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神為何要燒香?香雲繚繞供養上界雲府高真!

2021-02-17 伏羲國學

請點擊上方「伏羲國學」藍字加關注

化太歲並非新春應景,犯太歲乃全年不順之源!今年凡屬雞兔狗鼠的朋友請加微信zyh186867諮詢化解!

百分九十的人不知道拜神為什麼要燒香呢?燒了無數次香,就是不明白為什麼,不點香為什麼不行啊,想知道為什麼,接著往下看。

中國古代即有名為 「燔柴」 的祭天儀式。是根據「火曰炎上」的特性,通過火的焚燒,氣味隨煙上飄,使神明歆享祭品。燒香也是這個道理。後世道教重燒香,正是對先民祭祀文化的繼承。

燒香,是人們敬神禮拜的方式和禮儀,也是人與神明溝通的渠道。所謂香者信香,即說通信之香。

通常進香用三支,三柱清香一齊插於香爐中,為一氣化三清之意。順序是:先插一根在中間,再插一根在青龍方(神像左邊),最後一根插於白虎方(亦神像右邊),代表著敬三清、敬天、地、聖賢人之意。

進香的時候必須插正,若東歪西斜,或是把香腳完全插入爐中,造成「發爐」現象,或把香直接扔到香爐內,或用嘴吹的等等方式都屬不敬之舉。此外,道教有 「鬥姆不受檀」 的說法,因此在供奉鬥姆元君的時候不可使用檀香。

道由心學,心假香傳。

香焚玉爐,心存帝前。 

真靈下盼,仙旆臨軒。

令臣關告,徑達九天。

道教科儀中有著名的祝香咒。此咒大意為:道必須通過修道者誠心來體悟,修道者可以借焚香來向上天表露自己的悃誠之心。香在玉爐中燃燒,心在發願存思,修道者用真心感動上聖高真。仙駕降臨,自有雲擁旌幢,仙旆侍衛,聖駕降臨法壇。我受命向上真祝告,希望意願可以直接達到九天之上,仙真之前。

念誦此咒除加強心靈信仰,得到闢邪能力外,關鍵在於假借向上的煙雲,傳遞凡間的訊息。焚香並非供奉,而是有外之潔淨,內之傳信這兩方面的作用。


燒香其實由來已久,早在我國古代母系氏族公社時對天地萬物自然的崇拜就已經存在了,那麼為什麼燒香?

香雲繚繞,騰空而上,供養上界雲府高真,中界嶽瀆威靈,下界水府仙官等三界諸神。

通過供養諸神,也講述這另外一個道理,讓人民學會供養世界上所有對我們有恩惠以及沒有恩惠的人。如我們的父母、親戚、朋友,凡是幫助過我們的人,我們都要懷著一種感恩的心情去報答他們。

道經說「寶香焚在金爐內,香菸繚繞達上蒼」。這說明了「香」是人與神之間的通訊物,我們通過燒香,香菸嫋嫋能把我們的祈願信息傳達給神明,從而祈求神明保佑。因此道經中說「三柱真香通信法,三界神明降福來。」

道經中《祝香咒》雲「道由心學,心假(這裡是借的意思 )香傳,香熱玉爐,心存帝前,真靈下盼,仙旆臨軒,令臣關告,徑達九天。」

向神明上香時,要用左手插香(左手為善,為大,表示對神明尊敬)。三柱香插在香爐中的總寬度最好不要超過一寸,這叫「寸誠感神」,寸代表「寸心」,是指真心誠意,道經說:「寸心可達九重天」,這是指真心誠意,能夠感動九天之上的神明。

因為「香」的本質是香而不臭。我們向神明敬香,就是表示要持守「香」的本質,做人要修持「三香」——即心香、身香、口香。「心香」是指心地善良,心存善念,不生邪念,不生惡念;「身香」是指做人要身正品端,純樸善良,不做惡事,不做虧心事;「口香」是指積累口德,不出口傷人,不口出狂言,口出髒話等。「心香」是心善而不惡,故無「心業」;「身香」是指是身正而不邪,故無「身業」;「口香」是口淨而不髒,故無「口業」。這就是修持「三香」,蕩除「三業」的含義。

有的香點燃以後,香菸瀰漫於空氣中,能消滅空氣中的細菌,起到淨化空氣的作用,保護身體健康。比如沉香就有這樣的效果的。


本公眾號創始人得道家高人真傳親授,充分調動道家時空能量場濟世助人,如催財催官、求婚求子、學業事業、祈福轉運及晚期癌症等各類危重病症和疑難雜症,素享盛譽。諮詢微信:zyh186867。


化太歲並非新春應景,犯太歲乃全年不順之源,不可輕視!凡屬雞、兔、狗、鼠的朋友請加清蓮的微信zyh186867諮詢——


請長按二維碼加關注

相關焦點

  • 中國特有的燒香文化——篤信求神問佛,卻沒有宗教信仰
    屆時香雲繚繞,騰空而上,供養著上界雲府高真,中界嶽瀆威靈,下界水府仙官等三界諸神。燒香文化無論是道教還是佛教中,都有燒香之祭。道教重禮,以一揖三叩再一揖,為一禮;佛教重誠意,提倡只要「心香一瓣」,即能普燻法界,凡有所願,皆蒙感應。而最早燒香之說,還是起源於周朝。
  • 燒香拜神,祈福許願?這些供養神仙的禮儀不可不知!
    燒香拜神,祈福許願?這些供養神仙的禮儀不可不知!供養,本意指的是供奉安置,提供生活所需物品、金錢等。而宗教所言供養專指祭祀與祭祀之供品。供,享獻也;養,以飲食供奉也。   道教供養通常供有香、花、燈、水、果,合稱「五供」。
  • 以及上香禮儀與上香略要
    燒香也是根據這個原理而來。後世道教重燒香,正是對先民祭祀文化的繼承。 道教科儀中有大量的「臣香文」,對香有很多讚美之詞。香的名堂有多種,最著名的是太真天香八種:道香、德香、無為香、清靜香、自然香、妙洞真香、靈寶慧香、超三界香。 燒香之意義主要有以下幾點:供養諸神。香雲繚繞,騰空供養,供養上界雲府高真,中界嶽瀆威靈,下界水府仙官,三界諸神。
  • 如何奉上心香,談談道教的燒香與磕頭!
    很多人都知道,拜神最重要是心香,但究竟甚麼是心香呢?是否真的完全不用香枝呢?蓋道教以香為信使,藉此把願望傳達上天,故上香是道教最基本的敬神禮儀之一,而以一支及三支為限,再多也沒意思,其中尤以心香為上。即使手上沒有香枝,心香便是最上等的香。道教有八種上等香,即道香、德香、無為香、自然香、清淨香、妙洞真香、靈寶慧香、超三界香。
  • 「窮算命,富燒香」,燒香拜神的禁忌,很多人不知道!
    逢年過節及農曆的初一、十五等日,我國民眾有到寺廟燒香拜神、祈福求安的習慣,出門旅遊時也經常會遇到一些古剎宮觀。我們怎樣燒香、拜神才符合規矩,才能獲得神靈保佑呢?廟宇分類燒香拜神,首先要弄明白是什麼廟,屬於哪種宗教?我國民間有五大宗教,人們燒香拜神的廟宇一般屬於佛教、道教或者民間信仰。
  • 認識道教:去道觀燒香拜神時,這五點道教常識需要記住
    道教崇尚道法自然,但是也有相應的清規戒律,我們在去道觀燒香拜神時,這五點道教常識需要記住,這不但是對道教的尊重,也是對拜神祈福之心的一種洗滌。一、道觀每天都可以去燒香拜神嗎?很多人懷著虔誠之心,在去燒香之前沐浴更衣,結果到了道觀門口,發現有一張告示牌寫著「今日戊日,本觀不上香祈福,不做法事科儀。」為何戊日不能燒香呢?
  • 燒香拜神時,道教的這八個禁忌需要記住,不可以去冒犯
    我們都知道,道教是一個崇尚清靜無為的宗教,但是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道教認為要想證道成真,除了自身的修行以外,還要有戒律的約束才可以。在遊覽道觀的同時,這些道教的禁忌需要大家的注意。一、道觀的門檻不能踩在進入道觀之前,我們會發現道觀的門檻都建造得很高,我們在邁進去的時候是不可以踩踏的。
  • 去道觀燒香拜神時,這五點道教常識需要記住!
    道教崇尚道法自然,但是也有相應的清規戒律,我們在去道觀燒香拜神時,這五點道教常識需要記住,這不但是對道教的尊重,也是對拜神祈福之心的一種洗滌。很多人懷著虔誠之心,在去燒香之前沐浴更衣,結果到了道觀門口,發現有一張告示牌寫著「今日戊日,本觀不上香祈福,不做法事科儀。」為何戊日不能燒香呢?
  • 燒香拜佛,供養佛,應當注意些什麼?
    很多人喜歡到寺院中燒香拜佛,或者做些供養的事宜,佛教中稱之為做功德。做功德不僅僅只是燒香拜佛,還有在佛前供奉水果、供奉鮮花、供燈等等。這諸多的供養,都是為了表示自己對佛的虔誠,以及感恩、敬仰佛。不過,不是我們供養了佛陀鮮花、水果等等,佛就會享用這些。佛具備無量福德,一切圓滿具足,不會要眾生的任何東西。我們供養,其實是藉助這種形式,來培養自己的善心、慈悲心。有人說,燒香拜佛,然後求佛保佑,是在與佛做交易,其實不是。做燒香拜佛、供養之事,有許多的寓意。同時,在佛前供水果,也有一些注意事項。
  • 喜歡燒香拜神的人都看看,不要再浪費金錢了!
    孝順供養父母,這個福報是現世報,福德太大了,就算是苦厄命運,也根本擋不住自己的福德。道教一向提倡「未修仙道先修人道」,所以很重視對父母的孝養。因而各種經典、戒律中提倡孝道的文句、言論真可謂數不勝數。茲舉幾例:《太平經》曾說:「夫天地至慈,唯不孝大逆,天地不赦。」《抱樸子》也說:「欲求仙者,要當以忠孝和順仁信為本」。
  • 禮佛和供養 燒香禮佛的含義
    逢年過節,無論是否皈依三寶,總會有很多人前往寺院燒香拜佛。
  • 進廟參觀燒香有何講究?祈福求安,這些一定要注意了
    中國有歷史悠久的神明信仰文化,無論天南地北的人們,或在中秋、端午等傳統節日;或逢考試、做壽等人生重要節點,向來有前往所在地的廟宇燒香拜神,祈福求安的習慣。其次,隨著講究生活水平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外出旅遊,中國的名山大川之上、名勝古蹟之處,大多建有名寺寶剎,所謂「入廟拜神」,我們進廟參觀燒香有何講究,祈福求安的時候,需要注意什麼?
  • 拜神燒香, 被香火燙了有何寓意
    點擊播放 GIF 0.0M燒香拜神, 被香火燙了有何寓意?拜神燒香時被燙寓意,共分好壞兩大類,具體十項事宜,如下:一、惡因現前攔路這點是說,燒香人自身有很繁瑣的惡因關口攔路現前,單憑燒香是無法化解的,建議燒香人不光要發心懺悔改正,還要儘快去找信得過的道長,詳細查看化解為佳。不能再拖延推遲,已經到了必須面對解決的時候,到了取捨的時候。
  • 去寺廟燒香拜神時,這些「禁忌」需要記住,不可以冒犯!
    每逢初一十五,許多人選擇去寺廟燒香拜神,藉此來表達對神明的敬畏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一種期盼。燒香作為一種傳統文化自古以來就受到人們的重視,最早被用來祭祀上天,如《周禮》記載:「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實柴祀日月星辰,以熈燎祀司中司命,風師雨師。」
  • 燒香拜佛的真實意義,別再無知了!
    佛菩薩福德智慧具足,什麼都不缺,更不會因眾生供養的多寡而分別對待。那有人問,佛前燒香真的有用嗎?燒香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本篇文章,小編為您解答。燒香從古至今,一直被傳承。香支一燃,其清香沁人心脾,令人聞之生歡喜莊嚴之心。在佛門裡,有一種香叫作「戒定真香」,燒香的同時亦在提醒修行人要持戒、禪定,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以智慧破除心中的顛倒妄想。
  • 佛教:燒香究竟有沒有用?看完你就明白了!
    相信許多去過寺院的人對這樣一種現象不會陌生,那就是「燒香」。自古至今,燒香似乎成了眾多善信到寺院約定俗成的一種行為和禮節,寺院裡總是香客不斷、香火鼎盛。人們似乎覺得到寺院如果不燒香,就顯得自己誠意不夠,對佛菩薩不夠恭敬,甚至懷疑不燒香就無法得到佛菩薩的加持。真的是這樣嗎?
  • 寺廟燒香的基礎知識: 我們為什麼要燒香?
    現在人們逢年過節,喜憂大事都喜歡去寺廟燒香拜佛。好的想更好,壞的想轉運。那麼為什麼燒香?燒香代表什麼意思?寺院是佛教徒培福修慧的場所,古稱叢林。通常在寺院大雄寶殿上供奉的叫釋迦牟尼佛,是古印度淨飯王的太子,後出家修行,在菩提樹下證道。
  • 佛教:燒香拜佛的八個禁忌,要注意!
    甚至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為了得到福報,很多人就「抄近路」,去寺院中燒香拜佛,希望以此獲得佛菩薩的慈悲憐憫,賜予自己福報。寺院是佛教中僧人的清修場所,有時也會舉行各種法會,與人結緣。但是在當今社會裡,物慾橫流,人心早已不古。佛教中想要獲得福報,需要自己去積福。無論是行於布施,還是誦經念佛,都能給自己帶來無量福報。燒香拜佛,僅僅只是與佛結緣的一種形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