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這兩句詩最先指的是什麼?

2020-12-16 劍客文史館

我國偉大的文學家,魯迅先生曾經寫過一首非常著名的詩,其中有兩句被很多人引用,這首詩叫做《題三義塔》。而其中最著名的兩句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便是「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這句詩被很多人引用為朋友兄弟之間的關係,比喻原先非常要好的兩個人,因為一些矛盾而導致關係惡化,多年之後再次相逢,彼此一笑便可以將以往的恩怨一筆勾銷。然而,這兩句詩最先指的是什麼呢?

上世紀的中國,積貧積弱,也因此成為了許多國家欺凌的對象。這些國家中,不僅有原先的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西方列強,中國北方的沙皇俄國,還有一個國家,他是中國的鄰國,長久以來與中國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這次,他也參與到了對中國的侵略之中,這個國家就是中國東邊,與朝鮮半島隔海相望的日本。

明治維新之前的日本,長久以來都由幕府進行統治,天皇的權力一直都被架空著。經過了明治維新之後,日本的軍政大權重新回到了天皇的手中,在之後的一段時間內,日本全國展開了以天皇為中心的全面改革,並且憑藉著改革,一躍成為亞洲的第一號強國。至此之後,日本踏上了侵略別國的路,在這其中,受日本侵略最為嚴重的就是中國。

在中國與日本自從七七事變開始之後的長達八年的抗戰過程中,除了企圖將中國吞併的野心家,政治家與軍人之外,還有一些人,他們深受戰爭之苦,愛好和平,並且一直努力反對戰爭。他們中有中國,還有一些日本人。魯迅先生的這句詩就和一位日本的反戰記者有關,這個人就是西村真琴博士。

西村真琴,哥倫比亞大學博士畢業之後,在1932年作為大阪每日新聞社的社長來到中國。他在途徑當時戰火連天的上海時,看見了一隻沒有主人的鴿子。西村博士將他收養,並且取名為「三義」,帶回日本,準備以後作為中日友好的見證送回中國。然而,世事無常,身體逐漸康復的鴿子卻在第二年在日本被一直黃鼠狼給咬死了,傷心的西村博士畫了一幅畫來紀念,並且修書一封寄給魯迅。

魯迅先生收到書信非常的感動,並且寫下了一首詩,寄還給西村真琴博士。」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便是其中最著名的兩句。這兩句詩後來也在各種場合被引用。二零一八年華女士在評論朝韓關係的時候,就引用了這兩句詩:曾經的兩兄弟,即使曾經起過各種紛爭,然而,多年之後再次相見,卻能不計前嫌,一笑泯恩仇。這兩句經典的詩句,也被一直流傳下來。

相關焦點

  • 《使徒行者2》: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可即便現實是人心冷漠,當再次回憶起90年代港片裡的經典兄弟情,卻還是能夠心潮澎湃,這就是港片的魅力,藝術的手筆。那時港片裡刻畫的背景大多是周遭動蕩卻人心雋永,每個人心裡都有屬於自己的經典。從《旺角卡門》裡的阿華和阿友,到《古惑仔》裡的陳浩南和山雞哥,市井兄弟也有義薄雲天的豪邁。《碟血街頭》、《英雄本色》、《無間道》,每一部裡或多或少有些相似的情節,但描繪的卻是截然不同的兄弟情誼。
  • 讀魯迅的《題三義塔》有感,度盡劫波泯恩仇
    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西村博士於上海戰後得喪家之鳩,持歸養之,初亦相安,而終化去。建塔以藏,且徵題詠,率成一律,聊答遐情云爾。1933年年初,上海閘北的許多民房被日軍炮火摧毀,三義裡成了一片焦土,有一隻鴿子,佇立在主人家的廢墟上,久久不忍離去。西村真琴——大版每日新聞社派出的醫療服務團團長,被這只可愛而無助的小生靈觸動了。
  • 「相逢一笑泯恩仇」非金庸所寫,是魯迅,但為何很少有人願意提?
    這或許跟他所處的年代有關,即使有很多文學家受到迫害,魯迅依然堅持自我,用手中的筆在戰鬥。相信大家都曾聽說過「相逢一笑泯恩仇」這句話,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這句話的作者是誰。大多數人都誤認為這句話出自金庸等武俠小說作者之手,因為這種這兩句詩中的俠者之氣跟「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極為相似。其意思是曾經針鋒相對的敵人,如今釋懷了原先的恩仇,透露出一股敢愛敢恨的豪爽。
  • 【魯迅名言詩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1、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魯迅·《自嘲》) 解析: 形容對敵人決不屈服,對人民大眾甘心象牛一樣俯首聽命。橫眉,怒目而視的樣子,表示憤恨和輕蔑。冷對,冷落對待。千夫指,原意是許多人的指責。
  • 蔣介石葬禮上,張學良送來了十六字輓聯,網友:相逢一笑泯恩仇
    上臺之後,為了樹立自己在東北軍中的威信,他獨斷專行以雷霆手段槍殺了父親生前最器重的人才楊宇霆,他的這一行為立刻就讓昔日那些元老重臣寒了心,對張學良漸生不滿。後來,1931年日本軍國主義對中國發動了「九一八事變」。當時,張學良坐擁武器裝備精良的東北軍近40萬部隊,本以為他會以民族大義為重,憑藉一腔熱血男兒氣,能夠將兇殘的日寇打得落花流水,收復中國的大好河山。
  • 渡盡劫波兄弟在:他是魯迅的日本友人,將中國廢墟的鴿子救回日本
    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這是魯迅先生在1933年6月21日的日記中所寫,裡面記載了魯迅和一位日本友人的深厚感情。他把這隻鴿子捧在手心,帶回日本自己的家中飼養。西村博士還希望把這隻鴿子和日本鴿子進行交配,如果生出小鴿子,就把它當作「和平的使者」再送回中國。可是,第二年的三月,這隻鴿子卻不幸死去了。西村博士將它埋在院子裡的紫藤下面,並立了一塊石碑,取名「三一冢」。他還為這隻鴿子畫了一張遺像,寄給魯迅,魯迅便寫了上面的《題三義塔》。
  • 陳慧嫻金曲點評:人生何處不相逢,相逢一笑泯恩仇!
    《人生何處不相逢》是陳慧嫻的專輯《秋色》中的一首歌曲,簡寧作詞、羅大佑作曲。在夢菲同學看來,「人生何處不相逢」是一首足以傳世的經典之作,此曲有種「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滋味。這張在某程度上是一張概念專輯,歌詞統一在愛情與夢的描繪,並以夜的意境襯託。愛情與夢有著相同特色,可以實現的,卻又是虛幻的。與其執著於逝去美夢的哀嘆,不如用自己的雙手去編織未來。
  • 魯迅最成功的五首詩,每個人都能講兩句,大多都不知道是他寫的
    大家要是以為他只擅長散文,小說和編寫歷史資料什麼的,那就大錯特錯了,其實魯迅先生的詩歌也寫得特別好,而且大多風格豪邁大氣,比他的文章更讓人熱血澎湃。所在全詩中都透著一股大無畏的意願,表達了魯迅先生不論遇到何種艱難,都不願意放棄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國泰民安的堅強信念。特別是這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更是成為了無數人拿來標榜自己的座右銘。那種為了理想,完全無視反對者的態度,為了理想可以犧牲一切的態度,如今又還有多少人明白呢?
  • 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欣賞蘇東坡的一首必讀詩
    他曾寫詩總結自己一生「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即使與王安石相遇,也是「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下面這首詩也充分表達了詩人淡泊的心境,不可不讀。《浣溪沙·遊蘄水清泉寺》 蘇軾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淨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
  • 今日焦點:湖人快船二番戰、雷霆雙少泯恩仇
    塔克的爆炸表現甚至讓三旬老漢大喊「stop it」,估計憑藉這兩場季前賽的出色表現,這名二年級生在常規賽會被賦予更多任務了。除了塔克的驚喜之外,本場比賽庫茲馬表現得同樣可圈可點,全場比賽14投8中,拿下25分6板4助,攻防兩端都表現出色,儘管只是一場季前賽,但庫茲馬這兩場比賽的表現足以讓人們對他的新賽季充滿期待,如果新賽季庫茲馬繼續替補出場,相信他可以為湖人隊帶來穩定的替補得分,率領第二陣容分擔詹眉的壓力。或許在新賽季,庫茲馬可以向全世界證明珍妮阿姨的眼光並沒有錯!
  • 武漢大學VS馬來亞大學辯論隊 九年一笑泯恩仇
    武漢大學VS馬來亞大學辯論隊 九年一笑泯恩仇 本報記者 甘麗華     11月7日,國際大學群英辯論會(前身是國際大專辯論賽),武漢大學辯論隊擊敗「宿敵」馬來亞大學辯論隊,成為A組冠軍。兩人相逢一笑泯恩仇,握手、擁抱,一切盡在不言中。     9年中,雖然不再參加國際大專辯論賽,但辯論精神一直在武漢大學傳承。唇舌烽火辯論賽是校園金秋藝術節持續最長的一個版塊,每年都舉行,一批又一批的優秀辯手由此誕生。2003年入學那批被稱為「黃金一代」,在湖北地區比賽從無敗績。     前一批陪練後一批,一級一級往下傳承,一級一級進行力量的積累。
  • 殺人紅塵中,脫身白刃裡——歷史上最灑脫的一句古詩詞是什麼?
    上初三時被課本上蘇軾《定風波》中一蓑煙雨任平生這句詩圈粉,詩人那種曠達超脫的胸襟,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和放蕩不羈的灑脫深深的震撼了人的心靈,與現實生活中碌碌苟活的芸芸大眾形成了極其鮮明的對比。灑脫指神情舉止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瀟灑自若。
  • 揭陽再現兩村「一笑泯恩仇」,破除了數百年互不通婚陋習
    繼揭陽普寧市果隴村與北山村化解二百餘年「世仇」後,6月11日,揭陽市揭東區玉滘鎮池渡村與山美村也「一笑泯恩仇」,打破數百年不相往來、互不通婚的陳規陋習。    池渡村和山美村歷史上就有一條不成文的宗規,兩個村村民不得通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