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5 2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
近年來,新安縣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深入踐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新時代治水方針,堅決貫徹省委、省政府四水同治重大決策,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新時代大保護大治理大提升治水興水行動,務實重幹,久久為功,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源頭活水」。
注重生態涵養,著力提升水資源配置能力。以沿黃生態保護治理為引領,協同推進「五河同治」,實施「45699」水資源生態涵養綜合利用工程,提升縣域水資源配置能力。投資5.62億元的引畛濟澗工程已實現通水;投資18億元的澗河生態河谷綜合整治工程主體已完工;投資2.68億元的青要山水庫下閘蓄水;投資7.48億元的引故入新工程隧洞掘進10.4公裡;投資2.56億元的三河水廠及3.28億元的三河樞紐工程12月底將實現主體完工。實現「一河清水送洛城,一道綠色通洛城」。
注重流域保護,著力提升水生態修復能力。加快推進沿黃水生態修復,計劃三年內在沿黃5鎮實施水保造林10萬畝,已造林8.75萬畝,母親河生態屏障更加牢固;治理沿黃水土流失630平方公裡,涵水保土能力明顯提升;打造了神仙灣、大河田園等一批溝域經濟示範帶,昔日的荒山溝變成今日的綠滿川;百裡生態河谷在澗河沿岸靚麗呈現。水清、岸綠、路暢、惠民的美麗畫卷徐徐展開。
注重汙染防治,著力提升水環境治理能力。強力推進水汙染大排查、水環境大整治、水質量大提升,全面推行「河長+檢察長+警長」依法治河新模式。深入開展「清四亂」,用心呵護母親河,整治河道問題84個,拆除違建3萬平方米,清理垃圾25萬方,河流保護和水環境得到明顯提升。
注重水患治理,著力提升水災害防治能力。青要山水庫下閘蓄水徹底根治下遊畛河流域水患,高標準整治澗河,將防洪標準由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縣域10座水庫、5條河流建成圖像監測站16處、視頻監測站23處,實現主要度汛工程監控全覆蓋,確保水患無憂、長久安瀾。
一座城,依水而建,詩與遠方共融;
一座城,水潤四季,生態與發展和諧。
新安,正在汲取「四水同治」的滋養,以奮勇爭先的嶄新姿態,在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洛陽絢麗篇章中勇於擔當、貢獻力量!
你喜歡
原標題:《「源頭活水」繪出錦繡畫卷》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