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兩座青銅像被證明是米開朗基羅作品,原來他也是青銅工匠

2021-01-10 澎湃新聞
英國兩座青銅像被證明是米開朗基羅作品,原來他也是青銅工匠

張紫祺

2018-12-12 08:40 來源:澎湃新聞

近日,位於英國劍橋的菲茨威廉博物館(Fitzwilliam Museum)研究證jeadw館藏的兩座銅像是文藝復興時期大師米開朗基羅製作的。菲茨威廉的應用藝術負責人維多利亞•埃弗裡表示,希望這樣的發現讓人們明白,米開朗基羅比之前我們了解的更加偉大。

「我們已經知道他是一個天才,他是一個詩人、一個建築家、一個軍事工程師、一個大理石雕刻師、一個壁畫畫家,但是沒有老師教過我他是一個青銅工匠。」

經過對於分叉的腳趾、八塊腹肌的肚子、凸出的大腿肌肉和捲曲的陰毛的辛苦檢查,這一個歷時四年的研究項目終於說服了學者們,兩件被稱為羅斯柴爾德銅像(the Rothschild bronzes)的作品是出自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之手。

菲茨威廉博物館的雕塑,騎在豹子上的酒神祭司巴克坎特斯(Bacchants Riding On Panthers),攝影:Jack Taylor/AFP/Getty

位於英國劍橋的菲茨威廉博物館在2015年曾宣布米開朗基羅是兩件私人擁有的銅像的作者,引起了轟動。這兩個銅像描繪的是兩個英俊的、醉酒的裸體男子,騎在類似豹子的生物上。

本周三,博物館展示出大量證據證明其論斷,並表示米開朗基羅應該像因為他的大理石雕刻和壁畫作品而受到尊崇一樣,因為他的銅像作品而受到尊崇。

華威大學醫學院臨床解剖學的教授彼得•亞伯拉罕(Peter Abrahams)表示,銅像的人物特徵描繪有準確也有不準確的地方。這種人像特點只經常出現在米開朗基羅的作品中,在其他藝術家的作品中並未見到。

這種人像特點包括在解剖學意義上非常準確的捲曲的陰毛,以及大拇指較短、二拇指較長的腳,這兩個腳趾向外岔開就像穿著人字拖。這也符合米開朗基羅慣常的雕刻、繪製腳趾的方式。

亞伯拉罕指出,所有的證據都表示米開朗基羅一定解剖過人體,並且有著領先他所在時代數十年的解剖學知識。這種解剖知識在羅斯柴爾德銅像的驚人的準確性中就可以看出。比如,他們有大腿肌肉——縫匠肌,這是一種肉眼看不見但是解剖學家會知道的肌肉。「他似乎很喜歡縫匠肌,這是一塊非常好看的肌肉。」

這組人物雕像是不相匹配的一對,一個人更老更清瘦,另一個則年輕健碩。攝影:Chris Radburn/PA

這兩個雕像還有位置精準的「聽診三角」,這是人後背上沒有肌肉和骨頭、只有皮膚和一點脂肪的一小塊區域。亞伯拉罕說,這個解剖學細節的記載比銅像的製作整整晚了一個時代。

另外,雕像還有八塊腹肌,這一解剖學上的反常點卻又是米開朗基羅作品中大量出現的特點。這也暗示了米開朗基羅使用作為模版的的男性身體就有這樣的八塊腹肌。

亞伯拉罕形容這個男性的身體為「像是吃了一點興奮劑,他們的肌肉都膨脹起來,但是如果你是一個一生時間都在舉著磚頭的人,你也會變成這樣」。

這一多學科的研究項目是由菲茨威廉的應用藝術負責人維多利亞•埃弗裡(Victoria Avery)博士領導的,她發現了米開朗基羅曾製作過大型銅雕塑的有力證據,包括一座4米高的教皇朱利葉斯二世(Pope Julius II)雕像。令人痛心的是,這座大型雕塑在落成三年後就被融化,製成了一座大炮。

除了羅斯柴爾德銅像之外,米開朗基羅沒有其他銅像作品遺留下來。埃弗裡說米開朗基羅是從古至今最重要、最成功的銅像製作者,他生命的這一部分被藝術史學者長期忽視了。

摩西,米開朗基羅

她還說:「我知道他是一個詩人、一個建築家、一個軍事工程師、一個大理石雕刻師、一個壁畫畫家,但是沒有老師教過我他是一個青銅工匠。

大衛,米開朗基羅

「我希望人們能看到米開朗基羅比之前我們了解的更加偉大。我們已經知道他是一個天才,但是他還可以用青銅創作。」

這項研究發表在新書《米開朗基羅:銅像雕刻家(Michelangelo: Sculptor in Bronze)》之中,義大利佛羅倫斯的烏菲齊美術館(The Uffizi Gallery)館長施密特(Eike Schmidt)將這本書描述為為米開朗基羅研究的重大轉折點。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米開朗基羅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米開朗基羅作品全集
    在陵墓已完成的雕塑中,最著名的就是這尊《摩西像》。1505年,受新任教宗儒略二世之邀,米開朗基羅回到羅馬。儒略二世委託他為教宗自己設計陵墓。由於這期間教宗還不斷委託米開朗基羅創作其它作品,陵墓的設計工作時常被打斷,以致用了40年才完成。陵墓位於羅馬的聖伯多祿鎖鏈堂,中心是摩西像。摩西是先知中最偉大的一個。他是猶太人中最高的領袖,他是戰士、政治家、詩人、道德家、史家、希伯來人的立法者。
  • 觀記:米開朗基羅大衛像
    上帝造人,米開朗基羅造大衛像。後世大衛相關著名的藝術作品多選取少年大衛與巨人歌利亞之戰為題材,除表現大衛迎戰歌利亞的米開朗基羅大衛像外,還有由多那太羅(Donato di Niccolò di Betto Bardi,1386—1466)於1420—1450年間製作的青銅圓雕大衛像,及由貝尼尼(Gian Lorenzo
  • 文藝復興三傑之,米開朗基羅
    1499年至1501年間,米開朗基羅回到了佛羅倫斯。佛羅倫斯原來的精神和世俗領袖,反對文藝復興的修士吉羅拉莫·薩沃納羅拉在1498年被處以火刑,皮耶羅·索代裡尼漸漸得勢,佛羅倫斯共和國的形勢轉好。羊毛同業公會委託米開朗基羅創作一件巨大的大衛雕像,作為佛羅倫斯自由的象徵,完工後擺放在維奇奧宮前的領主廣場上。同業公會提供的大理石,是阿戈斯蒂諾·迪·杜喬在40年前用過的。
  • 一個不開朗的米開朗基羅
    而當你問起他,他是誰的時候,他卻會說:「我不是雕塑家米開朗基羅,我是米開朗基羅· 博納羅蒂。」事實上,米開朗基羅宏偉的作品其實是充滿了浪漫與悲劇性的,那是理想與現實碰撞後的結果。米開朗基羅對於完美的追求是偏執而極端的,他在持續不斷的興奮中活著,而興奮的來源,就是幾乎晝夜不停歇的創作。
  • 你所不知道的文藝復興隱秘詩人——米開朗基羅
    這件雕塑作品堪稱完美,令年輕的米開朗基羅也不禁自滿地在聖母胸前的飾帶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雖然本質上米開朗基羅就是這麼一個工匠,但是他比較特別——特別有脾氣。和米開朗基羅下訂單,定完主題後你就什麼都別管了。一般僱主們會在製作的過程中也看看,提提意見,但在米開朗基羅這是絕對行不通的。
  •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舉行米開朗基羅藝術展
    11月13日,在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舉行的米開朗基羅藝術展上,參觀者觀看米開朗基羅的兩座雕塑作品。當日,「米開朗基羅——非凡的設計師和藝術家」特展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正式對公眾開放。展覽展出從美國和歐洲各地的公共和私人藏品中精選的133幅米開朗基羅畫作、3件大理石雕塑等作品,展示了米開朗基羅作為雕塑家、畫家、建築藝術家的非凡藝術成就。展覽將持續至2018年2月12日。新華社記者王迎攝11月13日,在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舉行的米開朗基羅藝術展上,一名參觀者觀看米開朗基羅的作品《羅馬士兵》。
  • 米開朗基羅《創造亞當》的小故事
    米開朗基羅文藝復興時期的巨匠和傑出的通才,不僅僅是雕塑家米開朗基羅,他還是畫家、建築師和詩人米開朗基羅。《創造亞當》這幅畫是他經歷了四年才完成的。在這期間米開朗基羅不要任何助手。一個人躺在18米高的天花板下的架子上,終日仰頭作畫。
  • 非凡的技藝,出眾的想像力,米開朗基羅繪畫雕塑與設計作品欣賞
    《哀悼基督》,聖伯多祿大殿,米開朗基羅雕塑作品欣賞。米開朗基羅是文藝復興時期傑出的雕塑家、建築師、畫家和詩人,與李奧納多達文西和拉斐爾並稱「文藝復興藝術三傑」,以人物「健美」著稱,即使女性的身體也描畫的肌肉健壯。《羅倫佐美第奇》,米開朗基羅雕塑作品欣賞。
  • 文藝復興三傑展: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的作品來到南博
    在這一變革中,出現了不少偉大的人物,最有代表性的「三傑」是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11月28日,「世界巨匠——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特展在南京博物院拉開序幕。此次展覽南京博物院聯合了義大利梅塔莫弗斯文化基金會牽頭的都靈皇家圖書館、米開朗基羅故居博物館、佛羅倫斯烏菲齊美術館、聖文森佐修道院等4家機構,其中也包括部分私人收藏。此次展覽共展出「文藝復興藝術三傑」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及其追隨者的68件作品,其中27件是「文藝復興藝術三傑」本人的作品,41件是追隨者的作品。
  • 文藝復興三傑-米開朗基羅
    接下來讓我們看一看米開朗基羅的作品,且先從《大衛》開始吧米開朗基羅《大衛》(1504)大理石 高434cm 佛羅倫斯美術學院美術館1501年米開朗基羅接受委託雕刻大衛像,而他面對的是一塊35年前已經動用過的大石頭。
  • 米開朗基羅先生,您好啊!
    米開朗基羅畫像(文/胥建國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米開朗基羅先生,您好啊!我們也很喜歡老先生的作品,包括他的《大衛》像,還有《聖馬可》《聖喬治》像等。 但《聖馬可》《聖喬治》兩座像明顯已展示出更加嫻熟的技藝,人物的厚重感和立體感也都顯示出了對古典雕刻藝術的回歸。您也這麼認為啊?太好了!
  • 米開朗基羅繪畫藝術作品欣賞
    他與李奧納多·達文西和拉斐爾並稱「文藝復興三傑」,以人物「健美」著稱,即使女性的身體也描畫的肌肉健壯。他的雕刻作品「大衛像」舉世聞名,梅第奇墓前的「晝」、「夜」、「晨」、「昏」四座雕像構思新奇,此外著名的雕塑作品還有「摩西像」、「大奴隸」等。他最著名的繪畫作品是梵蒂岡西斯廷禮拜堂的《創世紀》天頂畫和壁畫《最後的審判》。
  • 躺著畫畫的米開朗基羅
    當時,年輕的米開朗基羅已因創作了《哀悼基督》(1501年)和《大衛》(1504年)等大理石雕像而名聲大振。米開朗基羅自幼學畫,雕塑繪畫皆出類拔萃。但他更喜愛和擅長雕塑,因而對畫壁畫本不想從命。然而,教皇的意志是不可違抗的。米開朗基羅不得已只好勉強從命。
  • 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天才——米開朗基羅
    他是一位追求完美的藝術家,不斷在藝術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和前行,在人文主義的影響下,創作出了許多令人嘆為觀止的藝術作品。西斯廷教堂天頂畫與壁畫繪畫上,我們熟知的西斯廷教堂天頂壁畫《創世紀》是米開朗基羅耗費四年多所完成的曠世巨作,而後又耗時六年於西斯廷教堂住祭壇後面牆壁繪製了《最後的審判》,它們成為了他最重要的繪畫成就
  • 宗教美術奇蹟西斯廷教堂,竟然是米開朗基羅賭氣的作品
    眾所周知,米開朗基羅是一位偉大的雕塑家,在文藝復興時代他也是靠雕塑聞名,但梵蒂岡的教皇卻偏偏邀請米開朗基羅為西斯廷教堂的天花板上畫畫,他當然反對,但理由確實很誠懇,米開朗基羅說自己是一個雕塑家,並不想畫畫。
  • 對話·米開朗基羅藝術展:感受文藝復興經典藝術傳承
    2017年9月19日下午,「對話·米開朗基羅國際藝術展暨媒體見面會」在北京鳥巢文化中心成功舉辦。多名文化藝術和建築大師、專家和媒體朋友,與500年前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巨匠——米開朗基羅對話。復刻經典 與米開朗基羅深度對話米開朗基羅國際藝術展從7月15日起在國際體育場鳥巢藝術中心展出,是鳥巢文化中心與義大利米開朗基羅故居博物館(Casa Buonarroti Museum)在國家「一帶一路」的大背景下為了更好的推動中西方文化藝術的交流合作,而攜手策劃舉辦的。
  • 米開朗基羅如何將現實主義思想,運用到藝術創作中
    米開朗基羅,他在繪畫、雕塑建築方面有偉大的成就,他也是一位傑出的詩人。米開朗基羅代表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他創作的人物雕像雄偉健壯,氣魄宏大充滿了無窮的力量。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徵,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面貌。
  • 【名畫賞析】米開朗基羅《最後的審判》(上)
    或許有感於人類的罪孽,他選擇的題材是《最後的審判》,而最理想的藝術家人選,自然非米開朗基羅莫屬了。 由於米開朗基羅在佛羅倫斯的共和保衛戰中反抗失敗而幾乎惹上殺身之禍;教皇克裡門七世赦免了他,條件是要以其藝術創作作為交換。1533年,教皇表達了在西斯汀禮拜堂繪製《最後的審判》的願望,還在進行「新聖器室」陵墓的米開朗基羅不得不開始醞釀構思。
  • 摩西-出埃及記-米開朗基羅
    十六世紀初,教皇尤利烏斯二世嚮往給自己修建一座世界上絕無僅有的陵墓,並將著名的雕塑家米開朗基羅招來為他工作。但由於教皇的反覆無常,陵墓的施工幾起幾落,米開朗基羅遭受到了一生中最大的失望。在陵墓已完成的雕塑中,最著名的就是這尊《摩西像》。 摩西(MOSES)是猶太人偉大先知中的一個。
  • 米開朗基羅遺作藏身沙發27年 價值連城
    米開朗基羅於1500年創作的一件同名大理石雕像———著名的《聖母憐子》,現藏於義大利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  米開朗基羅的真跡《聖母憐子》圖日前在美國紐約市郊的一戶人家中被意外發現。目前,據預測該畫價值達3億美元。  這幅畫的所有者是53歲的克貝爾·馬丁。27年前,當他的孩子們在屋內玩網球的時候,意外碰落了掛在牆上的這幅被他們稱為《邁克》的畫,此後它一直被遺忘在沙發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