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一無二的巖石教堂,用天然巖石挖空所建,可同時容納1000人

2020-12-19 目的地專家

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不同的教堂建築,而在赫爾辛基這個地方,就存在一個非常特殊的巖石教堂。而且,這座巖石並不是用巖石進行建立的,而是在整塊的巖石當中挖空進行修建的,是這個世界上最特殊的一座教堂,是坦佩利奧基奧教堂,就位於當地中心的廣場上。

01獨特的建築方式

這座教堂之所以與其他的教堂不一樣,不僅僅是因為它修建在樣式當中,而且這座教堂也沒有任何的尖頂,在教堂當中也沒有任何的雕塑和繪畫,也看不到任何一座神像。當時為了修建這座教堂,也是進行了三次比賽才確定了現在這個設計方案,最終用了八年的時間才修建完成。

這個教堂的入口就修建在當地的一個街道上,看起來破破爛爛的樣子,很多人走到這個地方都會自動忽略,因為沒有人會想到一個教堂的入口竟然是這個樣子。而當你走進這個教堂之後,看到的景色就完全不一樣了。

02別具一格的美感

因為是修建在巖石當中,所以這個教堂的頂部是有一座玻璃圓頂,這樣就能讓教堂當中有更好的採光。而支撐玻璃圓頂所用的鋼架,就好像是一個個琴鍵一般,有著不一樣的美感。

在這個教堂的裡面,還能看到很多天然的花崗巖,這都是當時在挖掘的時候留下來的,非常具有原始的味道,可以說與教堂完美的融合到了一起。雖然說在這個教堂當中看不到任何一座神像,但是在教堂最中間的地方,卻修建了一個聖壇,屋頂的陽光正好照耀在這個聖壇之上,顯得極其神聖。

在這個教堂當中也有很多的木質長凳,圍繞在教堂的兩邊,差不多能夠同時容納1000人。在平時,這個教堂也會舉行一些活動,也有很多人會在這個地方舉行婚禮。

若是有時間來到這個地方的話,一定要記得好好參觀一下。旅遊之前,先上馬蜂窩。

相關焦點

  • 世界唯一的巖石教堂,玻璃光頂,真正建在巖石上的教堂
    赫爾辛基城裡有一坐巖石教堂,並不是因教堂是以巖石堆砌而命名,而是一座真正將巖石挖空而建造的教堂,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巖石教堂,又名坦佩利奧基奧教堂,坐落在市中心的坦佩利巖石廣場上。這座教堂的獨特在於,他與其他傳統教堂不同的是,它不僅是建造在巖石裡,它也沒有千篇一律的教堂尖頂,沒有斑斕的雕花與繪畫,沒有沉悶而肅穆的大鐘,更沒有讓人敬畏的神像。
  • 世界上唯一一座建在巖石中的教堂:赫爾辛基巖石教堂
    聞名歐洲的世界上唯一一座建在巖石中的教堂赫爾辛基市巖石教堂又叫坦佩利奧基奧教堂,由斯歐馬拉聶兄弟完成於1969年,位於赫爾辛基市中心的坦佩利巖石廣場。整個廣場被一塊不規則的高達十幾米的巨大巖石覆蓋住,而教堂就藏身在這天然巖石之中,甚至你可能來到了這個廣場都不會注意到教堂的存在。
  • 芬蘭最「奇葩」教堂,建造在巖石之中,卻可以容納900多人
    教堂簡介這座教堂就叫做巖石教堂,還有一個正經的名字叫做坦佩利奧基奧教堂,在1969年的時候完成的,是一對兄弟的精心之作。教堂位於赫爾特辛基市,整座教堂被一塊巨大的巖石覆蓋,巖石要比旁邊的街道要高,這裡景觀自然,教堂的內壁是未經加工的巖石樣貌,頂部是用炸碎的巖石堆積而成,看上去就像是要掉下來一樣,但是每一塊巖石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
  • 每日一畫|《芬蘭巖石教堂》
    巖石教堂(Temppeliaukion-kirkko)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建立在巖石中的教堂,外觀徹底顛覆教堂的概念,看起來像著陸的飛碟,入口就像個隧道口。200多篇建築雜誌都對它不吝讚美。與赫爾辛基其他教堂相比,它顯得很低調——整體為半地下的結構,只有橢圓形教堂大廳沐浴在日光下。外部牆壁以銅片鑲飾,內壁則完全保持了天然的花崗巖石壁紋理,芬蘭人崇尚自然古樸的審美情感在此得到了充分體現。教堂共兩層,可容納近1000人。
  • 西行漫記:赫爾辛基獨一無二的巖石教堂(走馬觀花41)
    在西方國家,從不缺教堂,就如我們國家到處都有寺廟一樣。對於我們來說,一般情況教堂也是遊覽景點的一大類別。何況出名的教堂往往還是城市的地標。芬蘭赫爾辛基的巖石教堂,大概不算地標建築,但卻是網紅打卡地。的確,在世界各國的教堂也好、寺廟也罷,以巖石為建是獨一無二了。
  • 非洲發現神秘的巖石教堂,2萬人用了24年時間,鑿出了11座教堂
    非洲發現神秘的巖石教堂,2萬人用了24年時間,鑿出了11座教堂基督教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宗教之一,在世界各地均建有教堂,這些教堂的外表富麗堂皇,內部裝潢精緻,教堂的建造也是費時又費力的,最常見的教堂就是一些歐式宮廷建築風格的,但是用巖石建造的教堂
  • 從一整塊巖石中開鑿出來的教堂
    芬蘭的首都赫爾辛基(Helsinki)是一座將都市建築與自然風光巧妙結合在一起的城市,市內建築風格獨特,多用淺色花崗巖建成,有"北方潔白城市"之稱。雖然結構精美、氣宇非凡的赫爾辛基大教堂堪稱赫爾辛基的代表性建築,但是最有特色的還是一座巖石教堂。
  • 世界唯一一座巖石中的教堂,每天開放時間不一樣,還會舉辦音樂會
    不過,有一個教堂竟建立在巖石之中,是全世界唯一一建在巖石之中的教堂,這便是位於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的巖石教堂。巖石教堂又名坦佩利奧基奧教堂,是建築師斯歐馬拉聶兄弟於1969年完成的精心傑作,在赫爾辛基乘坐有軌電車3B、3T線路後,到達「坦佩利巖石廣場」站下車步行即可。巖石教堂沒有塔樓,要不是專程來這裡的話,很難發現這一堆亂石之中竟然藏著一個教堂。
  • 從巖石裡誕生的神奇教堂,宛如走進地心世界
    地點:赫爾辛基 亮點:巖石教堂 提到歐洲的教堂,很多人都會想到哥德式或者巴洛克式建築,以及標誌性的尖頂與鐘樓然而芬蘭有一座著名的巖石教堂,完全打破了人們的固有認知——教堂是從一塊完整的巖石中開鑿出來的,設計極為巧妙,據說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建在巖石中的教堂。 巖石教堂位於赫爾辛基市中心的坦佩利巖石廣場,由建築師Suomalaimen兄弟於1969年設計建造,建造過程中吸引了眾多建築師前來觀摩。
  • 北歐遊記(1)赫爾辛基-西貝柳斯公園-赫爾辛基大教堂-巖石教堂
    俗稱巖石教堂(Rock Church)。聞名歐洲的「巖石教堂」位於赫爾辛基市中心的坦佩利巖石廣場。巖石教堂卓越的設計極為新穎巧妙,完成於1969年,是斯歐馬拉聶兄弟的精心傑作。在這裡,看不到一般教堂所具有的尖頂和鐘樓,甚至都注意不到教堂的存在,只有一個直徑20多米的淡藍色銅質圓形拱頂暴露在巖石的最上面。遠遠望去整座教堂如同著陸的飛碟。教堂入口設計成隧道。走進教堂,我的感覺似乎這裡不是教堂,而是一座巖石音樂廳。
  • 到此一遊|從巖石裡誕生的神奇教堂,宛如走進地心世界
    地點:赫爾辛基亮點:巖石教堂提到歐洲的教堂,很多人都會想到然而芬蘭有一座著名的巖石教堂,完全打破了人們的固有認知——教堂是從一塊完整的巖石中開鑿出來的,設計極為巧妙,據說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建在巖石中的教堂。巖石教堂位於赫爾辛基市中心的坦佩利巖石廣場,由建築師Suomalaimen兄弟於1969年設計建造,建造過程中吸引了眾多建築師前來觀摩。其實,坦佩利巖石廣場由一塊起伏不平的巨大巖石覆蓋著,比旁邊的街道足足高出8米至13米。
  • 帶你探索非洲奇蹟之一——拉利貝拉巖石教堂!
    是巖石教堂群中最大的教堂,「梅德哈尼阿萊姆」意為救世主教堂,這座教堂由一塊長33米、寬23.7米、高11.5米的紅巖鑿成,面積搭782平方米。它擁有5個中殿和一個長方形的廊柱大廳,28根石柱,仔細琢磨後雕上了幾何圖案。
  • 探秘芬蘭赫爾辛基三大教堂之一,巖石大教堂
    都說北歐人很冷漠,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至少5米以上,少於這個距離他們會感到不舒服。但在輕軌列車上,異鄉遊客、歸鄉之人和當地人蜂擁在溫暖的車廂氛圍中,他們的臉上帶著疲倦的笑意,氣氛融洽極了。芬蘭人大多都會說英語,至少赫爾辛基如此。因此在列車上我用英語詢問任何問題,都會得到善意的回應。
  • 拉利貝拉,這裡11座巖石教堂是非洲的奇蹟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教堂內部的宗教畫色彩鮮豔。在20多個修道院中,Ura Kidane Mihert是最大最美的一所,它建於16世紀,外部是圓形的,內部是建有方形的內室。內室外有很多聖經故事的圖畫,這些畫用的都是天然的顏料,直到今天還依然色彩鮮豔。最神秘的一座修道院,現在依然是嚴格遵循著女性不能進入的原則。
  • 拉利貝拉巖石教堂—衣索比亞特色古教堂
    在耶路撒冷被穆斯林所佔據後,拉利貝拉更一度被提倡為新的耶路撒冷城。拉利貝拉巖石教堂是在形成拉斯塔高原的大片紅色火山石灰華上開鑿而成的,是12和13世紀基督教文明在衣索比亞繁榮發展的非凡產物。基督教在公元330年前後進入衣索比亞的阿克蘇姆王國。5世紀末,基督教在來自安蒂奧克的僧侶的努力下開始傳播,但衣索比亞的基督徒卻忠誠於科普特教會。
  • 卡帕多希亞的巖穴教堂是什麼?地下村莊是什麼?位於哪裡?
    卡帕多希亞擁有很多巖穴教堂,至今還能找到1000多座。在格雷梅山谷,實際上每一座小尖巖都已被挖空,裡面都有一所教堂。踏著已遭歲月磨損的石梯,可以爬進一個又一個教堂。巖石被巧妙地挖鑿成帶有穹頂、圓柱和拱門的十字形狀;洞壁、穹頂和圓柱上,到處裝飾著美不勝收的壁畫,這些壁畫風格質樸,多用紅色顏料直接在巖石上描繪。
  • 他們把房子建在巖石下,引來大批遊客
    在西班牙有個神奇的小鎮,他們把房子建在巨大的巖石下,半個小鎮都住在巖石下面,看起來非常危險,卻吸引了大批遊客前來參觀。半個小鎮均被巖石籠罩著,有些部分直接壓在小巷中,看起來就像是巖石把房子壓塌了一樣,非常奇特。
  • 拉利貝拉巖石教堂,究竟是怎樣的力量才能雕琢出如此宏偉的奇蹟?
    拉利貝拉巖石教堂群位於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以北350公裡處,然而和一般教堂不同的是,巖石教堂擁有著不平凡的出身;它是在整塊火山巖上一錘一斧敲鑿出來的,這樣的教堂,一共有11座。所以比起「拉利貝拉巖石教堂」這個普通名字,人們更願意用充滿信仰和榮耀色彩的「新耶路撒冷」、「非洲的奇蹟」來稱呼它。
  • 峇里島阿雅娜巖石酒吧:在「神的避難所」觀海景日落
    以梵語「神的避難所」命名的峇里島阿雅娜水療度假酒店(AYANA Resort and Spa Bali)為屢獲殊榮的世界級度假勝地,地處金巴蘭灣上方35米高崖頂。為了滿足世界各地消費者持續不斷的需求,酒吧最近進行了擴建,最多容納多達650人。    設計創新簡約的巖石酒吧坐落於金巴蘭海灣懸崖底邊,聳立於印度洋14米之上。這次的延伸是由巖石酒吧的原設計師,日本SPIN設計室的小市泰弘先生主要負責。本次引人矚目的設計在於:完美利用了巖石酒吧稀有的天然巖層和一覽無遺的海景資源,在原先的基礎上增加了9個新的露天平臺。
  • 盤點巖石雕刻成的15座美麗建築
    馬特拉由多巖石的峽谷和「薩西·迪馬泰拉」地區的許多天然洞穴構成,是該地區新石器時代居民最早的居住地。這些洞穴錯綜複雜,構成一個像迷宮一樣的住宅區。人們幾乎無法將古代建築與天然的巖石形狀區分開來。這些房子就像巖石中長出來的。20世紀中期,這裡從一個城鎮廢墟變成令世界各地遊客嚮往的旅遊勝地。梅爾·吉勃遜的著名影片《耶穌受難記》就是在馬特拉拍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