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浴佛節」,關於莫高窟「浴佛節」的二三事

2021-01-12 莫高窟參觀預約網
敦煌文獻P.2668-圖片來源:法國國家圖

三危聖跡實嵯峨,至心往禮到彌陀。

宕谷早為仙巖寺,亦言莫高異石多。

敦煌人民憑此活,龕龕聖瑞接雲霞。

願其再同堯舜日,使主利爾人拜國。

家秀來睹勿為惡,消愚替練當正道。

這首七言詩,是五代時敦煌著名的歷學家翟奉達在四月八日隨施主赴莫高窟,即興而作。

四月乃初夏,氣序清和,景色宜人,故往往趁節日之際,佳賓勸酬,吟詩紀事,縱情山水,並行禮佛之願。

《敦煌縣誌》載:「四月八日千佛洞菩薩聖會,士女前三日進香,至日尤盛」。四月八日莫高窟的菩薩盛會,士女前三日進香,與中原地區一致。

「浴佛節」由來

據《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一的記載, 摩耶夫人懷胎臨近產期,一日出遊蘭毗尼園行至無憂樹下, 誕生了悉達多太子, 難陀龍王和伏波難陀龍王吐清淨水, 灌太子身。因此, 後世以香水洗浴佛陀像, 成為佛教徒紀念佛陀誕生和供養佛陀的儀式。

九龍灌頂-莫高窟第290窟-北周

敦煌地區最早的「四月八」

而敦煌文獻中關於」四月八日「最早的記載,出現在北魏興安三年(公元454年)的《大慈如來告疏》中:

四月八日常出教化諸眾生,悉……布施一餐受我(餓)者……。

《大慈如來告疏》(局部)-敦煌研究院藏

大慈如來即彌勒佛,從這段記載看出古人在「四月八日」時布施,使有需要的人免於飢餓。這也同時說明了早在北魏時期,敦煌就有在農曆四月八弘佛教化的活動。

敦煌在佛誕日首先行像, 然後浴佛, 把佛誕日的禮佛活動推向高潮。

禮佛儀式·行像

佛教的行像儀式, 是在我國南北朝時期, 隨著佛經翻譯漸備, 信仰次第普及, 佛教造像之風而大興, 行像的禮佛活動也逐漸盛行。北魏世祖、孝化諸帝時, 每年四月八日, 都舉行盛大的行像儀式, 接受皇帝散花禮敬。

敦煌的行像禮佛儀式, 是由一定的機構組織有計劃地進行的。從敦煌遺書中的寺院經濟文獻中,我們可以知道行像儀式的組織機構有行像司和行像社。行像儀式在佛誕日前就開始準備, 次日天明, 環城豎幡幢, 行像僧俗, 各悉索幡花, 竟持幡蓋, 在樂隊的伴奏下, 仿照釋迦生前出遊四門的經歷,「出佛像於四門, 繞重城而一匝」。

禮佛儀式·浴佛

與行像儀式緊密相關的是浴佛儀式。浴佛儀式始於印度, 是從求福滅罪的一種宗教要求傳衍而來的。在婆羅門教中早有一種浴像的風俗, 起源於印度人使精神清潔的思想, 是古印度的社會風俗。

敦煌的浴佛一般在寺院中開講設齋, 大會道俗,召集僧尼赴會轉經, 舉行浴佛儀式。浴佛儀式是在都僧統統一安排下進行的。關於浴佛的方法, 寶思維譯的《浴像功德經》記載:

若欲浴像, 應以牛頭旗檀、紫檀、多摩羅香、白松、芍勞、白檀、鬱金、龍腦、沉香、醉喬、丁香, 以如是種種妙香, 隨所得者以為湯水,置淨器中,先作方壇,敷妙床座, 於上置佛。以諸香水次第浴之。用諸香水周遍訖已, 復以淨水於上淋洗。其浴像者, 各取少許洗像之水置自頭上, 燒種種香以為供養。

在浴佛作佛事的過程中, 音樂伴奏, 念誦佛經, 轉讀願文, 齊心發願。

敦煌市雷音寺浴佛法會現場
雷音寺俗家弟子參加浴佛節佛事活動

民間風俗·求子

敦煌民間還有在四月八日求子的風俗,莫高窟不少遊人題記也反映了此俗。

如第454窟,是宋代洞窟,清代時重修,在中心佛壇上曾經塑有送子娘娘十二軀,每年四月八日不少遊人到莫高窟進香,在前室甬道南壁有遊人題詩云:「四月初八佛聖誕,善男信女求兒男。人有成(誠)心佛有感,好兒好女在口(眼)前。」

觀音是敦煌地區常見供養的求子神靈,善男信女跪拜觀音求兒、求女或謀求兒女相貌堂堂、才藝超群等德藝。如《觀音禮文》,一作《觀音禮》,一作《觀音偈》,其云:「若有女人來乞願,求男智慧女儀容。隨心所願皆如意,猶是常持觀世音。」可知當時敦煌地區觀音信仰廣泛流行,向觀音求子也是觀音信仰的重要組成部分。

南壁 觀音經變-莫高窟第45窟-盛唐
南壁東側 觀音救難、現身說法圖

敦煌地區供奉觀音求嗣的情況在敦煌莫高窟第四十五窟壁畫及其榜題等也有表現。盛唐時開鑿的第四十五窟南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經變」,繪有一男子,後立一男童,旁邊榜題曰:「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相向立有一孕婦,後立一女童,旁有榜題曰:「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殖(植)德本,眾人愛敬。」畫面形象勾勒了男女兩人雙手合十,虔誠求嗣,後面所立童男童女,可能是男女所祈求之子。

民間風俗·廟會

古往今來,敦煌人將四月初八視為一個重要節日,紀念佛誕的佛教節日演變成異彩紛呈的廟會,經常會持續數天之久。他們舉辦浴佛齋會,燒香禮佛,歡慶佛誕的同時留下一番美好祈願。

1908年的四月八廟會 努埃特攝影
1956年5月14日的四月八廟會
1958年5月23日的四月八廟會
1959年4月29日 四月八廟會 在第96窟

參考文獻:

[1]羅華慶.9至11世紀敦煌的行像和浴佛活動[J].敦煌研究,1988,4:98-103.

[2]蔣勤儉.從《太子成道經》求子情景探究敦煌求子風俗[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5:52-62.

[3]王維莉.唐五代宋初敦煌寺院四時節俗[D].甘肅省:西北師範大學,2011.

[4]餘燕.唐五代宋初敦煌古史傳說的民間形態[D].甘肅省:蘭州大學,2012.

(內容來源:敦煌研究院

相關焦點

  • 四月初八「浴佛節」莫高窟不開放
    四月初八「浴佛節」莫高窟不開放 2020-04-28 20: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敦煌莫高窟今年暫停傳統禮佛活動「浴佛節」
    每逢農曆的四月初八,甘肅敦煌民眾從四面八方湧向莫高窟等傳統佛教聖地,燒香拜佛,祈福納吉。(資料圖) 王斌銀 攝(抗擊新冠肺炎)敦煌莫高窟今年暫停傳統禮佛活動「浴佛節」中新網蘭州4月28日電 (記者 徐雪)敦煌研究院28日發布公告稱,根據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莫高窟暫不開放,2020年農曆四月初八「浴佛節」期間(2020年4月30日),莫高窟不舉行面向廣大市民的傳統禮佛活動。
  • 敦煌「浴佛節」圖記
    到了近現代,敦煌人「每逢每年四月初八千佛洞的廟會,群往燒香,支爐生火吃手抓羊肉和煮麵片。」(張大千《我與敦煌壁畫》)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敦煌的「浴佛節」。在這幅敦煌藏經洞出土的絹畫中,描繪了佛傳中九龍灌頂的場景。
  • 釋迦牟尼佛浴佛節
    農曆四月初八,是浴佛節,為紀念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佛,各地信眾包括寺院的僧人,開始過一年一度的浴佛節。浴佛儀式在印度的婆羅門教中早有一種浴像的風俗, 隨著佛教在中國的傳播,佛誕日(即浴佛節)成為了我國重要的佛教節日
  • 「浴佛節」遇見佛,我們能做什麼?
    又稱為佛誕節浴佛節浴佛節的來歷浴佛節,又稱為佛誕節、佛誕日,是佛教之宗釋迦牟尼的誕辰,每年的農曆四月初八是佛教的浴佛節,是為了紀念佛祖誕辰,相傳釋迦牟尼是在這天誕生。1每在這個節日,佛弟子們都會敬佛、齋僧,行浴佛禮。
  • 翻閱佛教史書古籍簡述浴佛節的由來......
    每年的農曆四月初八就是浴佛節,過浴佛節當天,家家戶戶吃欒茜餅,然後到街上觀看萬眾參與的大型遊街慶祝活動。浴佛節巡遊日,象角、聖獅、龍聚環三個村出動10條大小金龍、銀龍和木龍,l只彩鳳,20頭醒獅、50個少女花籃擔。還有仙女散花、彩旗、八音氏樂、鑼鼓等隊伍,共2000多人。
  • 廈門南普陀寺浴佛節系列活動圓滿
    浴佛法會現場秩序井然,信眾在導覽義工們的引導下,參加浴佛節的各種活動。在活動現場,簡樸之風處處可感,務實場景隨處可見,從活動外圍到活動主場布置以及活動環節的設置,無不秉承「節儉樸實、綠色環保」的活動要求。活動外圍,沒有大型展板文化牆,只在天王殿兩側的樹上,懸掛印有各類關於佛法、生活問題的小卡片,群眾可通過掃描二維碼,獲得文字解答或法師解答的簡短小視頻。
  • 2017百寺浴佛節盛況總覽
    將有機會獲得來自佛誕聖地藍毗尼聖園的神秘禮物靜心傾聽來自佛國的天籟梵音你從未見過如此之全的浴佛節盛況 2017年5月3日,農曆四月初八,也就是今天,殊勝無比的2017浴佛節重磅來襲,2017最新、最全、最殊勝的各地浴佛節盛況總覽就在佛緣之路!佛曰:心止即岸,煩惱如水,倒掉即空,空則明淨,淨則歡喜,喜則有福,福則生運,運則順利,利則可賀,賀則為你,你則開心。
  • 浴佛節的由來
    浴佛節始於東漢,盛於唐宋,傳延至今(圖片來源:資料圖)浙江天台山慈恩寺浴佛池(圖片來源:資料圖)始於東漢浴佛節,為每年的農曆四月初八,是中國佛教徒紀念教主釋迦牟尼佛誕辰的一個重要節日,又稱佛誕節、灌佛會、龍華會、華嚴會等
  • 佛誕日與浴佛節及曬佛節的關係
    在我國漢地,紀念佛陀誕生的節日,就是浴佛節。通常,還是以我國傳統上的四月初八這一天為佛誕日。在佛誕日舉行浴佛儀式,和佛陀降生當日有關。公元前565年(有多個版本的說法,取其一),佛母摩耶夫人在藍毗尼花園的無憂樹下,生下太子悉達多,也就是日後的佛陀釋迦牟尼。
  • 吃貨們如何過浴佛節,看看歷史上其他朝代都吃些什麼吧
    這次,我們重點為吃貨們科普一下浴佛節,這個盛大的節日經過幾千年的發展,當然也衍生出很多有特色的是食物,就像臘八節要喝臘八粥,元宵節要吃元宵,中秋節要吃月餅一樣。那麼問題來了,浴佛節要吃什麼呢?在唐朝,浴佛節當天是要吃一種名為「糕糜」的食物,再到後來的五代時期,又出現了一種叫「指天餕餡」的糕點,到元代又演變為吃「香水黑糕」。遺憾的是,這些食物因年代久遠,製作方法已經很難考證了,所以吃貨們吃不到這些食物。但明清時期的糕點還是可以試著做出來的,在明代浴佛節當天要吃「不落夾」。
  • 北大校友專欄丨張永強·話說浴佛節@詩神同題
    浴佛節在每年農曆四月初八,又名佛誕節,佛誕日,龍華會,華嚴會。顧名思義就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誕生的日子。佛祖釋迦牟尼釋迦牟尼佛名喬達摩.悉達多,出生於公元前623年,是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浴佛節在古印度佛教中即為一種重要儀式,其源則在釋迦降生的歷史記載之中。
  • 非遺冷知識丨作為一個吃貨,怎麼能輕易放過浴佛節
    在印度的婆羅門教中早有一種浴像的風俗, 隨著佛教在中國的傳播,佛誕日(即浴佛節)成為了我國重要的佛教節日,不過更重要的是,從魏晉發展到明清,佛誕日逐漸從釋門走向社會,成為民間盛節。佛祖生日宴,洗完澡,唱過生日歌,許過願,然後我們能開吃了嗎?
  • 恭迎釋迦牟尼佛聖誕日-浴佛節,轉發功德無量
    農曆四月初八釋迦牟尼佛聖誕日又稱「浴佛節」祈願眾生多做功德、吃素念經、戒殺戒淫、禮佛放生、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因此,佛誕日又有「浴佛節」之稱。二、浴佛節的意義雖然在各國各地舉行的方式不同,但是目的都是在紀念偉大佛陀,培植福德,這其中的意義有三:01.紀念為紀念佛陀偉大濟世度生的精神,感恩佛陀為世間帶來清涼的佛法,更為迷失的眾生找到一條解脫之道。02.浴心浴佛是浴自心、浴自身。
  • 為什麼要過潑水節、浴佛節
    潑水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傣族傣族的三大傳統節日  1、浴佛節  浴佛節,又名「潑水節」,源於古印度婆羅門教的一種儀式  浴佛節一般在傣歷六月舉行,相當於公曆四月中旬。浴佛節這一天要用清水為佛洗塵,然後彼此潑水嬉戲,相互祝願,後來逐步發展到用盆和桶,邊潑邊歌,越潑越激烈,鼓聲、鑼聲、潑水聲、歡呼聲響成一片。  在西雙版納地區,浴佛節期間還要舉行賽龍船、放高升、放飛燈等傳統娛樂活動和各種歌舞晚會。經過西雙版納自治州政府的多次推動,浴佛節被宣傳成「潑水節」,成了西雙版納傣族最隆重的節日。
  • 西雙版納2020年浴佛節(潑水節)系列活動取消
    近日,雲南西雙版納州佛教協會、西雙版納總佛寺對外發布通知,宣布取消2020年(傣歷1382年)浴佛節(潑水節)系列活動。通知全文如下。各位信眾、社會各界人士:為維護全州各族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堅決防止輸入性、聚集性疫情發生,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和相關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在疫情宣布解除前,西雙版納州佛教協會、西雙版納總佛寺將繼續延期對公眾對外開放,同時取消舉辦2020年(傣歷1382年)南傳上座部佛教浴佛節
  • 釋迦牟尼生日【浴佛節】
    相傳夏曆四月初八日為釋迦牟尼生日,佛寺常於此日誦經,以各香浸水灌洗釋迦之太子誕生像;紀念佛之誕生,稱為浴佛節    【四月初八「清心素食」活動】     祝;所有人在「浴佛節
  • 浴佛節的由來及其真正意義
    四月初八日,在中國,就稱為「浴佛節」,這一天所有的佛教徒在寺廟裡都舉行浴佛儀式。為甚麼要浴佛呢?慶祝,只要到寺院拜佛就好,為甚麼還要浴佛呢?其實,佛本來就是清淨的,哪裡需要洗浴呢?這只不過是一番象徵。我們回溯佛陀出生時,這一天是四月初八,聖人出生,覺者降臨世間,人出生總是要沐浴,何況九龍吐水?這就是在紀念那一天,釋迦牟尼出生時,要沐浴身體,所以叫慶生,紀念聖人的出世。
  • 佛教重大節日「浴佛節」的來歷(圖)
    浴佛節法會現場(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佛誕節也稱「浴佛節」,是紀念釋迦牟尼佛的重大節日。 浴佛節的精神 佛陀的誕生為世間帶來清涼的佛法,更為迷失的眾生找到一條解脫之道,因此在佛誕日,我們舉行浴佛法會,來慶祝佛誕與感念佛恩。浴佛的涵意,是以戒定為香,忍辱為水,精進為力,智能為鏡,慈悲為藥,以佛的智能光明、慈悲仁愛,沐浴自己,將種種煩惱化為歡喜、自在、清涼。
  • 今天浴佛節
    免費訂閱 點上方藍色字 我家法王農曆四月初八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佛教節日,浴佛節也稱佛誕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