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霓嶼街道:打造紅樹林生態溼地新景觀
霓嶼街道:打造紅樹林生態溼地新景觀2020年06月08日 16:47:08來源:洞頭新聞網核心提示: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今年的主題是「保護紅樹林、保護海洋生態」。今天,一起跟隨記者走進霓嶼街道,來看看這裡紅樹林生態溼地公園的建設情況。
-
科學網—保護紅樹林,更要保護溼地生態系統
、生態功能呈現嚴重下降趨勢。國家林業總局曾在2004年制定「未來十年內紅樹林人工造林6.47萬公頃」的目標。 然而,應該看到,紅樹林數量增加的背後,是紅樹林質量的下降、生態效益的退化。一個顯著的表現是,存在許多觸目驚心的死樹現象。目前,植株總數小於100株的樹種已有3種,其中紅欖李已由2006年的300多株,減少到30株左右,海南海杉等的數量也瀕臨絕境。
-
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失地」變溼地 紅樹漸成林
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生態之美,離不開人們對溼地的保護。」羅理想說,這些年,隨著人們的環保意識提升,保護力度不斷加強,溼地回報以更加曼妙的姿態。近年來,作為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的管理單位,海南農墾西聯農場公司在屬地政府的支持和領導下,設立專職溼地公園管理委員會,持續加大溼地公園的生態保護力度,積極配合政府開展退塘還林、紅樹林修復等工作,並完善基礎設施,開展調查和監測,持續做好宣教工作,探索溼地的保護性開發。
-
三亞紅樹林生態公園
>來源:景觀中國網 紅樹林生態公園的設計方案通過強有力的生態還原策略,以及保護與開發策略,最終將其打造成一個以紅樹林保護為核心的集生態涵養、科普教育、休閒遊憩於一體的紅樹林生態科普樂園
-
東寨港紅樹林溼地——國內唯一紅樹林生態系統研究站
海南東寨港紅樹林溼地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始建於2000年,位於海南島東北部的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 2004年晉升為國家林業局生態定位站,是國內唯一以紅樹林生態系統結構、功能及生態過程為研究對象的溼地生態站。定位站地處熱帶海洋性氣候,有紅樹林溼地面積3300hm2。
-
廣西北海:生態紅樹林 旅遊金名片
金海灣紅樹林生態旅遊區秉承著「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綠色發展理念,金海灣紅樹林一如既往奮力在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上闖新路,生態保護工作漸次展開,沿海灘地越來越綠。 「近年來,我們加大力度維護紅樹林溼地生態系環境,以『清潔海灘』為抓手,組織員工成立了一支有20人的紅樹林生態環境管護隊伍,負責清理金海灣紅樹林海域灘涂潮汐垃圾、水域飄浮物,日均清理垃圾約1噸,年均出動約3500人次。
-
深圳八大溼地公園之一:福田紅樹林溼地公園
福田紅樹林溼地公園位於福田區廣深高速公路以南,東臨新洲河,南面為深圳灣,西部與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緊密相連,北挨沙嘴村,與香港米埔自然保護區一水相隔,最近距離僅300米,佔地面積約38公頃,是深圳灣溼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集「科普教育、海濱文化、自然景觀、休閒遊覽」各種功能為一體的公園。
-
世界博物館日,絲路視覺出品紅樹林科普館喚醒溼地保育意識
在世界各地門類繁多的博物館中,絲路視覺的作品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科普展館或許不是最有話題性的一個。但它從根植在深圳這片沃野的珍貴紅樹林,以及與紅樹林相依相生的沙嘴村民出發,記錄深圳生態建設的發展,探討更大範疇下溼地保育、自然教育的社會議題。讓我們在一起雲參觀這座博物館吧!
-
深圳紅樹林溼地博物館設計方案呼之欲出
來源:讀特12月10日,深圳紅樹林溼地博物館設計方案及建築與景觀評審結果公布,3家中標單位的效果圖也正式發布。「紅樹」作為深圳的市樹,是深圳精神的一個文化象徵。深圳紅樹林溼地博物館(中國紅樹林博物館)是國家林草局與深圳市政府共同建設的國家級博物館,依託廣東內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設立,將建成為集紅樹林生態保護、陳列展覽、收藏保護、科普教育、科學研究與娛樂休閒為一體的大型專題類自然博物館,是深圳市未來重要文化及公共服務設施之一。該館的設計方案及建築與景觀初步設計於今年8月啟動國際招標。
-
廣州海域生態紅線公布 紅樹林等四類資源納入生態紅線範疇
南沙溼地公園。記者邱偉榮 攝(資料圖)今年9月29日,廣東省人民政府正式批覆了《廣東省海洋生態紅線》,廣州市海洋生態紅線劃定結果正式進入實施階段。國家海洋督察組下沉廣州督察之際,市海洋與漁業局向社會首次公布了廣州市海洋生態紅線劃定結果:包括重要河口生態系統、紅樹林、自然景觀與歷史文化遺蹟、重要濱海溼地在內的4類資源納入生態紅線範疇。
-
紅樹林溼地公園在廈門環東海域開建 種植面積將超28萬平方米
紅樹林棧道景觀效果圖及現狀實景圖 碧海、藍天、沙灘、紅樹林,構成了最美的海岸線。修復海岸溼地生態系統,護佑美麗的廈門海灣,紅樹林被譽為「海上綠色長城」。 預計兩三年後,在廈門環東海域,集濱海棧道、紅樹林、生態島嶼、觀景平臺於一體的紅樹林溼地公園將優雅亮相,成為市民親近紅樹林的科普園地和鳥類的生態棲息地。昨日(23日),記者從廈門市環東海域新城暨現代服務業基地指揮部獲悉,作為廈門濱海旅遊浪漫線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種植面積將超過28萬平方米的紅樹林綠化工程,已於22日開工建設。
-
福田紅樹林入選國家重要溼地名錄 記錄有23種鳥類為珍稀瀕危物種
深圳晚報記者寧傑文 攝 從廣東內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近期發布了《2020年國家重要溼地名錄》,共有29處自然保護地入選,更令深圳人高興的是,深圳福田紅樹林入列名錄。 國家重要溼地是指符合國家重要溼地確定指標,溼地生態功能和效益具有國家重要意義,按規定進行保護管理的特定區域。
-
深圳西灣紅樹林公園-生態溼地公園之美!
2014年12月30日,位於金灣大道與西海堤交匯處的深圳寶安西灣紅樹林溼地公園建設工程(一期)開工。於2015年8月26日開園。公園(一期)沿西海堤布局,長約705米,面積約9.3萬平方米,其中陸域面積約3.3萬平方米、海域面積約6萬平方米。
-
多樣性降低 功能性退化 淇澳島紅樹林生態系統調查開啟
4月20日,自然資源部南海局所屬的南海環境監測中心赴珠海淇澳島開展紅樹林生態系統調查。此次調查將持續到月底,是南海局南海環境監測中心2020年開展大灣區典型生態系統調查的第一個航次。淇澳島紅樹林溼地自然保護區坐落在廣東省珠海市淇澳島的西北部,是中國人工修復面積最大的紅樹林。
-
深圳紅樹林溼地博物館來了!方案設計國際招標
8月18日,住建局官網發布深圳紅樹林溼地博物館(中國紅樹林博物館)方案設計及建築與景觀專業初步設計國際招標公告,打造具有獨特意義的深圳城市文化新名片。項目規劃總面積約13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3.95萬平方米(其中博物館主體建築3萬平方米,配套停車場、園林及小型商業建築0.95萬平方米),配套景觀面積約9.2萬平方米。
-
紅樹林溼地上演的精彩故事,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園長講給你聽!
你是否還記得10月末在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由紅外相機記錄下水獺出沒的新聞?本周,2020福田文明學院重磅推出經典課第六課,請來紅樹林基金會發起人、終身榮譽理事,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園長孫莉莉,一起探秘紅樹林溼地,課程預告和參與方式往下看!
-
深圳河入海口將啟動紅樹林溼地生態修復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0月30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秦綺蔚)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林業局)10月30日發布公示,將啟動對深圳河入海口紅樹林溼地的生態修復,提升溼地生態價值。2020年9月,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受理了深圳市紅樹林溼地保護基金會申報的深圳河入海口紅樹林溼地生態修復項目申請。該項目位於福田區沙頭街道沙尾村,項目一期涉及改造提升紅樹林4.3公頃。
-
深圳灣紅樹林溼地生態系統:旅遊開發VS生態保護?
深圳灣紅樹林溼地生態系統 旅遊開發VS生態保護 近日,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發布了一則《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環境影響報告書徵求意見稿》公眾參與公告
-
深圳溼地資源調查之二:西海岸線生態功能大多被破壞
原標題:深圳溼地資源調查之二:西海岸線生態功能大多被破壞 曾經的海岸線,現在的華僑城溼地公園被高樓大廈包圍著,這片城市中的溼地,顯得十分珍貴。 回憶起以前深圳灣的生態環境,王勇軍不禁感慨萬千:深圳20世紀90年代初,一到候鳥遷徙季節,在福田紅樹林、上沙、下沙南面的天空,成群的鳥兒在天空飛翔盤旋,一個鳥群可能就有數千隻鳥,當時在深圳灣一次性觀鳥可見60多種鳥類。現在溼地面積縮減後,一次能見到30多種鳥類已經很不錯了,常見的鳥類品種越來越少。
-
溫州規模化推進「退養還溼」 溼地生態好 鳥兒棲息樂
近年來,溫州嘗試推進「退養還溼」,還原溼地生態,逐步恢復自然水生態系統,增加生物多樣性,人鳥共處的和諧景象得以重現。今年3月,溫州市正式宣布:在全省率先規模化推進「退養還溼」,還原溼地原生態,啟動溼地生態補償機制試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