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年內首例 鹿港文化可轉債取消審核
可轉債市場年內出現首家取消審核的案例。10月17日晚間,證監會一則取消審核公告,讓原計劃於10月18日上會接受大考的鹿港文化(601599)可轉債「倒在」審核的大門前。
根據證監會官網披露的消息,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第十八屆發行審核委員會定於2019年10月18日召開2019年第149次發行審核委員會工作會議,審議鹿港文化不超6.78億元可轉債事項。然而,就在上會前夕,鹿港文化可轉債事項橫生變數。證監會稱,鑑於鹿港文化已向證監會申請撤回申報材料,因而,證監會決定取消第十八屆發審委2019年第149次發審委會議對該公司可轉債發行申報文件的審核。
同日晚間,鹿港文化披露了關於終止該次可轉債事項的公告。提及公司申請撤回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申請文件的主要原因,鹿港文化稱,基於公司自身經營情況,綜合考慮最新戰略計劃及實際經營需求,經審慎分析論證,並與中介機構深入溝通後,決定終止本次可轉債發行,並向中國證監會提交撤回本次可轉債申請文件審查的申請。
據了解,鹿港文化籌劃此次可轉債事項始於今年4月。4月27日,鹿港文化此次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預案出爐。公司擬通過發行可轉債募集資金,本次發行的可轉換公司債券的存續期限為自發行之日起六年。
需要指出的是,鹿港文化此次可轉債事項並非「一帆風順」。期間,公司歷經了方案的調整工作。從鹿港文化的歷史公告可知,最初的預案顯示,公司擬公開發行總額不超過10億元可轉換公司債券。但是,逾一個月後,鹿港文化下調了此次可轉債的募資規模。6月13日,鹿港文化披露公告稱,根據目前市場環境、政策的變化,公司擬將本次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的發行規模從不超過10億元調減為不超過約6.78億元。
除募資規模發生變化外,對於募投項目,鹿港文化也作出過調整。鹿港文化最初計劃將募集資金投入5個項目,分別為採用新型緊密紡技術改造傳統環錠紡細紗機項目、採用新型緊密紡和無梭織造技術生產高檔精紡面料項目、採用先進紡紗設備生產高檔羊絨紗線項目、回購公司股份以及補充流動資金。最終經過調整後,鹿港文化取消了「回購公司股份」項目,並相應調減了補充流動資金規模。
雖作出了調整募集資金與募投項目的「努力」,但鹿港文化此次可轉債事項最終未能成行。資料顯示,鹿港文化主要從事紡織和影視業務兩大塊業務。在此次可轉債申請過程中,證監會曾對公司的可轉債申請提出了諸多問題。
根據7月17日,鹿港文化披露的關於公司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申請文件反饋意見的回覆公告,截至反饋意見回復籤署日,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錢文龍持有公司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13.32%,其中,錢文龍將其持有的公司無限售股1.08億股進行了質押,佔其所持有公司股份的90.81%,佔公司總股本的12.1%。不難看出,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持有的股票存在高比例質押。對此,證監會要求鹿港文化說明,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股票質押的質押價格,是否存在平倉風險等。此外,證監會還要求對比目前財務性投資總額與本次募集資金規模和公司淨資產水平說明本次募集資金量的必要性等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商報記者發現,證監會取消審核鹿港文化可轉債事項,系今年以來首個案例。根據數據,截至10月17日,今年以來,證監會共計審核了77家次的可轉債項目,其中,僅有1家公司的可轉債事項遭到證監會否決,未有取消審核的情況發生。而擴大範圍看,自2009年以來,證監會審核的325家次可轉債事項有3家公司取消審核,均為2018年發生。
針對公司此次發行可轉債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曾致電鹿港文化進行採訪,但對方電話未能有人接聽。
(文章來源:北京商報)
(責任編輯:DF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