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野哥:在海南這些野果你都見過、吃過嗎?

2020-12-16 海南戶外

長大了,進城了,才發現很多美好的事物都消失了。作為一個海南人,野生的海南人,從小到大吃的野果自然數不勝數,從上學路上的火炭母到清明掃墓時候掃山的各種野果,可以說童年就是一個嘗百草(野果)的童年。言歸正傳,從山泥開始。

1山泥 學名藐是:桃金孃

這個也在南方很多地方分布,桃金孃有不少的別稱,山棯這個名字如果你跟海南人說大家會聽懂。桃金孃,和許多少年不堪回首的往事牽連到一起。這個果實軟,甜,香,每年農曆5-6月成熟,因為好吃,也會被當做水果賣。這種野果都是長在山上,平常都是小孩跑到山上摘呢,這都是童年的美好回憶啊。這個大多是暑假是成熟,農村有諺語:"六月初六,山泥黑如墨(va)",意思就是六月初六是山泥最成熟的時節。

2山小桔,芸香科

山小桔長得好看,但實際上吃起來不太好吃,有一股桉樹的味道,桉樹是什麼味道啊……類似汽油的味道,而且山小桔量少,每年也是8月左右成熟。

3火炭母,蓼科,蓼屬。

蓼科的植物,和大家常見的槓板歸之類的是親戚,在海南儋州,我們叫它「露珠果」,它有個特點,在夏日清晨,果子上的露珠還沒被太陽蒸乾之前吃,味道格外好,脆爽。而日出之後水分不夠飽滿,口感會差很多,吃的部分就是黑色的果子,火炭母的名字正是因為果子黑乎乎的。甜度不大,常見,適合各類人群食用。叫「火炭」的東西,在海南還有另一種,是不一樣的科的,有毒,我沒來得及查學名,所以去海南,別問人你要吃「火炭母」如果你記不住植物的樣子……你也許會中毒。

4酸漿又名紅菇娘 海南話(帕帕果)

酸漿又名紅菇娘、掛金燈、戈力、燈籠草、洛神珠、泡泡草等,北方稱為菇蔫兒、菇蔦、姑娘兒,以果實供食用。酸漿原產於中國,南北均有野生資源分布。公元前300年,《爾雅》中即有酸漿的記載,在中國栽培歷史較久。現在在東北地區種植較廣泛。其他地區種植較少,仍屬稀特蔬菜。酸漿以果實供食用,是營養較豐富的水果蔬菜。可生食、糖漬、醋漬或作果漿。果實香味濃鬱,味鮮美。漿果富含維生素C、β-胡蘿蔔素、20多種礦質元素和18種人體需要的胺基酸,對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有一定療效。果實有清熱利尿功效,外敷可消炎,全株可配製殺蟲劑。 海南沒有種植,多數是野生,目前也比較少見了。

5茅莓

茅莓為薔薇科植物,落葉小灌木,多以藥用名薅田藨出現,以根或莖、葉入藥。秋季挖根,夏秋採莖葉,鮮用或切段曬乾。花期5-6月,果期7-8月。

6蒲桃

為桃金孃科的常綠喬木,是東南亞原產的果樹。海南地區有野生蒲桃,華南地區有人工栽培的葡桃。葡桃可以作為防風植物栽培,果實可以生吃。

7割舌果

割舌果,海南話叫割嘴羅,也有叫馬令公。手指般大小,外形像葡萄,皮軟而厚,中間有甜而略酸的汁液,內有一顆帶細軟纖維包裹的種子。此果只能嘗嘗味道,沒什麼吃得到肚子裡的,而且吃多了舌頭很痛。小時候吃過,後來極少見到了。

8餘甘果又名牛甘果 (油甘子)

餘甘果又名牛甘果, 油甘果,因其吃起來「先苦後甜」得名。目前市場上也有野生牛甘果賣和水果型牛甘果兩種。與野生牛甘果相比,水果型牛甘果具有果大、肉厚、纖維少、營養豐富、產量高、效益好等特點,而且吃起來更加甘甜爽口。餘甘果又名牛甘果, 油甘果,因其吃起來「先苦後甜」得名。

9酸豆

酸豆,別名羅望子、酸角、酸子、九層皮、泰國甜角、酸梅樹、亞森果,是豆科酸豆屬唯一的種,是熱帶喬木,原產於東部非洲,包括馬達加斯加落葉林,但已被引種到亞洲熱帶地區、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英文Tamarindus由Tarmar和indus組成,Tarmar的意思為熟棗的,indus是指印度。酸豆樹是中國海南省三亞市的市樹。

10薜荔

薜荔(Bì Lì)又名木蓮、石壁蓮(因薜荔的果實像蓮藕,且攀附在樹木及巖石上,因而得名)、風不動(當風吹過薜荔時,它的葉子好像不會隨風飄動)、木瓜藤、木饅頭、涼粉果、壁石虎、鬼饅頭、文頭郎等。是桑科榕屬的攀緣藤本植物,雌雄異株。多攀附於樹木或巖石上。性喜溫暖潮溼的氣候,廣泛分布於亞洲地區,如中國西南部、臺灣、日本、印度等地。薜荔做出來的薜荔水,夏天喝那真是清甜爽口,沒得說啊。

11黑墨

墨水果就是海南蒲桃結的果,以前我們習慣用海南話叫黑墨籽,果期七八月份。

12山竹

山竹,又名莽吉柿、山竺、山竹子、倒捻子,鳳果。既可以指植物山竹,為金絲桃科藤黃屬下的一個種。也可以指這種植物的果實山竹。山竹原名莽吉柿,原產於東南亞,對環境要求非常嚴格,因此是名副其實的綠色水果,與榴槤齊名,號稱「果中皇后」。

13野菠蘿

野菠蘿在樂東叫「界島」、「界島芯」,學名「露兜樹」。果實生澀,在「五九年」拿來充飢。

14紅燈果

熟透的果實有特殊的甜蜜味

15木欖

跟隨玩野哥一起玩轉海南!

請持續關注玩野哥的動向。

相關焦點

  • 在海南的你,見過吃過這些野果嗎?
    在海南的你,見過吃過這些野果嗎? 在海南的你,見過吃過這些野果嗎? 1、割捨果
  • 這些野果,海南人從小吃到大!但是現在想吃都很難
    以下這些水果,你一定吃過!桃金孃(山泥)學名:桃金孃,海南人俗稱:山泥。百分之九十九的海南仔都吃過的一種野果!裡面都是籽,沒有多少肉可以吃,而且吃完還會牙黑黑那種。家長都會告誡我們:吃多會拉不出來屎的!但是還是抵抗不了這種野生的美味,爬樹都要摘來吃!無數個海南小孩都遭遇過——吃太多山泥便秘的劫。
  • 海南人小時候吃過的野果,你還記得嗎?
    如果你在海南長大,那麼下面這些野果你肯定或多或少都見過或嘗過。下面這些舌尖上的美味,你還記得自己吃過幾樣嗎?龍珠果:這是海南一種非常常見的野果,因為外形很像西瓜,所以我們也稱它為「西瓜果」。西瓜果熟透時是黃色的,味道很甜,但是果子裡的小籽會有點酸。
  • 兒時的回憶 海南野果辣麼多你都吃過嗎?
    如果你在海南長大,那麼下面這些野果你肯定或多或少都見過或嘗過。下面這些舌尖上的美味,你還記得自己吃過幾樣嗎?龍珠果:這是海南一種非常常見的野果,因為外形很像西瓜,所以我們也稱它為「西瓜果」。山坭:小編也叫它「羅坭」,它的學名叫「桃金孃」,海南農村的孩子大概都吃過。
  • 這些野果,海南還有多少人記得?吃過哪幾種?
    野生的果子,是不少海南人在小時候吃過的野味,現在的80後、90後你們吃過嗎?它們都叫什麼名字?這些野生水果承載著你們的多少回憶?
  • 農村常見的幾種野果,你都吃過嗎
    農村不僅野菜豐富,而且各種野果也很多。如野榛子、野核桃、野沙棘等在山林裡、山坡上很是常見。每當夏秋季節野果成熟的時候,孩子們便可吃到自己最喜歡的野味。因為野生所以不受任何人的管束,只要你想吃到便可放心地採摘。但由於產量很少,所以即使到了季節,也未必人人都吃得到。
  • 5種海南野果 你見過幾種?吃過3種以上,才算地道海南人
    海南山你過,味道格外甜3、海南割舌果或山苞米   割舌果顧名思義就是會割破舌頭的果,也是海南人小時候最常見的零食,小編3月份也剛剛介紹過,本地黎苗族有的也叫山苞米。海南割舌果(又叫山苞米)為什麼叫割舌果呢?
  • 小時候的野果,都吃過說明你老了!
    說真的,在海南臨高,小時候吃過的野果子,如今回去尋找往往很難找到,因為小時候還有許多荒地未開發,長滿著野草和樹木,有時候路過還會從草叢中蹦出一隻野兔或山雞
  • 海南野果那麼多,你見過多少?又嘗過幾種?吃過五種以上算你牛!!
    長大了,進城了,才發現很多美好的事物都消失了。作為一個海南人,野生的海南人,從小到大吃的野果自然數不勝數,從上學路上的火炭母到清明掃墓時候掃山的各種野果,可以說童年就是一個嘗百草(野果)的童年。言歸正傳,從山泥開始。
  • 有人吃過惠州這種本土野果嗎?跟泰國山竹很像喔!
    每天都有分享惠州地處嶺南,亞熱帶氣候,物產豐富,山中野果之多自是不必多言。然而,久居都市的人們,還認得多少惠州本土野果?近日,西友@tsgyl 在西子論壇接連發表了兩個帖子,向人們介紹了逐漸為世人所遺忘的兩種惠州本土野果,其中一種可以說是惠州的「泰國山竹」。
  • 海南這種長得像「羊便便」的野果,醃漬後很美味,小孩都當零食吃
    海南這種長得像「羊便便」的野果,醃漬後很美味,小孩都當零食吃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就拿海南來說,當地的植物是是非常多的,其中肯定少不了野果啦,基本上一年四季,海南人都有吃不完的野果,真是讓人羨慕了。
  • 這野果農村很常見,吃過這野果的人,現在都年過三十有餘了
    農村有一種野果是不少人兒童時代常吃的果子,這野果就是農村常見的火炭母果。說起火炭母果,可是很多人兒時常吃的果子,那個年代常吃火炭母果的人,現在也都年過三十有餘了。火炭母也叫赤地利、為炭星、白飯草,是農村常見的野果之一。在過去那些貧窮年代裡,這些野果可是伴隨農村孩子們成長的水果之一。記得那時候的我們常常在路邊或小溪邊等地採摘這些野果吃,甜甜的。能吃上這種野果,那時候感覺很幸福的樣子,特別是在上學或放學的路上,把採摘到的火炭母果放進自己的褲兜裡,邊走路邊吃。
  • 海南人小時候吃過的山珍「野味」,你吃過嗎?
    作為一個海南人,野生的海南人,從小到大吃的野果自然數不勝數,從上學路上的火炭母到清明掃墓時候掃山的各種野果,可以說童年就是一個嘗百草(野果)的童年。言歸正傳,從山泥開始。  1.山泥 學名藐是:桃金孃  這個也在南方很多地方分布,桃金孃有不少的別稱,山棯這個名字如果你跟海南人說大家會聽懂。桃金孃,和許多少年不堪回首的往事牽連到一起。這個果實軟,甜,香,每年農曆5-6月成熟,因為好吃,也會被當做水果賣。
  • 山上一種野果,俗稱「樹葡萄」,市場5塊錢一斤,北方人很少見過
    野果對於很多人來說應該都陌生,以前的時候這些野果在野外的山坡上是比較常見的,有時候這些野果時常也被人們摘下來吃,像樹莓、野棗、刺梨、桃金孃等等,
  • 我國農村「土生土長」的4種水果,不少人沒有見過,你吃過嗎?
    我國農村「土生土長」的4種水果,不少人沒有見過,你吃過嗎?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我們身邊的各種美食也越來越多,很多朋友也開始注重養生。雖然現在我們身邊各種深加工的食物看起來色香味俱全非常誘人,但是最近這些年來我們大家對於養生與健康的話題也越來越關注,吃東西的時候更加偏好一些農村土生土長的純天然野果,野菜認為它們的營養價值更加全面,而且純天然無公害,吃起來對身體更有好處,今天就給大家介紹我國農村土生土長的4種水果,不少人都沒有見過,不知道你吃過它們嗎?
  • 那些年常見的路邊野果,你吃過幾種?你能認出第二種野果叫什麼嗎
    那些年常見的路邊野果,你吃過幾種?你能認出第二種野果叫什麼嗎餘甘子。果實富含豐富的丙種維生素,供食用,可生津止渴,潤肺化痰,治咳嗽、喉痛,解河豚魚中毒等。初食味酸澀,良久乃甘,故名「餘甘子」。你都吃過嗎?你那叫什麼呢??茅針。跟著小夥伴們一起在野坡,溝壑邊採摘。說不清為什麼吃它,就是看人家吃,自己也去吃。構樹果。在我們那兒的山上經常看見路邊會有這種果子,一根枝椏上掛著幾顆毛茸茸、紅彤彤的果子,外形、顏色都和紅毛丹很像,吃起來味道甜甜的。
  • 國慶回家,廣昌的這些野果你摘過嗎
    江西·廣昌,中國最美蓮鄉、青山綠水,風景秀麗、山很高,水很甜,山裡林間、峽谷溪畔、田間地頭都長滿了各式各樣秋天的野果,那是我們童年的美味,那些代表童年記憶的野果、你還記得多少?廣昌客家話稱之為牛卵子,在農村的孩子大都見過並吃過,摘回來生吃或放在大米裡悶熟,味道香甜甘醇。烏欄扒,學名五葉木通,又名牛哈卵,牛冬瓜,娜丁瓜。果實呈橢圓形或腎形,果肉細膩,多籽,沒成熟果實表皮青色,成熟果實果皮呈黃色或黃褐色,表面光滑。自然成熟期一般為 9 月下旬至11 月下旬。
  • 這些野果雲南特有,比葡萄、柚子還好吃,很少有人吃過
    走在雲南的集市上,你就會發現商家們賣的水果大都十分獨特,很多都是我們平常沒有見過的,更別說它是酸是甜了。今天小編特意為大家整理了六種雲南野果,比葡萄、柚子還好吃,全吃過的絕對正宗雲南人。地枇杷地枇杷,又叫野地瓜,雖是雲南野果,但並不常見,運氣好的話會在雲南集市看到。地枇杷的藥用價值非常高,全株都可以用藥。可以祛風溼,通經絡,調理月經,治療毒蛇咬傷等。
  • 植物野趣| 這些野果你吃到了嗎?
    回到高樓林立的都市,一切照舊,似乎從未發生過,可大家應該都不會忘記,自己假期的點點滴滴。前幾日,花友群裡有人曬出自己的徒步旅遊照和「收穫」, 很多人感嘆,真是好山好水,野花野果,羨煞眾人,也有很多人抱怨,哪有那麼多時間去那麼野的山裡啊!其實呢,「山不在野,有果則名」。
  • 農村最美味的5種野果,全吃過的,「放牛娃」無疑
    水果是大家都很喜歡吃的食物,不管是在超市裡還是水果店,都能輕易地買到自己想要吃的水果。不過,農村山坡上的一些野果。卻是有錢也不一定買得到的,吃過的人也並不多。而這5種野果,卻是農村最美味的野果了,全部吃過的,小時候是放牛玩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