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局 · 街市
| 本報導2015年7月24日發自香港 |
文 | 張嘉怡
對香港人的日常生活而言,街市是不可或缺的設施,全面滿足了鄰近居民的日常所需,因街市內隨處可見鮮肉、鮮魚、活禽、雜貨的攤檔。不過,自連鎖超級市場出現後,不少人放棄到街市買菜,但街市除了提供新鮮蔬果肉類之餘,還可省下不少餸菜錢,最重要的是街市才呈現到多姿多彩的香港草根生活面貌。
60年代大埔墟
在香港開埠初期,傳統市場多數都是設立於街道旁,故此稱為街市。直至現在,絕大部份的街市都遷入由食物環境衛生署管理的市政大廈內,現在已甚少再有「墟」或「市集」。加上現時的「墟」不再只有單一意思為街市,亦代表一處地方,例如大埔墟及聯和墟,兩地的街市已改名為大埔墟街市以及聯和墟街市。
食物環境衛生署轄下共有101個公眾街市及熟食市場/中心,而在79個公眾街市當中有39個設有熟食中心,其餘25個則是獨立的熟食市場。
昔日街邊大排檔
1975年,市政局有見大排檔造成衛生問題,便把街邊的大排檔口安置到臨時街市或市政大廈熟食中心內,以方便監管。街市漸漸由單一功能的建築物,變成現在集圖書館、劇場、運動場、熟食中心於同一棟市政大廈的模式。
而街市熟食中心是由1979年起在銅鑼灣鵝頸橋街市開始發展,後來街市的熟食中心如北角街市、大埔市政街市以做小炒檔馳名。穿過眼花撩亂的街市,便是人氣鼎盛的熟食中心,中心集合了多間不同的食店,如西餐、日本料理、泰菜、鮑翅,各有所長,價廉物美。
而大埔墟街市是全港最大的熟食街市中心,全場約1.2萬平方米,有近40個熟食檔,自2004年9月開始啟用,場內有老牌著名食店,包括:良記一哥、欽記魚蛋、林記點心、有記缽仔糕等。
當中的良記一哥創下了街市神話,日夜來個大變身,早上賣粥,晚上做高檔私房菜,炮製海鮮另有一番風味。
灣仔鵝頸橋街市熟食中心榮記
鵝頸橋除了出名打小人,熟食街市中心的小炒店一樣做到街知巷聞,當中以榮記最為出名。位於灣仔鵝頸橋街市是香港最歷史悠久的熟食中心,自1979年開始營業,至今已有36年歷史,設計亦屬舊式。最初是露天平臺式的設計,直到2005年才加建上蓋及裝設冷氣。
本文首發表於「港澳網」微信平臺。閱讀更多精彩內容,可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瀏覽www.hkmnews.com。
倡導有見地的智趣閱讀
尊崇原創 鼓勵分享
涉及寬廣的領域,必有所愛
擁有深度政經解讀分析以及逗拌公社文圖整合
微信:HKM-003 微博:@港澳網H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