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地林草頭條丨遼寧加強遼河流域溼地保護 呵護「地球之腎」
各地林草頭條丨遼寧加強遼河流域溼地保護 呵護「地球之腎」 2020-09-30 12: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溼地保護丨保護「地球之腎」
溼地是地球之腎,溼地開發要以生態保護為主。原生態是旅遊的資本,發展旅遊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要讓溼地公園成為人民群眾共享的綠意空間。 「溼地是地球之腎,溼地開發要以生態保護為主」 什麼是溼地?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沼澤,這個說法也對也不對,的確,沼澤是溼地最主要的表現形式,但又不僅限於此。
-
呵護「地球之腎」 盤錦市旅遊發展與溼地保護並舉
新華網瀋陽8月27日電(吳子鈺 張博群 劉舒)稻米之鄉、中國鶴鄉......位於遼河口的遼寧盤錦有不少令人豔羨的別名。而這大都得益於盤錦市對溼地和灘涂的保護。 溼地,被譽為「地球之腎」。據統計,盤錦市內的溼地面積約有2496平方公裡。其中孕育了豐富的物種,也成了盤錦獨特的文旅資源。
-
保護「地球之腎」,「十三五」我國新增溼地面積300多萬畝—新聞...
保護「地球之腎」,「十三五」我國新增溼地面積300多萬畝 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十三五」期間,我國採取政策、法律、科學等綜合措施,統籌推進溼地保護與修復,增強溼地生態功能,維護溼地生物多樣性,全面提升溼地保護與修復水平。五年來,新增溼地面積300多萬畝,國際重要溼地15處,國家重要溼地29處,溼地保護率達到50%以上。
-
保護溼地需儘快立法 「地球之腎」面臨衰竭之憂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生態所所長高吉喜委員對此進行「科普」:溼地,被稱為「地球之腎」,是位於陸生生態系統和水生生態系統之間的過渡性地帶,在土壤浸泡於水中的特定環境下,生長著很多溼地特徵植物。溼地內這些豐富的植物群落,能夠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並放出氧氣,一些植物還具有吸收空氣中有害氣體的功能,能有效調節大氣組分。
-
儀器爭做「溼地衛士」 「網際網路+」保護地球之腎
溼地被譽為「地球之腎」,是自然界生物多樣性最富集的生態系統和人類重要的生存環境之一。「十三五」期間,我國採取政策、法律、科學等綜合措施,統籌推進溼地保護與修復,增強溼地生態功能,維護溼地生物多樣性,全面提升溼地保護與修復水平。五年來,新增溼地面積300多萬畝,國際重要溼地15處,國家重要溼地29處,溼地保護率達到50%以上。
-
新疆孔雀河流域溼地保護工程建設項目啟動
中廣網庫爾勒7月22日消息(記者胡志堅 特約記者 易清華)由中央財政預算資金投入444萬元的新疆孔雀河流域溼地保護工程建設項目已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下稱巴州)正式啟動。
-
六國聯手加強瀾滄江-湄公河流域溼地保護管理
六國聯手加強瀾滄江-湄公河流域溼地保護管理 2019-07-18-湄公河流域溼地保護管理來自瀾湄流域的柬埔寨、寮國、緬甸、越南、泰國、中國等6個國家和地區的70餘位代表參加會議,分享流域各國溼地保護領域取得的經驗,探討促進區域生態環境發展和適宜流域溼地修復管理的有效模式,制定瀾滄江—湄公河流域溼地管理計劃,匯聚六國力量促進瀾湄流域溼地保護管理。
-
為了「地球之腎」,這場跨區域研討會聚焦「保護聯盟」
鹽城、揚州、淮安檢察機關也聯合會籤了《關於加強九龍口溼地檢察公益保護的協作意見》。在探索中我們發現,江蘇的溼地面積居於全國第6位,濱海溼地的面積位於全國首位,對溼地的司法保護,需要研究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黃(渤)海溼地濱海溼地保護更是涉及沿岸的6個省15個城市。顯然,溼地保護是一項系統工程。召開這次會議就是要集思廣益,共話溼地保護的各種問題。
-
全國政協委員王建明:加強黃河源若爾蓋溼地功能區生態保護修復...
封面新聞 記者 田之路溼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態系統,具有穩定環境、物種保護及資源供應等功能,被稱為「地球之腎」。若爾蓋溼地,位於四川省北部,總面積2.87萬平方公裡,生態紅線面積0.83萬平方公裡,是中國最大的高原沼澤植被集中分布區,是黃河源國家級生態功能區、黃河重點水源涵養區。全國政協委員王建明認為,保護好溼地,應制定溼地保護修復專項規劃,加大若爾蓋溼地保護修復力度。
-
大美溼地:青海高原上的「地球之腎」
實際上,溼地就在我們身邊,它是大自然饋贈給人類最好的禮物,也是原生態美之集大成者:樹木、藻類、自由嬉戲的禽鳥、宛如鏡子般的河湖、倒映著碧藍的天空,一派天淨沙似的曠達與靜美。 溼地又被稱為「地球之腎」。這是因為它擁有茂密的樹林,不停地淨化著我們的空氣,讓我們生活的環境更加宜居。
-
溼地為何被稱為「地球之腎」?
溼地與森林、海洋並稱為地球三大生態系統,被譽為「地球之腎」。溼地為何有此美譽?又該如何保護?省環科院有關專家表示,溼地是指不論其為天然或人工、長久或暫時之沼澤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帶,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水域。目前,全世界溼地約佔陸地總面積的6%。中國溼地面積約佔世界溼地總面積的11.9%。
-
呵護「生命源」 保護母親河丨阿壩州全面開展河湖管理保護工作紀實
九寨黃龍神奇天下,花湖花海遼闊無邊,「地球之腎」若爾蓋溼地景色秀美……河湖風光旖旎,阿壩盡展風姿。保護母親河,任重而道遠。近年來,阿壩州堅持將保護好水資源作為持之以恆的努力目標和方向,強化河湖管理保護,推動河(湖)長制「有名」更「有實」,守護碧水清流,愛護「地球之腎」,呵護「生命之源」。
-
溼地保護重要舉措 遼寧溼地保護機構成立
把溼地保護作為生態保護的重要任務 近日,省溼地保護中心在遼陽市掛牌成立。這是繼2007年10月1日《遼寧省溼地保護條例》實施之後,我省溼地保護工作實施的又一重要舉措。 據介紹,溼地保護中心的成立,標誌著全省溼地保護體系建設有了一個新的起點,並將在全省今後的溼地保護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
-
溼地:地球之腎——人類文明的發源地(圖)
當我們關注生態的時候,總會提到溼地湖泊、水庫、河流、沼澤、灘涂等,溼地與森林、海洋並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地球上大多數物種都生活在這三大生態系統中,這裡更是大多數地球物種的發源地,而人類文明則發源自被稱為「地球之腎」的溼地。
-
為什麼溼地被譽為「地球之腎」?我們一起關注溼地、善待溼地!
2月2日是世界溼地日,也是保護「地球之腎」的警示日。同時,溼地還是水生態循環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具有強大的生態淨化作用,被稱為「地球之腎」。然而由於人類生產活動對環境的不斷破壞,溼地正在飛速地從地球上消失。
-
【津雲日紀】今天是世界溼地日,保護我們的「地球之腎」
每年的2月2日是世界溼地日。這是溼地國際聯盟組織(WIUN)於1996年3月確定的。從1997年開始,世界各國在這一天都舉行不同形式的活動來宣傳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利用這一天,政府機構組織和公民用各種活動來提高公眾對溼地價值和效益的認識,從而更好地保護溼地。2019年2月2日我們將迎來第23個世界溼地日,主題為:溼地與氣候變化。
-
遼寧盤錦雙臺河口溼地
遼寧盤錦雙臺河口溼地位於遼寧省遼河三角洲的南部,處於中國大陸海岸線的最北端,南臨渤海。總面積31.5萬公頃,屬海岸溼地和內陸三角洲溼地複合生態系統,包括蘆葦沼澤、灘涂、淺海海域、河流、水庫和水稻田六種溼地生態類型。其中天然溼地16萬公頃,佔溼地總面積的50.8%,人工溼地15.5萬公頃,佔溼地總面積的49.2%。
-
秀美溼地 地球之腎
昨天,太湖溼地在陽光照射下美不勝收。廣闊眾多的溼地具有多種生態功能,孕育著豐富的自然資源,被人們稱為「地球之腎」、物種貯存庫、氣候調節器,在保護生態環境、保持生物多樣性以及發展經濟社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26名小學生倡議保護溼地
本報訊 (記者 浩文實習生楊東梅)「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我們關愛她;溼地是地球的腎,我們一定要保護它!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從自身做起,保護溼地,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4月17日,西安交通大學附屬小學南校區的26名學生代表在黃河流域最大的湖泊型溼地之一——合陽洽川溼地發出了「保護溼地」的環保倡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