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江西·廣昌,
中國最美蓮鄉、
青山綠水,風景秀麗、
山很高,水很甜,山裡林間、峽谷溪畔、
田間地頭都長滿了各式各樣秋天的野果,
那是我們童年的美味,
那些代表童年記憶的野果、
你還記得多少?
廣昌客家話稱之為牛卵子,在農村的孩子大都見過並吃過,摘回來生吃或放在大米裡悶熟,味道香甜甘醇。
烏欄扒,學名五葉木通,又名牛哈卵,牛冬瓜,娜丁瓜。果實呈橢圓形或腎形,果肉細膩,多籽,沒成熟果實表皮青色,成熟果實果皮呈黃色或黃褐色,表面光滑。自然成熟期一般為 9 月下旬至11 月下旬。烏欄扒一般生長在海拔300-500米深山中,木質纏繞藤本植物常纏繞在雜樹灌木樹冠之上,常見於山溝溪流邊,其果實鳥兒喜啄食食。
野生獼猴桃富含豐富維生素C的,以及其它營養成分,被譽為「水果之王」,可以抗氧化衰老,一般都生長在大山裡,純野生環境生長。廣昌的各鄉鎮的山裡面應該都有生長。
蜂糖罐,別名羅英,乾燥成熟果實。10~11月果實成熟變紅時採收,乾燥,除去毛刺。以全株入藥。全年可採,洗淨切段,鮮用或曬乾。
牛奶咪,葉紙質或膜質,橢圓形至卵狀橢圓形或倒卵狀披針形,成熟後全部或部分脫落,乾燥後淡綠色或黑褐色,下面密被銀白色和散生少數褐色鱗片,果實幾球形或卵圓形,幼時綠色,被銀白色或有時全被褐色鱗片,成熟時紅色。
野山楂,枝密生,有細刺,幼枝有柔毛,鮮果實成熟採摘、洗淨,直接生食,也可加工製成山楂糕(片)、糖葫蘆等食用;或切片開水浸泡飲服,或作為燉湯用的配料。
沒有架接的野柿子很小,不好吃。架接後的有磨盤柿、蓮花柿。用罈子倒醃、盆子加一種草泡,或埋入稻田的泥巴中一周後可以吃了,雖然是綠色但是很甜很好吃!
毛冬瓜為落葉藤本,長達10米。小枝及葉柄密被白色柔毛,後變光滑,具長圓形皮孔;髓白色片狀。果肉跟藤梨仔差不多。別名:毛花羊桃、白毛桃、白羊桃、白藤梨、山蒲桃、毛卵、毛狗卵、白毛卵、生毛藤梨
尖慄子又稱錐慄,珍珠慄,轉慄子,與慄子同一科,果實為帶刺球型圓球,殼頭內一般只有一個錐狀的堅果,味同板慄。
廣昌客家話稱之為雞腳叉,樹非常高(記得以前廣昌一中校園裡就有,不知道現在是否還有),成熟後掉落地上,很多人撿去吃。
枳犋子,又稱雞爪子、萬壽果、梨棗等,果柄含多量葡萄糖和蘋果酸鉀,經霜後甜,可生食或釀酒,又俗稱「拐角」。果實熟透可生吃,果肉多漿,無果核,種子裸露在果肉之外,味漿甜略有甘澀,亦可做湯,湯味獨特醇香。果實入藥,為清涼利尿藥,並能酒;「拐棗酒」能治風溼症;木材硬度適中,紋理美,供建築及制家具和美術工藝品等的用材。花期6月,果期8—10月。 果實形態似萬字符「卍」,故稱萬壽果
也稱作野葡萄,可當水果直接食用。多生在海拔200-2000米的山坡、溝谷林中或灌叢中。婺源分布較多,近年來有居民用來釀製葡萄酒,口感醇美。
又名豆梨,多年生落葉果樹,喬木。常野生於溫暖潮溼的山坡、沼地、雜木林中。根、葉有藥用價值,可潤肺止咳,清熱解毒,治療急性眼結膜炎;果實可健胃,止痢。
一種長在小山坑裡的野果,到了秋天才成熟,果實非常甜,只可惜中間的大果不好吃,只有長在上面的小紅果粒好吃。
廣昌客家話就叫烏飯子,小時候很喜歡上山採摘,往往吃得滿舌頭都是烏黑的。烏飯樹別名牛筋樹,南燭草木,杜鵑花科植物。生於山坡、路旁或灌木叢中,為常綠植物樹種,夏日葉色翠綠,秋季葉色微紅。花期6~7月,果期8~9月。畲家人常於每年三月初三採集其葉,榨汁浸糯米,蒸成烏飯食用,以助陽補陰,明目壯腎,烏飯樹名也由此而得。
廣昌客家話就叫吊茄子,吊茄子樹學名黃瑞木,別稱烏珠子、楊桐、雞仔茶、黃板叉木,江西概稱吊茄子,山茱萸屬山茶科常綠植物,為灌木或小喬木。花期5月-6月。果實乳白或藍白色,成熟期8月~10月。中醫認為吊茄子具有涼血止血、消腫解毒功用。樹根入藥,可用於療治鼻衄、睪丸炎、腮腺炎等。新鮮樹葉可搗爛外用,用於癤腫、毒蛇咬傷、毒蜂螫傷等。
廣昌客家話稱之為苦介(裸露殼外的叫杜介,包在殼內的叫苦介),老家山上有不少,苦介子熟了後掉在樹下,撿回去經曬乾去殼、浸泡脫澀、碾磨等多道工序製成鮮涼粉,涼拌即食,美味可口。鮮涼粉曬乾後久儲不蟲蛀變質,食用前加熱水浸泡半小時,可燒、可燜、可燉、可炒、可涮火鍋、爽滑筋道,入口難忘。
橡子,學名蒙古櫟,是櫟樹的果實,形似蠶繭,故又稱慄繭。橡子外表硬殼,棕紅色,內仁如花生仁,含有豐富的澱粉,含量達百分之六十左右。橡子自身所具有的生物功能因子,可抵抗、緩解、預防鉛等重金屬友對人體的毒害,故食用橡籽營養保健系列食品可保護人體的身心健康,提高人體的免疫力,提高兒童的智力和發育水平。
今天介紹的這幾種野果,
不知道這些你們有沒有吃過?
點擊「閱讀原文」,快速體驗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