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2021-02-14 全球博物館

作為二十一世紀奇蹟之一,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擁有一個無與倫比的人類偉大成就收藏——涵蓋全球,時間跨度6000年。是世界上最大的藝術博物館之一,也是美國最大的私營博物館。

Jonah M. Kessel / The New York Times

雕塑廳的展品。

羅馬帝王的奢華

希臘和羅馬雕塑廳 | 162號展廳

這座精美的兩層展廳是該館的高水平希臘和羅馬藝術收藏的主要展出地,周邊的一些展廳還有眾多同類展品。收藏中包含大量來自這兩個文明的最邊遠地區,範圍涵蓋地中海地區以及其他地方。

在這裡展出的許多雕像,原本是擺放在古代花園裡的怡情、逗趣之物。它們在這裡實現了同樣的效果。

在噴泉附近找一張凳子坐下,沉下心,感受整個環境。運氣好的話,你也許能坐在代表真善美的美惠三女神雕像旁。

雕塑廳樓上夾層的170號展廳,有一套幾乎完整的伊特魯裡亞戰車,1902年出土於一片農田。

Benjamin Norma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歐洲繪畫作品。

弗美爾存世真跡

弗美爾收藏 | 632號展廳

目前已知倖存於世的約翰尼斯·弗美爾(Johannes Vermeer)畫作僅36幅,其中五幅在大都會。

弗美爾被譽為「光影大師」,也是家居生活的敏銳觀察者——這在17世紀繪畫中是一種少見的趣味。

弗美爾的許多作品在畫布上布滿了引人遐思的細節,令畫作的視野豁然開朗。在《持水壺的女人》(Young Woman With a Water Pitcher)中,留心桌上那張美麗的土耳其毯。注意透過窗戶而入的光線何其柔和,又是如何揮灑於整個畫面。

幾步開外就是634和637號展廳,可以細品兩位荷蘭繪畫巨匠:倫布朗和弗蘭斯·哈爾斯。

Benjamin Norma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亞洲藝術收藏。

大都會最豐富的非西方藝術收藏

亞洲藝術收藏 | 從206號展廳開始

給自己至少半個小時的時間欣賞這批豐富的藏品。從高達7.5米的14世紀中國壁畫開始,然後再逛逛專門展出南亞和東南亞藏品的那些展廳。別錯過位於夾層的小展廳,那裡有大量珍品。

展出這些藏品的二樓展廳,也許是大都會最被低估的地方。

這些展廳很少人流擁擠。在這裡,你可以追溯特定的形象,比如佛陀的畫像,數千年間在亞洲很多文化中的發展演變。

美國雕塑家野口勇(Isamu Noguchi)創作了宏偉的噴泉雕塑「水石」(Water Stone)。這是他最後的主要作品之一,是特意為229號展廳所作。可以的話,在附近找個座位放鬆一下,同時欣賞這件作品。

Benjamin Norma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繪畫展品。

沉浸在歐洲繪畫的黃金時代

印象派寶庫 | 826號展廳

大都會最偉大的收藏包括19世紀和20世紀初期的歐洲繪畫和雕塑。825號展廳裡有文森特·梵谷(Vincent van Gogh)的10幅作品,隔壁的822號展廳裡還有七幅。

梵谷的風格在他短暫的職業生涯中變得很快,在這些畫作中,你能清楚地看到這種變化。

在早期的作品中,梵谷用陰鬱的色調描繪鄉村生活,重點在表現對象粗礪的真實特徵上。後來,在巴黎待了兩年,並在那裡看到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畫家的作品後,他的作品經歷了一個轉折點,引領他轉向更淺的色彩和不加修飾的筆觸。它們成了他的標誌。

周圍展廳展出的是其他大師的作品,如莫奈、德加、塞尚、畢卡索等。

Benjamin Norma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丹鐸神廟。

西半球唯一一座完整的埃及神廟

丹鐸神廟 | 131號展廳

2000多年前,丹鐸神廟矗立在尼羅河畔。當一個水壩項目導致原址被淹後,神廟被拆散並贈送給美國。高聳的展廳是特意為容納這座神廟而建的。這裡是大都會最受歡迎的展廳之一。

這棟令人驚嘆的構造中總是擠滿了訪客,理由很充分:你從沒有見過這樣的東西,值得你排隊等待,只為能夠穿堂而過。

寺廟外部的雕刻模仿了自然世界。基座上可以找到紙莎草和蓮花,向著太陽與天空之神荷魯斯的雙翼生長。

還想看更多?這四個展廳較為安靜,藏有鮮為人知的珍寶。

非洲、大洋洲和美洲藝術館的展品。

非洲、大洋洲和美洲的藝術|354號展廳

不知道這個展廳為什麼沒有受到更多關注:在這裡,你可以看到來自四個大洲的諸多精妙藝術品。他們包括來自前哥倫布時期的南美洲(357號展廳)極為精緻的金器,迷人的非洲文化展品(352號展廳)和一個由加納藝術家艾爾·安納蘇伊(El Anatsui)於2006年為博物館特製的線條流暢的雕塑,由鋁和金屬線製成(350號展廳)。

美國藝術展品。

美國部分 | 760號展廳

在這裡,你可以找到美國藝術中最著名的肖像之一,埃瑪紐埃爾·洛伊茨(Emanuel Leutze)1851年的《華盛頓穿越德拉瓦》(Washington Crossing the Delaware),從高處俯瞰著遊客。周圍的展廳有點像大雜燴,但771展廳擁有約翰·辛格·薩金特(John Singer Sargent)驚世駭俗的肖像畫,《X夫人(皮埃爾·古特勞夫人)》(Madame X [Madame Pierre Gautreau]) ——在原始版本裡,X夫人的禮服有一根肩帶從肩頭滑落下來,激起一片喧譁之聲,導致薩金特重畫了這幅畫。

伊斯蘭藝術展品。

伊斯蘭藝術 | 461號展廳

這些展廳的作品展示了阿拉伯半島、土耳其和中亞以及南亞之間的聯繫和區別。尋找節奏的變化?前往461號展廳,那裡有一個完全安裝好的18世紀奧斯曼帝國室內景觀,被稱為大馬士革室。

現當代藝術展品。

現代與當代藝術 | 915號展廳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有時會被批評為對當下的藝術沒有給予足夠關注,但這些畫廊是相當豐富的。傑克遜·波洛克(Jackson Pollock)巨大的《秋日節奏(30號)》(Autumn Rhythm [Number 30])陳列在901展廳。走回樓梯時可以去龐大的樓梯夾層,那裡的915展廳內有長凳,可供你一邊觀賞展品一邊休息。

欣賞成千上萬的繪畫、掛毯和雕塑之時,也不要忘記環顧四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

Benjamin Norma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美國翼庭院展。

美國翼庭院 | 700號展廳

高高的以玻璃包覆的美國翼庭院中,陳列著數十件大型藝術品,從8英尺(2.6米)高的黛安娜(Diana)青銅塑像,到從前的一家華爾街銀行的整個外立面。但其細節,譬如由路易斯·康福特·蒂芙尼(Louis Comfort Tiffany)打造的鉛框玻璃窗,也十分精緻。

Jonah M. Kessel / The New York Times

歐洲雕塑展品。

歐洲雕塑庭院 | 548號展廳

歐洲雕塑庭院,也就是548號展廳裡,滿是來自17、18、19世紀的法國及義大利藝術品。這個宏大空間在設計上採用的是法式花園的對稱風格,在其盡頭,一整面牆的窗戶正對著中央公園,名為「克裡奧帕特拉之針」(Cleopatra’s Needle)的69英尺(21米)高的方尖碑就佇立在那裡。

Jonah M. Kessel / The New York Times

阿斯特庭院。

阿斯特庭院 | 217號展廳

這個靜思空間是仿造一個明代的文人庭院而建。它的各個構成元素,從窗戶到噴泉再到精巧堆疊的巖石,都渾然融為一體,有助於激發思考。

Benjamin Norma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大洋洲藝術廳。

大洋洲藝術廳 | 354號展廳

354號展廳的天花板起伏有致,由專為大都會博物館定製的270餘幅畫作構成。相較之下,在此展出的比斯杆幾乎可以用小小不言來形容。比斯杆是出自印度尼西亞阿斯瑪特人之手的葬禮雕塑,每一根都是由一整棵樹雕刻而成。

Jonah M. Kessel / The New York Times

大廳。

大廳

前去參觀博物館其餘地方的途中,別忘記在門廳處停下來欣賞一番。環視大廳的最佳位置是樓廳,可以高高在上、遠離喧囂,細細品味這個美妙公共空間的宏偉壯觀。在看過太多藝術品之後,瞧著人們帶著如此急切和好奇的神氣不斷從門口魚貫而入,不失為一種調整自身狀態的好方法。

耆那教寺廟。

耆那教寺廟 | 243號展廳

隱藏在243號展廳裡的雕工複雜的木質穹頂和陽臺,以前是印度古吉拉特邦一座耆那教寺廟的組成部分。花些時間仔細研究一下吧。

翼牛。

翼牛 | 401號展廳

陳列在401號展廳入口處的人首翼牛和翼獅均在大都會博物館的標誌性藏品之列。公元前9世紀的時候,它們守護的是亞述王的宮殿。

書房

書房 | 501號展廳

500多年前,為一位義大利公爵工作的工匠們建造了這間不同凡響的書房,它目前被安放在501展廳內。一個精裝修房間創造出的光學幻象讓人印象深刻;但真正令人驚嘆的是,這些牆壁上可沒有壁畫。它是做工精緻的木製品。

臥室

臥室 | 165號展廳

在165號展廳內可以看到另一種光學幻象,又名錯覺畫。這個臥室,或者說繪有壁畫的臥室,來自一個有錢人的鄉間別墅,於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噴發時被埋葬,到了1900年代初才被發掘出來。

要讓孩子與文化世界發生聯繫,沒有比大都會博物館更好的去處了。的確,這裡可能很吵鬧,還要走很多路,但也有不少地方可供孩子停下腳步,坐在某處充滿驚奇地觀望。你可以通過在網上瀏覽藝術品圖片,幫助孩子為這趟奇遇之旅做些準備。用大都會博物館的網站來做這件事是極好的;你可以瀏覽博物館具有互動性的藝術歷史時間表網頁,找出最有趣的東西,不論是埃及木乃伊、身披盔甲的騎士,還是文藝復興時期多姿多彩的畫作。你的孩子親眼見到它們時會更感震撼。

想知道從哪裡開始參觀?推薦四個展廳。

Courtesy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武器與盔甲展示廳的展品。

武器與盔甲展示廳 | 371號展廳

騎士、盔甲和馬匹:一個孩子來到這裡就會別無所求。更可心的是,這個展廳裡滿是歷史信息,為大一點兒的孩子提供了很好的談資。

Jonah M. Kessel / The New York Times

可視化存儲廳。

可視化存儲 | 774號展廳

這個房間隱身於一個夾層空間,裡邊陳列著一排又一排的藝術品和物件,安全地藏在玻璃後邊。你可以讓幼兒在這裡自在遊走——但別讓他們離開你的視線;這個地方堪稱迷宮。好的方面是,此處人流稀少,而且有著這棟建築裡最好的衛生間。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

壁畫《今日美國》。

《今日美國》 | 909號展廳

出自託馬斯·哈特·本頓(Thomas Hart Benton)之手、大小與房間相仿的壁畫《今日美國》就在這個展廳裡,上邊有種種可供年輕訪客發掘的細節。你在這裡可以玩上一把「我是小間諜」(I Spy)。

Courtesy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埃及展館。

埃及展館 | 115號展廳

這些展廳裡滿是木乃伊、棺木和神話。但靠近博物館大廳(Great Hall)那幾個展廳往往十分擁擠,所以建議你去位於偏遠角落裡的第115號展廳。那裡被用來專門展示有關哈特謝普蘇特(Hatshepsut)的藏品,她是古埃及為數不多的女法老之一。

大都會博物館連續四年參觀人數超過600萬人次。是美國最熱門的旅遊景點之一。

每天上午10點開門的時候;工作日下午三點、周五晚或周六,這些時間往往更安靜。

門票價格只是建議。你可以少付一點,但不能不給。(大都會每年要接待600多萬遊客;維護成本很高。)

可以帶水進博物館,但不能帶食物或其他飲料。

行李不能帶入館內,也不能存放在博物館的衣帽間。這既指超大背包,也包括小行李箱。

拿一份官方地圖。這裡有400多個展廳,你會摸不清方向。迷路的時候,禮貌地向警衛尋求幫助。

館內手機信號不穩定;Wifi也不穩。

如果你需要給手機充電,可以去一樓的卡森家族大廳(Carson Family Hall),那是一個可以容納大批遊客的集結區。博物館其他地方幾乎沒什麼充電插座。

至少安排兩個小時在館內參觀。給自己一個上午或一個下午的時間,不需要更多。

安排去其他地方用餐。館內也有吃飯的地方,但那不是你來這裡的目的。

除非另有註明,各展廳允許嬰兒車出入。

搭乘1、2、3、4號線至5 Av - W 80 St。

25美元/成人,17美元/青少年,12美元/學生,12歲以下兒童免費。

一旦看完了建議的這些地方,或者你覺得實在走不動了,可以到禮品店短暫休息下。

然後穿過博物館大廳朝外走,下樓梯。在外面的食品攤買個熱狗或冰激凌,繞過這棟建築,到中央公園裡(Central Park)休息一會兒。準備走了,就叫輛計程車。這是你應得的。

如果還不打算去嘗試其他完全不一樣的東西,那就記住憑藉第五大道上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主館的門票,你還可以去兩個地方:一個是八個街區之外、位於麥迪遜大道(Madison Ave)945號的大都會博物館布勞耶分館(Met Breuer),那裡展示著一些現當代藝術品;另一個是位於曼哈頓上城的修道院博物館(Cloisters),那裡主要展出中世紀藝術品。

1、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大廳問訊處有中、法、德、日、西班牙文介紹資料和展館示意圖。

2、博物館不收門票,採取建議捐贈的方式。

3、因博物館太大,一天也看不完,建議有選擇性的參觀。

· 有一種喜歡叫做分享點讚 ·

世界那麼大

剛好在這個小小的對話框裡

遇見你們

全球博物館


開闊你的視野

謝謝每天<<<

還能收到你們的留言<<<

未曾相見<<<

甚是懷念<<<

晚安

相關焦點

  •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遊-31 歐洲油畫及古董
    但是有點遺憾的是,每當走進各地著名的博物館內,頓時感覺中國人寥寥無幾了。其實,在世界知名的博物館內珍藏著許許多多價值連城的藝術珍品,包括很多中國文物,很多可能是在國內永遠無法看到的,如果出國旅遊不給這些博物館至少幾個小時的時間參觀,真是一件憾事。
  •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遊-18 中國青銅器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品  2019.7攝  西漢錯銀青銅鐏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品  2019.7攝   .西晉青銅龍首鐎鬥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品  2019.7攝  
  • 紐約旅遊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藝術品的殿堂
    紐約旅遊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藝術品的殿堂每一個熱愛藝術的人,都會在冥冥之中發現藝術,因為生活本身就是藝術,但是如果你真的想一睹藝術的風採,那就來紐約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吧。一個藝術品雲集的聖殿,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藝術博物館,收藏了眾多名家巨作,一定會讓你大飽眼福。
  •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英國裝飾藝術展廳將重新開放
    2月24日,一名女子在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英國裝飾藝術展廳媒體預展上參觀。 作為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建館150周年的重要項目之一,布置一新的英國裝飾藝術展廳將於3月2日起正式對公眾開放,集中展示近700件製作於16世紀至20世紀的藝術品。
  •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擬向非紐約居民收門票
    4月26日,美國紐約市市長白思豪(Bill de Blasio)籤署了一項計劃提案,該計劃支持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以下簡稱「大都會博物館」)向非紐約居民收取門票。如果計劃最終得以實施,將改變一個世紀以來大都會博物館幾乎免費向公眾開放的傳統。
  • 銀聯卡可免費參觀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本報訊(記者車莉 通訊員易凌)昨日,記者從銀聯國際獲悉,今年6月1日起,銀聯卡(卡號以62開頭)持卡人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出示自己的卡片,即可免費參觀。至此,在「世界三大博物館」的大都會博物館、大英博物館、法國羅浮宮,銀聯卡持卡人都可享受專屬禮遇。
  •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oMA等美國多家博物館宣布閉館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馬黎當地時間3月13日,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等宣布閉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表示,正在對其三個地點進行「徹底清潔」,即第五大道的主場館、麥迪遜大道的布勞耶分館和華盛頓高地的修道院分館,並將在下周初宣布「下一步」計劃。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主席兼執行長Daniel H.
  • (7)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正式對公眾重新開放
    新華社照片,外代,2020年8月30日 (外代一線)(7)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正式對公眾重新開放 8月29日,在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一名保安在執勤。
  • A·P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當然,也有人習慣叫大都會博物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但它的的確確「Of Art」,真正的身份還是一個美術館。1870年,一批商人、銀行家、藝術家、思想家為主要代表的紐約市民發起了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籌建,希望藉此對美國人有一些文化藝術的教育和薰陶。
  •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局部
    因此,他不僅喜歡收購文物,並在去世前,把大部分收藏捐贈給了大都會博物館。位於 82 街和 105 街之間的這段第五大道被命名為「博物館一英裡」,正是因為在這短短的距離中匯聚了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惠特尼美術館、索羅門·古根漢姆美術館、庫珀·休伊特設計博物館等近 10 家博物館、美術館。博物館美術館的興起,進一步提升了第五大道的文化高度,從此,第五大道不只是商業,更是文化和品味的象徵。
  •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修道院分館如何讓中世紀藝術在當代重生?
    日前,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修道院分館館長格裡菲斯·曼在接受澎湃新聞專訪時,談及了如何在美國重現中世紀的輝煌,同時使其與現代生活發生最緊密的關係。大都會博物館修道院分館波浪形的柱子。中世紀的歐洲,神聖與世俗並存,榮光與黑暗同在,藝術也在宗教的繁盛之下達到某一種極致。
  •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網站開放下載近40萬幅名畫
    中國網5月24日訊 據法國《費加羅報》網站22日報導,著名的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網站將向所有網民開放,網民可以免費欣賞並下載數十萬幅圖像。如今,人們再也不用跑去國外去欣賞那些畫作,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網站上就可以看到它們。此次共有394233幅名家畫作和高級服裝供人們免費欣賞。
  •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時隔近半年,再次向公眾開放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是美國最大的藝術博物館,世界著名博物館。位於美國紐約第五大道的82號大街。佔地面積為13萬平方米,收藏有300萬件展品。大都會博物館回顧了人類自身的文明史的發展。與中國北京的故宮、英國倫敦的大英博物館、法國巴黎的羅浮宮、俄羅斯聖彼得堡的艾爾米塔什博物館並稱為世界五大博物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是紐約第五大道80到84街的一棟龐大建築,內有5大展廳。為歐洲繪畫、美國繪畫、原始藝術、中世紀繪畫和埃及古董展廳。
  •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譯學館精選 「2020年第8期」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是世界著名博物館,位於美國紐約第五大道的82號大街,佔地面積13萬平方米,收藏有300多萬件展品,是美國最大的藝術博物館。
  • 潘捷分享: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之夜-造像藝術一瞥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之夜造像藝術一瞥感謝潘捷分享圖片資料潘捷 Jay Pan.位於美國紐約第五大道的82號大街,與著名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和紐約海登天文館遙遙相對,前者(指的是美國自然博物館)主要回顧了大自然的其他動物的歷史以及滿足了人類探索未知世界也就是外太空的好奇心,而後者(指的是大都會博物館)則回顧了人類自身的文明史的發展。
  •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你的「Met story」是什麼?
    2020年是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創建150周年。受疫情影響,目前大都會博物館處在閉館狀態,在此前的消息中,大都會宣布將閉館至7月,而「150周年特展」也將延期。然而,在閉館期間,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依舊在通過線上講述著博物館故事。
  • 如何逛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4年後,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成立。同年11月,博物館收到了第一件捐贈品——一口重達2.72噸的古羅馬石棺。點擊圖片,一鍵下單《大都會博物館:館藏繪畫》10年後,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搬遷至現址——第五大道82街,當時的紐約中央公園還是一片蠻荒之地,而博物館則像是一座紅磚砌成的穀倉。
  •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舉行米開朗基羅藝術展
    11月13日,在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舉行的米開朗基羅藝術展上,參觀者觀看米開朗基羅的兩座雕塑作品。當日,「米開朗基羅——非凡的設計師和藝術家」特展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正式對公眾開放。展覽展出從美國和歐洲各地的公共和私人藏品中精選的133幅米開朗基羅畫作、3件大理石雕塑等作品,展示了米開朗基羅作為雕塑家、畫家、建築藝術家的非凡藝術成就。展覽將持續至2018年2月12日。新華社記者王迎攝11月13日,在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舉行的米開朗基羅藝術展上,一名參觀者觀看米開朗基羅的作品《羅馬士兵》。
  • 博物館動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8月底開放,結束長達五個月休館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徐靜8月29日,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將結束長達5個月的疫情休館,恢復開放。率先開放的是第五大道主館,為慶祝大都會建館150周年而策劃的「創造大都會博物館:1870—2020」同步開放。修道院博物館將於9月開放,布勞耶分館暫不開放。
  •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宋代陶瓷珍品圖鑑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宋代陶瓷珍品圖鑑 在藝術史的光譜上,宋代陶瓷的輝煌成就,是後來的歷朝歷代所難以企及的,尤其是宋代單色釉陶瓷器,無論在極端的品位追求還是在精絕的製作技藝上,都無愧為中國陶瓷藝術的最高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