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灣紅樹林溼地生態系統
旅遊開發VS生態保護
近日,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發布了一則《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環境影響報告書徵求意見稿》公眾參與公告。
原來是深圳的「海上看深圳」遊船旅遊項目要進一步開發,向深圳灣大橋東側深入,二期甚至要延伸到深圳紅樹林生態公園。
這一發展規劃,不禁讓我們感到非常震驚和擔憂。
在過去四十年,我們見證了「深圳速度」,把一個小漁村打造成國際大都市。
同時,因擁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生態名片——福田國家級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及深圳灣的數十萬隻候鳥,而備受國內外讚譽。
這是全國唯一處在城市腹地、面積最小的國家級保護區,可見,它是多麼的重要與珍貴。
更重要的是,這個紅樹林保護區與香港米埔及內后海灣拉姆薩爾國際重要溼地隔水相望(最近距離約300米),共同組成了深圳灣紅樹林溼地生態系統,為我國南方非常重要的溼地之一。
寧靜的深圳灣/圖:賴守根
然而,即將要新開發的這個旅遊項目——「海上看深圳」遊船旅遊項目,勢必會對整個深圳灣紅樹林溼地生態系統及其數十萬的遷徙候鳥帶來嚴重的影響。
項目介紹:「海上看深圳」遊船旅遊項目自 2017 年 9 月 29 日試運行,航線從蛇口出發至深圳灣大橋(西側)後返航,全長10海裡,航行時間約100分鐘。現在規划進一步向深圳灣大橋內側延伸航線,至紅樹林生態公園,途中可眺望人才公園。未來的話,將有特定遊船全天候雙向通航,設計底標高-3.1m(赤灣理論最低潮面),航道通航底寬145m,航線長度約11km。規劃航線一期實施至深圳人才公園,即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疏浚至深圳人才公園。
因此,這個項目的發展主要分為2個部分:一個是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就是按一定範圍和深度,挖掘航道或港口水域的水底泥、沙、石等並加以處理的土石方工程,以開闢一條新的航道。其二,有了航道,就進一步開展「海上看深圳」的遊船觀光業務。
由於前期上傳公示的文件錯誤,直到3月25日重新上傳,我們才有機會讀到這份405頁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環境影響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我們從中梳理了該項目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以供大家探討。
同時,也提出了該項目環評影響報告書的一些不足之處,希望更全面的、客觀的去看待這個項目發展對於生態環境的影響。
首先,這份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主要是針對深圳灣航道的疏浚工程(一期)會給環境帶來哪些影響。
報告從工程的環境準入分析,工程分析,從汙染源分析、工程各階段非汙染環境影響分析包括:對海洋水文動力和泥沙衝淤、生態環境、漁業資源、漁船通行的影響做了分析。
接著,也對建設項目周圍環境狀況做了調查與評價,包括:海洋環境質量現狀、海洋生態與生物資源現狀、漁業資源現狀、水文動力環境現狀、地形地貌與衝淤環境現狀。
最後,也對海洋生態紅線的影響做了分析。
從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到「海上看深圳」遊船旅遊項目存在幾個問題,接下來我們一一說明。
項目附近開發利用現狀圖/圖:環評報告
問題一:疏浚工程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
1.懸浮泥沙的增加對海域生態環境的影響分析
本項目建設過程中,對海洋底棲生物的生態平衡會造成一定的破壞,並導致局部海水質量降低。如:懸沙擴散造成魚卵仔稚魚、遊泳生物的死亡。
項目施工施工產生的懸浮泥沙擴散,對深圳灣保留區、伶仃洋保留區、珠江口海洋保護區、深圳灣海洋保護區等周邊海域產生一定的影響。
2.對底棲生物的影響分析
航道疏浚工程對海洋生態的較實質性影響是將徹底改變疏浚區底面原有的底棲生態環境。
本項目施工直接破壞的底質面積約76.2125公頃,棲息於這一範圍內的底內動物和底上動物因底泥的挖離將全部喪失,部分遊泳能力較差的底棲遊泳生物也將因躲避不及而被傷及或挖離。
3.對漁業資源的影響
航道疏浚施工作業場附近水體在施工期將受到一定程度汙染,浮遊生物、底棲生物等餌料生物量將有所減少,水生環境及餌料生物的改變,將使魚類密度有所降低。
比如:懸浮物可以阻塞魚類的鰓組織,造成其呼吸困難,嚴重的可能會引起死亡。工程施工也將對魚卵、仔稚魚產生一定的影響。
4.造成生物棲息環境的改變或破壞,引起食物鏈和生態結構的逐步變化,導致生物多樣性和生物豐度下降。
▲ 但是,《報告書》認為的結論是:以上影響,在施工結束後,影響不再持續。
項目所在海域的海洋環境保護目標
和環境敏感目標分布圖/圖:環評報告
問題二:穿越廣東省海洋生態紅線
該項目穿越深圳灣重要濱海溼地限制類紅線區(編號166),距深圳灣重要濱海旅遊區限制類紅線區(編號167)僅120米;二期工程將會涉及到深圳灣紅樹林限制類紅線區(編號168)。
同時,周邊海域海洋生態紅線區有:珠江口重要河口生態系統限制類紅線區(編號 162)、內伶仃特別保護海島限制類紅線區(編號163)、廣東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禁止類紅線區(編號 164)。
項目對海洋生態保護紅線區的影響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疏浚作業對穿越的生態紅線區底棲生態環境的影響,這將直接導致疏浚物底棲生物的損失;
二是疏浚作業對海底地形的改變導致水文動力環境和衝淤環境的影響;
三是疏浚作業產生的SS對紅線區生態環境的影響。
根據《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廣東省海洋生態紅線的批覆》要求:對於限制類紅線區,禁止圍填海,但可在保護海洋生態的前提下,限制性地批准對生態環境沒有破壞的公共或公益性涉海工程等項目。
從廣東省海洋生態紅線區控制圖,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實際上以深圳灣大橋以東的整個灣區都是保護候鳥為主要的生態紅線區,沿岸還有一部分是保護紅樹林為主的生態紅線區。
廣東省海洋生態紅線區控制圖/圖:環評報告
本項目所在海域的海洋環境保護目標和環境敏感目標包括自然保護區、海洋生態紅線區、海洋功能區和漁業資源保護區有11處,其中涉及的紅線區和保護區有2處,1處的距離是120米。
而這個項目顯然並不是從開展保護的角度出發的一個從生態環境沒有破壞的公共或公益性涉海工程。
項目所在海域的海洋環境保護目標和環境敏感目標一覽表/圖:環評報告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5.18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的講話》就說到——
在生態保護紅線方面,要建立嚴格的管控體系,實現一條紅線管控重要生態空間,確保生態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在環境質量底線方面,將生態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壞作為底線。
問題三:
與多個省級、地方性的保護規劃衝突
根據《廣東省環境保護規劃綱要(2006-2020年)》要求:近岸海域有限開發區內可進行適度的開發利用,但必須保證開發利用不會導致環境質量的下降和生態功能的損害。
本項目航道很顯然會導致環境質量下降和生態功能的損害,特別是對遷徙候鳥的影響。
根據《深圳市海洋環境保護規劃(2018-2035 年)》要求:對具有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潛力的地區實施有效的生態管理措施,提高生態服務價值。
本項目航道涉及到了紅樹林重點恢復地區。
深圳市海洋環境保護規劃圖/圖:環評報告
根據《廣東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要求:深圳灣海洋保護區和珠江口海洋保護區的功能區類型為海洋保護區,具體的海域使用管理和海洋環境保護要求如下:
深圳灣海洋保護區的海域使用管理要求:保障福田紅樹林自然保護區管理設施的用海需求;
珠江口海洋保護區的海洋環境保護要求:保護中華白海豚及其生境。
廣東省海洋功能區劃圖(深圳市) /圖:環評報告
問題四:
深圳灣溼地生態系統將被迫承受
更大的人為幹擾壓力
深圳灣總體上屬於淤泥質海灣,表層沉積物底質粒徑總體較細,一般小於0.03 mm,這樣的天然環境,適合許多浮遊生物、底棲生物、潮間帶生物的生存繁衍,成為遷徙候鳥的在深圳灣非常重要的覓食地和棲息地。
20世紀80年代以前,深圳灣為自然演變狀態,填海開發工程較少,深圳灣岸線幾乎沒有變化。
90年代,深圳填海速度進入高潮時期,填海造地主要位於後海北部,深圳灣內灣岸線急劇前移2km。
工程的實施會引起工程附近海域的水動力條件及泥沙運動特性發生變化,由此造成工程區域附近水下地形發生衝淤變化。
如今,開展海上看深圳的遊船項目,勢必讓深圳灣遷徙候鳥的覓食地與棲息地又進一步受到影響。
深圳灣鳥類覓食及活動預估範圍示意圖/劉婷
問題五:
遊船項目的開展對中華白海豚的潛在影響
有證據顯示有的白海豚個體之間的活動範圍是交叉重疊的,但很少有兩個以上個體的活動範圍完全重疊,每個個體都有其特定的活動空間,這也表明中華白海豚可能沒有專門的排它性「領地」。
該項目距離中華白海豚保護區約 6.9km,但施工期應採取專人觀察、驅趕、避讓等措施,確保中華白海豚安全。
但是,本項目建成運營後,隨著國際郵輪母港的投入運營,進出該海區的船舶艘次增多,船舶通行產生的噪聲將造成水生動物趨避反應,特別是以回聲定位方式活動的白海豚,將可能因受噪音幹擾而遷移。
另外也可能會對中華白海豚等動物的交流產生一定的妨礙。對於航速較快的船隻,白海豚可能因躲避不及而受傷害。在廈門海域和珠江口海域的白海豚死亡的記錄中,也有部分就是受到船舶螺旋槳傷害致死的。
我們不時也會看到深圳灣有中華白海豚死亡或者出現的媒體報導。
如:《深圳灣公園現中華白海豚屍體 尾部疑遭重創》2014年06月05日;
《深圳灣奇景頻現,這一次,白海豚組團「道喜」》2019年11月18日
深圳灣公園現中華白海豚屍體
尾部疑遭重創/中新網
問題六:
海洋環境風險事故帶來影響的風險
環境影響評估報告也提到:船舶在航道和錨地發生碰撞是海損性汙染事故的主要原因,操作不當和不明來源油汙是碼頭前沿操作性汙染性事故的主要原因。
如果一旦發生汙染性事故,油膜將會在2小時到達深圳灣重要濱海旅遊區限制類紅線區,對該區域自然景觀、紅樹林及其海域生態環境造成影響。在2.5小時到達深圳灣重要濱海溼地限制類紅線區,對該區域海灣溼地生態系統造成影響。
紅樹林的生物資源量非常豐富,紅樹林還具有防風消浪、促淤保灘、固岸護堤、淨化海水和空氣的功能。而溢油事故對於紅樹林具有非常大的破壞作用。
中華白海豚屬於哺乳類海洋生物,如遇大面積溢油汙染,其呼吸過程中會接觸到油汙,呼吸時就存在把油汙吸入肺部的可能,其後果必然直接危害到生物的生存健康。
此外,溢油對海域生態系統的中、長期影響,將破壞白海豚的食物鏈及生存環境,對其造成間接影響。
▲ 因此,在如此重要的敏感性生態區域,遊船項目一旦發生任何事故,對這裡的生態環境都可能造成不可逆轉的影響。
珠江口的中華白海豚/圖:小宇
★ 環評報告缺乏評估的部分 ★
1.忽略了項目對遷徙候鳥及其棲息地所的影響評估
整份環評報告,並沒有提到任何關於項目對深圳灣區域最最重要的數十萬的遷徙候鳥的影響,亦沒有相關的研究去論證項目不會對它們產生影響。
深圳灣的福田紅樹林保護區是非常重要的鳥類棲息地,共有鳥類約 200 種,其中 23 種為國家重點保護鳥類,如卷羽鵜鶘、海鸕鷀、白琵鷺、黑臉琵鷺、黃嘴白鷺、鶚、黑嘴鷗、褐翅鴉鵑等。
其中全球極度瀕危鳥類黑臉琵鷺在此處的數量,約佔全球總量的15%,據調查,2012年全球有2693隻黑臉琵鷺,深圳灣為390隻。
每年都有數十萬隻以上長途遷徙的夏候鳥、冬候鳥在深圳灣停歇,是東半球國際候鳥東北遷徙通道上重要的「中轉站」、「停歇地」和「加油站」。
深圳灣的全球最瀕危的鳥類之一黑臉琵鷺
/圖:老沙
而整個深圳灣區域,都是這些遷徙候鳥的覓食區(餐廳),鳥類會隨著潮水的漲落,追逐潮水覓食。
不同類型的鳥類,在不同的時間都會在這一帶覓食:
水深50公分的水域,會有鸕鷀、鴨類;
20公分的水域會有鷺鳥、黑臉琵鷺(國家一級保護物種);
10公分以下的水域,會有許多的鴴鷸鳥類。
對於野生鳥類而言,它們可沒有保護區、分界線的考慮,也不需要通行證。
項目開發對深圳灣底棲生物帶來一定影響,那就意味著影響到遷徙鳥類的食物鏈,如果鳥來了沒東西吃,那就可能引起國際上的大事情了。
1隻470克的鷸從澳大利亞飛17天以後,到深圳灣的體重減少到170克,它必須在這兒待上20天左右才會再向北飛,它在這兒補充能量。
假如這個棲息地被破壞了,很可能遷徙就沒辦法了。
每一年飛到深圳灣到候鳥有多少?
由於很多國家的研究機構都給鳥類安裝了定位追蹤器,遷徙候鳥到了深圳灣,大家都知道。比如:澳大利亞的鳥類研究所就曾說他們的鳥在江蘇鹽城被打落吃掉了,因為他們追蹤不到鳥了,鳥消失了。
鳥類對人類的距離尺度非常敏感,如果航線開通之後,全天候雙向通航的遊船運營也會對這些遷徙候鳥覓食帶來永久性的影響和傷害。
深圳灣大橋附近水域的鳥類/圖:攝影愛好者
2.缺乏大生態系統的觀念來看待項目的發展
眾所周知,福田紅樹林生態系統是位於深圳和香港兩地間的一塊綠洲,是大自然賜於深圳市人民的一塊瑰寶,對維持地區的生態平衡起著重要作用,被譽為深圳灣旁邊的一道綠色長城,具有無可替代的生態、文化和社會價值。
環評研究不能僅僅只是按照我們自己劃分的「邊界線」來考慮,還需要有一個大生態系統的觀念來考慮。
▲ 整個環評報告的研究分析,並沒有整體考慮和評估:這個工程的建設以及「海上看深圳」的項目,是否會影響到香港的米埔-后海灣拉姆薩爾國際重要溼地呢?
從香港米埔自然保護區遠眺深圳的高樓大廈
/圖:賴芸
對於深圳灣來說,我們不僅要保護好這裡的紅樹林,還要保護好在這裡的遷徙候鳥。
全世界有很多地方有紅樹林,但是有這麼多遷徙候鳥、並且離城市腹地這麼近的紅樹林就只有深圳,這是獨一無二的。
因為這裡有一個完整的生物鏈和生態系統。
深圳灣的遷徙候鳥/圖:老沙
3.深圳灣是深圳市自然教育的重要場所
自然教育,這幾年在深圳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許多家長和孩子們都紛紛到深圳灣來觀看遷徙的候鳥。
每年許多的自然教育機構都在深圳灣開展自然教育活動,從中去體驗和學習人與自然的關係。
深圳灣,是一個世界級的寶地,我們不能再進一步掠奪它的空間了。
希望能給它一些空間,給候鳥們留下一些空間,也給我們深圳的孩子們留下一些空間。
我們很希望深圳可以發展成更為優秀的國際大都市,但是,是否要把「海上看深圳」的遊船項目,延伸進入到這個周圍都是重要的環境敏感的保護區區域呢?
我們是否可以去發展其他的替代項目,比如深圳灣賞鳥的自然教育活動,同樣也可以不失水準的彰顯深圳這個重要的國際大都市呢!
深圳灣的觀鳥課程 /圖:鳥獸蟲木
我們呼籲
鳥獸蟲木呼籲
大家一起群策群力
為保護深圳灣溼地生態系統及其遷徙候鳥
我們一起給深圳市交通運輸局提建議
讓我們深愛的這片土地更美好!
我們希望所有愛著這片海灣的大家都可以積極參與,對該項目進行意見表達:
本工程公眾意見表下載的網絡連結為:
http://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1/201810/W020181024369122449069.docx
(文末點擊「閱讀原文」可以直接打開文檔)
公眾提出意見的方式和途徑:社會各界公眾可通過信函、傳真、電子郵件或其他方式,提出本工程環境保護方面的有關意見和建議。
填寫公眾意見書, 意見書可以發送以下郵件:
szghhy@jtys.sz.gov.cn
gtwzwgk@pnr.sz.gov.cn
郵件請同時抄送
市交通局
jtzx12328@jtys.sz.gov.cn
深圳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gtwzwgk@pnr.sz.gov.cn
深圳市生態環境局
jls@meeb.sz.gov.cn
— END —
文 | 賴芸
編輯|鳥獸編輯部
點「在看」讓更多人看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