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信息化服務普及,降低應用成本,豐富應用場景,滿足人民群眾對網絡服務的需求和期待,提升用戶滿意度,是一場「馬拉松」,容不得半點鬆懈
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貢尼頂新村83歲的藏族老人「刷」起了手機短視頻;四川大涼山海拔1600米的「懸崖村」村民,搞起了5G直播;珠穆朗瑪峰6500米前進營地,建起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5G基站;青島港貨櫃碼頭的工程師,完成了全球首例實際生產環境下的5G遠程吊車操作……
當前,5G、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加速融入經濟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推動世界經濟向以網絡信息技術產業為重要內容的經濟活動轉變。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定不移建設網絡強國。推動網際網路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傳統產業數位化、智能化,做大做強數字經濟,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正成為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之一。而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為網絡強國建設提供了重要的支撐。
我國4G基站佔全球4G基站的一半以上,5G基站已建成近70萬個,全球領先;光纖用戶佔比93%,4G用戶佔比81%,遠高於全球平均水平;相比2015年底,固定寬帶和4G用戶端到端平均下載速率提升7倍多,固定寬帶和手機流量的平均資費下降超過95%……
一組組沉甸甸的數據,見證著「十三五」以來我國電信網絡覆蓋以及提速降費取得的突出成就。更讓人欣喜的是,「十三五」期間,信息通信行業持續推進電信普遍服務試點,堅持實施提速降費,先後取消了手機國內長途漫遊費、流量漫遊費,推出「流量當月不清零」「寬帶提速不提價」等舉措,並針對低收入和老年群體需求設計了「地板價」資費方案。提速降費、優化覆蓋,使網絡服務「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提高了人民群眾共享網際網路發展成果的獲得感。
當然,在我國5G 千兆光纖網絡加速普及、融合應用日新月異的同時,一些發展中的新問題也不時湧現。比如為推進攜號轉網工作,有關部門出臺了各種詳盡的保障措施,但是,一些運營企業依然以各種理由設置隱形障礙。必須認識到,加快信息化服務普及,降低應用成本,豐富應用場景,滿足人民群眾對網絡服務的需求和期待,提升用戶滿意度,是一場「馬拉松」,容不得半點鬆懈。要始終把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作為衡量工作成果的標準,繼續深化網絡覆蓋,進一步夯實網絡基礎,豐富網絡應用,讓網絡之光點亮更多百姓的生活,早日實現網絡強國目標。
《 人民日報 》( 2020年11月25日 1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