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舉行米開朗基羅藝術展

2020-12-16 央廣網

11月13日,在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舉行的米開朗基羅藝術展上,參觀者觀看米開朗基羅的兩座雕塑作品。當日,「米開朗基羅——非凡的設計師和藝術家」特展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正式對公眾開放。展覽展出從美國和歐洲各地的公共和私人藏品中精選的133幅米開朗基羅畫作、3件大理石雕塑等作品,展示了米開朗基羅作為雕塑家、畫家、建築藝術家的非凡藝術成就。展覽將持續至2018年2月12日。新華社記者王迎攝

11月13日,在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舉行的米開朗基羅藝術展上,一名參觀者觀看米開朗基羅的作品《羅馬士兵》。當日,「米開朗基羅——非凡的設計師和藝術家」特展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正式對公眾開放。展覽展出從美國和歐洲各地的公共和私人藏品中精選的133幅米開朗基羅畫作、3件大理石雕塑等作品,展示了米開朗基羅作為雕塑家、畫家、建築藝術家的非凡藝術成就。展覽將持續至2018年2月12日。新華社記者王迎攝

11月13日,在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舉行的米開朗基羅藝術展上,一名參觀者觀看米開朗基羅「西斯廷教堂」系列壁畫作品的攝影重現。當日,「米開朗基羅——非凡的設計師和藝術家」特展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正式對公眾開放。展覽展出從美國和歐洲各地的公共和私人藏品中精選的133幅米開朗基羅畫作、3件大理石雕塑等作品,展示了米開朗基羅作為雕塑家、畫家、建築藝術家的非凡藝術成就。展覽將持續至2018年2月12日。新華社記者王迎攝

11月13日,在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舉行的米開朗基羅藝術展上,一名參觀者觀看米開朗基羅設計的教堂穹頂模型。當日,「米開朗基羅——非凡的設計師和藝術家」特展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正式對公眾開放。展覽展出從美國和歐洲各地的公共和私人藏品中精選的133幅米開朗基羅畫作、3件大理石雕塑等作品,展示了米開朗基羅作為雕塑家、畫家、建築藝術家的非凡藝術成就。展覽將持續至2018年2月12日。新華社記者王迎攝

相關焦點

  • 對話·米開朗基羅藝術展:感受文藝復興經典藝術傳承
    2017年9月19日下午,「對話·米開朗基羅國際藝術展暨媒體見面會」在北京鳥巢文化中心成功舉辦。多名文化藝術和建築大師、專家和媒體朋友,與500年前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巨匠——米開朗基羅對話。復刻經典 與米開朗基羅深度對話米開朗基羅國際藝術展從7月15日起在國際體育場鳥巢藝術中心展出,是鳥巢文化中心與義大利米開朗基羅故居博物館(Casa Buonarroti Museum)在國家「一帶一路」的大背景下為了更好的推動中西方文化藝術的交流合作,而攜手策劃舉辦的。
  • 躺著畫畫的米開朗基羅
    每個新任教皇的登基大典也在這裡舉行;每逢特別節日,教皇還在這裡主持彌撒祭。這座教堂非常高大,長40多米,寬15米,穹窿形的屋頂面積800平方米。公元1508年,教皇朱理二世命令米開朗基羅為西斯廷教堂繪製一幅大型天頂壁畫。當時,年輕的米開朗基羅已因創作了《哀悼基督》(1501年)和《大衛》(1504年)等大理石雕像而名聲大振。米開朗基羅自幼學畫,雕塑繪畫皆出類拔萃。
  • 米開朗基羅遺作藏身沙發27年 價值連城
    米開朗基羅於1500年創作的一件同名大理石雕像———著名的《聖母憐子》,現藏於義大利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  米開朗基羅的真跡《聖母憐子》圖日前在美國紐約市郊的一戶人家中被意外發現。目前,據預測該畫價值達3億美元。  這幅畫的所有者是53歲的克貝爾·馬丁。27年前,當他的孩子們在屋內玩網球的時候,意外碰落了掛在牆上的這幅被他們稱為《邁克》的畫,此後它一直被遺忘在沙發後面。
  • 米開朗基羅作品全集
    1505年,受新任教宗儒略二世之邀,米開朗基羅回到羅馬。儒略二世委託他為教宗自己設計陵墓。由於這期間教宗還不斷委託米開朗基羅創作其它作品,陵墓的設計工作時常被打斷,以致用了40年才完成。陵墓位於羅馬的聖伯多祿鎖鏈堂,中心是摩西像。摩西是先知中最偉大的一個。他是猶太人中最高的領袖,他是戰士、政治家、詩人、道德家、史家、希伯來人的立法者。米開朗基羅用壯年來表現。
  • 文藝復興三傑-米開朗基羅
    接下來讓我們看一看米開朗基羅的作品,且先從《大衛》開始吧米開朗基羅《大衛》(1504)大理石 高434cm 佛羅倫斯美術學院美術館1501年米開朗基羅接受委託雕刻大衛像,而他面對的是一塊35年前已經動用過的大石頭。
  • 文藝復興三傑之,米開朗基羅
    1499年至1501年間,米開朗基羅回到了佛羅倫斯。佛羅倫斯原來的精神和世俗領袖,反對文藝復興的修士吉羅拉莫·薩沃納羅拉在1498年被處以火刑,皮耶羅·索代裡尼漸漸得勢,佛羅倫斯共和國的形勢轉好。羊毛同業公會委託米開朗基羅創作一件巨大的大衛雕像,作為佛羅倫斯自由的象徵,完工後擺放在維奇奧宮前的領主廣場上。同業公會提供的大理石,是阿戈斯蒂諾·迪·杜喬在40年前用過的。
  • 米開朗基羅《創造亞當》的小故事
    米開朗基羅文藝復興時期的巨匠和傑出的通才,不僅僅是雕塑家米開朗基羅,他還是畫家、建築師和詩人米開朗基羅。《創造亞當》這幅畫是他經歷了四年才完成的。在這期間米開朗基羅不要任何助手。一個人躺在18米高的天花板下的架子上,終日仰頭作畫。
  • 米開朗基羅先生,您好啊!
    米開朗基羅畫像(文/胥建國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米開朗基羅先生,您好啊!相信您對這身陪伴了大半輩子的工作服一定特別有感情,以後真的應該收藏在博物館裡,還有您用過的那些雕刻工具,轉臺、大量的草圖和詩稿。             聽說您從小就喜歡玩石塊兒,您說是在裡面尋找生命嗎?太有意思了!
  • 一個不開朗的米開朗基羅
    而當你問起他,他是誰的時候,他卻會說:「我不是雕塑家米開朗基羅,我是米開朗基羅· 博納羅蒂。」事實上,米開朗基羅宏偉的作品其實是充滿了浪漫與悲劇性的,那是理想與現實碰撞後的結果。米開朗基羅對於完美的追求是偏執而極端的,他在持續不斷的興奮中活著,而興奮的來源,就是幾乎晝夜不停歇的創作。
  • 沙發後發現的米開朗基羅億元真跡亮相(圖)
    2010年的藝術界,有不少石破天驚的大發現,其中最具話題性的是米開朗基羅的《聖母憐子》在紐約被發現。這幅畫在馬丁家已經呆了很久了,馬丁的親戚們還給這幅畫起了一個暱稱叫「麥克」,他們家的祖上流傳說,這幅畫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大畫家米開朗基羅所畫。
  • 非凡的技藝,出眾的想像力,米開朗基羅繪畫雕塑與設計作品欣賞
    《哀悼基督》,聖伯多祿大殿,米開朗基羅雕塑作品欣賞。米開朗基羅是文藝復興時期傑出的雕塑家、建築師、畫家和詩人,與李奧納多達文西和拉斐爾並稱「文藝復興藝術三傑」,以人物「健美」著稱,即使女性的身體也描畫的肌肉健壯。《羅倫佐美第奇》,米開朗基羅雕塑作品欣賞。
  • 英國兩座青銅像被證明是米開朗基羅作品,原來他也是青銅工匠
    菲茨威廉博物館的雕塑,騎在豹子上的酒神祭司巴克坎特斯(Bacchants Riding On Panthers),攝影:Jack Taylor/AFP/Getty位於英國劍橋的菲茨威廉博物館在2015年曾宣布米開朗基羅是兩件私人擁有的銅像的作者,引起了轟動。這兩個銅像描繪的是兩個英俊的、醉酒的裸體男子,騎在類似豹子的生物上。
  • 觀記:米開朗基羅大衛像
    羅曼·羅蘭對米開朗基羅另一座雕像《勝利者(1520—1525)》的評述似可移植過來作為其大衛像的註解:「他有強大的力,天生是個戰鬥者、徵服者。並且他成功了。——但是,他拒絕勝利,這並不是他要的。從米開朗基羅許多信件中可一瞥其雕刻狀態:「我為了工作,殫精竭慮,沒有人像我一樣。
  • 摩西-出埃及記-米開朗基羅
    十六世紀初,教皇尤利烏斯二世嚮往給自己修建一座世界上絕無僅有的陵墓,並將著名的雕塑家米開朗基羅招來為他工作。但由於教皇的反覆無常,陵墓的施工幾起幾落,米開朗基羅遭受到了一生中最大的失望。在陵墓已完成的雕塑中,最著名的就是這尊《摩西像》。 摩西(MOSES)是猶太人偉大先知中的一個。
  • 【名畫賞析】米開朗基羅《最後的審判》(上)
    或許有感於人類的罪孽,他選擇的題材是《最後的審判》,而最理想的藝術家人選,自然非米開朗基羅莫屬了。 由於米開朗基羅在佛羅倫斯的共和保衛戰中反抗失敗而幾乎惹上殺身之禍;教皇克裡門七世赦免了他,條件是要以其藝術創作作為交換。1533年,教皇表達了在西斯汀禮拜堂繪製《最後的審判》的願望,還在進行「新聖器室」陵墓的米開朗基羅不得不開始醞釀構思。
  • 文藝復興三傑展: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的作品來到南博
    在這一變革中,出現了不少偉大的人物,最有代表性的「三傑」是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11月28日,「世界巨匠——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特展在南京博物院拉開序幕。此次展覽南京博物院聯合了義大利梅塔莫弗斯文化基金會牽頭的都靈皇家圖書館、米開朗基羅故居博物館、佛羅倫斯烏菲齊美術館、聖文森佐修道院等4家機構,其中也包括部分私人收藏。此次展覽共展出「文藝復興藝術三傑」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及其追隨者的68件作品,其中27件是「文藝復興藝術三傑」本人的作品,41件是追隨者的作品。
  • 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天才——米開朗基羅
    西斯廷教堂天頂畫與壁畫繪畫上,我們熟知的西斯廷教堂天頂壁畫《創世紀》是米開朗基羅耗費四年多所完成的曠世巨作,而後又耗時六年於西斯廷教堂住祭壇後面牆壁繪製了《最後的審判》,它們成為了他最重要的繪畫成就從下至上,根據視覺和距離,米開朗基羅讓上方的人物比下方的大,讓仰視的時候人物比例更加協調,達到最佳的觀賞效果。
  • 你所不知道的文藝復興隱秘詩人——米開朗基羅
    1564年2月18日,一位偉大的藝術家逝世,享年89歲,他就是米開朗基羅。提到米開朗基羅,我們很容易就想到他的大衛雕塑和西斯廷天頂畫。但在他那「超長待機」的人生裡,他還曾以詩歌記錄下了曲折的命運。文藝復興三傑中,米開朗基羅比達·文西小23歲,比拉斐爾大8歲。
  • 大都會、凡爾賽……2500+座世界級博物館,帶你隨時雲參觀!
    每年的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館日,2020年的主題是「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然而因為疫情原因,今年大部分的美術館都無法對外開放,但好在科技的發展,讓我們足不出戶,就能夠「雲觀展」。因此向大家推薦一個APP,在這裡有4500家博物館入住,提供了超過2500個博物館的線上360°探索及作品介紹。這個APP就是Google Arts&Culture,可以在Google Play裡下載。向大家展示一下APP裡部分博物館的作品集介紹。
  • 宗教美術奇蹟西斯廷教堂,竟然是米開朗基羅賭氣的作品
    眾所周知,米開朗基羅是一位偉大的雕塑家,在文藝復興時代他也是靠雕塑聞名,但梵蒂岡的教皇卻偏偏邀請米開朗基羅為西斯廷教堂的天花板上畫畫,他當然反對,但理由確實很誠懇,米開朗基羅說自己是一個雕塑家,並不想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