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地生態系統的作用

2020-12-17 建設工程教育網

  1、系統的生物多樣性。

  由於溼地是陸地與水體的過渡地帶,因此它同時兼具豐富的陸生和水生動植物資源,形成了其它任何單一生態系統都無法比擬的天然基因庫和獨特的生境,特殊的水文、土壤和氣候提供了複雜且完備的動植物群落,它對於保護物種、維持生物多樣性具有難以替代的生態價值。

  2、系統的生態脆弱性。

  溼地生態系統水文、土壤、氣候相互作用,形成了溼地生態系統環境主要素。每一因素的改變,都或多或少地導致生態系統的變化,特別是水文,當它受到自然或人為活動幹擾時,生態系統穩定性受到一定程度破壞,進而影響生物群落結構,改變溼地生態系統3、生產力高效性。

  溼地生態系統同其它任何生態系統相比,初級生產力較高。據報導,溼地生態系統每年平均生產蛋白質9g/m2,是陸地生態系統的3.5倍。

  4、效益的綜合性。

  溼地生態系統具有綜合效益,它既具有調蓄水源、調節氣候、淨化水質、保存物種、提供野生動物棲息地等基本生態效益,也具有為工業、農業、能源、醫療業等提供大量生產原料的經濟效益,同時還有作為物種研究和教育基地、提供旅遊等社會效益。

責任編輯:lwg

相關焦點

  • 給排水綜合:溼地生態系統的作用
    從溼地到蓄水層的水可以成為地下水系統的一部分,又可以為周圍地區的工農生產提供水源。如果溼地受到破壞或消失,就無法為地下蓄水層供水,地下水資源就會減少。3、調節流量,控制洪水:溼地是一個巨大的蓄水庫,可以在暴雨和河流漲水期儲存過量的降水,均勻地把徑流放出,減弱危害下遊的洪水,因此保護溼地就是保護天然儲水系統。
  • 溼地生態系統的特點
    1、系統的生物多樣性。  由於溼地是陸地與水體的過渡地帶,因此它同時兼具豐富的陸生和水生動植物資源,形成了其它任何單一生態系統都無法比擬的天然基因庫和獨特的生境,特殊的水文、土壤和氣候提供了複雜且完備的動植物群落,它對於保護物種、維持生物多樣性具有難以替代的生態價值。  2、系統的生態脆弱性。
  • 創新溼地生態系統,綠會和奕江山共商,溼地生態的修復
    綠色生態,是我們嚮往的模樣,我們環境友好型社會才是適合人類和地球各種生物生活的環境,我們不僅要讓技術先進化,還要讓生態多樣化。在完成溫飽問題之後,更需要是環境上的優良,和精神方面的提升。我們知道,保護環境,除了沙地種樹,減少排汙之外,還有很多種方式方法可以讓生態好起來。
  • 創新溼地生態系統,綠會與奕江山共商溼地生態修復
    5月12日,奕江山環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奕江山)戰略規劃合伙人張杰及技術負責人鄧立聰博士到訪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綠會),就溼地生物多樣性保護、水體生態修復與綠會溼地調查和修復工作小組進行了對接,具體就海興溼地和鳥類保護區(以下簡稱海興溼地)溼地修復開展試點示範工作進行了深入的溝通與交流
  • 祁連黑河源溼地已成為青藏高原高寒溼地生態系統的典型代表
    (資料圖)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中新網西寧12月19日電 (孫睿 姬海娟 蘇淑蘭)青海省氣象科研所19日披露,通過日前召開的「氣候變化與青海高寒溼地保護學術交流研討會」,與會專家表示,祁連黑河源溼地已成為青藏高原高寒溼地生態系統的典型代表。
  • 武漢市積極推進府河溼地生態系統保護,建設府河溼地公園
    引子:府河又稱溳水,流經湖北孝感,穿過武漢市東西湖區、黃陂區、武漢長江新城,並造就了總面積達5156公頃的武漢府河溼地生態系統。長江新城起步區基礎設施按照「板塊聯動、整體推進」的原則,擬採用「PPP EPC」模式進行規劃建設, 正抓緊推進前期設計方案及計劃編制工作。
  • 長江源頭區域設立首批高寒溼地生態系統監測站
    中新社西寧8月6日電 (記者 羅雲鵬)記者6日從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林業和草原局獲悉,長江源頭區域首批高寒溼地生態系統監測站設立,旨在通過監測溼地生態系統,評估生態功能,探索退化機制並尋求保育策略與途徑。
  • 呼倫湖溼地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通過論證
    專家組一致認為,呼倫湖作為我國北方乾旱半乾旱區特大型淺水湖泊溼地生態系統,周邊溼地、草原、沙地、凍土等地貌景觀交織,受氣候變化影響強烈,具有乾旱區溫帶湖泊溼地的代表性與典型性。湖泊溼地的生態保護對區域生態安全保障、國際溼地公約履約與河湖協作管理等均有重要的意義。
  • 溼地生態系統評價有了科學「尺子」
    中國綠色時報3月9日報導(實習記者 夏美紅)國家林業局溼地保護管理中心委託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等單位承擔的溼地生態系統評價指標體系研究項目日前在北京通過專家論證,為行業管理部門和基層保護管理機構對溼地生態系統進行及時準確的評價提供了一把科學的「尺子」。
  • 新疆森林、溼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首次對外發布
    6月12日,新疆森林、溼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價值新聞發布會召開。圖為新聞發布會現場。天山網訊(記者趙敏攝影報導)一直以來,新疆以優越的自然生態環境吸引著各地遊客前來觀光旅遊,每每向遊客介紹新疆,新疆各族群眾也都會用到大美新疆、生態宜居之類的詞,但是新疆的生態環境到底有多好?有沒有一個具體的數值去表述呢?
  • 李寬端:堅定不移把保護擺在第一位 保持溼地生態系統健康
    5月10日下午,市委書記李寬端到自然保護區調研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工作。他強調,要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持「重在保護、要在治理」,保持溼地生態系統健康。在大汶流溼地修復工程(一期)項目現場,李寬端詳細了解溼地修復情況,認真聽取溼地修復實驗項目工藝流程介紹。他強調,要堅持用生態的辦法治理生態,恢復溼地生態功能,改善溼地景觀效果,提升生態保護水平,實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統一。
  • 長江溼地生態系統退化 部分喪失動植物棲息地功能
    「長江在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長江溼地生態系統是長江經濟帶戰略的核心資本。但目前,長江溼地保護面臨嚴峻問題,究其根源:一是多頭管理、條塊管理。二是溼地沒有應有的法律地位。三是對長江溼地生態系統保護的嚴重性和面臨的新問題沒有認真研究,對長江溼地的演變現狀和未來趨勢沒有清醒的認識,存在一些違背自然規律的做法。」 北京林業大學自然保護區學院院長、教授雷光春說。
  • 溼地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多樣性
    今天推出「雲」課堂第四期: 溼地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多樣性 本期主講人:李媛媛 博士,華東師範大學生態與環境科學學院副教授 本期主講內容摘要:
  • 深圳灣紅樹林溼地生態系統:旅遊開發VS生態保護?
    深圳灣紅樹林溼地生態系統 旅遊開發VS生態保護 近日,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發布了一則《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環境影響報告書徵求意見稿》公眾參與公告
  • 溼地生態系統——一個有關全球環境的新概念
    一個「熱點」,溼地保護和研究的熱點,正在中國悄然形成;一個概念,革新地球環境觀念的新概念正在深入人心。目前,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們逐漸接受的廣義的溼地概念,將溼地列於陸地與海洋之間,將溼地的下限延伸到潮下帶與大陸架之交會處;將溼地的上限延伸到含60%溼生植被的溼草地,包含了內陸和外流江河流域中河口、河流、湖泊、沼澤等所有水體。廣義溼地概念的提出,革新了傳統的地球環境分類系統,地球生物圈內生態系統的一級分類由兩個(海洋生態系統和陸地生態系統)變成了三個(海洋生態系統、溼地生態系統和陸地生態系統)。
  • 浙江省完成森林和溼地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省級試點工作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12月8日訊 近日,「安吉縣森林和溼地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研究」省級試點項目順利通過專家評審。該項目核算了安吉縣森林和溼地生態系統的生態產品價值,為展示林業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價值轉化中的地位與作用提供了量化依據。
  • 我省完成森林和溼地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省級試點工作
    近日,「安吉縣森林和溼地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研究」省級試點項目順利通過專家評審。該項目核算了安吉縣森林和溼地生態系統的生態產品價值,為展示林業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價值轉化中的地位與作用提供了量化依據。
  • 甘州區溼地局2019年溼地生態系統監測報告編制完成
    4月23日,甘州區黑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編制完成《甘州區溼地生態系統監測報告(2019年度)》,此份報告是2019年甘州區溼地生態監測工作的總結和評估,是甘州區的第三份溼地監測報告。報告總結了2019年度甘州區溼地區域、張掖黑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甘州區段、保護區外黑河流域溼地區域和張掖國家溼地公園的鳥類、植物、水文、地表水水質、土壤和氣象6個監測因子的監測成果,系統分析了溼地生態因子的監測數據,得出了初步評估結果,提出了溼地生態因子的變化原因和保護管理對策。
  • 五年增長1863億元 江西公布森林和溼地生態系統綜合效益
    5月30日,江西省林業廳對外公布該省2016年森林和溼地生態系統綜合效益大數據。 蘇路程 攝中新網南昌5月31日電 (記者 蘇路程)江西省林業廳30日對外公布該省2016年森林和溼地生態系統綜合效益大數據。
  • 最大限度維護生態系統功能——河北內丘溼地保護修復顯成效
    遠處,起伏的山丘和蜿蜒的河道,一靜一動,將這片國家級溼地公園景色映襯得如詩如畫。今年以來,內丘縣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契機,持續加大對縣域溼地生態資源的保護修復,特別是鵲山湖國家級溼地公園完成創建,溼地生態系統的平衡發展初顯成效。鵲山湖,又名馬河水庫,因湖繞鵲山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