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牛肉麵
人們對他的喜愛便成為一種痴迷了。牛肉湯可以激發大廚們的競爭和創新。每個人都像被成為牛肉麵之王。無論是光顧世界上最貴一碗的牛肉麵店(10000臺幣或是334美元),還是在街上偶然發現的臨時攤點,在臺灣你幾乎不會有壞的牛肉麵經歷。林東芳的牛腱很有嚼勁,湯是四季皆宜的草本湯。這家街邊小店的秘訣就在於在最後加入一勺自家制的辣椒醬。
2.蚵仔煎
這是一種展示臺灣島精華的小吃,它一部分來自土壤,一部分來自海洋。在島上很容易找到牡蠣,同時加入番薯粉可以增加其膠粘的口感,成為臺灣食物口感的代表。難怪它在每月《環球視野》1000種食物中被評為能代表臺灣島的最佳食物。
3.珍珠奶茶
珍珠奶茶是臺灣人熱愛「QQ」食物口感,這個可愛的聲音代表嚼的聲音,就像奶茶裡的木薯球。據說這種飲料的製作是出於無聊。製作者在1998年決定性的一天將一些甜的木薯布丁扔進了冰的阿薩姆邦茶,於是臺灣一種偉大的小吃就誕生了。現在奶茶有很多種改變,包括芋頭味的和茉莉茶或者是涼的或熱的咖啡。
4.擔仔麵
你將會喜歡一個叫做度小月的小店,它也是你來臺灣的第一站。這個標誌性的小店在1個世紀前起源於臺南。一個漁夫在淡季是賣這種面,這個生意非常成功,這個漁夫也不再打漁了。這家店的招牌面是在三鮮湯中加入豆芽,香菜,豬肉丁和鮮蝦米。
5生煎包
你喜歡蛋糕那種順滑的口感和土豆片的酥脆嗎?生煎包能同時給你這兩種享受。這些包子是由海綿狀的麵粉製成,底下被煎炸。咬開皮就能看到豬肉餡。
6.割包
它是臺灣式的漢堡。在蒸饃中夾入滷肉,泡菜和花生醬,它的餡被切成小片,並把它們混合在一起,每咬一口感覺嘴裡什麼都有。
7.鐵蛋
之所以被稱為鐵蛋,是因為它硬的就像釘子。這個如橡膠似的耐嚼的蛋,由於在醬汁中長期煮燉被染成了黑色,它是臺灣容易讓人上癮的美味。通常由鵪鶉蛋製成,這些小球被泡在醬汁中,之後在空氣中風乾。這個過程要被重複很多遍,直到它的蛋白質變硬並獲得預期的嚼勁。
8.鳳梨酥
這種臺灣標誌性的糕點是你最佳紀念品選擇。這些迷你的鳳梨酥有糖制鳳梨餡。傳統的鳳梨酥餡是由鳳梨和可嚼的冬瓜混合成,它既有水果的香甜也有表皮金黃的酥脆
9.甜不辣
甜不辣指的的魚糊被製成各種各樣的形狀和尺寸,長時間油炸後,在肉湯中煮熟。食用前,將魚糊塊從肉湯中撈出,悶在褐色的醬汁中。它是臺灣人所深愛的一種瀰漫著濃鬱的香味而且百嚼不厭的美味。甜不辣基於日式雜燴,口感更加甜香,並配有更硬的魚豆腐和獨特的醬汁。完成魚豆腐的製作後,還有很多的工序。在小攤販的美食車上用小碗乘些許湯汁和醬汁,攪勻後去品味這種屬於臺灣的獨特美味吧。
10.臭豆腐
這是世界上有名的喜歡或討厭的小吃,臺灣這方面做得很好。炸過的豆腐塊並覆蓋著甜辣的湯汁,如果你捂住鼻子,它看起來和吃起來就像是一般的豆腐,有著酥脆的外殼和柔軟的內部,如同布丁一樣。
11.刨冰山
臺灣炎熱,潮溼,有暴風雨的夏天給了人們一個很好的藉口吃刨冰。一堆很大的刨冰上堆著新鮮的水果和其它調味品,例如芒果,果汁和濃縮甜牛奶。光是憑樣子它就已經讓人流口水了。
12.大腸包小腸
在臺灣的各個夜市,豬肉腸都具有很高的人氣,但是,和大腸包小腸比起來還是有些不足為道。大腸包小腸和熱狗有十分相似,不過要將包裹著豬肉腸的麵包換成糯米。簡單來說,就是將體積較大的糯米腸切開後,再夾住體積較小的臺式香腸。
13. 豬血米糕
這種糕點用豬血和糯米混制而成,串在竹籤上,就像棒棒糖一樣,還有人喜歡在上邊撒上花生粉。籃球明星林書豪就曾經表示最近遊玩臺灣時,豬血米糕是他最喜歡的小吃之一。相信這種糕點也對很多人的胃口。
14.三杯雞
三杯雞的三杯指的是一杯米酒,一杯油以及一杯醬。如果再加上辣椒和大蒜,味道更是無與倫比。不過,也有廚師將「三杯」理解為一杯酒,一杯芝麻油以及一杯糖。
15.棺材飯
這種臺灣小吃是法國吐司和海鮮雜燴湯的改變後代。一片特別厚的麵包中間被挖空來組成平面的麵包碗。接著把它烤硬,在其中加入海鮮雜燴湯。一天,一個考古學家嘗了這種湯,告訴廚師說,「這看起來就像我現在正在挖一個棺材。」於是,這種海鮮雜燴湯就採用了這個恐怖的中文名字「棺材飯」。
16.蔥抓餅
沒有什麼可以比緩慢撕開蔥抓餅那種景象更能吊起人們的食慾了。加上奶酪和蛋會增加這種視覺美感。在夜市裡攤邊要大口吞食以保證它還熱乎著。
17.蚵仔米線
一碗好的蚵仔米線應該有濃厚的多味的湯底,同時米線和蚵仔應該保留著她的原汁原味。一些人會在其中加入腸來增加湯的味道。
18.雞扒
根據臺北時報2011年的報導,臺灣人每天消費約250,000片雞扒。如果將這些雞扒累疊在一起,會比508米高的臺灣第一高樓—臺北101大樓高上10倍。
19.愛玉冰
提起臺灣人最愛吃的冰品,愛玉冰絕對能排到前頭。愛玉樣貌明亮通透,口感軟硬適中,加入檸檬水和刨冰,便是一道夏日佳飲。
20.滷肉飯
在臺灣北部,滷肉飯為一種淋上含有煮熟碎豬肉(豬絞肉)及醬油滷汁的白飯的料理,有時醬汁裡亦會有香菇丁等的成份在內,與焢肉飯不同,而此種作法在臺灣南部稱作「肉燥飯」;而所謂的「滷肉飯」在臺灣南部是指有著滷豬三層肉的焢肉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