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開朗基羅先生,您好啊!

2021-01-10 藝術中國

 

 米開朗基羅畫像

(文/胥建國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米開朗基羅先生,您好啊!

您不介意的話,就按照中國人的習慣,在這裡稱呼您米大師吧,這樣我們會感覺更親切親近。

您很開心我們這樣稱呼您嗎,太好了! 

義大利翡冷翠一位雕塑家的工作室

您說什麼?不,不,不!您完全不用換下那件沾滿了油彩和大理石粉沫的工作服,這是您工作的自然狀態呀!我們知道您一生大部分時間都穿著它,不是在雕刻就是在繪製壁畫。相信您對這身陪伴了大半輩子的工作服一定特別有感情,以後真的應該收藏在博物館裡,還有您用過的那些雕刻工具,轉臺、大量的草圖和詩稿。             

聽說您從小就喜歡玩石塊兒,您說是在裡面尋找生命嗎?太有意思了!之前只知道您小時候因母親去世曾被寄養在一戶做石刻加工的人家裡,但沒想到這段經歷會對您人生道路的選擇產生如此大的影響,難怪後來您能如此精準地從石頭裡探索生命的蹤跡,讓沒有生命的石頭綻放出生命的光華。

瓦薩裡 《洛倫佐·美第奇肖像》

米大師,您是說您內心十分感激洛倫佐先生,是嗎?我們也都很感謝他,沒有他對古典文化的熱愛和推崇,讓人從東方找回大量的古希臘著作,推動人文主義發展,整個義大利的文藝復興都會暗淡許多,翡冷翠也不會建設的如此迷人,譬如土黃色的建築、饒有韻味兒的街巷和精美宏偉的教堂,處處都洋溢著藝術與科學的氣氛。

翡冷翠的街巷

請問米大師,您也會經常與朋友一起去那些著名的牛排館就餐嗎?據說那兒常常聚集有許多熱愛文藝的青年啊。

您很少去嗎?  

翡冷翠的老牌牛排店

佛羅倫斯當地美食T骨牛排

為什麼每天只吃一點麵包和酒,是為了節省還是習慣呢?聽說贊助人給您的雕塑費用都很高,難道是私下裡都把辛苦創作得到的金幣送給您那個不太爭氣的侄子了嗎?

啊?您說是他經常會纏著你「索要」嗎?這種親情之間的事我們完全理解,這在中國稱作「啃老」。

託斯卡納地區的美第奇花園

米大師,您是說美第奇家族創辦的藝苑對您少年時期藝術的成長很重要,這個我們也知曉一些。據說藝苑裡聚集著一批和您一樣喜愛雕刻的孩子,您和他們真的好幸運啊!

《春》,桑德羅•波提切利,1477-1482年,油性坦培拉、木板

《蒙娜麗莎》 達·文西 1503-1506年

《大衛》安德烈·阿·委羅基奧 1466-1469年

洛倫佐先生經常邀請的那些文人墨客,包括桑德羅·波提切利、李奧納多·達文西和安德烈·阿·委羅基奧,他們來坐客時會到藝苑嗎?

是啊!他們的談吐對您和其他孩子在藝術上一定很有啟發吧?

多納太羅畫像    

米大師,您作品中散發著人文氣息和無窮的力量,這種源泉是來自前輩多納泰羅先生等藝術家的影響嗎?我們也很喜歡老先生的作品,包括他的《大衛》像,還有《聖馬可》《聖喬治》像等。 

《大衛》多納太羅 1409年

他雕刻的《大衛》展現著濃鬱的抒情色彩,塑造手法上仍舊保留著中世紀後期哥特藝術的遺風。但《聖馬可》《聖喬治》兩座像明顯已展示出更加嫻熟的技藝,人物的厚重感和立體感也都顯示出了對古典雕刻藝術的回歸。

您也這麼認為啊?太好了! 

《聖喬治》多納太羅 1415年

米大師,您是說在美第奇藝苑裡還看到了許多人都看不到的古典雕刻作品嗎?您真是太幸運了!中國人經常講環境造就人,想您也同意這個說法吧?

一個人在少年時期能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能夠聆聽到那麼多著名藝術家的教誨,實在是對人生有太多的啟迪,太重要了。

《階梯旁的聖母》米開朗基羅17歲時創作的作品

米大師,聽說您年輕時候在受到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影響過程中也曾信奉新柏拉圖主義,或者說在許多新思想中您比較傾向於新柏拉圖主義,是嗎?

您不太好回答?沒關係的,因為我們懂得有些東西是屬於個人的,尤其是內心的東西。

《哀悼基督》 1498年 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

據說您24歲和29歲創作完成《哀悼基督》和《大衛》像時,羅馬城和翡冷翠城都如同過節一樣歡騰,是這樣吧?大家是太喜歡您的作品了。

 本文作者胥建國在韋吉奧宮正門前 

《大衛》米開朗基羅 1501-1504年 佛羅倫斯美術學院

《哀悼基督》中聖母的形象那樣恬靜、典雅,將痛苦與慈愛融為一體,整個雕像營造出了一種肅穆而沉靜的氛圍。而《大衛》的神情刻畫的堅毅沉著,肌肉飽滿,體態健碩,仿佛可以聽受到身體血管的脈動。我們只是覺得如果《哀悼基督》不是放置於教堂內,而能像放在韋吉奧宮正門前的《大衛》雕像一樣,放置在室外,譬如聖彼得大教堂入口處的平臺上,使人們可以從各個角度欣賞這件傑作就更好了。

《被縛的奴隸》米開朗基羅 1513-1516年

米大師,1513年後,您為教皇朱利二世陵墓整體設計中打鑿的《被縛的奴隸》、《垂死的奴隸》和《摩西》三尊雕像,顯示了與之前作品不同的表現題材,作品展現出了一種憂鬱、憤滿、壓抑和屈辱的感覺。這和那位藝術總監波拉曼特有關?聽說他因嫉妒您的才華,而挑唆教皇用去您花費八個月在卡拉拉採石場精挑細選運來的原本準備雕刻的石材,又迫使您不得不去繪製大型天頂畫《創世紀》。還是經過繪製《創世紀》,您的思路更加的寬廣了呢?

 《垂死的奴隸》高229cm 米開朗基羅 1513-1516年 法國巴黎羅浮宮

您說兩者因素都有是嗎?

從這兩件奴隸雕像中確實可以看出您內心的扭曲和掙扎,傳達出了被束縛,被奴役的靈魂和祈求精神解脫的壓抑和痛楚,以及對生命歸宿的呻吟,對死亡的詮釋。所以,我們也非常理解您把其中一件送給了法國而沒有留在義大利,其內心的那種傷悲與無奈之情。

《摩西》高255cm 米開朗基羅 1515-1516年 羅馬聖彼得鐐銬教堂

但我們在您打造的《摩西》雕像中再一次看到了您堅定的信念。端坐著的摩西神情是那樣的沉靜,扭轉的身體和精細的衣紋,透過人物的塑造展現了您對文藝復興精神更深層的理解,透露著您作為雕刻大師的精湛技藝和風範。

《教皇利奧十世和二主教像》 拉斐爾 1519年

米大師,我們也看到,1519年您受出生於美第奇家族的教皇利奧十世的派遣,再次回到翡冷翠,在設計修建美第奇家族陵墓期間,由於1527年您捲入的那場最終失敗的革命,對您的內心也再次產生了震動。

您說不太願意回憶這段傷悲往事嗎?我們完全理解,但我們真的感覺這一轉變使您的作品更加厚重,也轉向了另一種藝術境界,並在您1534年完成的美第奇家族陵墓群雕裡獲得了充分的展現。

《晨》《暮》米開朗基羅 1524-1531年

《晝》《夜》米開朗基羅 1524-1531年

您的《晨》、《暮》、《晝》、《夜》四件作品展現了耀人的光彩。雕刻的人物強健中有掙扎,運動中有力量,身體上的每塊肌肉仿佛都在述說著生命,在闡釋著人文的精神,確實是雕塑藝術的一座豐碑。

 

《創世紀》西斯廷教堂天頂畫 米開朗基羅 1508-1512年

米大師,在雕塑之外我們也特別喜歡您的大型壁畫,尤其是了解到您為繪製西斯庭教堂600平方米天頂畫《創世紀》付出了四年零五個月的心血,為完成這一偉大而壯觀的勞作,頸椎都弄僵硬了,這真的是讓熱愛您的人們好不難過。

專家研究《創世紀》

您平時那麼在意自己的形象,難道您就不能像別的藝術家那樣找幾個助手幫助您繪製嗎?您每天拎著小煤油燈和顏色罐兒,上到高高的架子躺著仰面繪製,一畫就是一整天,什麼都自己親身親歷,確實是讓人們揪心又愛莫能助。您不找助手是覺得他們不能夠勝任,不能夠充分展現您的思想嗎?但是這樣一個鴻篇巨製確實是傷害到了您的身體啊!

《創造亞當》

米大師,我們與您一樣也很感謝一直鼓勵您重新振作起來的科隆娜女士,雖然是應克雷芝七世的邀請,但沒有她在精神上長期對您的鼓勵,您也不會重新振作起來,承接近200平方米的鴻篇巨製《最後的審判》,美術史由此也會缺失一件重要的繪畫作品。              

《最後的審判》西斯廷教堂正牆壁畫 米開朗基羅 1536-1542年  

與您一樣,科隆娜女士高貴卻不夠美貌,但您和她都擁有極高的涵養與才情。那時,她四十六歲,您六十三歲。她住在羅馬聖西爾韋斯德羅修院中,您住在卡瓦洛崗附近,相信每逢星期日您二位相聚討論的《聖保羅福音》,對您創作大壁畫一定會有諸多的啟發吧?

她那時深受神秘主義薰染,也一定對您有著一定的影響吧?您和她的友誼從1535年開始近20餘年,相互間的親近之情始終建築在神的領域,真的是太純粹高尚了!

我們在您的巨作中也確實再一次感受到了您對信仰的虔誠和對藝術的奉獻精神。真的難以想像,您以60多歲的高齡還能夠去完成這樣一個常人難以勝任的事情,這該需要下多大的決心,具有多大的毅力來支撐啊! 

 《哀悼基督》高226.1cm 米開朗基羅 1555年 佛羅倫斯大教堂博物館

所以,我們也常常會想,或許正因您懷抱著的這種虔誠,晚年才會把全部的身心都獻給了基督,並且連續創作三件《哀悼基督》,還把自己的形象也雕刻在作品中,是嗎?

《哀悼基督》高195cm米開朗基羅 1563-1564年 米蘭斯福爾扎堡

米大師,您的脾氣不是很好,這是您父親的遺傳嗎?尤其是三十多歲後,您的心情越來越不好,脾氣也越來越暴躁。我們一直很困惑,您與比您年長的達·文西先生就不能成為忘年好友嗎?為什麼您跟他就一定要橫眉冷對呢?

達文西自畫像

芬奇先生是那麼一位豁達而寬厚的老人,他的一生充滿了科學精神和哲理的思考。我們真的是特別希望您兩位能夠共同的為文藝復興藝術發展攜起手來。          

米大師,是因為您和芬奇先生曾就繪畫、雕塑哪一個是第一位爭辯過,而且還同在一個教堂兩側牆壁繪製各自不同的壁畫,當時確實有點競爭的火藥味兒,是與此有關嗎?其實用中國話講,這都「不叫事兒」。

您一生中一直是被藝術贊助人的大量訂件所困擾,從1505年被教皇尤利烏斯二世徵召去替他建造陵墓,轉而又去繪製西斯廷教堂天頂畫,到教皇克雷芒以及保羅三世的不斷派遣,命運中註定要做許多您不情願做的事情。而芬奇先生則與您相反,他一直苦於沒有更多人贊助,讓他可以靜心的去從事藝術創作而鬱悶,以至於無奈之下躲到偏遠的軍隊庫房做起槍械的科研,也就是後來人們稱作「達文西密碼」的東西,真是可惜!

達·文西繪製的機械圖紙

客觀上說,您的困擾恰恰是芬奇先生的渴望,如您二位能同心協力難道不是在偉大時代的一種珠聯璧合嗎?

從歷史上看,雖然我們很難評價繪畫和雕塑究竟誰高誰低,因為古埃及、古希臘和古羅馬的雕塑確實是當時最主要的藝術形式,但我們還是希望您和芬奇先生能共處和諧。

米大師,我們還有一個很想問的事,但是不知道合適不?

您的一生有那麼多的崇拜和追隨者,難到就沒有一個摯愛走入您的心田?還是您在心靈深處已經住進了某位遙遠不可企及的戀人呢?  

您說這是個秘密,或許有一天我們會發現嗎?好的,期待那一天的到來。

您說一會兒有一個重要的來客,也就是老主顧,美迪奇家族現在的主持人要與您探討藝苑整體修繕的事嗎?

好吧,米大師,我們今天就不打擾您了,找時間再來拜訪您,聆聽您的教誨,循著您的藝術足跡回溯那場偉大的文藝復興運動吧。

再次謝謝您,再見,米大師!

2020年5月9日深夜於荷清苑

相關焦點

  • 米開朗基羅作品全集
    1505年,受新任教宗儒略二世之邀,米開朗基羅回到羅馬。儒略二世委託他為教宗自己設計陵墓。由於這期間教宗還不斷委託米開朗基羅創作其它作品,陵墓的設計工作時常被打斷,以致用了40年才完成。陵墓位於羅馬的聖伯多祿鎖鏈堂,中心是摩西像。摩西是先知中最偉大的一個。他是猶太人中最高的領袖,他是戰士、政治家、詩人、道德家、史家、希伯來人的立法者。米開朗基羅用壯年來表現。
  • 文藝復興三傑-米開朗基羅
    接下來讓我們看一看米開朗基羅的作品,且先從《大衛》開始吧米開朗基羅《大衛》(1504)大理石 高434cm 佛羅倫斯美術學院美術館1501年米開朗基羅接受委託雕刻大衛像,而他面對的是一塊35年前已經動用過的大石頭。
  • 躺著畫畫的米開朗基羅
    當時,年輕的米開朗基羅已因創作了《哀悼基督》(1501年)和《大衛》(1504年)等大理石雕像而名聲大振。米開朗基羅自幼學畫,雕塑繪畫皆出類拔萃。但他更喜愛和擅長雕塑,因而對畫壁畫本不想從命。然而,教皇的意志是不可違抗的。米開朗基羅不得已只好勉強從命。
  • 對話·米開朗基羅藝術展:感受文藝復興經典藝術傳承
    2017年9月19日下午,「對話·米開朗基羅國際藝術展暨媒體見面會」在北京鳥巢文化中心成功舉辦。多名文化藝術和建築大師、專家和媒體朋友,與500年前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巨匠——米開朗基羅對話。復刻經典 與米開朗基羅深度對話米開朗基羅國際藝術展從7月15日起在國際體育場鳥巢藝術中心展出,是鳥巢文化中心與義大利米開朗基羅故居博物館(Casa Buonarroti Museum)在國家「一帶一路」的大背景下為了更好的推動中西方文化藝術的交流合作,而攜手策劃舉辦的。
  • 米開朗基羅《創造亞當》的小故事
    米開朗基羅文藝復興時期的巨匠和傑出的通才,不僅僅是雕塑家米開朗基羅,他還是畫家、建築師和詩人米開朗基羅。《創造亞當》這幅畫是他經歷了四年才完成的。在這期間米開朗基羅不要任何助手。一個人躺在18米高的天花板下的架子上,終日仰頭作畫。
  •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舉行米開朗基羅藝術展
    11月13日,在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舉行的米開朗基羅藝術展上,參觀者觀看米開朗基羅的兩座雕塑作品。當日,「米開朗基羅——非凡的設計師和藝術家」特展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正式對公眾開放。展覽展出從美國和歐洲各地的公共和私人藏品中精選的133幅米開朗基羅畫作、3件大理石雕塑等作品,展示了米開朗基羅作為雕塑家、畫家、建築藝術家的非凡藝術成就。展覽將持續至2018年2月12日。新華社記者王迎攝11月13日,在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舉行的米開朗基羅藝術展上,一名參觀者觀看米開朗基羅的作品《羅馬士兵》。
  • 一個不開朗的米開朗基羅
    而當你問起他,他是誰的時候,他卻會說:「我不是雕塑家米開朗基羅,我是米開朗基羅· 博納羅蒂。」事實上,米開朗基羅宏偉的作品其實是充滿了浪漫與悲劇性的,那是理想與現實碰撞後的結果。米開朗基羅對於完美的追求是偏執而極端的,他在持續不斷的興奮中活著,而興奮的來源,就是幾乎晝夜不停歇的創作。
  • 【名畫賞析】米開朗基羅《最後的審判》(上)
    或許有感於人類的罪孽,他選擇的題材是《最後的審判》,而最理想的藝術家人選,自然非米開朗基羅莫屬了。 由於米開朗基羅在佛羅倫斯的共和保衛戰中反抗失敗而幾乎惹上殺身之禍;教皇克裡門七世赦免了他,條件是要以其藝術創作作為交換。1533年,教皇表達了在西斯汀禮拜堂繪製《最後的審判》的願望,還在進行「新聖器室」陵墓的米開朗基羅不得不開始醞釀構思。
  • 文藝復興三傑之,米開朗基羅
    1499年至1501年間,米開朗基羅回到了佛羅倫斯。佛羅倫斯原來的精神和世俗領袖,反對文藝復興的修士吉羅拉莫·薩沃納羅拉在1498年被處以火刑,皮耶羅·索代裡尼漸漸得勢,佛羅倫斯共和國的形勢轉好。羊毛同業公會委託米開朗基羅創作一件巨大的大衛雕像,作為佛羅倫斯自由的象徵,完工後擺放在維奇奧宮前的領主廣場上。同業公會提供的大理石,是阿戈斯蒂諾·迪·杜喬在40年前用過的。
  • 觀記:米開朗基羅大衛像
    羅曼·羅蘭對米開朗基羅另一座雕像《勝利者(1520—1525)》的評述似可移植過來作為其大衛像的註解:「他有強大的力,天生是個戰鬥者、徵服者。並且他成功了。——但是,他拒絕勝利,這並不是他要的。從米開朗基羅許多信件中可一瞥其雕刻狀態:「我為了工作,殫精竭慮,沒有人像我一樣。
  • 摩西-出埃及記-米開朗基羅
    十六世紀初,教皇尤利烏斯二世嚮往給自己修建一座世界上絕無僅有的陵墓,並將著名的雕塑家米開朗基羅招來為他工作。但由於教皇的反覆無常,陵墓的施工幾起幾落,米開朗基羅遭受到了一生中最大的失望。在陵墓已完成的雕塑中,最著名的就是這尊《摩西像》。 摩西(MOSES)是猶太人偉大先知中的一個。
  • 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天才——米開朗基羅
    西斯廷教堂天頂畫與壁畫繪畫上,我們熟知的西斯廷教堂天頂壁畫《創世紀》是米開朗基羅耗費四年多所完成的曠世巨作,而後又耗時六年於西斯廷教堂住祭壇後面牆壁繪製了《最後的審判》,它們成為了他最重要的繪畫成就從下至上,根據視覺和距離,米開朗基羅讓上方的人物比下方的大,讓仰視的時候人物比例更加協調,達到最佳的觀賞效果。
  • 你所不知道的文藝復興隱秘詩人——米開朗基羅
    1564年2月18日,一位偉大的藝術家逝世,享年89歲,他就是米開朗基羅。提到米開朗基羅,我們很容易就想到他的大衛雕塑和西斯廷天頂畫。但在他那「超長待機」的人生裡,他還曾以詩歌記錄下了曲折的命運。文藝復興三傑中,米開朗基羅比達·文西小23歲,比拉斐爾大8歲。
  • 宗教美術奇蹟西斯廷教堂,竟然是米開朗基羅賭氣的作品
    眾所周知,米開朗基羅是一位偉大的雕塑家,在文藝復興時代他也是靠雕塑聞名,但梵蒂岡的教皇卻偏偏邀請米開朗基羅為西斯廷教堂的天花板上畫畫,他當然反對,但理由確實很誠懇,米開朗基羅說自己是一個雕塑家,並不想畫畫。
  • 非凡的技藝,出眾的想像力,米開朗基羅繪畫雕塑與設計作品欣賞
    《哀悼基督》,聖伯多祿大殿,米開朗基羅雕塑作品欣賞。米開朗基羅是文藝復興時期傑出的雕塑家、建築師、畫家和詩人,與李奧納多達文西和拉斐爾並稱「文藝復興藝術三傑」,以人物「健美」著稱,即使女性的身體也描畫的肌肉健壯。《羅倫佐美第奇》,米開朗基羅雕塑作品欣賞。
  • 米開朗基羅遺作藏身沙發27年 價值連城
    米開朗基羅於1500年創作的一件同名大理石雕像———著名的《聖母憐子》,現藏於義大利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  米開朗基羅的真跡《聖母憐子》圖日前在美國紐約市郊的一戶人家中被意外發現。目前,據預測該畫價值達3億美元。  這幅畫的所有者是53歲的克貝爾·馬丁。27年前,當他的孩子們在屋內玩網球的時候,意外碰落了掛在牆上的這幅被他們稱為《邁克》的畫,此後它一直被遺忘在沙發後面。
  • 米開朗基羅499年前完成西斯廷教堂壁畫《創世紀》
    西斯廷教堂天頂畫《創世紀》 米開朗基羅1512年11月1日,義大利文藝復興畫家米開朗基羅在西斯廷禮拜堂完成繪製天頂壁畫《創世紀》。米開朗基羅沒有辦法只好接受(據瓦薩裡說,布拉曼特與米開朗基羅存有芥蒂,因妒嫉米開朗基羅的雕塑任務,布拉曼特乃說服教皇,使其就範,迫使他放棄雕塑)。米開朗基羅建議讓布拉曼特幫助製作繪畫腳手架。布拉曼特設計了一個懸掛式吊架,在屋頂上鑿了好些窟窿。米開朗基羅氣憤地問他畫到有窟窿處如何辦,後者無言答對。米開朗基羅就稟告教皇,撤掉他的吊架,並羞辱了這位建築家,要求另請幫手。
  • 米開朗基羅如何將現實主義思想,運用到藝術創作中
    米開朗基羅代表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他創作的人物雕像雄偉健壯,氣魄宏大充滿了無窮的力量。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徵,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面貌。
  • 文藝復興三傑展: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的作品來到南博
    在這一變革中,出現了不少偉大的人物,最有代表性的「三傑」是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11月28日,「世界巨匠——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特展在南京博物院拉開序幕。此次展覽南京博物院聯合了義大利梅塔莫弗斯文化基金會牽頭的都靈皇家圖書館、米開朗基羅故居博物館、佛羅倫斯烏菲齊美術館、聖文森佐修道院等4家機構,其中也包括部分私人收藏。此次展覽共展出「文藝復興藝術三傑」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及其追隨者的68件作品,其中27件是「文藝復興藝術三傑」本人的作品,41件是追隨者的作品。
  • 英國兩座青銅像被證明是米開朗基羅作品,原來他也是青銅工匠
    這也符合米開朗基羅慣常的雕刻、繪製腳趾的方式。亞伯拉罕指出,所有的證據都表示米開朗基羅一定解剖過人體,並且有著領先他所在時代數十年的解剖學知識。這種解剖知識在羅斯柴爾德銅像的驚人的準確性中就可以看出。比如,他們有大腿肌肉——縫匠肌,這是一種肉眼看不見但是解剖學家會知道的肌肉。「他似乎很喜歡縫匠肌,這是一塊非常好看的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