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紫祺
2018-12-12 08:40 來源:澎湃新聞
經過對於分叉的腳趾、八塊腹肌的肚子、凸出的大腿肌肉和捲曲的陰毛的辛苦檢查,這一個歷時四年的研究項目終於說服了學者們,兩件被稱為羅斯柴爾德銅像(the Rothschild bronzes)的作品是出自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之手。
菲茨威廉博物館的雕塑,騎在豹子上的酒神祭司巴克坎特斯(Bacchants Riding On Panthers),攝影:Jack Taylor/AFP/Getty位於英國劍橋的菲茨威廉博物館在2015年曾宣布米開朗基羅是兩件私人擁有的銅像的作者,引起了轟動。這兩個銅像描繪的是兩個英俊的、醉酒的裸體男子,騎在類似豹子的生物上。
本周三,博物館展示出大量證據證明其論斷,並表示米開朗基羅應該像因為他的大理石雕刻和壁畫作品而受到尊崇一樣,因為他的銅像作品而受到尊崇。
華威大學醫學院臨床解剖學的教授彼得•亞伯拉罕(Peter Abrahams)表示,銅像的人物特徵描繪有準確也有不準確的地方。這種人像特點只經常出現在米開朗基羅的作品中,在其他藝術家的作品中並未見到。
這種人像特點包括在解剖學意義上非常準確的捲曲的陰毛,以及大拇指較短、二拇指較長的腳,這兩個腳趾向外岔開就像穿著人字拖。這也符合米開朗基羅慣常的雕刻、繪製腳趾的方式。
亞伯拉罕指出,所有的證據都表示米開朗基羅一定解剖過人體,並且有著領先他所在時代數十年的解剖學知識。這種解剖知識在羅斯柴爾德銅像的驚人的準確性中就可以看出。比如,他們有大腿肌肉——縫匠肌,這是一種肉眼看不見但是解剖學家會知道的肌肉。「他似乎很喜歡縫匠肌,這是一塊非常好看的肌肉。」
這組人物雕像是不相匹配的一對,一個人更老更清瘦,另一個則年輕健碩。攝影:Chris Radburn/PA這兩個雕像還有位置精準的「聽診三角」,這是人後背上沒有肌肉和骨頭、只有皮膚和一點脂肪的一小塊區域。亞伯拉罕說,這個解剖學細節的記載比銅像的製作整整晚了一個時代。
另外,雕像還有八塊腹肌,這一解剖學上的反常點卻又是米開朗基羅作品中大量出現的特點。這也暗示了米開朗基羅使用作為模版的的男性身體就有這樣的八塊腹肌。
亞伯拉罕形容這個男性的身體為「像是吃了一點興奮劑,他們的肌肉都膨脹起來,但是如果你是一個一生時間都在舉著磚頭的人,你也會變成這樣」。
這一多學科的研究項目是由菲茨威廉的應用藝術負責人維多利亞•埃弗裡(Victoria Avery)博士領導的,她發現了米開朗基羅曾製作過大型銅雕塑的有力證據,包括一座4米高的教皇朱利葉斯二世(Pope Julius II)雕像。令人痛心的是,這座大型雕塑在落成三年後就被融化,製成了一座大炮。
除了羅斯柴爾德銅像之外,米開朗基羅沒有其他銅像作品遺留下來。埃弗裡說米開朗基羅是從古至今最重要、最成功的銅像製作者,他生命的這一部分被藝術史學者長期忽視了。
摩西,米開朗基羅她還說:「我知道他是一個詩人、一個建築家、一個軍事工程師、一個大理石雕刻師、一個壁畫畫家,但是沒有老師教過我他是一個青銅工匠。
大衛,米開朗基羅「我希望人們能看到米開朗基羅比之前我們了解的更加偉大。我們已經知道他是一個天才,但是他還可以用青銅創作。」
這項研究發表在新書《米開朗基羅:銅像雕刻家(Michelangelo: Sculptor in Bronze)》之中,義大利佛羅倫斯的烏菲齊美術館(The Uffizi Gallery)館長施密特(Eike Schmidt)將這本書描述為為米開朗基羅研究的重大轉折點。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米開朗基羅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