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說說飽受爭議的西安回民街,回民街是每個遊人來西安必打卡之地,回民街也極富「網紅」體質,可是本地人似乎並不去這裡吃飯,咋回事?
鐘樓是古都西安的標誌性建築,也裡是西安市中心,是中國現存鐘樓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始建於600多年前的明太祖洪武十七年。記得有媒體採訪外國遊客,最想去中國的哪個城市?回答很集中,北京和西安。這兩座歷史悠久的古都才是最有魅力的。
來古都西安,怎能不去回民街逛逛。回民街就像是西安的一個符號,是陝西美食的聚集地。需要說明一下,鐘鼓樓後的西安回民街,又稱為回民坊,它並不是「一條街」,而是一個回民街區,由北廣濟街、北院門、西羊市、大皮院、化覺巷、灑金橋等多條街道組成。而在遊客的眼裡,北院門和西羊市就代表著大名鼎鼎的回民街。
在遊人眼中,人最多的地方,才是最值得去的地方。這話也不錯,北院門和西羊市的遊人最多,久負盛名的美食老店扎堆兒,這裡確實值得一逛,體驗一下古都西安特有的煙火氣。但論品嘗特色美食,這裡似乎並不是首選,那麼,本地人都喜歡去哪裡呢?
答案很簡單,遠離如潮的遊人就對了。沿著西羊市繼續前行,遊人漸少,我們來到了廟后街,這條小街有些「無組織無紀律」,人車混雜,特別是三輪電動車橫衝直撞,怎一個亂字了得!但我卻對這裡情有獨鍾,這才是古都小巷子裡老百姓的生活狀態,這才是我想看到的活色生香的煙火氣,最接地氣。
來到了廟后街與灑金橋的交口處,這裡是西安本地人倍加推崇的美食聚集地,大家對這裡的美食評價頗高。
從哈爾濱直飛西安,在鐘樓旁的酒店放下行李已是晚上十點多,徒步從回民街到灑金橋已是半夜十一點多了。很多餐館已經打烊了,看到這家還熱火朝天的,就去這家吧。相比剛剛經過的北院門那些門面專修豪華大氣的餐廳,這裡小店門面都很簡單,我喜歡這個調調。
這是典型的清真風味的烤肉店,店裡的人很多,大多是回族同胞。菜單上的價格很親民吧,這裡才是踏踏實實做街坊生意的小店。
點了烤腰花和烤肉筋各十串,又點了一份12元的炒細面。入鄉得隨俗,必須要點上兩瓶冰峰。說起冰峰汽水,真是感覺很有意思,記得第一次來西安在回民街裡吃小炒,小店裡的唯一飲料就是冰峰,幾乎是桌桌必點,一嘗之下,就是普通的橘子味的汽水罷了。
冰峰在西安,據說打敗了可口可樂。但在西安市場上,並沒有看到關於冰封汽水廣告,西安人不管吃什麼,都會堅定不移地選擇「冰峰」,讓我很迷惑,也許,這就是老西安人的情懷吧?大家知道其中的緣由嗎?
小哥在炭爐上帥帥地烤著肉串,大把的肉串在小師傅手中翻轉自如,令人眼花繚亂。
菜品上桌很快,特別要點讚的是腰子小串,鮮嫩入味。這裡的烤肉和我們東北的做法不太一樣,並沒有太多調料的醃製,而是簡單地用辣椒孜然和鹽,襯託著新鮮食材的原味,這是我喜歡的。
炒細面中規中矩,量很大,味道不錯。
初識灑金橋,比我想像中的更亮眼。午夜時分的灑金橋,小街兩側有眾多的特色餐館,明天白天,一定再來探探路,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