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香果套種花生高效栽培關鍵技術
唐秀梅等
百香果是一種熱帶、亞熱帶水果,享有 「果汁之王」的美譽,因其果汁營養豐富,氣味芬芳,具有番石榴、芒果、草莓、荔枝、香蕉等多種水果的香氣,深受人民喜愛。百香果主要種植於我國福建、廣東、廣西、雲南、海南、臺灣等南方地區 。而我國南方地區存在耕地面積少、作物種類豐富、作物之間爭地矛盾突出的問題,開展南方作物間套作種植是緩解作物爭地矛盾及促進農民增產增收的重要舉措 。花生是我國的主要油料作物,其株行距窄、生育期短,植物矮小,適合與株行距寬、搭架種植的百香果間作種植。百香果間種花生既可以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及增加農民種植效益,還可以預防單一作物的市場風險,對促進百香果、花生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由於百香果間種花生尚缺乏高產、高效的栽培技術,不利於提高間種條件下百香果和花生的產量效益及充分發揮間種的積極作用。因此,筆者針對百香果間種花生的地塊及品種選擇、間種模式、田間管理、收穫儲藏等內容,闡述了一套高產高效的百香果間種花生栽培技術,以供百香果產區及花生產區的農戶進行生產應用及參考。現將百香果間種花生的高效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 地塊選擇
選擇通風向陽、排灌方便、土層深厚、耕作層肥沃、pH 值 5. 5~7. 0 的平地、緩坡地或丘陵山地,避免選擇工業汙染、生活汙染的地塊,以免影響百香果及花生的品質。
2 品種選擇
花生品種宜選用株型緊湊、耐蔭性好、高產廣適、適合間作的中早熟品種。百香果品種的選擇根據當地的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而定,可選擇紫果、黃果和雜交品種等高產優質品種。百香果種苗應選擇正規苗場培育的優質脫毒嫁接苗。
3 間種模式
3. 1 間種時間
百香果和花生同時種植,根據當地當年的氣候條件,當平均氣溫穩定在 12℃以上、土壤相對含水量為70% ~75%時即可種植 ,我國南方地區花生播種及百香果的定植時間一般為 3 月中上旬。
3. 2 間種密度
百香果和花生以 1 ∶ 4 的行距配置進行間作種植,即 1 行百香果間作4 行花生。百香果的行距為3m,株距 2~2. 5m,密度為 85 ~ 110 株/667m 2 ; 花生距離百香果的距離為 90cm,花生行株距為 40cm×16cm,種植密度約為 1. 1 萬株/667m 2 。
3. 3 種植方式
3. 3. 1 百香果定植
選擇無病毒嫁接苗,在陰天或者晴天的下午進行挖坑定植,挖 60cm 左右深度的定植穴,將百香果幼苗放入坑中,填入經過肥料混合的土壤。百香果定植成功後,及時澆定根水,並在地勢低洼地區,做好排水疏通工作。
3. 3. 2 花生播種
在百香果行間 「門」架外起壟,壟面寬約 1. 5m,壟高 20~25cm,在壟面上開行種植 4 行花生,採用雙粒/穴的方式進行人工點種。
3. 4 基肥用量
花生用複合肥 (N ∶ P 2 O 5 ∶ K 2 O = 15 ∶ 15 ∶ 15)30kg/667m 2 和鈣鎂磷肥 50kg/667m 2 作種肥,複合肥直接撒施在壟面上,鈣鎂磷肥均勻條施在花生種植溝內 。
百香果施腐熟有機肥 20kg/穴,鈣鎂磷肥0. 5kg/穴作基肥,其中 2/3 基肥鋪底,另外 1/3 基肥與土壤充分拌勻,作為定植時填埋根系的覆土材料。
4 田間管理
4. 1 搭 「門」架引蔓
先在每 1 行百香果樹苗兩側採用水泥柱和木樁搭建成 1m 寬和 1. 8m 高的數個 「門」字框,再用 3 根鐵絲固定在 「門」框上方,組成 「田」字頂棚結構的 「門」架,便於百香果生長後期的田間管理操作。定植後的百香果樹苗生長快速,要及時將百香果枝蔓搭在 「門」架上面,儘量避免百香果枝蔓隔行纏繞生長,否則會影響花生生長及田間操作。
4. 2 枝蔓修剪
為保證百香果主蔓的營養需求,要及時修剪側芽,以促進主蔓開花結果。一般情況下,每株百香果樹苗會保留 1~2 條主蔓及 2 條側蔓,分向兩側生長,並不斷摘除主蔓 1. 2m 以下的側蔓以及枯枝、病蟲枝、老弱枝、鬱閉枝等。當側蔓長至 2m 時,將側蔓頂端剪除,以促進次生蔓生長及爬滿棚架。同時,百香果不可過度修剪,以免導致主蔓枯萎及整株死亡而影響產量。
4. 3 中耕及除草
百香果生長的夏季,在雨後對果園進行中耕淺鋤,深度為 5~10cm。中耕結合除草進行,除草次數依雜草生長情況而定。
花生開花下針期,如果土壤板結嚴重,則需要中耕鬆土。花生除草可分為芽前除草及芽後除草,芽前除草需在花生播種後 2d 內採用 50%的乙草胺乳油稀釋液均勻噴施在土表上,進行封閉式除草。芽後除草則根據田間雜草數量採用人工拔除及選擇性除草劑除草,噴施除草劑時需要低位定向噴霧在花生種植區,避免除草劑噴濺到百香果莖葉而影響其枝蔓生長。
4. 4 看苗追肥
根據花生植株生長情況追施尿素,當花生苗勢較弱、葉色黃綠,應追施尿素 5kg/667m 2 ,以保證花生植株正常生長。在開花下針期,缺鈣土壤可追施熟石灰 50kg/667m 2 ,將石灰撒施在花生株植基部,以促進花生生長後期的莢果膨大。
百香果施肥可分為苗期肥、花前肥、花後肥及壯果肥。定植後 10~ 15d,苗期可淋施氮磷鉀複合肥或稀糞水,以後每隔 20~30d 施 1 次複合肥,每次每株施用複合肥 0. 15kg。開花前 15d 施入高鉀複合肥 1. 0~1. 5kg,以提高花質; 謝花後,根據樹勢和開花量,施高鉀複合肥 0. 25~1. 0kg/株,以提高坐果率; 壯果肥於 5 月下旬—6 月下旬施入,施有機肥 3~4kg/株,以促進果實增大。
4. 5 水分管理
百香果根系淺,喜溼潤,怕積水、也怕乾旱,因此田間管理要開好排水溝,防止積水,並要經常保持土壤溼潤,乾旱季節特別是開花結果期,最好能用稻草及其他秸稈物覆蓋樹盤保溼,更要及時灌水以保證植株正常生長與發育。
花生耐旱、忌積水,如遇連續大量降雨季節,應及時挖溝排水防澇。花生花針期和結莢期是水分敏感期,如遇持續乾旱,花生葉片中午前後出現萎焉時,應及時適量澆水。飽果期 (收穫前 1 個月左右) 保持土壤溼潤即可。
4. 6 病蟲害防治
花生葉斑病、銹病等葉部病害發生時可用 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 1000 倍液,用藥液量50kg/667m 2 ,每隔 15d 葉面噴施 1 次,每季使用 2 次左右。蚜蟲和斜紋夜蛾危害時分別採用 50%辛硫磷乳油 1000 倍藥液和 21%氰戊·馬拉松乳油 800 倍液進行葉面噴施防治,每 10d 噴施 1 次,每季噴施 2~3 次。百香果莖基腐病可用 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500 倍液塗抹病部傷口防治 ,疫病可用 40%乙磷鋁可溼性粉劑 400~600 倍稀釋液噴施防治,高溫多雨季節的葉斑病需用 1%波爾多液每月噴施 1 次防治。蟋蟀、白蟻等地下害蟲分別採用黑光燈誘殺及滅蟻靈防治,蚜蟲薊馬及紅蜘蛛等地上害蟲分別採用呲蟲啉和乙蟎唑防治 。
4. 7 生長調控
4. 7. 1 百香果促花保果
在百香果盛花期,對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 250 倍稀釋液進行促花,在 7 月下旬果實膨大期,對葉面噴施硼砂進行保果。
4. 7. 2 花生控旺
南方夏季高溫多雨季節易導致花生植株旺長,需採用 15%多效唑可溼性粉劑或 5%烯效唑可溼性粉劑400~800 倍液噴施花生莖葉,以控制花生徒長及促進花生莢果膨大。噴施生長調節劑時應注意避免把藥劑噴灑到百香果植株上,以免影響百香果的生長。
5 收穫儲藏
百香果收穫可分為自然成熟及 90%熟收穫,當果實充分成熟後會連果柄一起掉落在地上或者棚架上,脫落果需在 3d 內人工撿收,以避免果實失水變皺及受損。商品果一般會在果實九成熟時進行人工採收,採後用薄膜袋包裝,並在溫度為 6. 5℃、相對溼度為85%~90%的條件下貯藏,儲藏期限 28~35d 。
當花生莢果果殼硬化、網紋清晰,果殼內壁呈鐵褐色斑塊時,即可選晴天進行人工或機械收穫。收貨後及時晾曬,晾曬程度以手搖莢果發響、種皮易搓脫為宜,將莢果含水量降到 10%以下,在乾淨、乾燥、通風的倉庫安全儲藏,儲藏期限為 6 個月。
基金項目: 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專項資金 (項目編號: CARS-13- 華南區栽培); 廣西科技計劃項目 (項目編號: 桂科 AB16380048); 廣西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項目編號: 2017GXNSFAA198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