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印自衛反擊戰:看我最強「掉隊兵」的表演

2020-12-20 海洋大漠星空

最近印度屢屢在中印邊境挑事,使得1962年的那場不大不小的邊境反擊戰越入了人們的視野。說它不大,畢竟對於我們來說只是有限的可控的,投入不大兵力的一個反擊戰;說它不小,畢竟是亞洲兩個大國之間的兵戎相見,而且還曾一度讓某國的國都一片混亂。很多人知道這場戰爭,但是也就是從歷史課上知道這場戰爭的名字。對於這場戰爭的前因後果,我在這裡不再贅述。而我要呈現給大家的是一個臨時組成的的戰鬥小組,在印軍懵懵懵懵的炮兵陣地的即興表演。

主演:龐國興、王世軍、冉福林、周文軒

冉福林 龐國興 王世軍

特別鳴謝:印軍步兵第四師錫克族1營、2營,外加一個第五野炮團提供舞臺。

故事梗概:印軍從一開始就狂妄自大,號稱作戰經驗豐富,部隊參加二戰戰果輝煌,不把我們放在眼裡。然而,對印自衛反擊戰開打一來,一下就被我們的穿插分割包圍戰法打懵了,一個個跑起來比兔子都快。我們的主角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隨大部隊發起了西山口戰役。

西山口戰役

開打沒多長時間,印軍就用慣用伎倆,撒丫子跑。龐國興他們就追,由於地形複雜,天黑霧大,自己追的太猛,就跟大部隊走散了。後來龐國興遇見了王世軍、冉福林、周文軒,組成一個臨時小組,龐國興任組長。大家在一塊一交流,都普遍反應這屆群演太不敬業,跑的太快,導致大家都追著追著就到人家的地兒了。既然這樣,那乾脆就像孫悟空在鐵扇公主的肚子裡來個翻江倒海。

在龐國興指揮下,小組在敵後穿插15裡。連續作戰5次,殲滅了5股逃敵,打掉了印軍2個炮兵陣地,繳獲加農榴彈炮7門,後來遇到我部一連,又引導該連殲襲了印軍一個連隊又繳獲8門榴彈炮。共擊斃敵一、二級準尉以下官兵7名,還順帶繳獲炮對鏡、望遠鏡各4付,推土機、汽車4臺。

欲知詳情,請自行搜索。

經典臺詞欣賞:

龐國興

龐國興:「敵軍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向我還擊!」

相關焦點

  • 對印自衛反擊戰,負責前線指揮的軍長張國華,後來怎麼樣了?
    說起對印自衛反擊戰,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當時印度強佔了我國藏南地區9萬多平方公裡的領土,不僅如此,還繼續推行「前進政策」,不斷蠶食我國邊境,屢次挑起事端。1962年10月,印軍悍然在中印邊境全線發動了大規的模武裝入侵。
  • 敵人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向我還擊——對印自衛反擊戰
    軍方的強硬表示,讓筆者想起58年前那場解放軍開展的對印自衛反擊戰中,中國人民解放軍英勇無畏的氣勢。1962年,印度趁我國經濟困難之時,悍然發起武裝挑釁,入侵我國西藏領土。中國駐藏邊防部隊,奉命進行自衛反擊戰。其中侵佔我國西山口地區的是印度步兵第四師的王牌部隊,錫克族第一第二營,而且印軍還配有一個炮兵團。
  • 指揮對印自衛反擊戰的張國華,取得戰爭勝利,後來的結局如何?
    在抗日戰爭之後,中國其實還有過好幾次為了守衛國家領土而發起反擊的戰役,比如對越戰和對印自衛反擊戰,今天要給大家重點講的是發生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對印自衛反擊戰。當時印軍在經過我國多次警告的情況下仍舊攜大批武裝部隊進入我國領土範圍,無奈之下,我國的張國華將軍只得率領解放軍進行合理防衛,最後的結果想必大家都猜到了,中國作為正義的一方獲得了勝利。中印之戰意義非凡,為什麼國家會派出張國華去對抗呢?他到底是何許人也?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 他參加了對印自衛反擊戰,不是師長,但被授予少將軍銜!
    他參加了對印自衛反擊戰,不是師長,但被授予少將軍銜!本文由百家號「江西老徐」原創,侵權必究!從1961年到1962年9月印軍先後在西段邊境的中國領土上建立了43個入侵據點,侵佔中國領土4000平方公裡。中印邊境摩擦日益緊張的今天,人們對55年前的那場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充滿好奇,那是在什麼情況下發生的?仗是如何打的?有何經驗教訓?
  • 對印自衛反擊戰大勝後,我軍不從藏南地區撤回行不行
    印軍在侵入我藏南    此後,印度據此不斷侵略我邊境,在西方國家的支持下,蠶食我領土,逐步佔領了我藏南地區大多數領土和西線喀喇崑崙山阿克塞欽等地區。  面對印度的不斷侵略,面對美英蘇的巨大壓力,1962年10月,剛從抗美援朝、金門炮戰、三年自然災害中騰出手來的毛主席大手一揮說:「掃了他!」決定分東西兩線,同時對印實施自衛反擊戰。
  • 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缺吃少穿的中國軍隊,是如何戰勝印度的?
    ▲中印戰爭路線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中,解放軍便是在後勤物資保障極度匱乏的情況下,憑藉優於敵軍的意志與鬥志贏得了戰爭的勝利,驅逐了入侵者。那麼當時的後勤保障狀況到底如何?我軍又是如何取得戰爭勝利的呢?
  • 對印自衛反擊戰,暴露56式半自動步槍的一些問題,依然痛擊敵人
    1962年,中國對印度發動了對印自衛反擊戰,在這場戰爭中,我軍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 首先在青藏高原作戰,物資的集結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1962年的中國軍隊還沒有實現機械化,汽車在當時的中國軍隊中也並不常見,同時當時我國的主要軍工企業離邊境有著數千公裡的距離,在當年那個缺乏運輸工具的年代。
  • 解密:對印自衛反擊戰始末
    1962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西藏地區和印度發生衝突,之後印度軍隊開始入侵中國領土,我邊防部隊被迫還擊,由此爆發了舉世矚目的對印自衛反擊戰,印度則稱為瓦弄之戰。在這場戰爭爆發之前,雙方的衝突來源已久。在11月14日,印軍再次發起全線進攻,我方再次還擊。在18日凌晨,殲滅印度大批軍隊,之後,我方又先後收復德讓宗等地區,而新疆邊防部隊也冒著嚴寒收復了瓦弄地區,雙方的邊境逼近了傳統意義上的分割線。出人意料的是,在11月21日,中國政府發表聲明,在邊境主動停火,全線後撤,並且放還了俘虜的印度軍人。這場戰役於是在這種情況下結束了,造成了軍事史上的奇觀。
  • 對印自衛反擊戰,中印兩國犧牲的最高將領,分別是誰?
    值得欣慰的是,我方行事迅敏很快調整戰略,開展自衛反擊戰。打下了這場「軍事政治仗」,保衛了我國西部邊疆地域。這也就是1962年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那對於我們當時的國力而言,面對這樣的一場硬仗,我們究竟是如何解決?雙方的損失又是怎樣的呢?戰死的最高首領又是誰呢?
  • 在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中,「不容小視」的解放軍炮兵
    在1962年的中印自衛反擊戰中,解放軍炮兵也發揮了「不容小視」的戰場作用,正是由於在炮兵的火力支援和配合下,最終取得了這場反擊戰的全面勝利。參與這場自衛反擊戰的解放軍炮兵主要是從當時的新疆軍區某炮兵團抽調精幹組成指揮機構,以及下轄1個120毫米口徑的迫擊炮營和1個76毫米口徑的加農炮營,在中印邊境西段的作戰中連戰連捷。從接到自衛反擊戰命令的那一刻,上級要求駐地在新疆喀什的解放軍參戰炮兵部隊,在4天內到達前線天文點防區,將一周的行軍時間壓縮至短短的4天,可以說時間是極其緊迫的。
  • 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我軍橫掃印軍,打出50年和平!
    被印度步步緊逼,中國別無他法,在1962年發動了對印自衛反擊戰,這場戰爭打響的時候,中國內憂外患,情況很不樂觀,但解放軍不負眾望,贏得了這場戰爭,狠狠教訓了印度,在軍事和政治上給了印度沉重的一擊,在今天這段歷史無疑是很寶貴的經驗,很有借鑑意義。
  • 中國對印自衛反擊戰勝利後,為什麼沒有趁勢解決藏南問題?
    其中最接近成功的一次,就是建國後的對印度自衛反擊戰。為了維護國家領土和主權,中國人民解放軍被迫在中印邊界發動一場自衛反擊戰,打擊印度尼赫魯政府的霸權擴張主義。到戰爭結束時,我們共消滅印軍三個整旅和五個旅的大部,而我軍僅傷亡七百餘人。我軍先頭部隊一直推進到距印度首都新德裡不足三百公裡,隨時都可兵臨城下,印度舉國震動。
  • 西藏軍區首任司令員,指揮對印自衛反擊戰,人稱佛光將軍,他是誰
    這位將軍非常厲害,他是西藏軍區首任司令員,曾經指揮過對印自衛反擊戰,參與領導了西藏的和平解放與建設事業,作出了永不磨滅的貢獻,被人民譽為「佛光將軍」,他是誰,生平如何,下面咱們就一起來回顧下。將軍等新中國成立後,先後擔任,西藏軍區司令員、軍區黨委第一書記,成都軍區政委、軍區黨委第一書記,中共中央軍委委員等職,並且指揮了對印自衛反擊戰。
  • 三名解放軍戰士,在對印自衛反擊戰中,追著一群印軍痛打
    他們是為國為民而戰,其實在對印自衛反擊戰中也湧現出不少的戰鬥英雄,其中有一位被國防部授予了全軍戰鬥英雄的稱號,他的名字叫做龐國興!後來他經過苦練,找技巧,很快就突破了50米,而且考取了投彈手,在青海的幾年間,龐國興多次被全票評為「生產標兵」,在入伍一年中,他榮立了兩個三等功,他在擔任副班長的時候,帶領全班成為先進班,在入伍兩年的時候,龐國興有一次立下一個三等功,足以看出來他的本領。
  • 對印自衛反擊戰:1962年發生的那場戰爭,讓印度的國際地位不復存在
    在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前夕,解放軍相當重視印度軍隊,認為其戰鬥力不低,給了不錯的評價,覺得印度邊軍的實力也就比國民黨軍五大主力部隊差些,但也是塊硬骨頭,西藏軍區前指司令員張國華在作戰會議上指出: 「我們當面的對手雖是印度的「王牌」部隊,但比不上蔣介石軍隊的主力,我們要在戰略上藐視敵人,在戰術上重視敵人,要拿出解放戰爭中打國民黨第一八一旅和第十一師的勁頭來
  • 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我軍以戰止戰橫掃敵軍,打出數十年和平
    五十多年前,印度尼赫魯政府悍然挑起一場大規模的侵蝕中國領土的戰爭,中國政府被迫進行了一場短促而有限的自衛反擊戰,並全勝收兵。自此之後,祖國的西南邊陲保持了數十年的相對穩定。1962年10月初,總參謀部向作戰部隊傳達毛澤東主席的命令,假如印軍向我進攻,則要狠狠地打它一下,命令還說不僅要打退,還要打狠,打痛。1962年10月20日7時30分,東方剛剛露出魚肚白,我人民解放軍的炮火便鋪天蓋地地向入侵我藏南克節朗地區的印軍陣地傾瀉,短短兩個小時之後,印軍的第一個據點就被攻下,到了晚上8時多,克節朗戰役便以我軍全勝宣告結束。
  • 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一戰打出國威,給我們留下了哪些財產
    在對印自衛反擊戰前,印度已經多次越過中印邊境並逐步侵犯中國領土。雖然中印展開多次協商交涉,但都無疾而終。後來衝突擴大,兩國邊防軍更是展開激烈交火。忍無可忍、無需再忍。1962年,中國決定對印展開自衛反擊戰。這場戰爭只持續了不到半年,但對兩國都意義重大,更是給中國留下了寶貴的財產。
  • 此人是對印自衛反擊戰的戰鬥英雄,只有小學文化,正廳級光榮退休
    中國人民解放軍為了保衛我國領土神聖不可侵犯,對印軍實施了自衛反擊戰。戰鬥僅歷時一個月,便以我國大勝結束,我方共擊斃、俘獲印軍8700多人。在這場戰鬥中湧現了這樣一位戰鬥英雄,在接到爆破任務之後,迅速炸開敵軍地堡,為部隊打開前進的道路。陳代富1942年生於四川安嶽縣,小學只讀了三年,18歲時便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
  • 中國在打贏對印自衛反擊戰之後,如果沒有撤兵會怎麼樣?
    而要說到離今天最近的一場戰爭,那必然要說的就是對印度的反擊戰了。我們都知道,印度反擊戰是以中國的勝利作為結束的,那麼也就會有人說了,如果以當時中國的軍事實力在打贏對印自衛反擊戰之後,沒有撤兵會出現什麼樣的結局呢?首先我們要知道,落後就要挨打,強大才能受到尊重。
  • 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中國與印度國運之戰
    印度方面多次挑釁我軍並且和我軍發生多次衝突,我軍都保持克制並未與印軍發生大規模戰鬥,但是印度卻得寸進尺,繼續侵佔我國的領土,掠奪我國公路線,在我國外交多次聲明停止衝突、重開談判等多項提議下,印度政府仍肆意妄為,揚言會繼續侵佔我國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