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的陰雨天過去,天氣變得晴好。家住南碼頭路街道東方城市花園二期的謝阿姨有點開心。「終於不下雨了,早晚能去家門口的口袋公園散散步,還能跟老姐妹們聊聊天了。」
口袋公園,指的是城市中呈斑塊狀散布的小型綠色開放空間。相比普通的綠地,口袋公園具備更多的功能性,可供市民休憩、遊玩。
近些年來,新區生態環境局結合路口景觀改造工作,在不少居民區附近打造了口袋公園。家門口的片片綠意,讓市民的小康生活更增添了一份愜意。
寶貴空間應發揮更大功能
謝阿姨口中的口袋公園位於東方路東側,南起東三裡橋路,北至龍陽路,面積約有6000多平方米。附近兩個小區的出入通道,將口袋公園分成了四個部分。
從東方路東三裡橋路路口往北,一眼就能看到口袋公園。這個口袋公園最大的特點,是一個「碼頭」概念——防腐木做成的休閒長椅是波浪形的;部分花壇被打造成了船的形狀;除了紅色的健身步道,其餘硬化路面都是藍色的……
新區綠化管理事務中心工作人員孫佳斌告訴小布,這個口袋公園之所以有這些特性,在於其打造過程中結合了南碼頭路街道的特色。「當時,這個項目也是配合了街道創建上海市園林街鎮。」
在此之前,這片區域原是小區的配套綠化,只是簡單種植了喬木和草坪。綠意有了,但功能不足。「當時,就是一塊綠地,還有一條人走來走去踩出來的『小路』,其他什麼都沒有。」謝阿姨告訴小布。
這麼一塊寶貴的空間,應該發揮更大的作用。去年9月,經過立項、規劃等一系列前期步驟後,口袋公園的打造正式動工,耗時近4個月,當年12月份項目完工。
改造後,原本密密麻麻的喬木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錯落有致的綠植——由上而下,分別有喬木、灌木、立體花柱、花牆、花壇等等。據孫佳斌介紹,不同的色葉系樹種,加上花柱花牆的不同花卉,將讓口袋公園形成一年四季不同的色彩。
口袋公園新增了長椅,供市民休息;添加了健身步道,滿足市民運動需求;還專門設置了一個旱溪,增加口袋公園的元素。硬化路面全部使用透水瀝青,路面下還鋪設了排水管,即便是遭遇大雨,也不會出現積水。
只要不下雨,每天早晚,口袋公園裡總是有不少人,有休閒散步的老人,也有帶著孩子來遛彎的年輕夫妻。一到周末,口袋公園更加繁忙,孩子們的嬉笑聲都能穿過馬路傳到對面。
「原來的綠化帶變成了口袋公園,不僅能觀賞,還是走到裡面去,一下子感覺跟綠色生活的距離更近了。」謝阿姨說。
讓生活更加綠色、愜意
目前,對於口袋公園並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城市中的各種小型綠地、小公園、街心花園、社區小型運動場所等都是身邊常見的口袋公園。而各種類型的口袋公園,承載的是同一個功能:在市民的生活中增添更多具有功能性的綠地,讓生活更加綠色、愜意。
因此,自從2017年路口景觀改造工作啟動後,新區生態環境局就開始結合這項工作,在不少貼近居民區的路口打造口袋公園,截至目前已經有了40多個成功案例。
而在各街鎮的共同努力下,各種口袋公園還在持續打造中。在更靠北的東方路上,就有另一個口袋公園已經完成了項目設計。
效果圖
這個項目位於連接濰坊路和浦電路的一段東方路,同樣是在路的東側,分成兩塊區域,總體改造面積達到了12720平方米。
據孫佳斌介紹,這片區域的綠化已經成型20多年了,存在著綠化缺少層次感、季相變化單調、局部草坪退化嚴重及部分功能設施老舊、整體缺乏形象標識性等問題。
「周邊的功能用地主要由居住用地、商住混合用地、商業用地以及學校用地組成,這意味著,新的口袋公園要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例如周邊商務樓工作人員的日常休閒需求,附近居民區的觀賞遊憩、鄰裡社交需求。」他說。
效果圖
距離正式開工還有段時間,項目的改造方案已經出爐。根據方案,兩個不同區域,已經設定了「奼紫嫣紅」和「櫻棠春曉」的主題,形成兩個精緻、實用、生態的開放型街邊口袋公園,兼具休閒和社交功能。
東方路是浦東新區南北向的主幹道之一,大片綠化區域不多。新區生態環境局表示,希望通過一個個口袋公園的打造,最終連成一條魅力綻放的風景線。
效果圖
而隨著一個個口袋公園在浦東的各個街鎮「誕生」,市民身邊可供休閒娛樂的綠地增加,環境將變得更加生態、生活將變得更加愜意。
效果圖
文字:章磊
編輯:張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