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消息,為了能夠完成工信部今年規定的任務,即給消費者讓利1800億元,中國聯通、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都在增加提速降費的籌碼,比如給用戶贈送更多的流量,同時還要降低套餐種類和入門門檻。
當然,三大運營商做出上述調整,還跟即將在今年年底前開始的攜號轉網有關,因為到那個時候,用戶可以自由攜號轉網,一旦服務、資費讓人不滿意,那麼將面臨巨大的老用戶流失。
三大運營商要重新推8元地板價全國套餐
之前為了減緩老用戶出走,中國移動毅然決然的在全國下架8元入門的4G套餐,隨後這引起了軒然大波,雖說最後中國移動又被迫上架了這個套餐,但也只是一些城市,當然也不是你想辦就能辦那種。
有了競爭,運營商才會做出改變。為了確保完成今年提速降費的任務,中國聯通已經表示,為滿足低收入和老年人等群體需求,重新推出了8元檔地板價全國流量王套餐,並且還加碼了套餐的全力,會給這個套餐用戶贈送更多流量,同時中國聯通還全面梳理明確了新老用戶同權涉及的各類規則,全力保障用戶選擇權。
對於中國聯通的做法,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也必然做出了防禦措施,其也都將重新推出調整過後的8元地板價格4G套餐,並且會給用戶更多的流量讓利。
繼續減低套餐費
從三大運營商前不久發布的惠民政策上來說,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除了降低流量資費外,還都在積極調整資費套餐,即減少套餐數量,減低套餐資費,並且加大贈送流量的力度。
其實對於三大運營商來說,大家也都在按照工信部的要求,進一步優化精簡資費套餐,即2019年在售套餐數量較2018年底要減少15%,特別是重點減少一些早期的、價格貴的以及規則複雜、影響用戶選擇的套餐,同時還推動企業做好階梯定價資費試點,推廣簡單自由組合的套餐。
對於用戶來說,最大的主動權將在今年12月開始,如果感覺運營商服務不夠好,是可以自由攜號裝網的。工信部已經明確表示,今年11月30日前在全國範圍內必須實現攜號轉網,真正做到「號碼在手,說走就走」。
流量均價不足8元/G
提速降費的意義就是,用更好的網速和服務,來促進寬帶的普及。從目前三大運營商的數據來看,手機上網流量資費平均每G為8元以內,自2015年以來,流量單價下降90%以上,具體來說就是:
自2015年以來,中國移動累計讓利2026億元,其中手機上網流量單價下降91.5%(截至2018年底,50M和100M寬帶平均價格分別同比下降27.5%、38.4%);中國聯通行動網路流量平均資費下降90%以上;中國電信流量平均單價下降93%,同時三家運營商還指出,通過流量加量不加價以及推廣特惠流量包等優惠產品,降低流量平均資費,並且降低內地與港澳地區間流量漫遊資費,現內地與港澳地區間流量漫遊費降幅已超過30%。
2018年,全國共使用手機流量726.7億GB,同比2017年的245億GB增長了197%,三家整體手機流量收入達到5862.6億元,增長了11%。消費者月均使用流量達到4.63GB。
年底前允許自由攜號轉網
按照工信部的要求,12月31日三大運營商必須實現所有手機用戶的自由攜號轉網,從目前運營商內部放出的消息看,時間上可能還會提前,具體如下:
1、今年10月底前各運營商、信通院完成全業務流程聯調測試,具備系統割接上線條件。11月10日前,各運營商、信通院完成系統割接上線,做好系統定級備案、風險評估、符合性評測等網絡安全相關工作,具備向用戶提供「攜號轉網」服務能力。
2、9月20日前,天津市、海南省、江西省、湖北省、雲南省完成試驗,按照「攜號轉網」管理政策正式提供服務。11月10日至25日,其他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攜號轉網」服務上線試運行。11月30日前,全國範圍內正式提供服務。
在目前的攜號轉網上,運營商之前給出的規定比較多,比如合約機,未解綁VOLTE服務,188、157、170/171(虛擬運營商)號段開頭,校園卡,家庭套餐用戶,寬帶綁定的號碼,收入歸集團成員關係業務或辦理了集團網業務,這些統統不能辦理攜號轉網資格。
未來工信部要求所有手機用戶自由攜號轉網後,上述門檻肯定會被調整或者完全取消,但即便是這樣,依然會有三個嚴格的規定:第一,不能有拖欠費用的行為;第二,必須是用自己實名的電話卡;第三,參加相應運營商的套餐都要已經結束。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