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嚴法師:頂客族

2021-02-08 無盡傳燈

點擊上方藍色字體 無盡傳燈 即可關注我們

聖嚴法師:頂客族


作者:臺灣法鼓山創始人 聖嚴法師




為了充分享受兩人在一起的時間,夫妻雙方都在上班的家庭就不想要小孩,因此使得今日社會的「頂客族」(按:就是大陸譯的丁克族)越來越多。


從正面來看,不生小孩就使我們地球少一點眾生、少一點麻煩,似乎也是對的,但這個觀點太勉強了。


在這個世界上,如果大家都是頂客族的話,會使得世界人口越來越少,最後就沒有人了。可是,有一些眾生還是要轉世為人,既然到不了我們這個世上,就轉世到其他世界去了。這好比說,把蛇洞封起來,蛇不從這個洞口出來,還是會從其他洞口出來。佛教的世界觀是很大的,只要尚有眾生沒有解脫生死的煩惱,即使不來這個世界,還是會投生到其他世界去。


所以說,頂客族對社會的正面意義不大,倒是負面影響比較多。


頂客族年輕的時候,有兩份收入,在一起享受男女夫婦的生活,沒有兒女的牽絆,看起來好像很自由、很輕鬆,其實,他們的苦果在後頭。


夫妻兩人到了四十歲以後,還是頂客族的話,彼此沒有了新鮮感,沒有兒女作為彼此生活的調劑,馬上會產生感情的問題,人間的神仙眷屬畢竟太少了。


當然,現在的孩子到了十七、八歲以後都會獨立,特別是西方人,高中讀完就離開家,留下父母兩人,但這期間至少有十七、八年孩子都在家,夫妻兩人的感情會因為孩子的關係而更親密,家庭氣氛更加和諧。例如,夫妻兩人要吵架時,看到孩子在旁邊,就不好意思吵了。所以,孩子對夫妻兩人的感情有所助益,不是累贅,也不是來討債的。


孩子在家的這段期間非常可貴,父母從青年進入中年、進入老年就是這段期間。現代人多半要在二十五歲以後,甚至三十歲以後才結婚。結婚之後過幾年才生小孩,等孩子離家時,夫妻已經五、六十歲了;進入晚年後,夫妻兩人吵架的機會少了,做冤家的情況就不多。所以,夫婦到了晚年,孩子縱然不在身邊也沒什麼大問題了。


人到晚年,有孩子還是有用。孩子偶爾跟年老的父母打打電話,一年之中會去看父母幾次,這也是很大的寄託、很大的安慰。現在有人到了晚年就專門跑寺院、修行、吃齋、打坐、畫畫、下棋、看書、做學問、做義工、為社會奉獻,這種情形會越來越多。這種人若是有孩子,帶動兒孫一起參與社會工作,不是更好嗎?


西方這幾十年來,頂客族有越來越多的趨勢,但我相信思想會轉變,風氣會改變,所謂六十年風水輪流轉。


因為,如果現在有半數以上的人是頂客族的話,那馬上會面臨一個很嚴重的問題。當現在這些頂客族到了六十歲時,社會的生產力該從那裡來?


頂客族退休後,他們也許自己有積蓄可以養老,但是大家通通養老,誰來負責生產線呢?也許生產線有機器可以代勞,但機器也要靠人來操作、經營。當這批頂客族年紀大了,不能做事,使社會受到災難時,下一批年輕人就會改變觀念,不敢做頂客族了。


所以,我在這裡呼籲:


(一)現在的頂客族應該往長遠看,不要那麼自私、不要為幾十年後的社會製造困擾。


(二)除非人類不要繼續繁衍,否則,社會上出現一批頂客族後,應該要自然調節,讓頂客族越來越少。

(據《法鼓全集》第八輯第三冊《叮嚀》)


歡迎分享到微信朋友圈,讓更多人同沾法喜!

歡迎關注宗舜法師新浪微博【@無盡燈樓】


相關焦點

  • 聖嚴法師生平簡介
    聖嚴法師,是我國第一位獲得博士學位的比丘。留學1969年3月14日聖嚴法師在沒有任何支援之下,離開臺北前往東京。初到東京,便向位於品川區的立正大學佛教學部辦理入學登記。當時,法師已經年屆三十又九了。1971年聖嚴法師確定了其碩士論文:"大乘止觀法門之研究",論文內容共分三章:一、大乘止觀法門的組織及其內容,2.大乘止觀法門的真偽及其作者,3.大乘止觀法門的基本思想。
  • 聖嚴法師:風雪中的行腳僧(圖)
    積極入世的「學問僧」  聖嚴法師祖籍江蘇南通,自幼體弱多病,十三歲在狼山出家後,歷經經懺、軍旅生涯,而後再度出家。儘管一生顛沛流離,但聖嚴法師堅持弘揚佛法。聖嚴法師得臨濟宗及曹洞宗的傳承,是近代禪宗大師虛雲的第三代法嗣。  身為臺灣佛教領袖之一,聖嚴法師永遠一襲清瘦身影與哲思臉龐,其「學問僧」的形象深植人心。
  • 佛門耆宿 | 聖嚴法師
    佛門耆宿 | 聖嚴法師  法師俗名張保康,江蘇南通人。十三歲在故居的狼山廣教禪寺出家,1949年到臺灣,服役十年後,於東初老人座下再度剃度。1969年赴日本東京立正大學深造,在六年後,他完成了文學碩士及博士的學位。1985年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1989年創辦法鼓山。
  • 聖嚴法師的心靈環保思想
    聖嚴法師的心靈環保思想也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提出的。本文收集整理了大量散落各處未被收入《法鼓全集》的聖嚴法師文章,為我們描述了聖嚴法師心靈環保思想的全貌。本文經七位專家組成的評審委員評審,被評選為首屆中華佛教宗風論壇美文徵集獲獎作品。現摘錄部分與廣大網友分享。
  • 聖嚴法師留遺願 佛教的本來面目是何樣?
    我覺得太值得請你來說說了,因為他正是在最近的這個時候,就在聖嚴法師生前,王老師採訪了聖嚴法師,而且他剛才跟我講,最有意思的是,幾乎等於說聖嚴法師把他一番對他生後事的囑託,就在採訪當中託付給了王魯湘老師,這是怎麼回事?王魯湘:所以當時候我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因為當時聖嚴法師確實是身體非常不好了,大家可能沒有注意到一個細節。
  • 聖嚴法師荼毗出舍利子和舍利花
    2月10日臺灣「今日新聞」報導,臺灣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的法體,8日下午進行荼毗(火化)儀式。雖然聖嚴法師在遺書中載明,要求弟子「勿撿拾堅固子(舍利子)」,但外界仍舊相當關切,聖嚴法師的法體究竟是否燒出舍利。根據當天為聖嚴法師進行荼毗(火化)儀式的管理員透露,聖嚴法師法體的確燒出了舍利子和舍利花,不過,法鼓山也將之視為骨灰。
  • 聖嚴法師簡介
    法脈法源聖嚴法師同時傳承臨濟及曹洞兩系法脈,臨濟宗法脈傳自靈源老和尚,法名知剛,法號惟柔,禪法傳承第67代,臨濟正宗第57代;曹洞宗師承東初老人,法名慧空,法號聖嚴,為禪法傳承第62代,曹洞正宗第51代。
  • 聖嚴法師生平
    聖嚴法師釋聖嚴、或尊稱為聖嚴法師(1930年-2009年2月3日)法鼓山的弟子信眾尊稱為「師父」,俗名張志德(張保康),生於江蘇省南通縣,佛學大師,教育家,佛教弘法大師,日本立正大學博士,也是禪宗曹洞宗的五十代傳人、臨濟宗的五十七代傳人
  • 臺灣法鼓山聖嚴法師圓寂
    1998年,聖嚴法師獲《天下雜誌》遴選為400年來對臺灣最具影響力的50位人士之一。2006年,將法鼓山方丈職位交付果東法師。  聖嚴法師提出「心靈環保」觀念,推動「提升人的質量,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並提出「四種環保」、「心五四運動」、「心六倫」觀念等。  聖嚴法師著述豐富,在島內外影響廣泛,弟子眾多,不論是政治人物還是明星都有,例如李連杰及林青霞都是。
  • 聖嚴法師 寂滅為樂
    聖嚴法師 寂滅為樂  縱然佛家教人要「捨得」,但在許多人內心深處,聖嚴過世,實在令人沉痛不舍。  2004年4月7日,陳水扁貪腐事件尚未曝光,他又親赴法鼓山晤見聖嚴法師。據稱,在那次近兩個小時的會晤裡,聖嚴告訴陳水扁,社會多元,每個意見都該傾聽,很多事應心存感恩。有意見的人不是敵人而是朋友,反對意見能提醒自己檢討、反省,對此要感謝,這樣才能進步。  聖嚴這些金玉良言,直指陳水扁內心最陰暗的角落。假使陳水扁果真有「慈悲」和「智能」,又怎會走上貪腐的邪路?
  • 聖嚴法師的臨終準備
    2000年的一場「生命的教育」中,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提出他的遺願書,這是法師首度公開表達意願,明白交代有關法鼓山教團人事、財產、傳承,並鼓勵大眾不要忌諱談死亡,成年人應該及早預立遺書,對身後事預做準備。法師於《生死皆自在》中也說:「了解死亡,就不怕死亡。要做到不等死、不怕死,前提就是要正確認識死亡,並隨時做好死亡的準備。」
  • 聖嚴法師:法鼓山創辦人
    此後關於宗教的專著論述先後出版:1968年出版《比較宗教學》、1969年8月寫成《世界佛教通史》上冊,此二書目前仍為華文地區佛教教育課程所習用的教本。 留學 聖嚴法師1969年3月14日在沒有任何支援之下,離開臺北前往東京。
  • 聖嚴法師開示禪宗第一義:本來面目
    長期患腎疾的聖嚴法師,在今天(2月3日)下午4時圓寂,享壽80歲。鳳凰衛視於08年底專訪聖嚴法師,成為老法師人生最後一次透過媒體向世人開示。以下為獨家專訪實錄,《智慧東方》2009年2月7日播出。聖嚴:對,就是誰都不知道,因此呢我們實際上呢生活,就在本來面目中,我們的生命,就來在本來面目中,自己不清楚,如果有智慧,到處都可以看到自己是生活在本來面目中。王魯湘:到處都可以關照。
  • 臺灣聖嚴法師:祖國大陸是有宗教信仰自由的
    一九八三年,聖嚴法師在臺北縣金山鄉創立法鼓山(屬禪宗臨濟宗),同年創辦《法鼓雜誌》,以推動佛教教育,現法鼓山已成為臺灣佛教四大山頭之一,並在香港、美國、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設有分點,具有相當影響。  聖嚴法師博學多才,並以佛教學術研究與教育蜚聲海內外。一九七五年,他以論文《中國近代史的四位佛教思想家》,成為國際佛教研究會的創始會員之一,迄今已出版著述八十餘冊。
  • 聖嚴法師舍利函暫奉臺灣法鼓山大殿 15日植存
    中國臺灣網2月10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3日圓寂,法體2月8日荼毘(梵語,火化之意)後,舍利函於昨晚11時50分許,在法鼓山僧團全體弟子跪迎下,被暫時奉於法鼓山大殿,15日植存生命園區。
  • 聖嚴法師_佛教_鳳凰網
    聖嚴法師在2008年12月31日到醫院接受定期檢查後,發現罹患泌尿道相關癌症,在醫護人員建議下,於2009年1月5日入住臺大醫院進行治療。後於17日當天向醫院請假外出,回到農禪寺、雲來寺文化館、與北投的主題花園安排與信眾見面。因多年腎臟病纏身,臺大醫院曾建議換腎,但聖嚴法師仍堅持不換。法鼓山一名師父說:「師父本身對生死有一定的看法,他的佛法觀念就是,腎身敗壞是一個自然的結果,不用再去做額外的事情。
  • 聖嚴法師大體8日火化 15日舉行植葬儀式
    中國臺灣網2月3日消息 據臺灣「中廣新聞」報導,臺灣著名高僧、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今天圓寂,法鼓山將在8日為聖嚴法師大體舉行火化,15日舉行植葬儀式。  法鼓山在3日晚8點正式對外說明聖嚴法師的後事安排,法鼓山方丈果東法師代表宣讀聖嚴法師的遺言。
  • 聖嚴法師:供佛像的正確觀念
    點擊上方藍色字體 無盡傳燈 即可關注我們聖嚴法師
  • 中國佛教協會悼念聖嚴法師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學誠法師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佛教界泰鬥一誠長老,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學誠法師於4日致電法鼓山聖嚴法師治喪委員會,對聖嚴法師圓寂表示深切哀悼。唁電全文如下:法鼓山聖嚴法師治喪委員會:驚悉聖嚴法師示寂,不勝嘆惋!法鼓山僧俗痛失一位具德恩師,臺灣民眾痛失一位心靈嚮導,中國佛教痛失一位高僧大德,世界人類痛失一位文化巨匠!
  • 聖嚴法師圓寂10周年 法鼓山全球信眾續願傳心燈
    法鼓山方丈和尚果暉法師開示(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法鼓山)活動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法鼓山)2019年是聖嚴法師圓寂10周年,也是法鼓山創立30周年。在活動現場,一幕幕撼動心弦的影像、文字、音聲,帶領信眾重溫聖嚴法師期以佛法度脫世間苦難的悲願與叮嚀。在傳燈法會進行前,並邀請常寬法師、果祥法師、姚世莊、張昌邦與法鼓山世界青年會義工群,代表現今各個世代的僧俗四眾,吟詠讀誦聖嚴法師的文章、法語、演說,以此感念師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