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豐州:唱響文化牌 古鎮煥新生

2020-12-13 閩南網

­  文化興鎮

­  清晨,豐州,武榮古街熙熙攘攘。偶見一耄耋老者端坐街旁,講述著與這座古鎮有關的老故事,年輕人圍坐一旁細細聆聽。這座積澱了千年的閩南古鎮形象,就在這飽經滄桑的聲音中逐漸豐滿起來……

­  自三國東吳永安三年(公元260年)作為閩南首置的東安縣治起,豐州作為郡、州、縣治所在達1756年,曾是閩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聞名遐邇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閩南文化」發祥地。今年以來,豐州多處古蹟接連亮相央視,在國內名聲大噪,古鎮形象驚豔國人,最近還喜獲「福建省歷史文化名鎮」榮譽稱號。

­  為擦亮古鎮「文化旅遊」品牌,豐州鎮立足優勢,發揮特色,一直致力於打造「一鎮識閩南、一天曆九朝」的閩南文化國際旅遊區,努力再現「閩南文化大觀園」美景。

­  豐州過去和未來的發展,永遠少不了「文化」二字。

­  近日,在一位老豐州人的帶領下,記者在豐州各地走了一圈。行至豐州古街燕山段,數座閩南古建築相簇成群,路邊老式櫥窗比比皆是,雖櫥窗緊閉,但依稀可見當年古街的繁華。「以前這些店面都開著,賣油賣米,食品加工,整條街很是熱鬧。」村民傅先生說。

­  在豐州,還有諸如黃氏家廟、南邑城隍廟、唐代姜相墓、桃源宮、宋代武榮慈濟宮、明代甘棠古井等諸多文物古蹟。據統計,豐州現有1處國家級文保單位、4處省級文保單位、11處市級文保單位,歷史文化積澱深厚、人文薈萃。最出名的莫過於國家級文保單位、5A級旅遊景區、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九日山。

­  今年央視春晚泉州分會場的第一個鏡頭,就給了九日山。12秒的鏡頭雖短,卻給九日山帶來極大的宣傳效應。在九日山工作27年的九日山文管所原所長胡家其說,春節7天賣出了5000多張門票,相當於過去一年的總和。

­  作為豐州最響亮的一張「名片」,九日山見證了泉州作為「海絲」起點的前世今生,2012年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如今,九日山擺脫了「藏在深閨無人知」的窘境,不過不少問題也隨之浮出水面。

­  「九日山景區內有6個單位,各單位管理相對分散。」胡家其說,除了管理體制的問題,景區文物保護設施也不夠齊全,清潔工短缺,停車場、道路都不足以容納太多車輛和旅客。在他看來,九日山景區建設初具規模,但還有許多需要完善之處。

­  如何消除短板,最大限度發揮九日山等古蹟遺存的文化魅力,成為擺在豐州鎮黨委、政府面前的一道發展課題。

­  擬打造閩南文化大觀園發揮古蹟遺存文化魅力

­  記者採訪時,豐州鎮黨委書記雷進榮向記者展示了一份豐州「閩南古鎮」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報告由華僑大學旅遊規劃與景區發展研究中心製作,成型於2013年5月。

­  「豐州是閩南文化的發祥地和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隨著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實施,泉州大力打造東亞文化之都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豐州的地緣優勢進一步凸顯。」雷進榮說,多年來,豐州積極規劃「閩南古鎮」品牌建設,擬打造「一日穿古今,一鎮識閩南」的閩南文化大觀園。

­  2015年,豐州鎮還與加拿大強峰發展建設有限公司籤訂「閩南文化創意產業園」項目投資意向書,該公司擬投資2億美元,用於豐州古鎮的規劃建設。

­  按照規劃設想,未來將以豐州古城池為規劃範圍,通過復建四大城門及城牆,整治護城河,保護修繕古民居古街巷。在古城維護上,將堅持「修舊如舊」原則,不做大拆大建,而是逐步改造古城內不協調的建築。而在「硬體」設施修繕完畢後,還將為古鎮注入閩南文化元素,作為古鎮的「靈魂」。

­  在「軟體」上,豐州鎮還將創辦南音、南戲、南拳、南建築、南小吃等閩南風俗風情體驗區,融合九日山風景區及金雞古港,編排「印象海絲——宋代祈風仿古表演」文化精品,打造「一日穿古今,一鎮識閩南」的文化大觀園,積極推進「閩南文化創意產業園」項目落地。

­  為了將九日山「海絲起點」品牌唱得更響,豐州鎮今年將重點完善九日山旅遊景區,將其發展成為集歷史文化觀賞、宗教朝聖旅遊和城鄉周末休閒度假於一體的旅遊勝地。近期,該鎮將進一步建設海絲文化廣場、旅遊商品街、聚秀閣、風雨亭以及石刻文化中心等主體項目,進一步完善相關配套設施。

­  邀請專家前來「把脈」做大豐州旅遊文化品牌

­  規劃不能總停留在紙上。在項目規劃的同時,豐州鎮和南安各相關部門也通過多種渠道,邀請海內外專家前來「把脈」。

­  上個月,擁有豐富社區營造經驗的臺南市文化協會創會理事長鄭道聰多次帶隊前往桃源村考察,並給出「將桃源村建成社區博物館」的建議;來自國務院參事室、國務院研究中心等的專家也多次造訪九日山,調研「海絲文化」,給出發展建議。

­  在豐州鎮剛剛公布的2016年第一季度重點工作開展情況中,記者發現,計劃總投資3.68億元的清境桃源生態農業觀光園和總投資5億元的泉州森林山莊生態旅遊養生頤養園項目進展順利,預計今年10月1日同時開放。

­  「除了注重生態旅遊觀光,我們還找當地居民租賃、購買20座閩南古建築,讓生態旅遊與閩南文化相結合。」泉州清境桃源生態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對外負責人李文光表示,這種做法不僅能有效改善當地生態環境,還將有力推動旅遊行業向「新型旅遊業態」方向發展,提升豐州鎮乃至泉州市的整體城市形象。

­  此外,為進一步打響豐州旅遊文化品牌,豐州鎮在官方微信公眾號「豐饒之州」的基礎上,開通「豐美之州」公眾號,分享豐州旅遊文化生活資訊,與網友形成互動服務。今年「五一」期間,豐州鎮政府將籌劃「集字掃碼遊園」「智慧景區」推廣、「書畫展」「攝影展」「詩詞展」等系列活動,藉此提升豐州文化旅遊知名度,讓更多人了解豐州、懂得豐州。

­  規劃高新技術產業園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

­  除了發揮文化古鎮優勢,豐州也在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在年初結束的鎮十六屆人大四次會議上,鎮長周劍鋒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豐州將更加突出項目帶動,加速催生新的增長點。

­  今年以來,豐州制定出「作戰圖」,奮力推動多個省、泉州、南安市級重點建設項目落地攻堅。

­  目前,泉州金雞水廠項目已完成取水口、原水管及淨水廠地質初勘及詳勘工作、取水口施工圖設計,正進行淨水廠施工圖設計,預計6月底完成全部(215.4畝)土地徵用工作;清境桃源生態農業觀光項目列為今年省、泉州市重點建設項目,已完成投資6000多萬元。此外,閩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冶金專用旋轉接頭和一種適應冷熱介質的旋轉接頭」項目、愛美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高效脫硫靜電水收塵除霧項目等均進展順利。

­  多年來,豐州在服務五金機械、箱包製衣、電子通信、食品飲料及建築材料等5個傳統產業的基礎上,還規劃出近5000畝的「豐州高新技術產業園」,希望進一步提質增量,為豐州產業轉型升級提供良好的人才與物質基礎。

­  「該園區計劃以機械製造為主,2012年下半年,我們就成立了項目組負責前期工作,目前控規已完成,正送往南安、泉州兩級規劃部門進行審核。」鎮政府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記者 林梅治 通訊員 陳志彬 劉力東)

相關焦點

  • 豐州:唱響文化牌 古鎮煥新生--南安商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文化興鎮    清晨,豐州,武榮古街熙熙攘攘。偶見一耄耋老者端坐街旁,講述著與這座古鎮有關的老故事,年輕人圍坐一旁細細聆聽。這座積澱了千年的閩南古鎮形象,就在這飽經滄桑的聲音中逐漸豐滿起來……    自三國東吳永安三年(公元260年)作為閩南首置的東安縣治起,豐州作為郡、州、縣治所在達1756年,曾是閩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聞名遐邇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閩南文化」發祥地。今年以來,豐州多處古蹟接連亮相央視,在國內名聲大噪,古鎮形象驚豔國人,最近還喜獲「福建省歷史文化名鎮」榮譽稱號。
  • 泉州南安豐州古鎮來了臺灣規劃師
    原標題:古鎮來了臺灣規劃師 周芷茹團隊在豐州古街傅氏家廟裡仔細傾聽傅姓宗親(圖右)介紹。 豐州,是南安的一個古鎮。為了激發古鎮活力,去年10月,豐州鎮政府與臺南市文化協會合作成立豐州鎮推動歷史古鎮發展工作室。從此,臺南市文化協會秘書長周芷茹與她的團隊就在豐州駐紮了下來。 「我們進行村落調查與研究,留下村民的共同記憶,進行村落活動策劃,融入新的公共空間。」近一年時間裡,周芷茹團隊走遍了豐州古城和老街的每一個角落。相似的文化背景和習俗,讓她們很快就和村幹部、街角的大叔大嬸都成了朋友。
  • 南安古鎮豐州的「活化」之路 文化興城再現古韻風華
    據了解,目前該項目已經進駐施工,建成後將成為遊客往來的集散地,同時預示著南安豐州與泉州的無縫對接,奠定豐州交通樞紐的地位。­  在豐州,就有這樣一批人,無論是烈日炎炎,還是狂風暴雨,他們都奔走在志願服務的道路上,九日山環境清理、街巷黑漆廣告整治、元宵燈會秩序維持、古城徒步宣傳、交通疏導、貧困戶慰問、慈善募捐……志願服務已經成為豐州古鎮另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豐州志願者協會於2016年5月成立,目前有近200個會員。
  • 南安豐州展出16幅碑刻拓片 均與豐州古城城建相關
    近日,「尋.豐州.印記」拓片展在豐州鎮燕山黃氏十房七世·玩槐堂開展,展出了《翻經石》《唐相姜公神道碑》《周徐孝子碑》《萬石陂示》《戈侯重建萬魁亭記》《夏侯城碑》等16幅碑刻拓片。  「這些拓片作品與豐州古城城建相關,是研究古城變遷的重要實物依據,許多都是首次面世。」此次拓片展相關負責人王贊成告訴記者。
  • 探秘南安豐州「周井堡」
    南安豐州「周井堡」一直是歷史遺留的一個謎,它的建置要早於三國時期吳國建立的東安縣,可謂歷史悠久;在豐州至今有古碑、文獻、門牌、聯對、族譜等物證實它的存在;現場踏勘發現疑似「周井堡」的具體遺址……  本報記者 吳拏雲 通訊員 王贊成 蘇歆悅 文/圖「周井」古石刻立於道旁「先周井,后豐州」
  • 社區營造激活南安豐州古城 成員與村民合力改善環境
    廢棄塑料瓶成為共享空間的裝飾品核心提示南安豐州古城一座破敗的閩南古厝據悉,共享空間是豐州社區營造的一部分。去年10月,臺南市文化協會與豐州鎮政府合作成立了豐州鎮推動歷史古鎮發展工作室,為豐州量身訂製社區營造模式,與當地民眾分享農村社區「共同締造」理念。如今,豐州古鎮有了什麼樣的變化?近日,記者前往一探究竟。
  • 千年古鎮南安豐州舉辦元宵燈會美食節
    中新網福建新聞2月20日電 (劉真真 吳漢陽)19日,正值傳統佳節元宵節,南安市豐州鎮燕山村以「美食+燈會」模式傳承當地元宵燈會文化,啟動首屆千年古鎮豐州元宵燈會美食節。豐州元宵燈會美食節熱鬧登場。
  • 南安豐州:一座古城的文化延續(圖)
    源自於唐代的習武傳統,在豐州桃源村延續了千年,由於曾經父子相承,不得外傳的緣故,桃源的武術最大程度保持了傳統的套路和技法。曾經長期作為郡、縣治所,豐州曾是閩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聞名遐邇的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  三國東吳永安三年(公元260年)作為閩南首置的東安縣治起,豐州作為地名,範圍最大時包括現時的漳州、廈門、泉州、莆田、福州、寧德,如今豐州作為泉州南安的一個鎮,它的輝煌歷史大部分與泉州融為一體。
  • 兩岸宗親最新考證:鄭成功先祖源於南安豐州
    來自金門、漳浦、南安等海峽兩岸各地的武榮鄭氏族人近百人,帶著十幾本族譜,十三日在福建南安豐州繼續展開考證。兩岸鄭氏宗親依據族譜進行的此項最新考證認為,福建南安石井鄭成功先祖源於南安豐州社壇。  有關人士對此表示,漳浦營裡鄭氏族譜經泉州市鄭成功學術研究會延平分會核實,被認定是較真實可靠的,其發現意義甚至比二00二年發現的《明末版石井鄭氏族譜》更為重大。
  • 南安豐州百年古厝變「共享空間」 無人看管一切免費
    無人看管 一切免費 「共享空間」現身泉州  由南安豐州一百年古厝改造,提供桌椅、書籍和茶水,策劃團隊希望以此傳遞信任和友好你可以進來喝茶、看書、聊天,或者發呆……」遊走在南安豐州古鎮「頂街」,走過氣勢磅礴的黃氏家廟後,一片紅磚牆上掛著一個彩虹色的牌子「豐州小燈塔」,上面寫著如是文字。  這是泉州出現的第一個「共享空間」,這裡的大門永遠開著,不會有人找你收費,你想待多久就待多久。空間的策劃者是一支臺灣團隊——臺南市文化協會。
  • 南安森林公安分局在豐州成立警務室
    ­  昨日,南安市公安局森林公安分局豐州警務室掛牌成立,這是南安市森林公安分局在鄉鎮成立的第一個警務室。­  「豐州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九日山風景區是南安5A級景區,而且金雞橋附近為水源保護區,加強豐州的生態安全保護顯得尤為重要。」
  • 南安豐州鎮召開「海絲源頭、古地豐州」旅遊規劃研討會
    ­  13日上午,豐州鎮召開「海絲源頭、古地豐州」旅遊規劃研討會。會上,廈門市海道建築規劃設計有限公司代表詳細介紹了《南安豐州古鎮開發建設規劃設計項目建設》。豐州鎮鎮長周劍鋒、鎮武裝部長陳長興、鎮黨委統戰委員黃德藝以及鎮執法中隊、豐州村等代表參加項目介紹會。­  廈門海道建築規劃設計有限公司代表從現狀解讀、規劃梳理、規划行動計劃等三個方面進行介紹。
  • 傅氏名門望族英才輩出:南安豐州溪口傅氏宗祠
    南安豐州溪口傅氏宗祠修建於明嘉靖十一年(公元1522年),距今有近500年歷史。 傅氏宗祠 南安豐州溪口物華天寶,英才輩出。其中明清兩代的傅氏家族曾官高位顯、門庭顯赫:明朝萬曆年間擔任南京戶部主事的傅慶貽、清代康熙年間的大慈善家傅奏功、雍正癸卯武進士傅奏啟……至今,南安豐州溪口傅氏宗祠仍在向人們講述著那段輝煌。
  • 南安豐州訪古 拜謁「李世民」
    南安豐州桃源村有遠近聞名的桃源宮,內祀唐太宗及開唐四名臣,該宮與傅氏開閩始祖傅實公有極大淵源,宮內還有難得一見的陀羅尼經幢;南邑城隍廟始建於北宋,內存多方明代石碑,衍生而出的城隍文化深受矚目今天,就讓記者帶您一道,穿越千年時光,去豐州探幽訪古一番。
  • 南安豐州菜市場:「演戲」誘人高價買海星 五人被帶走
    昨日上午8點多,五個頭套黑色塑膠袋的男女在南安豐州菜市場引起了一陣騷動!原來,這三男兩女在菜市場擺攤販賣海星,聲稱海星具有神奇的醫療功效,以一人銷售幾人做託的方式,高價銷售海星。當天上午,五人被南安溪美刑偵中隊控制,目前案情仍在進一步調查中。受害者可撥打0595—86390560報警,協助警方調查。
  • 南朝古墓又現南安豐州 13件殉葬品驚豔出土(圖)
    南朝古墓又現南安豐州 13件殉葬品驚豔出土(圖) qz.fjsen.com 2013-01-23 07:59   來源:東南早報    我來說兩句 青釉胎質的燈盞非常精美「南安豐州又發現一座古墓。」
  • 南安豐州羅東千盞花燈迎元宵 水頭千名村民「跳火群」祈福
    ­  昨日,南安市豐州鎮召開專題推進會,確定2017年豐州元宵燈會工作方案。記者從會上獲悉,今年的豐州元宵燈會將於2月9日至11日,即農曆正月十三至十五舉行。­  據了解,活動將以注重傳承和弘揚閩南優秀文化,助力豐州「閩南古鎮」建設為目的,分設桃源傅氏宗祠、桃源唐王宮、燕山黃氏家廟、黃氏世宗祠四大主點燈區域以及豐州古街、鋪頂陳氏家廟兩大次點燈區域。
  • 南安豐州造了個「小燈塔」 廢舊老屋變身共享空間
    ­  豐州社區營造打造24小時共享空間­  11日,記者來到位於豐州鎮燕山路旁的一座老屋,從臺灣遠道而來的大學生正拿著刷子清理牆上的汙跡,仔細拾掇、裝點,將老屋扮靚。­  「第一次來到豐州,就參與這樣的事情,覺得十分有意義。」來自臺灣的學生林宜賢告訴記者,他們將在這裡駐留10天,幫忙打造共享空間。
  • 南安豐州古城列入泉州古城歷史城區範圍
    和1983年版規劃相比,本次修編將南安豐州古城列入古城歷史城區範圍。泉州市域的整體保護結構為「一核、兩軸、九片區」,「一核」指歷史城區及其周邊環境,核心範圍總面積約7.08平方公裡,除了泉州古城6.41平方公裡,新增豐州古城0.67平方公裡。­  豐州古城範圍由護城河外圍控規路網圍合而成,約0.67平方公裡。
  • 南安豐州燕山黃氏家廟歡慶元宵,民俗踩街鬧新春
    千年古鎮魅力豐>州3月2日,正月十五,豐州燕山黃氏民俗踩街活動精彩上演,沿街萬餘民眾齊聚觀看,場面熱鬧非凡。空中地面、白天夜晚帶您領略豐州古城民俗魅力一年一度的南安豐州燕山黃氏家廟民俗大狂歡,正月十五如期上演。延綿3公裡多的踩街隊伍,到祖廟鑽燈腳、乞花枝、搶七星燈熱鬧的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