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古稱中原、中州、豫州,簡稱「豫」,因歷史上大部分位於黃河以南,故名河南。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先後有20多個朝代建都或遷都河南,比如十三朝古都洛陽、八朝古都開封、七朝古都安陽等。其中,就洛陽和開封來說,就是全國乃至全世界都聞名的千年古都。不過,相對於西安、南京、杭州等古都都成為了省會,河南省現在的省會卻不是洛陽和開封。那麼,問題來了,河南的省會為什麼是鄭州,而不是開封、洛陽呢?
一
首先,1954年10月,河南省會由開封市西遷至鄭州市,在這之前,開封長期是河南省的省會。並且,在歷史上,洛陽也曾短暫地做過河南省的省會。不過,最終的結果是鄭州市成為河南的省會。對此,在筆者看來,河南之所以選擇鄭州作為省會,而不是洛陽和開封,主要受以下幾個因素的影響。就第一個原因來說,對於1950年前鄭州,人口大約只有18萬人,在人口、經濟上都要比不上當時的開封、洛陽,但是,在地理位置上,鄭州卻要比洛陽和開封更具優勢。
二
翻開地圖來看,鄭州鄭州市地處華北平原南部、黃河下遊,居河南省中部偏北,正好處於豫北、豫南、豫東、豫西四大板塊的中心。在此基礎上,鄭州市東接開封,西依洛陽,北臨黃河與新鄉、焦作相望,南部與許昌、平頂山接壤。作為省會來說,鄭州在地理位置上非常合適,類似的城市還有安徽省的省會合肥、山東省的省會濟南等,都是位於一個省的中部地區。與此相對應的是,洛陽的西部的山區,而且洛陽位於豫西地域,這限制了洛陽的進一步展開。而就開封這座城市來說,黃河在開封地段末尾堆積泥沙,至今黃河河床仍比開封郊區高10多米。
三
再者,交通是鄭州能夠稱為省會的第二個原因。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水運,或者說漕運是一個城市興起的重要因素,比如京杭大運河的修建,就推動了沿線城市的興起,對於北宋來說,之所以定都開封,跟開封便利的漕運存在直接的關係。但是,就清朝末年,鐵路交通的重要程度逐漸超過了水運,比如哈爾濱、長春、石家莊等省會的興起和發展,和鐵路交通存在密切的關係。就鄭州來說,1899年,晚清名臣張之洞的一份奏摺,「上諭讚許修築盧漢鐵路計劃」成為鄭州崛起的一個支點。1908年,盧漢、汴洛兩大鐵路完工並交會於鄭州。
四
最後,相對於開封和洛陽,鄭州市的交通更加便利,位於京漢、隴海鐵路的交匯處,在鐵路運輸上的優勢十分明顯。在鐵路交通的基礎上,鄭州市的農業、工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從而逐漸趕上甚至超過了洛陽和開封,這成為鄭州最終成為省會的第三個因素。並且,在歷史底蘊上,鄭州也是一座千年古都。作為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鄭州市一帶在歷史上曾五次為都,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總的來說,基於以上幾個因素,河南省的省會最終選擇了鄭州這座城市。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
文/情懷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