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母山景區
千年道教名山·王母文化之源
「霜輕未殺萋萋草,日暖初幹漠漠沙。老柘葉黃如嫩樹,寒櫻枝白是狂花」,白居易這首《早冬》詮釋的正是王母山晚秋與初冬時節的景象。
晚秋·一地黃金
「靜」界
晚秋時節的王母山,除了看秀麗的自然景觀,還有一道獨特的「風景」,它的魅力,需要我們靜下心來慢慢欣賞、細細回味... ...
王母殿(北臺)
坐落於王母山北臺之上,是天下王母的祖庭,也是世人寄願祈福的必到之處。
全神廟
諸神集於一殿,濟世度人,福佑十方百姓。二樓大殿供王母娘娘、供鬥姆元君。
王母井
人們尊稱它為「聖井」,泉水清冽甘甜,回味綿長,只有喝過的人才知道這泉水的神奇與美妙!
玉皇閣(南臺)
建於唐代,供奉玉皇大帝。懸崖平臺的最裡面,緊挨玉皇閣還有一處老君洞,供奉著太上老君。
王母山乃太行山脈之母山,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文化,融道教、佛教於一山,是王母文化的發源地,華北地區著名的道教聖地,漢武帝在此修建皇家祠堂,被譽為「天下王母祖庭」。山上有眾多名勝古蹟,著名的有明代王母祠、玉皇殿、清代乾隆、光緒年間石碑、觀音廟、甘泉寺遺址、唐代石獅等。
甘泉寺遺址
經專家考證,這處遺址原來有山門、大雄寶殿、藏經閣、伽蘭殿、禪堂等建築,推測在最鼎盛時期僧眾近百餘人,香火旺盛。經過千百年間天災人禍,日漸衰敗,現只留下一隻唐代的石獅。根據寺廟周邊遺存的清代乾隆年間的碑刻、石亭及各朝各代殘瓦碎磚,足以證明寺廟修建年代之久遠。
王母山·人文景觀
王母文化
千百年來,王母祖庭的香火依然鼎盛,無數的家庭在這裡圓了夢想。王母娘娘賜子賜福於百姓,百姓知恩圖報,每年來王母山進香、還願的善男信女眾多,「香柱論捆計,供紙用車拉」的壯觀景象隨處可見!
道家文化
王母山道場始於漢朝,歷經千年經久不衰。今年來,隨著越來越的人對養身、健體意識的提高,武當丹道功夫、王母太極拳,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愛好者。
寄語:
進一步是繁華
退一步即歸隱
人生的路上不全是在「趕路」
放慢腳步
發現身邊的美景
靜下心來
享受此刻的靜謐時光
責任編輯:霍曉紅
自駕路線
線路1:西柏坡高速→東焦出口→鋼城路→南蘇線右轉4公裡→王母山景區
線路2:西柏坡高速→崗南出口→南蘇線左轉4公裡→王母山景區