,阿城將通過對遼河流域遼代支提的考察與研究,探求遼河流域支提文化。
  • 鞍鋼「遼河流域特大型鋼鐵工業園全過程節水減汙技術集成優化及...
    日前,由鞍鋼集團工程發展工程技術公司牽頭承擔的「遼河流域特大型鋼鐵工業園全過程節水減汙技術集成優化及應用」技術科技成果評價會議在北京召開。  一直以來,鞍鋼集團堅持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國務院生態文明思想,大力開展科技研發,為打造綠水青山作出了積極貢獻。
  • 遼河流域是華夏「龍文化」的發源之地?(圖)
    根據現有的考古成果,越來越多的人認為,遼河流域是華夏龍文化的發源之地。  這種結論讓相當一部分人心裡很不舒服,我們堂堂中華民族奉為文化圖騰的龍,怎麼可能是從蠻夷之地來的呢?你們挖出個年代最久遠的龍,就說是中華第一,就說是龍在那裡起源,如果以後的某一天,在別的地方又挖出一條更久遠的龍,這說法豈不是又要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